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座店石城遗址现状勘察与保护方式研究
2020-10-30
三座店石城遗址位于松山区初头郎镇三座店新政村自然村阴河左岸洞子山上,规模壮观、保存完整、布局清晰(图一)。遗址最高海拔730米,西侧临河断崖,北接阴河东岸的山岗,南侧和东侧为沟谷冲积的平川地①张亚强、郭治中:《赤峰市松山区三座店遗址2005年度发掘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2006年第1期。(图二)。三座店石城遗址是由大小两座并列的石城组成,大城在西,小城在东②王瑞金、张国强、孙永刚:《首届“中国·赤峰红山文化国际高峰论坛”综述》,《内蒙古文物考古》2007年第1期。.。大城西侧为临河断崖,东、北两侧为石砌城墙,南侧为陡坡。陡坡长140多米,其间分布着各类遗迹。从断崖到石墙间东西走向的宽度约110米。小城紧傍大城东侧,略呈长方形,南北长50米,东西宽40米,面积近1600平方米,北、东、南三面都有石砌的城墙和马面,西面仅摆放一道列石作为大、小城之间的界限③朴炫真:《内蒙古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城址初步研究》,内蒙古大学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
现存三座店石城遗址城内布局清晰的分布着道路、建筑院落;建筑均用自然石块垒砌,清理的遗迹有石砌的圆形和半圆形地面建筑基址(房址)、半地穴房址窖坑、积石台等。遗址内分布10座墓葬,其中4 处位于大城城内西北部,六处位于城墙外侧,根据所在层位分析,一部分属夏家店下层文化,其余时代待定。同时,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包括石器、陶器、骨器,其中石器有磨石、石臼、斧、铲、刀、饼形器等;陶器种类有筒形鬲、甗、罐、瓮、盆、钵等;骨器有骨锥、骨簪、卜骨等。三座店石城遗址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因为极少受到人为的破坏,所以最大程度上保证了遗址的保存状态。对于后续的遗址勘察、保护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图一 三座店石城遗址航拍照片
图二 三座店石城遗址地形图
一、三座店石城遗址保护价值研究
三座店石城遗址为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存,年代距今约为4000——3400年,与中原夏王朝的年代大体相当。从发掘出土的遗迹、遗物来判断,该遗址是中国北方青铜时代早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其社会正处于国家产生的雏形阶段。三座店石城遗址受到后世扰动破坏较少,遗迹间分布层次清晰,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原始状态。规模巨大的城墙及星列的马面遗迹,引人注目、蔚为壮观。城内房舍俨然,道路通达,布局清晰。这在辽西地区以及内蒙古境内极为少见。三座店城址的发掘,对解释夏家店下层文化山城类遗址的功能和性质至关重要,为深入探讨夏家店下层文化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辽西地区早期国家的出现以及中国文明起源等研究提供了考古实证资料。
三座店石城遗址出土了大量刻有类似文字符号的陶片和岩画,这一类型文物的发现对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重要佐证。其中,遗址中发现的两枚刻有类似文字符号的陶片,每块陶片上各有一个字符,十分清晰工整,具有典型的表意特征。在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存在如此成熟的文字类符号,这无疑是一个重大发现①席永杰:《首届“中国·赤峰红山文化国际高峰论坛”纪要》,《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骨器中占卜工具的发现,属于传统的“礼”的范围,这说明当时已经进入文明时代,对研究当时的民族文化、地区文化、宗教文化特征有一定价值。
通过对建筑形式及层位关系的研究,有助于弄清石城址的年代早晚关系,为研究阴河中下游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形态及建筑形式的演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完整的研究这处遗址,对石城遗址的建筑结构和使用功能进行分析和推测,对于辽西地区青铜时代的聚落考古研究而言,极大地丰富了研究的素材和资料来源。对三座店石城遗址内建筑与院落的布局进行研究,并在建筑物基址的分布上进行分析和总结,对研究夏家店下层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社会形态、社会等级状况和组织结构的分析以及社会基本生产生活单位的研究都需要在对遗址建筑物遗产的分布规律的深入研究基础上来完成。三座店石城遗址为这类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和案例佐证。