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教育过程整体优化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0-10-30谢春风
- 编者按 -
2020年5月19日,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总督学顾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荣誉主席、北京市一体化德育研究咨询总顾问、著名教育家陶西平先生不幸逝世。为缅怀陶西平先生,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特整理了其在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方面的思想与成就,以飨读者。
陶西平先生对教育充满深情,毕生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立德树人,行为示范,具有很高的教育威望,他教育政策水平高超,理论功底深厚,实践洞察深刻,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包括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经初步研究,陶西平先生的一体化德育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整体优化:
积极支持一体化德育发展的机制创新
2018年初,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一体化德育的新要求,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决定成立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在研究会筹备、成立和运行过程中,陶西平先生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为首都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指出,北京市率先成立市一级学校德育研究会,把大中小幼各个阶段的学校德育进行统筹研究和实践改进,是推进教育过程整体优化的战略举措。他认为,北京市成立学校德育研究会的亮点是,借助一体化德育机制和体制优势,统筹聚合全市各类德育资源和研究力量,聚焦德育一体化建设研究,提高德育发展的整体效益,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发挥了前瞻性和引领性作用。
研究会筹建之初,陶西平先生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和指导,他强调了优化育人机制、建设育人共同体的重要性,不能狭隘化理解育人目标和德育。2018年9月7日,受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筹备组组长郑吉春同志委托,原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筹备组副组长关国珍率领寇红江、谢春风等筹备组同志,拜会陶西平先生,就北京市如何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构建研究的新任务,征求他的意见和建议。陶西平先生對成立大中小幼学段纵向衔接,家庭、学校、社会横向协同的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明确指出,这是新时代首都德育创新发展的标志,是新生的教育事物,有利于育人共同体的建设,可喜可贺。德育是目标,不是一项具体工作,应强化全员育人氛围,增强立德树人的意识、观念和自觉性,这应该是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的根本任务。现在,社会上狭隘化理解教育目标的问题很突出,实践危害很大,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要认真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陶西平先生的充分肯定使筹备组的同志深受鼓舞,他的殷殷期待也使筹备组的同志感受到了肩负的责任。
2019年底,陶西平先生在病重之时,依然对教育、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满怀深情、信心坚定,对教育界同仁充满留恋、感谢和期待。他给广大教师和校长留下的最后教育嘱托是:“我的教育追求就是实现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谢谢大家,我还是那颗心。”陶西平先生在这里高度概括和提炼的自己的教育思想,就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和整体优化,包括了一体化德育的思想。
率先垂范:
为一体化德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出谋划策
2018年11月8日,陶西平先生应邀出席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成立大会,他和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郑吉春同志一起,给新成立的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揭牌。研究会成立之日,陶西平先生亲自出席,给全市一体化德育工作者以巨大鼓舞。他欣然答应担任北京市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研究咨询总顾问,并从市教委二级巡视员冯洪荣手中郑重接过聘书,表达了自己对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这个新生教育事物的积极支持。
2018年9月7日,他曾经对研究会筹备组副组长关国珍同志说,自己早就不再接受各种专家和顾问的聘书了。但北京市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研究咨询顾问的聘书很有意义,一体化德育是个新生事物,需要呵护,自己要为北京市一体化德育研究与实践发展破这个例。
市一体化德育研究咨询专家、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深情回忆道,和陶西平先生交往最多的时期,是自己在教育部工作的那段时间。当时,高洪担任教育督导团办公室主任,陶西平先生是总督学顾问。“我经常向他请教教育问题,他总是非常耐心地与我交流探讨,我也每次总有收获。陶西平先生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很深入,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讲理论问题深入浅出,实际案例信手拈来,分析问题切中要害。与他探讨教育问题总让人兴奋和过瘾。”据高洪书记回忆,陶西平先生带队到贵州进行“两基(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攻坚”验收,这项工作是教育督导团的任务,陶西平先生是这次验收的组长。他不顾年事已高,和大家一起深入到偏远的乡村,按验收项目逐项检查,与当地干部和教师、学生、家长交流,了解真实情况。在形成督导验收报告的过程中,他对如何总体评价政府的这两项工作,如何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如何巩固工作成果,提出了许多重要意见。期间,还就农村义务教育工作中的许多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对自己后来到基础教育一司当司长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很大启发。后来又一起起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义务教育那段内容倾注了陶西平先生的许多心血。高洪书记动情地说:“前不久,我们又一起成为北京市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研究的专家组成员,成立大会上见到他,虽然又过去几年了,但觉得他精神很好,他那颗属于教育的心依然如故。非常高兴又能有机会向他请教教育问题了,继续享受探讨教育的美好时光了。不想那次竟是最后一次交流了。虽然陶西平先生离开了我们,但他为祖国和人民培育下一代崇高教育事业的真诚、热情、执着和专业精神,将激励着我们把教育工作做得更好!”
