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美术校本课程 促进学生素养发展
2020-10-30武志松陈静吴苹苹
武志松 陈静 吴苹苹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关系着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与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那么,教师要如何高质量开发校本课程呢?在开发《爱上国画》校本课程中,我们探索了一些经验。
一是引进原创资源。学校充分挖掘身边的美术教育资源,最大化开发物质和人文资源,形成校本课程资源,让学生不再只是接触书本上的复印品,而是真正接触艺术品原作。校本课程《荷》一课,以学校大厅中的一系列荷花作品作为课程资源的代表进行充分开发。学校大厅中悬挂着七幅大型荷花题材的作品,我们通过分析作品作者、创作形式、作品特点、文学内涵等,设定了文学美、寓意美、造型美、风格美四大教学模块,即先从文学美中感受荷的魅力,再升华荷的品格,激发情感,再从美术的角度去探寻美的所在和美的形式,最终让学生全面去感受“荷”之美。整个教学过程围绕荷花作品展开,并将其贯穿所有环节。
二是丰富授课形式。可采用丰富的授课形式,如演示课、欣赏课、探究课、活动课(参加相关比赛、艺术节、参观艺术馆等)等,将美术参观活动纳入校本课程管理,推行探究式教学,注重作品的创作。校本课程《荷》一课中,课前,教师让学生搜集有关“荷”的知识、视频、图片、作品等,从而促进学生对荷花的深入了解。课堂中,教师将大厅作为课堂,学生呈环形而坐,面前摆放画架画具,摆脱了传统课堂的束缚。首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层层深入发现荷花的“四美”,体验艺术源于生活,并引导其在探究中学会使用美术语言。其次,教师进行示范教学。第三,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利用不同尺寸和形状的纸张让学生大胆构图,激发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最后,请学生整理“荷”小诗题于作品之中,让学生体验诗、书、画同源。
三是创新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上,我们采取分龄教学,1-2年级学习初级课程,3-4年级学习中级课程,5-6年级学习高级课程。《荷》课程的设置遵循如上安排,针对1-2年级的初级课程阶段,本课提出以下教学目标:通过观察,了解荷花的生长方式和造型特点,学会表现含苞和绽放的荷花;了解一句荷花的诗句,理解荷花的美好寓意。同时,该学段在课程材料选择中以彩笔、油画棒为主,不涉及新的美术工具的学习。在中级课程阶段,针对3-4年级学生的特点,提出了更高的教学目标:深入观察荷花的造型特点,感受和表现荷花的造型变化,利用大小、高低、深浅表现荷花的远近空间变化;搜集有关荷花的诗句和文学作品,利用毛笔临摹或创造一幅荷花题材的国画作品。可以看出,依托学生在国家课程中已经学习国画工具使用的背景,中级课程相较初级课程,不仅改变了工具的使用,同时要求学生使用简单的美术手法:大小、高低、深浅等。到了高级课程中,本课教学目标又设置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能从低到高递进式地进行同一课题的学习,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都有很大提升。
四是探索教学方法。教师应充分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安排学习方法和学习形式,将知识点进行迁移和提炼。例如,《荷》一课中,荷花的构图、造型、对比、姿态变化、空间等美术手法都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需要有效进行教学设计为学生搭建学习的桥梁。因此,教师通过“荷”文学素材进行知识拓展,从学生已知有关“荷”的诗词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接着,通过诗句中对荷花的色彩、形态、味道等的描写让学生快速地抓住荷花的特征,帮助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在示范环节,教师着意讲解荷花不同部分的造型手法,充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如以中国汉字“米”的结构讲解花瓣的摆布规律,让学生理解花形结构规律和花瓣的前后遮挡关系。
五是挖掘资源的教育意义。充分利用中國画中的作品作者、名家故事、绘画哲理、文学内涵的教育意义,发挥以画育人的作用。教师在开发和利用本课程资源搜集“荷”文学素材进行知识梳理,选取文字优美、诗意如画的诗句形成课程的导入部分,为学生展开一幅直观独特的荷塘画卷。教学中,教师通过对荷花“四美”的教学安排使学生了解荷花所承载的品格。例如,在课程中请学生分享“荷”的美好寓意和小故事,探究总结出因为荷与和平、莲与连谐音,所以老百姓喜欢用荷花表达和谐、和美、和平之意。然后,让学生带着对荷花的情感在艺术实践阶段大胆进行尝试,激发其对“荷”的意象和品格的喜爱之情,让“荷”的品质融入学生的人格素养中。
校本课程让学生习得一技之长,培养了自信心,丰富了生活体验,为学生的人格形成和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校本研究专项课题“利用画家村资源培养小学生人格素养的研究”(课题编号CBEA17108)成果
编辑 _ 李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