APP下载

乡村文化景观的演变与发展

2020-10-30徐雅露严少君郑叶静彭金琳张典

乡村科技 2020年26期
关键词:乡村景观乡村文化

徐雅露 严少君 郑叶静 彭金琳 张典

[摘 要] 文化景观是指人与自然共同作用、长期互动、持续进化而形成的产物,乡村是中国人最主要、最传统的生产生活空间,是农耕经济和华夏文明的载体。乡村文化景观的存在是让乡村呈现本土化、特色化的重要原因,研究乡村文化景观的演变历程可以清晰地展示乡村景观的更迭,并为预测乡村景观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依据。本文梳理从史前时期至后工业时代的乡村文化景观演变历程,挖掘相应时期中最具代表性的乡村文化特征及景观特点,探究乡村中文化与景观之间的互动,为今后乡村景观规划提供依据。

[关键词] 乡村文化;乡村景观;景观演变

[中图分类号] G24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26-17-4

乡村是人类聚居地最基础的形态之一[1],乡村是农耕经济的载体,也是中国5 000年文化的载体。文化景观被定义为“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所有自然与人类共同创造的文化现象(如田野、建筑、村落、城市、道路网络和居民点等)的复合体均属于文化景观。

乡村是中国人最重要的生产生活空间,其景观形式也是一种物质符号,乡村景观形式的变迁可以映射出相应历史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风俗人情等。现今的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均要求乡村呈现本土化、特色化,而深入挖掘乡村文化景观,有助于乡村景观的环境整治与更新改造。

1 研究背景

对乡村文化景观演变历程的研究有着以下现实意义:①乡村文化景观是人类历史演进的重要记录,体现了当地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是乡村景观区别于其他景观类型的重要因素;②乡村景观是人与自然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相互作用的产物,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乡村的文化正是乡村景观不断完善发展的内在推动力;③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导下,乡村得到了快速发展,而研究乡村文化景观的演变与发展可以了解不同地域乡村景观所具有的独特内涵,从而塑造符合当地文化特色的乡村景观;④古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引导乡村景观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发展,因此乡村景观的发展一开始便受到了乡村文化的影响,这为从乡村文化景观的演变发展推溯乡村景观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乡村景观是具有特定景观行为、形态和内涵的景观类型,是聚落形态由分散的农舍到能提供生产和生活服务功能的集镇所代表的地区,是土地利用粗放、人口密度較小、具有明显田园特征的地区[2]。乡村文化是乡村景观区别于其他景观的关键因素,也是对乡村景观发展演变的一种记录方式。

2 我国乡村文化景观的演变过程

乡村文化贯穿乡村景观发展的始终,是乡村发展的内在推动力。我国乡村聚落的初始形态在史前时期就已经萌芽,并形成了定居农业的生活方式,因而本文选取史前时期至后工业时代的时间段来探讨乡村文化景观的时空演变。

2.1 原始文明时期的农业文化景观

2.1.1 文化特征。①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影响,形成了以稻作为主要生产方式、以石器为生产工具的定居农业生活方式;②宗教信仰影响史前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③文化价值观表现为朴素自然观,朴素的“天圆地方”盖天宇宙观指导人类的生活生产实践,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形成了神权、王权、军权兼备的国家体系,其中良渚古国是神权占主导地位的神权国家,仰韶是军权、王权相结合的王权国家[3]。

2.1.2 景观特点。原始人通过直立行走并能使用工具,而成为所谓的智慧之人。从此以后,人类文明开始产生,当时的人们生活在原始部落里,树洞、山洞、河边是他们栖息之所,目的是便于获取食物,同时能随时掩藏自己而不受野兽的攻击。之后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开始聚集而居住,逐渐形成部落形态,这也是最古老的村庄聚落,当时的人们生活生产方式也是最原始的乡村文化的源头。当时的资源依赖天然给予,如自然的植物、水、山石及动物。良渚文化时期,江南定居农业生活方式已经成熟。崧泽文化出现了大型石犁和石镰等,代表性陶器则是“鼎、豆、壶”组合。良渚时代达到了史前定居稻作文化的高峰[3]。

以良渚文化时期为例,就地理环境来看,当时人们选择丘陵缓坡与湖沼交界的背山面水之处建都城,并以都城为核心形成外城郭,以稻作文明为主的农耕文化就此产生,百姓居就此展开,形成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不可考察而消失的景观(见表1)。