关注实践: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如何内化于心
研究会成立以后,陶西平先生就一体化德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如何健康发展,给予了及时而透彻的指导,他的建议可谓振聋发聩。
研究会成立以后,关国珍会长多次对秘书处同志说:“学校德育研究必须方向正确,绝不能迷失方向。陶西平先生不仅是老领导,更是德高望重的真正教育家。现在北京市中小学德育的不少政策,都是陶西平先生当年任北京市教育局局长时开创的,如每周一早晨学校升国旗唱国歌仪式、中小学‘紫禁杯优秀班主任评选表彰、学生金帆乐团等,延续至今,效果很好。新时代一体化德育如何正确理解?如何衔接协同?研究哪些问题更重要?我们要及时向陶西平先生讨教,才能理解深,思路清,步伐稳。”
2019年5月27日上午,关国珍会长带领研究会秘书长谢春风再次拜会陶西平先生,向他汇报了研究会成立半年来的工作情况,征求他对深化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实践研究的意见。陶西平先生虽然大病初愈,身体有些虚弱,但精神矍铄,对一体化德育充满了热情和信心。他说,市学校德育研究会成立时间不长,但做事不少,值得赞赏。研究会是业务机构,不是管理机构,应主动回避一体化德育机制中的矛盾,多研究问题。要研究宏观问题,也要研究热点问题,还要研究基本问题和小问题。研究会要发出自己有影响力的声音。他强调,我国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的学段衔接,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育人,其实是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如何切实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好品格,要紧紧抓住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不放。一体化德育要进行深入研究,更要切实行动。
在这次拜访中,陶西平先生特别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如何入心入脑的问题。他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已经实施很多年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应该拓展思路,研究一下核心价值观和主流价值观的区别与联系,澄清一些糊涂认识。德育的长度不止于大学,宽度不止于家庭学校,深度是指学生的年龄阶段性,但德育很难机械地去划分阶段,因为人的发展是连续性的。德育,特别是价值观教育,要有温度、有温情,防止冷冰冰的空洞说教。这是原则性问题。
研究会副会长、原广渠门中学校长吴甡动情回忆道,陶西平先生是慈祥如亲人一样的教育宗师!他逝世以来,自己思绪万千,心里难过,是一种平静的难过,一种深刻的难过,一种久久沉思的难过,但那难过深入骨髓。吴甡副会长追忆陶西平先生终身为实现教育公平所做的努力与探索,1995年广渠门中学宏志班成立之际,他亲自为学校题写校名,充分肯定了广渠门中学所迈出的一小步,却是中国教育迈出的一大步。吴甡校长表示,陶西平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改革,让学生就近入学,办好每一所学校,让孩子们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他多次不辞辛劳为广渠门中学教育綜合改革出谋划策、把关定向,才有今天广渠门中学集团化教育良性发展的态势。
强调基础:倡导一体化德育要从问题情境和生活细节抓起
陶西平先生生前强调,一体化德育是系统工程,要从娃娃抓起,从基础抓起,从细节抓起。研究会副会长、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杨志成指出,陶西平先生对学校德育高度重视,既有理论的论述,更有实践的引领,还有对实际问题的回应。在德育理论上,陶老总是站在人性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高度,提出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在德育实践上,他分别从学校管理、学校课程、传统文化教育、志愿者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阐述过德育实践方法与策略;他特别注重问题导向的德育论述,分别就道德教育、志愿服务、校园欺凌、价值观教育等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和建议。2013年,陶西平先生对青少年道德教育问题提出建议。他指出,价值观教育缺失、学科德育薄弱和师德建设有待加强,是青少年道德教育面临的三个突出问题。陶西平先生对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的成立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亲自担任研究会咨询总顾问。