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辅助全结直肠切除、回肠J型储袋与肛管吻合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10-30毛争强
毛争强
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普瘤一科 453600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主要是受到遗传因素影响,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发病后会导致患者出现腹部不适、腹痛、大便带血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则可能发展至癌变[1]。当前临床治疗该疾病多以手术为主,传统采用开腹开腹全结直肠切除治疗,可有效切除肠管、肠管系膜组织及淋巴脂肪组织等,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存在切口大、脏器暴露等弊端,易引发术后并发症,不利于术后恢复[2]。如今腹腔镜技术在结直肠疾病治疗中受到重视,其可通过置入腹腔镜及相关器械完成手术操作,在微小创伤进行治疗,利于减少对机体的伤害,促使患者尽快恢复[3-4]。为此,本文对腹腔镜辅助全结直肠切除、回肠J型储袋与肛管吻合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30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手术方案分为两组,各15例,均经结肠镜及病理检查确诊[4]。对照组中男9例,女6例,年龄18~42岁,平均年龄(26.95±2.42)岁;观察组中男10例,女5例,年龄18~40岁,平均年龄(26.98±2.45)岁;排除严重心、肺、脑等其他器官器质性病变患者。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给予患者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协助取截石位,通过脐孔穿刺建立气腹,维持气腹压12~14mmHg(1mmHg=0.133kPa)。选择左下腹或右下腹麦氏点进5mm Trocar,并置入超声刀,并进行全结肠游离,按照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横结肠等顺序,行直肠游离需以右下腹戳孔为主操作孔,行右半结肠游离则将左上腹孔作为主操作孔,若发现合并癌变,则需依据肿瘤根治原则治疗。若未癌变,则需靠近肠管游离,无须在根部结扎结肠血管,可于结肠边缘动脉或终末血管水平离断,保留大网膜。游离盲肠和末端回肠黏膜,于辅助控拉出末端回肠,裁剪回肠血管弓至足够长度,并利用直线切割缝合器进行回肠J型储袋制作,一般长10~15cm。随后再置入直线切割闭合器,在直肠下端靠近肛管处离断,于辅助空取出结直肠标本,并选择29mm或31mm管状吻合器行回肠J型储袋与肛管吻合治疗,盆腔放置引流管。术后常规补液、抗感染及止血
1.2.2 对照组:给予患者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协助取截石位,选择脐上1cm位置切口,随后进行全结肠游离,回结肠、右结肠、中结肠和肠系膜下血管等结扎切断,将全结肠切除后,利用折末端回肠行“J型储袋”,并行回肠J型储袋与肛管吻合治疗,盆腔放置引流管。术后常规补液、抗感染及止血。
1.3 观察指标 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观察两组感染、肠梗阻、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及恢复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切口均小于对照组,且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均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及恢复指标比较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0.00%比较,观察组6.67%明显更低(χ2=4.65,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传统针对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以开腹全结肠切除术治疗为主,需在腹部行较大切口,虽然可有效切除病灶,但具有感染率高、恢复满及粘连性肠梗阻概率高等弊端[5]。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如今针对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可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仅需较小切口下便可完成相应操作,而且疼痛程度较强,利于机体耐受,且减少创面及脏器暴露,利于减少感染情况。同时腹腔镜手术操作可有效切除病灶和清扫淋巴结,尤其腹腔镜视野清晰,能够发现开腹治疗下难以发现的问题,确保获得良好的疗效[6-8]。但腹腔镜辅助下全结直肠切除、回肠J型储袋与肛管吻合治疗对医生的要求较高,操作较为复杂,需耗费较长的时间,必须具备足够的耐心和娴熟的技术,充分发挥微创优势,实现疾病根治[9]。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切口均低于对照组,且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采用腹腔镜辅助全结直肠切除、回肠J型储袋与肛管吻合治疗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减少出血量,且利于减少相关并发症,保证手术疗效和恢复效果。
综上所述,腹腔镜辅助全结直肠切除、回肠J型储袋与肛管吻合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临床疗效较好,是促使患者尽快恢复的有效措施,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