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为鲁迅拍摄了最后一张照片

2020-10-30

文萃报·周二版 2020年39期
关键词:幅照片木刻展览会

《鲁迅先生最后的留影》及《鲁迅先生和青年木刻家在一起》等一批经典照片,究竟是谁拍摄的?这个长期困惑着成千上万读者及至新闻摄影史研究者的历史之谜,现在终于弄清了:他便是沙飞。那么,沙飞是怎样拍摄这些具有重大历史文献价值的珍贵照片的呢?

1936年10月2日,第二届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开始。沙飞大部分时间都在会上,他热切地希冀着在展览期间,能够一睹鲁迅先生的风仪。

10月8日是展览会最后的一天了。约莫是午后的1点左右,熙熙攘攘的会场中,擠进来一位身躯瘦弱,不大引人注目的老人——这便是沙飞和众青年木刻家视如慈父的鲁迅先生!这太使大家感到惊喜和突然了,以致使会场内突然静穆下来。大家无比激动地凝视着他老人家,然后一个人挨一个人地低声传唤:“鲁迅先生来了呀!”当时沙飞正在一旁看着黄新波、陈烟桥等为一个画报选稿。听见低声的传唤,猛地转过头去。沙飞急忙随黄新波等迎上去:

“先生您真来了?”

“是的,我知道今天是展览会的最后一天——”先生回答得恳切有力,又和蔼可亲。

先生的身躯并不高大,甚至可说是瘦小的,但沙飞同很多头次会晤先生的朋友包括国际友人一样,都觉得先生的气度浩然博大,须仰视才得见。由于先生脸色非常苍白,两颊的颧骨更尖突地显露出来。沙飞看着先生嘴角浮现出来的温润、慈祥的微笑,一阵心酸——“我们一起看看画吧。”鲁迅先生一边说话一边把脸庞转向墙壁上的作品,一幅一幅地仔细观摩、欣赏起来。沙飞跟在黄新波、陈烟桥、曹白等人的旁边。对于鲁迅先生临时所提出的问题,黄新波等人正要解答时,身后和周围都响起了关切的问候声,先生见这情况,已无法把画看下去,只好提议先歇歇,和大家一起聊聊。于是,黄新波、曹白、白危、陈烟桥和沙飞便簇拥着先生,朝放置在展览会中间的藤椅走去。落座甫定,大家亲切地问询起先生的病情来。

“不好,不好,今年9个月中足足病了6个月。”

先生略为沉吟了一下,伸手从衣袋里掏出一个纸包来,再取出香烟,用火柴点燃。座位上缭绕起丝丝缕缕的青烟来……

沙飞这时举起了相机,选好了角度,趁鲁迅先生谈笑风生、神采奕奕时,按动了快门,  “咔喳”一下,先生动人的神采摄入了镜头。这便是后来被沙飞题为《鲁迅先生最后的留影》的那幅照片。

这应该说是鲁迅先生生前所拍摄的照片当中,最具神貌风采的一幅照片。这幅照片成为后来众多的画家、木刻家创作鲁迅题材作品时最重要的蓝本之一。

(摘自《沙飞画传》蔡子谔/著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

猜你喜欢

幅照片木刻展览会
桌上盆景(外一幅)
家国情?家国梦
名酒展览会
以木为纸 以刀为笔
为革命而“新兴”
殡葬展
彩虹和辐线
微观世界的奇幻之美
关于召开“第十三届全国农药交流会暨农化产品展览会”通知
木偶戏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