他亲自指导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的构建,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北京市一体化德育研究基地园、北京市第五幼儿园园长邹平深情回忆,2016年6月1日,陶西平先生到北京市第五幼儿园参加“六一”儿童节活动。老师向孩子和家长介绍他时,陶先生说:“不用介绍那么多,孩子们听不懂的,就说有一位爷爷来和他们一起过儿童节。”于是主持人说:“今天有一位非常非常爱你们的陶爷爷来参加活动。”陶老笑容可掬,与孩子们打招呼。孩子们都感到很亲切,高兴地说:“陶爷爷好!”落座时,他提出要与家长们一起坐在会场侧面,生怕大人坐在前面会遮挡孩子看节目的视线,要把会场最好的位置留给孩子们。他懂得孩子们的心理,知道孩子们不愿听冗长的讲话,于是就给孩子们送上了简短而有趣的祝福。邹平园长介绍说:“一起分享节日蛋糕时,陶爷爷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拍手游戏,快乐幸福得像个小孩,还抱起一个小朋友和大家合影留念。陶先生谦逊和蔼、平易近人,在孩子们眼里他是一位眼神充满慈爱,能跟他们聊得起劲、玩到一起的可爱爷爷;而对现场参加活动的所有人都来说,却领略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尊重儿童文化、走进童心世界、了悟童真美好,什么是教育大家之风范!”
2018年9月7日,陶西平先生在回答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谢春风研究员关于“如何有效解答‘钱学森之问”的请教时强调,我国拔尖人才的培育和学生基础素养的培育同等重要,不能顾此失彼。学校的基础任务是不培育破坏社会的坏人,培育习惯好、品德好的好人,只有这样,“钱学森之问”才能具有解答的好基础。有效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好品德才是真正的育人功夫,这必须从幼儿园抓起,从家庭做起,一直坚持到大学。久久为功,这是一体化德育的基础工作。
筑牢师德:指导教育工作者以教育家精神办学育人
教师问题是教育的中心问题。狠抓师德建设,倡导校长们以教育家精神办学、教师们以教育家精神育人,学为人师,行为师范,是陶西平先生的一贯主张。
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教育集团联合总校校长李有毅说,陶西平先生永远是十二中的好校长。上世纪80年代,陶校长以“不等不靠”的精神,将十二中的“全国第一所校办工厂”发展成为“全国效益最好的校办工厂”,率先提出了“双基”教学和校长负责制,创建了北京市最早的金帆民乐团,把北京十二中变成了教育界的“小岗村”!从此,在十二中人的心中埋下了“教育改革不可或缺”的铮铮理念,陶西平先生提出的“同心同德,兢兢业业,求实创新”的谆谆校训,也积蓄出十二中人的果敢大气。2008年至2012年期间,几乎每年陶西平先生都回母校给全体教职员工做教育改革的学术报告,学校建校80周年、教育集团成立、承办中日韩青年文化节的每个重要场合,陶校长都会莅临指导。他用自己的脚印,串联起十二中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李有毅校长说:“陶西平先生也永远是我的好老师,其人格魅力和学术修养始终影响着我。2006年,我初任校长时,曾带着关于教育的10个问题请教陶校长,他就如何把握教育改革形势、如何找到学校发展路径、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校长等问题给予了细致的指导和帮助,信任地将学校发展的重任交付与我。多年来,每当我工作上遇到瓶颈时,他都能用深邃的智慧、幽默的语言破解和点播我的难题,他儒雅的人格、超前的眼光也使我受到强大的感召。”陶西平先生是一位深受广大教育工作者崇敬和爱戴的长者,是具有求实创新的教育思想、勤奋好学的工作态度、清正廉洁的纯粹心性、务实创新的办学精神,且又总以普通教师的身姿出现的十二中的开拓者和引路人。先生风范,山高水长;吟咏咀嚼,意味深长。陶西平先生将一生献给教育后离开了,他的精神和思想将在一代代教育人的传承下历久弥新。
研究會副会长、海淀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赵璐玫介绍,陶西平先生在教育界的声望与风范一直让她深为景仰。2017年,海淀区实验小学举办教育家办学实践研讨会时,赵璐玫校长本想恭请陶老做专家点评,考虑到他年事已高不便叨扰。不料另请的那位专家临时有事,无法赴约,便紧急向陶老求援,当时他还在国外出差。他回京后只有短短几天时间准备,可谓一路风尘劳顿地赶赴会场,对学校办学实践给出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终端活跃、成效显著”的肯定,作出了高屋建瓴的专业指导,这份记忆和感动让赵璐玫校长久久萦怀。赵璐玫校长说:“一位耄耋老者,虽老骥伏枥但初心不改,胸中丘壑皆是家国情怀、教育前景、民族未来,终身在基础教育改革领域勤勉躬耕,做出了推动当下、泽被后世的伟大功绩。”“以灯传照,明终不尽。陶西平先生作为教育界的擎灯者,以深广厚重的教育情怀和师德,用投身教育的实践与智慧,照亮了一代代教育人的追索之路,使他不朽的教育专业生命力无限绵延。我们将永远怀念一代杏坛大师,坚定地传承永不落幕的教育家精神,在教育路上接续奋发前行!”
