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核心共享设计及应用
——以浙一医院余杭院区为例
2020-10-30吴一苏
吴一苏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0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学研究和医疗技术日新月异,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急速增长的医疗需求使得有限的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逐渐成为社会的焦点。大型医疗机构高度集中了地区性的医疗资源,公用医技、楼宇设备及能源中心、商业服务支持、医护人员、信息共享等各个主要核心部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相互交织设计,是充分并高效地发挥其作用的关键。“美国核心共享设计模式”是以病人为中心进行资源的整合和合理高效地分配,组织建构“融合、体验、有效”的核心共享设计理念和相关设计策略[1-4]。由于该模式的人性化、病人至上、核心共享等先进设计理念,目前广泛应用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国内对该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较少,并未形成系统化的设计模式,因而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地研究。
本文回顾了国内大型医疗机构设计模式的发展历程,通过对中、美医疗设计模式的比较和分析,研究了其利弊及适用情况;最后以“浙一医院余杭院区”为例(图1),研究美国医疗核心共享设计模式在国内医疗机构中的应用,以期为医疗建筑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图1 浙一医院余杭院区俯拍全貌
1 国内设计模式现状
1.1 常见综合医院模式
国内综合医院的发展过程中,一开始为无体系状态,经过中间各种形式纷乱局面的过渡,逐渐形成了以王字型、环型及网格型这三大体系为核心的稳定格局[5-6](图2)。
图2 综合医院模式
王字型模式的医技一般布置在医院的核心,以作为诊断和病房的共同使用单元,三者相互分离,如东莞妇幼保健院。为避免王字型模式的流线交叉问题,基于环路的环型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使得各医疗模块进行串联,如南京鼓楼医院。当医院规模过大时(如600床以上),过长的环线又导致了诊治路线的过于拉长,此时基于王字型发展不同类型的多通道成为必然趋势,也即形成了网格型模式,如江阴虞山湾医院。
1.2 超大型医院模式
超大型医院集中了地区性的大规模医疗资源,其工作效率和竞争力均有所提高。以医技为中心的传统医疗模式已无法适应这一新的诊疗方式,逐步被以疾病病种为中心的新型模式所替代(图3)。
图3 超大型医院模式
王字型组合是由多个王字型模式并行组成,实现了多流线多通道的诊疗模式。当医院发展到一定规模,为集中大型医技中心和门急诊中心资源,逐步形成了以疾病病种为中心的多病种模式。基于现有医院设施基础,通过改扩建方式发展适应需求的专业医疗中心,使得医院整体规模得到较大提高,也即形成了网格状。其中优势专业科室在进一步发展后,又可独立成为疾病医疗中心,也即在保留原有医疗体系框架的基础上,形成类似城市发展模式的医疗城。
2 中美模式对比和差异
2.1 指导原则对比
在指导原则这个大方向上,中美医疗设计模式的差异见表1[7-10]。
表1 中美医疗模式指导原则的不同
2.2 布局和优势对比
在门诊、诊室和病房的具体布局及模式上,中美医疗设计模式均存在较大差异,见表2。
由表2可知,中国医疗模式的优势是组织结构清晰,具有清晰的公共空间,同时考虑了日照、采光、通风和绿化的要求。美国医疗模式的优势则是以病人为中心,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方式,设计较为创新和灵活,同时倾向于保护患者的隐私,并能提供更多的家庭空间。
表2 中美医疗模式布局方式的不同
3 浙一医院余杭院区的核心共享设计体现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余杭院区项目(简称“浙一医院余杭院区”)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未来科技城,是一个综合了医疗、教研、体检及预防等多模块的大型综合医疗中心,拥有床位1 200张,总建筑面积达30.65万m2。
3.1 设计理念及整体布局
浙一医院余杭院区采用了美国“核心共享设计模式”,以病人为中心进行资源的整合和合理高效的分配,具有人性化、病人至上、核心共享等先进设计思想。其核心设计理念可概括为转化医学、大自然、公众共享和实用功能这四个方面,很好地表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推动了健康的生活。该医院的整体平面布局见图4。
图4 整体平面布局
3.2 核心共享设计模式的展开
从组织架构上考虑,该医院的核心共享设计模式主要体现为“融合、体验、有效”的模式及相关设计策略。
3.2.1 “融合”——转化合作
