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阈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构建

2020-10-30刘少锋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全员育人三全育人高校

【摘 要】本文基于“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论述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建立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模式,坚持全员育人;构建梯度化服务体系,坚持全过程育人;搭建多维度协同育人平台,坚持全方位育人。

【关键词】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全员育人 全过程育人  全方位育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7-0125-0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处于经济全球化、信息化、人工智能化多元环境中的大学生,面临着激烈市场竞争、沉重心理负担和较大心理压力。当前,大学生因学业、人际关系、情感、就业、恋爱等心理问题而引起休学、退学的现象在逐年增多,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难以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新情况、新问题,直接影响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确保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高校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在规律,构建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方法。

“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是基于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学生成长成才、育人规律提出来的,并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融入新的内涵。“三全育人”包含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三者统一于整体,缺一不可。第一,全员育人强调育人主体,即所有高校教师都要有育人职责,包含专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行政人员、管理人员等;第二,全过程育人强调育人时间,高校根据学生大一到大四的身心发展规律、个体特征和心理需要,通过顶层设计、系统规划、全程实施、分步推进的方式,有目的性、针对性、计划性地开展心理育人工作,把育人过程贯穿于大学四年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全部过程;第三,全方位育人强调育人空间,既把育人工作渗透到高校教学、管理和服务环节,又渗透到大学生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方面。“三全育人”视阈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以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为目标,通过建立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模式,坚持全员育人;构建梯度化服务体系,坚持全过程育人;搭建多维度协同育人平台,坚持全方位育人等方式实现。

一、建立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模式,坚持全员育人

(一)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发挥全员育人的主力军作用。首先,高校要按照1∶4000的师生比配足心理健康教育专任教师,并加强对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选拔、配备、培养和管理,建设一支专职教师为骨干、兼职教师为补充的工作队伍,推进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专业化、专家化建设。其次,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统一领导,完善顶层设计,建立与相关部门的协作联动机制,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权责明晰,推进全员育人、育心工程,形成教育与管理的育人合力。再次,积极推进二级学院心理健康工作站建设,统筹好辅导员、班主任、学业导师、专业课教师、学生骨干、管理人员等队伍的力量,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院、班级、宿舍”为一体的五级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加强对心理危机事件的预防和干预,做到早筛查、早发现和早干预,形成“全覆盖、无缝对接、及时介入”的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机制。最后,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软硬件设施建设,积极推行网上心理普查、心理咨询、心理体验等育人方法,形成线上、线下互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局面,以服务于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二)推进育人工作形成合力,打开全员育人的联动局面。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生工作队伍的育人作用。学生工作队伍与学生接触最广、最多,是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队伍,要协助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相关工作,对于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要给予积极关注和心理疏导,必要时转介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或者专业心理治疗机构。对于学业困难学生,学生工作队伍要进行学业预警,开展精准帮扶,采用“1+1+1”模式,即一名学业困难学生选配一名帮扶责任教师、一名朋辈帮扶人。同时,高校还要发挥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作用。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要树立育人主体责任意识,把心理健康知识融入课堂教学、管理、互动交流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情感表达,关注学生的心灵反应和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挖掘,努力在生活上帮助学生解困,在发展上为学生指点迷津,在学习上帮助学生进步,在心理上帮助学生克服障碍,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形成全员育人的联动局面。

二、构建梯度化服务体系,坚持全过程育人

(一)关注不同阶段诉求,做到心理健康服务全程化。心理健康服务全程化是指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大学四年的各个阶段,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高校要遵循学生成长和心理发展规律,满足不同发展阶段学生的心理诉求。入学阶段,学生面对新的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和学习,容易出现心理不适,高校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通過入学教育、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课堂、新生团体辅导、新生心理行为训练等方式,有针对性、目的性和计划性地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积极给予学生关注、关心和关爱,帮助学生转变角色和认知,尽快适应和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大学生在培养阶段逐步接触到难度较大的专业基础课,学业压力、目标定位、职业规划、恋爱、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压力较大,高校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活动、座谈、谈心谈话等方式,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应对压力和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明晰行业趋势和专业发展方向,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和信心。毕业阶段,大学生主要面临就业压力、考研压力、角色转换压力、毕业分离情绪等,高校要加强行业发展与就业形势教育,引导学生合理规划自我,积极开展简历制作、模拟面试、求职礼仪等训练,改善学生应对职场和社会的心态。

(二)尊重个体心理差异,做到心理跟踪教育全程化。高校要根据心理普测、心理咨询、谈心谈话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困惑,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面向全体与重点关注、个性培养与共性把握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不同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和摸排,确定重点关注和跟踪教育对象,建立特殊学生心理档案,实行特殊学生心理跟踪教育全程化,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调节自我和心理状态。同时,高校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面、不同问题程度的学生开展心理减压、情绪控制、就业指导、人际关系处理、学习技巧等方面的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解决特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共性问题,并结合学校情况和特点,由治疗性教育向预防性与治疗性教育并重转变,制定心理健康跟踪教育全程化的计划和应对措施,分析和研究经典案例,找准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和应对策略,建立特殊学生模块化心理治疗案例库,为出现心理问题学生迅速找到治疗方法,构筑全程心理跟踪服务体系。

三、搭建多维度协同育人平台,坚持全方位育人

(一)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打牢全方位育人基础。高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让学生都能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和学习理论知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安排要科学和有针对性,应该根据学生年级和心理发展特点选择教学内容与侧重点,教学内容要包含生活、人格完善、学习、人际交往、性心理、婚恋观、择业就业等方面,既贴近学生生活、学习和实际,又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掌握生活、学习、人际沟通、适应社会等方面的技能,不仅能帮助学生改善和解决心理问题,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心理调节和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课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学生多元化的心理需求,教师要摆脱“填鸭式”和“满堂灌”教学方法,采取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增加体验和互动环节,结合课上游戏、情境模仿、网络视频等具有趣味性的授课方式,将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学生感兴趣话题和具有争议性问题采用讨论的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营造健康和谐的教育氛围。

(二)不断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创新全方位育人方法。第一,高校要推进校园心理文化建设,把心理健康知识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以实现心理育人方法的全方位、多角度,提高心理活动的参与度、针对性和时效性,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第二,要积极开展主题明确、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心理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活,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无声教育与有声教育有效结合,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消除不良心理倾向,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第三,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因此,高校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将网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结合起来,开设网上心理咨询、网上心理治疗、网上心理测评、网上心理问题应对技巧等板块,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与学生在网上进行交流互动和心理咨询,充分发挥网络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育人作用,以调动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兴趣,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郭开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0(33).

[2]张元洪,孔庆娜.论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2).

[3]蔡迎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三全育人”体系中的构建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7).

[4]邓志革.校企合作下构建高职德育“三全”育人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1(32).

[5]傅坤.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学生管理信息平台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8(11).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与调适》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17B09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少锋(1985— ),男,硕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责编 王 一)

猜你喜欢

全员育人三全育人高校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构建多面展示平台 打造家校沟通纽带
全员育人模式下的困难生资助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点面结合,让“全员育人”落地开花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