研究会副会长、朝阳区白家庄小学教育集团校长祖雪媛深情回忆了她和陶西平先生深厚的师生情谊。她说:“2005年,我很幸运地成为北京教育学院首批‘北京市名校长工作室入室研究员,更幸运的是陶老做了我的导师!当时特别感谢陶老对于我的‘创建一座师生学习乐园办学目标和系统实施策略的肯定,让我坚定了信心。随后的接触,更让我感受到了这位教育家的平实与热忱,每一次的亲切交流总能给予我教育启迪。2015年,在区委和教委领导的安排、主持下,我正式拜陶老为师,此后便是近距离地学习,成长路上有了陶老的指引与支持,至今难忘教诲。”陶西平先生多次教导祖雪媛校长,校长办学要有教育定力,要在细节处办教育,要真研究。祖雪媛校长表示:“最让我和所有白家庄小学老师感动的是,2019年10月21日,他在病榻上为我们写了专题文章。当时,我们正在梳理学校推进‘尊重教育20年的集团办学经验,准备以实际行动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向祖国献礼。陶老得知这一消息,在文中高度肯定了学校‘尊重教育的成功推进,并总结‘有三个重要的因素:一是真情,真切的情感;二是妙悟,高超的智慧,三是铸造,持久的恒心。这给了我们每个人极大的激励和鼓舞。陶老从未离开我们,我们将铭记陶老的话。他的教育情怀、他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都将鞭策我们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均衡而有质量的教育而不懈努力。”
研究会副会长、丰台区丰台第一幼儿园园长朱继文多次聆听陶西平先生的教诲,曾经与陶先生的学生田丽园长一起拜访过他。朱继文园长说:“很羡慕那些做过陶老师学生的好朋友。虽然陶老师没有教过我语文,也没有过正式的交流,甚至我也没有与陶老师说过一句话,只是躲在人群后面默默地观望,见面时也只有远远地叫一声‘陶老师好!”
朱继文园长深情回忆道:“记得好朋友田丽新年前要去看望当时在北京十二中做校长的陶西平老师,我有机会陪同去了。陶老师不但能够记住学生的名字叫田丽,还能够讲出她学习上的很多故事,一直夸赞她是个优秀的学生,还一直问她在幼儿园工作的情况,他还与田丽开玩笑说:‘学生与自己成了同行,老师自己更要努力。并鼓励田丽:‘优秀才能够胜任幼儿园的老师。”朱继文园长说,自己当时与陶西平先生见面时间很短暂,但他的那句话却经常在自己的心里萦绕,鞭策着她要努力成为更优秀的自己。陶西平先生用行动践行了“生活即教育”的思想,用智慧书写着学习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陶西平先生身上所体现的师德激励着每一个老师。
陶西平先生逝世后,全国,特别是首都教育界同仁都在缅怀、研究和学习他的教育思想和卓越成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刘宇辉和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方中雄共同主持的北京市“十三五”重大教育课题“陶西平教育思想研究”,把立德树人、一体化德育作为重要研究领域。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会长关国珍表示,我们将积极支持和参与此项重要课题,深入研究陶西平先生的德育思想,聚焦一体化德育主题,为落实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不懈努力,这也是对陶西平先生最好的怀念!
栏目编辑 _ 王雪莉 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