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职学校教师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探究

2020-10-30曹庆海

职业·中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中职学校

曹庆海

摘  要:校本培训是中职学校教师成长和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中职学校校本培训还存在培训内容不合理、培训形式不科学、管理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本文从中职教师校本培训的现状和需求出发,探索改进中职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对策,以更好地促进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发展。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教师专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已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中职学校教师的职业评价标准应与普通学校教师有所差异,即中职学校教师不仅应具备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能力,还要能够以社会需求为教学导向,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以适应社会需求变化。中职学校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途径。教师校本培训应明确培训目标,根据教学、科研活动需要以及实际情况,立足本校,确定培训内容,并以理论教育结合实践教育的培训形式,以培训实践技能为主,真正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凸显中职教育的特点。

目前,中职学校教师校本培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对中职学校教师校本培训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教师校本培训的概念

教师校本培训是一种学校内部教师培养形式,培养主体为学校,培养对象为学校教师,培养目标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培训内容主要是对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培训形式主要为探究式学习。教师主动参与,对自身存在的教学问题展开集体研讨,实现提升专业化的目的,促进自身职业发展。

二、中职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现状

第一,培训模式单一。大多采用传统的“师带徒”教学模式,与普通学校教学模式相同,听评和评课都缺乏灵活多样的形式。

第二,缺乏规范管理。教师校本培训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培训工作处于无计划状态,也没有统一的培训标准和工作程序。

第三,目标定位较低。在制定培训目标时,未能着眼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

第四,“双师型”教师培养成效差。“双师型”教师培养目前尚缺乏有效的培养途径和模式,导致“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

三、中职学校对校本培训的需求

(一)教师培训方案多样化

中职学校教师主要来源于师范院校毕业生、普通中小学教师以及企业技术人员。不同渠道来源的教师,学历和专业水平不同,职业素养也有着较大的差距,在教学中存在着不同的问题,需要的校本培训方案必然不同。

(二)指导教师完成各项任务

除完成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以外,中职学校教师还必须进行课程开发、技能竞赛以及指导学生实践和就业等工作。如果学校不能对他们进行有效培训,科学指导他们的工作,他们很难圆满完成上述各项工作任务。

(三)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目前职业教育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教师必须密切关注改革发展形势,并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来设计教学内容。中职学校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参与各类培训,保证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

(四)“双师型”教师培养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提出,要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尤其是实践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切实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是中职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重点。

四、改进中职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对策

(一)针对教师来源制定教师校本培训方案

根据来源,中职学校的教师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普通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这类教师具有一定的理论教学经验,但缺乏开设中职学校专业课的相关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第二类是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这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和相关专业知识,是教师校本培训的重点对象。第三类为企业来的技术人员。这类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但缺乏教学经验。因此,学校要针对这三类教师的特点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

(二)培训形式多样化

教师校本培训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单一、刻板的培训形式令参加者产生乏味感,降低了教师的参与热情,从而影响到培训的效果。因此,一方面,要增强教师校本培训内容的新鲜感,紧跟当前企业发展变化以及当前教育教学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内容设计;另一方面,采取多种培训形式,比如课题研讨、师徒帮带、同伴互助等。

(三)聘请名师讲课

教师校本培训的质量与授课教师的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学校应重视授课教师的安排。授课教师应符合两项要求:一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强,“双师型”中职学校教师是最佳的人选;二是教师的任教经验丰富,长期在中职学校任教的教师最为合适。具备这两项条件的教师既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能力,又非常了解中职教育的特点,由他们来设计培训内容和组织教学活动,能够起到真正的“师带徒”的效果,从而确保培训质量。

(四)校企联合开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指的是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教师,他们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理论和实践操作教学指导。他们是传统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的结合体。要培养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单靠学校的力量是无法达成的,必须有企业的配合。因此,在实践中,往往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进行“双师型”教师培养。学校和企业实行人员的双向流动,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学校会派出专业教师进入企业的相关岗位,学习实际的岗位操作技能,熟悉岗位操作流程以及操作规范,了解企业的新技术和新设备。企业也会派出一些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学校,为学校教师进行实践操作培训授课,让教师及时掌握当下的新技术和新工艺。通过校企合作培训,为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使得学校教学和人才培养能够更加契合企业的需求。

(五)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校本培训考核和评估机制

无规矩无以成方圆,要保证教师校本培训效果,必须建立和完善校本培训的各项考核和评估机制,并确保得到落实执行。

首先要制定校本培训规章制度,作为全体参培人员的行为准则,确保教师校本培训能够有序、高效地展开。

其次,结合教师的专业特点,从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化方案出发,为学校每位教师建立教师校本培训个人档案。档案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记录教师在不同阶段的培训需求,学校据此建立教师校本培训的个案;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的情况以及获得的经验和体验心得记录;在教师校本培训过程中,每位教师的发言情况以及所做的笔记;教师在公开课中的讲课内容以及所做的笔记;教师对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参与教师校本培训情况的自我反思记录等。档案内容还可以包括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期间获得学分的情况,并据此对教师的校本培训效果进行考核评价。

最后,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热情。激励应包括两类奖励:一是物质奖励,可以采用发放奖金、奖品或加薪等方式对培训成绩突出的中职教师进行奖励;二是精神奖励,可以采用校内公开表扬、颁发荣誉证书等方式肯定教师的培训成绩,从而提升教师参与教师校本培训的意愿,增强教师培训效果。

五、小结

中职学校教师校本培训能够满足教师的专业成长需求。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要注重内容与形式、管理与评价等各环节的工作,促使教师校本培训向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使其真正成为提升中职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茜,彭朝晖.中职学校“师徒式”校本培训策略[J].职业教育,2017(9).

[2]仲伟杨.中职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2018(12).

[3]莫炼.中等职业学校新教师校本研修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7.

[4]劉素英.互联网+背景下中职教师校本培训问题及对策研究[D].贵州:贵州师范大学,2017.

(作者单位:天津市公用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教师专业发展中职学校
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方式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利用云录播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试论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质量
德育工作浅谈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教育实习与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