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雾化铁粉制备微纳米磷酸铁的实验研究

2020-10-30宋依桐李成威孙卓男刘宏伟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二价铁粉磷酸

宋依桐,李成威,刘 钢,孙卓男,刘 谦,刘宏伟,刘 帅

(1.辽宁科技大学 材料与冶金学院,辽宁 鞍山 114051;2.辽宁晟钰金属制品制造有限公司,辽宁 辽阳 111211)

随着我国5G技术的发展,磷酸铁锂电池由于具备小型化、轻量化等优势,在5G基站建设中的需求量成倍增长。在锂离子电池中,正极材料约占锂电成本的40%[1-2],因此磷酸铁的制备备受关注。目前市场上的磷酸铁产品常用硝酸或硫酸溶解铁盐再与磷酸反应,此方法产生硝酸盐、硫酸盐等副产品,还需碱性物质调节溶液pH,工艺时间相对较长,产品粒度与纯度难于控制,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3-5]。王崇国等[6]以 FeCl3·6H2O 和 H3PO4为原料,过程中加入氨水控制pH值。冯雪风等[7]用硝酸铁、六次甲基四胺、氨水、磷酸氢二钾为原料,通过沉淀方法制备磷酸铁。

本试验设计以适合生产实践为前提,以自制水雾化超细纯铁粉和磷酸作为原料制备微纳米磷酸铁粉末。生产过程中没有污染性气体的排放,具有非常好的环保特性;由于铁粉与磷酸反应后形成二价铁离子,在后续磷酸铁物相的形成过程中不存在铁的价态还原问题,因此能够保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一致性与稳定性[8-9];该方法具备没有副产品产生、工艺时间较短、产品纯度高等优势,可以改变目前磷酸铁制备工艺复杂并且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

1 实验原理及设计

1.1 原 理

铁粉与磷酸溶液反应生成磷酸铁反应有两步

磷酸是弱酸,电离平衡使其不能充分反应,先将磷酸溶液加热使其电离,再加入超细纯铁粉,铁粉完全溶解后继续加热,获得二价铁化合物沉淀。利用高能球磨设备将所得的沉淀粒径变小,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放入反应釜中进行合成反应。最后进行干燥处理,获得微纳米磷酸铁粉末。此过程避免污染环境,并且产品纯度高。

1.2 原料及成分

自制水雾化超细纯铁粉,粒径0.023~0.038 mm。磷酸H3PO4溶液(分析纯,质量分数85%),过氧化氢H2O2溶液(分析纯,质量分数30%)。

本实验中超细纯铁粉原料用水雾化方法制成,制备工艺流程见图1。由中频炉熔化海绵铁后经过电弧炉冶炼钢水,再用精炼炉提纯形成洁净钢水。钢水经过高压水雾化后再脱水干燥,最后用氢气还原,得到超细纯铁粉。制得纯铁粉成分:w(C)=0.002 9%,w(Si)=0.010%,w(Mn)=0.04%,w(P)=0.001 5%,w(S)=0.001 6%,w(Al)=0.01%,w(Ni)=0.001 4%,w(Cr)=0.01%,w(Cu)=0.004 5%。该方法制得的超细纯铁粉杂质较少。

1.3 方 案

实验设备:GSL-101BⅡ激光粒度分析仪、TXRF元素分析仪、Zeiss-ΣIGMA扫描电子显微镜、X`Pert Powder X射线衍射仪(XRD)。

实验步骤:

(1)二价铁化合物的制取。配制成浓度为20%的磷酸溶液并水浴加热到60~80℃。使其加热温度保持不变,向溶液中均匀缓慢地加入0.023~0.038 mm铁粉,使其磷铁比为4:5。非磁力搅拌器以100~200 r/min速度持续搅拌90~180 min,获得二价铁化合物沉淀。

(2)微纳米粉末的制取。将经过上述反应产生的二价铁沉淀采用高能球磨机进行120~180 min球磨反应。

(3)微纳米磷酸铁粉末的制取。球磨所得原料放在一个容器中,加入过量双氧水,充分搅拌。所得样品放在反应釜中,保持80~110℃反应8~12 h。得到产物进行干燥处理。

