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段写了许多人很多事
2020-10-30余映潮
余映潮
语言精练,剪裁得当,手法生动,可以让一个小小的段落写出许多的人和事,显现出高深优美的表达艺术。如《周亚夫军细柳》的第二段,229字。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將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这一段文字记叙了匈奴入侵时,汉文帝到周亚夫驻守的细柳营慰问军士的事件。起笔便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写细柳军与“霸上及棘门军”的完全不同之处:戒备森严。
这段文字写了天子、先驱、从属车骑、细柳营的军士、军门都尉、壁门士吏、周亚夫等,可谓人数众多。它行文曲折,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可谓事情繁多。但巧妙之处就是,所有的描写内容都表现着周亚夫的性格特点。作者在严峻的战争形势背景中表现人物;在特定场景和短暂瞬间中表现人物,用“对比”手法表现周亚夫的治军之严;在反复“衬托”中表现周亚夫之“真”;文中渲染情景氛围,用以表现周亚夫的忠于职守;汉文帝在最后一段说,“此真将军矣”,是这段文字也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如《杨修之死》的第六段,174字。
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操与众商议,欲立植为世子,曹丕知之,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因恐有人知觉,乃用大簏藏吴质于中,只说是绢匹在内,载入府中。修知其事,径来告操。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丕慌告吴质,质曰:“无忧也:明日用大簏装绢再入以惑之。”丕如其言,以大簏载绢入。使者搜看簏中,果绢也,回报曹操。操因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
《杨修之死》节选自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文章记叙了曹操杀害杨修的经过和缘由。文中插叙了六件事,揭示杨修“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的事实。上面所选的这一段是第四件事,全段文字写了曹操、曹植、杨修、曹丕、吴质、使者等众多的人物,写了杨修与曹植、曹丕与吴质、杨修与曹操、使者与曹操等诸多的事件。写得波澜起伏,矛盾冲突扣人心弦,表明杨修已深深地卷入到曹氏父子的宫廷斗争之中。这段文字的言外之意,是写杨修尽管自恃聪明,却无知、无能、无耻。对于这样一个危险人物,曹操知道如果留下来必将成为他身后的大患,因而“已有杀修之心”。
像这样一个段写了许多人很多事的优美笔法,在《红楼梦》《水浒传》《儒林外史》等古代名著中经常可以见到,我们在阅读之中不妨“精读”一下,会欣赏到更多更美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