2.2 农业文明时期的乡村文化景观

2.2.1 文化特征。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以农耕经济为主的文明社会。农业文明时期乡村文化特征如下:①自然地理环境对乡村文化景观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不同地域的乡村发展出了独特的在地文化;②乡村文化观念影响建筑形式、聚落布局等,这些物质符号又成为表现和延续观念、思想的载体;③乡村文化在延续本土文化的同时,不断与外来文化碰撞、融合;④乡村文化具有封建和神学色彩,崇尚天人合一的平衡思想。

2.2.2 景观特点。以农耕和自然崇拜为主的文化观念对乡村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产生了一系列影响。秦汉时期处于农业文明发展时期,乡村基于氏族社会的聚落基础上,构建成依赖自然山水格局的自然景观格局,形成了井然有序、分工合理的村落格局,有较为系统的交通路线与水利工程,田园网络清晰,精神文明以追求心中愿望为主,从而形成了秦汉时期的初级阶段的乡村文化格式。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依赖自然山水的格局上,人的思想发生了转变,转变为寄托山水自然野趣的情感审美,佛教开始盛行,说明人的精神跨越到另一个层次,从而开启了中国园林的转折发展之路;一直到隋唐宋时期,开始创造山水或山水结合格局的景观;后来发展到元明清时期,借助意境来表达自然山水格局,形成中国传统的景观文化格局(见表2)。

2.3 工业文明时期的乡村文化景观

2.3.1 文化特征。随着工业革命的崛起,许多国家陆续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我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自鸦片战争以来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逐步进入工业文明时期。城市文明对乡村的生活方式产生了猛烈的冲击。传统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乡村环境观发生了改变,人们从敬畏自然开始逐渐转变为试图征服自然。乡村仍以农业生产为主要产业,但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受到利益驱动向城市流转,使得乡村文明显现出快速衰弱的趋势。尽管受到城市文明的冲击,但是总体上乡村仍保持着淳朴、自然的鲜明特点。

2.3.2 景观特点。工业文明时期的乡村景观呈现出明显的城乡趋同倾向,而淡化了鄉村本身的乡土特征。乡村景观破碎度增大,景观要素比重发生变化,乡村逐渐向“城市性”迈进[7]。乡村文化景观历经沧桑,一部分在发展过程中流失,但不影响乡村文化景观整体的真实性的表现[8]。乡村的过度无序开发过程中产生了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水体和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逐步转变为对立、敌斥。有识之士预见到这样的后果,对乡村景观的保护被提上日程。

2.4 二战后我国的乡村文化景观

2.4.1 文化特征。大约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先进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高速腾飞,进入了后工业时代或信息时代[9]。工业文明时期的过度开发和掠夺带来的系列后果让人们反思总结,在后工业文明时代转向提倡可持续发展理念。2015年,我国第三产业的产值超过了GDP的51%,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后工业时代。在后工业文明时代,人们的经济水平普遍提高,审美情趣得到提升,有更多的休闲时间和较好的经济条件来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形成了对自然价值明确认识的文化价值观[10]。

但经济水平的迅猛增长与文化水平提升未达成一致步调,乡村文化景观仍在城市化道路上探索方向,现今的景观风貌仍不够和谐。一是聚落景观。经济上富足但审美匮乏的大趋势让现今乡村建筑多追求豪华外表,导致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常不协调,温柔的江南水乡中突兀伫立着罗马柱支撑的欧式建筑,或是千篇一律马头墙、小青瓦的徽派建筑,为了吸引游客谋求发展而盲目求快、盲目从众,未深入挖掘当地特色的乡土文化景观。二是生产景观。农作物的收成不再是村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农田等风光更多地用于观赏。三是精神信仰也在为了适应商业化而进行改变,如傩文化中表现趋鬼避疫、与自然抗争精神的傩舞,曾经只在春节出演,现已变成日常表演,审美上被庸俗化地改变了,其精神内核已被抽空,只剩下一个光怪陆离的外壳[11]。