(4)实验后样品的检测。使用激光粒度仪对微纳米磷酸铁粉末进行粒度分析;元素分析仪对微纳米磷酸铁粉末进行元素含量分析;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微纳米磷酸铁粉末进行显微组织分析、微区成分及晶体学分析。

2 结果及分析

2.1 磷酸与铁粉物质的量比对铁粉的影响

分别用10%、15%、20%浓度磷酸在温度、搅拌速度、反应时间相同的条件下,研究磷铁物质的量比对铁粉溶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详见图2。铁粉的溶解率随磷铁比的增加而增加,在磷铁比达到0.7~0.8时溶解率趋于稳定,继续增加磷铁比对溶解率影响不大。相同磷铁比条件下,磷酸溶液浓度越高,铁粉的溶解率高,20%磷酸溶液的溶解率最高。

2.2 加热时间对铁粉溶解率的影响

在实验中分别使磷酸溶液加热到40、60、80℃再与铁粉搅拌,搅拌速度相同,研究时间对铁粉的溶解率的影响,结果详见图3。随着加热时间的增长,在不断搅拌过程中,铁粉与磷酸溶液充分接触,使铁粉溶解率逐步升高,120 min时基本完全溶解,水浴加热温度越高铁粉溶解越快。

2.3 球磨时间对产品粒径的影响

筛选出粒径为0.026 mm的超细纯铁粉,与磷酸溶液水浴加热反应2 h后,将获得的二价铁化合物进行球磨处理,研究此产品的粒径随球磨时间的变化,详见图4。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产品粒径逐步减小,在2 h后产品粒径变化不大。根据工艺产能考虑2 h为最佳球磨时间。

2.4 微纳米FePO4的显微分析

通过分析以上因素对制备FePO4的影响,初步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磷酸溶液浓度20%、磷铁比0.8、水浴加热温度80℃、加热时间120 min、球磨时间120 min。将该工艺条件下获得的FePO4粉末进行显微分析。

经反应釜合成反应后获得的FePO4外观为淡黄色,粉末流动性好。使用扫描电镜(SEM)观察获得的FePO4的形貌,如图5所示。FePO4粉末保留了铁粉的球形特征,微球的尺寸在0.15 μm左右,这些球状微纳米颗粒呈现规则的形态,并且颗粒直径相对均匀[10-13]。

图6为利用水雾化超细纯铁粉与磷酸为原料制备的磷酸铁X射线衍射图。产品的特征峰与FePO4·2H2O标准卡片相符,产品具备较好晶型,对比发现没有杂峰的存在,表明制成的磷酸铁纯度较高[14-16]。

2.5 微纳米FePO4成分分析

用该方法制备的微纳米FePO4经TXRF元素分析仪进行检测,成分如表1所示。该方法制备的微纳米FePO4样品所有成分均达到品质指标。

3 结 论

本文以自制水雾化超细纯铁粉和磷酸为原料,经过球磨过程和反应釜加过氧化氢合成过程制备了微纳米FePO4·2H2O粉体,最后通过真空干燥获得球形微纳米FePO4粉末。通过研究磷铁比对铁粉溶解率的影响、加热时间对铁粉溶解率的影响、球磨时间对产品粒径的影响,初步得到磷酸溶液浓度20%、磷铁比0.8、水浴加热温度80℃、加热时间120 min、球磨时间120 min为最佳工艺条件,对在该条件下生产的样品化学成分、晶体形貌等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用该方法可获得纯度较高的微纳米FePO4粉末,由0.15 μm左右的小球型颗粒组成。该粉体可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生产,所采用的工艺方法符合国家节能环保标准,为FePO4粉末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种高效可行之法。

表1 微纳米FePO4成分分析,%Tab.1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micro-nano FePO4,%

猜你喜欢

二价铁粉磷酸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磷酸活化过程的TG-FTIR研究
不同纤维对磷酸镁水泥砂浆早期性能的影响研究
退役磷酸铁锂材料资源化循环利用研究进展
磷酸氯喹
HPV 疫苗种类及适用人群
如何选择不同效价的宫颈癌疫苗?
你是“铁粉”吗?
九价HPV疫苗在我国有条件批准上市
爱豆的签名,就问你看得懂吗
你是卧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