医院是一个生活有机体,内有循环通道系统,人、营养元素和废弃物在其中活动。高效的流线和功能需由恰当的结构人体工学设计与系统的分隔来决定;门诊科室之间的紧密联系可加强医院整体的“健康”运行;学术医疗中心也依赖于医院和研究室及科研人员区域之间的内部关系。合理有效的“融合”设计模式见图5。
图5 “融合”模式
浙一医院余杭院区项目通过以下多种设计策略推动了医务人员与科研人员之间的互动转化和合作(图6):
图6 转化合作区
1)医院大厅脊柱的四楼、培训中心连廊,分别是连接专家公寓与整个医院、培训中心教育设施与研究中心大堂的“高速通道”;
2)中央绿廊上的花园为正式/非正式的合作创造多个机会;
3)地下通道连接两个设施,便于设施共享;
4)医院二期在未来就近布置,可容纳一个一体化的临床试验护理模式。
该医院所有设施和资源的核心共享设计理念则是通过以下设计策略来体现(图7):
图7 核心共享
1)所有组成元素均具有鲜明的标识和专门的入口;
2)所有组成元素共享一个中央医疗技术核心;
3)共享后勤和基础设施;
4)紧凑的尺度有利于员工效率和病人安全性的提高。
3.2.2 “体验”——强调病人的信赖与方便
病人期望的是一个大型学术医疗中心配备高水平护理与丰富的资源,然而在目前的“巨大医院”中,病人往往需要自己沿着长长的过道寻找各科室进行咨询和诊断检查,这导致了压力与威胁。病人空间的设计应力求改善病人体验,增强其与自然的接触,让其产生宾至如归的感觉;前台与后台的空间设计应分区,并打造一个宁静祥和的病患环境,减少病患压力,缩短入院时间,提高临床成果与整体健康。合理有效的“体验”设计模式见图8。
图8 “体验”模式
浙一医院余杭院区以病人为中心重新架构了整个医疗园区。为简化医院体验,提高病人信心,采用了“一站式”的专科诊疗和住院服务(图9),具体设计策略如下:
图9 “一站式”诊疗和住院服务
1)中间是病人到达广场,周围是按照不同专科布置的功能空间,类似机场的到达航站楼模式;
2)每个入口支持一个或多个专科医疗中心,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和专科诊疗服务实现“一站式”;
3)直接进入专科门诊、住院病区与诊断区,分散专科影像、标本收集和微创;
4)其他所有服务与便利设施均集中分布在靠近“绿色广场”学术医疗花园广场的下部。
“病人至上”专业护理方式的设计策略主要体现如下(图10):
图10 “病人至上”专业护理
1)医院裙楼整合门诊(紫色)、病人准备/恢复(蓝色)、医技(红色)和门诊辅助(绿色)成一个有效的门诊大环境;
2)庭院把自然光线引入这栋大型建筑的中心地带,同时把不同功能按照类似门诊专科分成几个组团;
3)大厅脊柱上有多个开口,方便病人前往附近的专科门诊,让病人觉得整个医院都在围绕他们服务;
4)员工之间共享专科资源,实现运行效率的提高。
3.2.3 “有效”——运行与施工
该项目采取多种设计策略,提升医院运行效率、员工工作效率和初期施工效率。员工工作区可见性高,方便病人前往;护理部的设计能促进病人与家属的沟通,提高安全性,并缩短员工行进距离;走廊的设计也可提升可达性,最大限度缩短病人与员工前往所有服务的行进距离。
3.2.3.1 整体流线模式
浙一医院余杭院区的整体流线设计模式见图11,各流线之间相互独立且交叉行进。
图11 整体流线模式
3.2.3.2 门诊模式
门诊模式(含流线和功能)见图12,诊室示意图见图13,具体设计策略如下:
图12 门诊模式
图13 诊室功能示意图
1)门诊各区沿主大厅脊柱的西侧组织,病人通过专科门诊接待处、自助服务台或者手机软件登记后进入门诊;门诊诊室位于各门诊之间,可欣赏到中央花园的景色;
2)建筑西侧的员工专用走廊连接所有门诊,并上达住院部和办公室,下通车库;不同科室的合作空间则通过沿走廊的会诊办公室与会议室提供;
3)标准门诊组团两侧共设12~18间检查室,共享一个小操作间;检查室有两个入口,分开服务员工与病人,面积较大;
4)两侧门诊之间是一个中央工作区,可共享工程用房与物流运输自动巡查系统;该系统用于快速收发药房、化验室以及门诊其他区域的材料。
3.2.3.3 病房模式
病房模式(含流线和功能)见图14,护理部和等候区示意图见图15,具体设计策略如下:
图14 病房模式
图15 护理部和等候区功能示意图
1)每栋住院大楼的标准楼层设两个42床护理部,每个护理部围绕一个中央护士站布置。护士站便捷通向公用工程用房、物流运输自动巡查系统、收发药房、化验室和门诊其他区域的材料。大部分病床(约75%)位于楼层南侧,日照条件好。
2)两个护理部共享一个中心,三组电梯分别服务访客、员工/病人和材料传送。员工、病人和补给物质使用北侧走廊,访客则从南侧楼廊进入护理部及中央家属等候区。另外,北立面的中心有一个大风井,可改善自然通风。
4 结 语
1)美国“核心共享模式”以病人为中心进行资源的整合和合理高效的分配,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方式,设计较为创新和灵活,具有人性化、病人至上和核心共享的先进设计理念。
2)“核心共享模式”在组织建构上主要体现为“融合、体验、有效”。“融合”表现为转化和合作,“体验”强调病人的信赖与方便,“有效”表现为医院运行和员工工作的效率。
3)浙一医院余杭院区有效实现了“核心共享设计模式”。在“融合”方面,推动了医务与科研人员的互动区域和合作,实现了所有设施和资源的核心共享;在“体验”方面,以病人为中心,架构了“一站式”的专科诊疗和住院模式,实现了有效的“病人至上”专业护理方式;在“有效”方面,则通过整体流线、门诊模式和病房模式的合理设计,提升了医院运行效率、员工工作效率和初期施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