2.4.2 景观特点。由于农业旅游观光的需求,本被忽视或破坏的传统乡村景观又得到了人们的保护,农田、农业生产活动、传统手工业等都因其具有的旅游价值而得以留存。同时,后工业文明时期的乡村重视生态文明建设[9],之前紧张的人与自然关系逐渐回归亲和,这些对乡村文化景观的传承与发展都起着有利的作用。对城市生活的向往一直影响着乡村,乡村跟着城市大步走在城市化道路上。传统的乡村文化景观内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生了不同景观交替出现的景观分割格局[1],乡村风格不统一,以及人们对城市的追崇心理,造成了乡村文化景观破碎化。乡村城市化并不是把乡村变成城市,其实质是为了节约农村用地和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不应一味追求与城市一模一样的外貌形态,这只会导致乡村的乡土性、田园性等风貌丢失。

同时,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的景观冲击,在功能需求、外在形式及景观建设历史要求下,带来了不和谐的景观风貌。例如,受利益驱动盲目求快,忽视在地文化的挖掘而导致“千村一面”;过度商业化与传统村落恬静和谐的气质相违背;设计较差的旅游设施、建筑风格、广告标识破坏了当地景观的协调性,甚至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等。

自进入后工业时代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乡村已由过于单一的农民自居和农业生产功能转为集农业生产、生态涵养、观光休闲农耕体验和教育娱乐等多元功能于一体[10],乡村文化随之演化,与时代精神相融合。乡村自然景观得到保护的同时,更应注重文化景观的真实性,更多地转向对地域文化的追求,拓展其深度与广度。

3 乡村文化景观演变趋势

乡村文化对乡村景观演变的影响是必然的。原始时期的朴素自然观塑造了完全依赖自然山水格局的最古老的村庄聚落;农业文明时期在不同朝代的乡村文化影响下,乡村景观从依托自然发展到创造山水景观,聚落景观、生产景观受当时的精神信仰、政策、盛行思想等文化的影响而呈现不同景象;工业文明时期,城市文明的冲击让乡村景观破碎度增大,乡村景观的乡土性、特色性淡化;后工业文明时期,生态文明观念和认同自然价值的文化价值观让乡村景观得到修复,乡村文化对城市居民的吸引力助力乡村景观的修复和留存。

乡村文化景观的建设与保护对乡村环境整治、乡村居民生活幸福、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当前乡村文化景观依然呈现破碎化,如何将不同文化元素融入现有的乡村规划中,并使之得到继承与发展为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随着乡村文化价值进一步被重视,乡村景观的吸引力增强,可以预测未来乡村文化景观会得到进一步保护和传承,并将随着旅游产业发展而更系统化。

4 结语

乡村文化景观是乡村居民与自然共同作用、长期互动、持续进化而形成的产物,乡村景观较之城市景观有着更长久的发展历史和更完整的自然环境。乡村文化的发展与变化持续影响着乡村景观的演变,乡村景观由原始时期完全依赖自然山水格局逐渐创造山水与自然山水相结合,再到追求经济效益的集约高效的景观特征,最后在后工业时代呈现地域化、商品化的特征。乡村文化对乡村景观的影响不可忽视,因此在传承发展乡村文化时要考虑其对景观的影响,在规划设计乡村景观时应充分考虑其文化内涵,从而使得乡村景观更和谐、乡村文化得以发展。

参考文献

[1]曾晨,陈亮明.乡村文化景观及其现状研究[J].绿色科技,2014(7):181-183.

[2]王云才,刘滨谊.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J].中国园林,2003(1):55-58.

[3]易华.良渚文化与华夏文明[J].中原文化研究,2019(5):5-13.

[4]王思明.如何看待明清时期的中国农业[J].中国农史,2014(1):3-12.

[5]王云五.丛书集成初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6]牟钟鉴,胡孚琛,王保玹.道教通论:兼论道家学说[M].济南:齐鲁书社,1991.

[7]刘滨谊,陈鹏,邵钰涵.乡村产业发展与景观演变[J].中国城市林业,2019(6):7-12.

[8]韩冬.钟秀毓灵—北京近郊区乡村景观文化传承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7.

[9]何小燕.浅论中国乡村园林景观[J].价值工程,2013(22):64-65.

[10]徐春.对生态文明概念的理论阐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61-63.

[11]胡秋媛,陈焕雄.试论乡村旅游中文化保护问题:以江西婺源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4):94-97.

猜你喜欢

乡村景观乡村文化
十八大以来乡村文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反思乡村文化与乡村教育
当下乡村景观营建现状及方向
试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乡村景观的融入
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保护探讨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路径选择的重庆市长寿区实践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乡村文化的保护研究
浅谈乡村旅游景观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