以石城为代表的文化现象,反映了这一时代的特征①王惠德:《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发现与研究》,《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三座店石城遗址的选址有着突出的战争防御特点,其位置险要,突出体现防御特点,和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进行对比的话,其蕴含的经济意义相对较弱,反而更突出其军事防御特征。三座店城址大小城相邻,组成一个整体,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这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着不同聚落中的矛盾与冲突,军事征战已经成为夏家店下层文化先民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②王惠德、薛志强、吉迪、刘景岚:《阴河中下游石城的调查与研究》,《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北方民族文化)1998年第4期。。
夏家店下层文化的一大特点是极具创造力,在其文化活跃分布地区留下了大量的活动遗迹与建造奇迹,而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文化形态也颇具特色,在其文化活动区域中,各种经济活动并存:农业、畜牧、狩猎、采集等。从中可以反映出,夏家店下层文化有着多种多样的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手段,有着稳固的生存和发展基础。三座店遗址中发现有少量动物骨骼,“定居”和“养猪”是中国典型农业文明的突出特色,汉字中的“家”便由房子和猪构成。三座店遗址所处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畜牧经济占有一定比重,狩猎也是获得食物的重要手段。《汉书》之《五行志》中提到:“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为社而祀之,以报功也”。积石台祭祀在古代文化中作用明显。“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三座店石城遗址中,城墙、壕沟等防御特征建筑作为“戎”一字的代表,而积石台作为“祀”一字的代表。在古代文明活动中,祭祀活动是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所以在三座店石城遗址中发现的积石台可能为祭祀之用,表明其是一个完整的政治单元。
二、三座店石城遗址现状勘察
三座店石城遗址自2006年发掘以来,文物本体尚未进行妥善的安置与保护,200多米城墙、65处房址、49余处窑坑、四幅岩画、20余处院墙等遗迹均露天暴露,承受自然与人为双重因素的破坏,文物本体整体保存一般(图三)。
(一)三座店石城遗址破坏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包括:
植物破坏:三座店石城遗址由于缺乏日常保护与监管,遗址所在区域内长有灌木和乔木等深根系植物,粗壮的根系会加速遗址的破坏;坑内浅根系植被对遗址地表有一定的破坏,同时能缓解夏季降水及冬季冻融对遗址的影响;冻融:遗址所在区域,冬季寒冷漫长,春季气温回升急剧,气温日较差较大,土体温度变化引起孔隙水的相态转化,在固液态转化时会对土体造成破坏,进而使其力学强度降低③王石斌:《北方土遗址的病害成因与环境区划研究》,兰州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风蚀、雨水冲刷:三座店石城遗址为石块垒砌,石块之间以草拌泥结合,风蚀造成遗址城墙、马面石块的风化,以及草拌泥结合层的脱落、缺失,久而久之造成遗址整体结构性失稳;降水对遗址本体有两方面影响:一是对现存石城遗址有冲刷作用,影响整体结构性安全;二是影响坑穴内的植被生长。
图三 遗址本体现状
人为因素包括:
三座店水库建设的影响:三座店水库建设过程中,施工挖掘、震动、道路设施的铺设等一系列活动对遗址本体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人为踩踏:缺乏保护标志与设施,人为及牲畜随意进入遗址区域,踩踏遗址本体(图四);人为捡拾地表文物:随意捡拾地表文物,对遗址历史信息收集造成遗漏;随意丢弃垃圾:由于游人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在遗址区域内随意丢弃垃圾,破坏历史环境(图五)。
图四 人文踩踏遗址本体
图五 遗址周边环境
(二)三座店石城遗址保存状态描述(表1)
表1 三座店石城遗址保存状态
(三)三座店石城遗址现场勘查结论
三座店石城遗址经现场勘探,基本能够明确聚落遗址的分布范围和历史规模。各组成部分保存原有空间关系和状态,遗址的完整性与真实性总体保存较好。遗址现存病害是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通过科学实验,尽快采取措施保护遗址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加强对三座店水库的日常监测,采取安全性的动态评估和持续监测,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保护遗址的安全。尽管遗址所在位置僻静,但基本保持自然状态。可是,经过多年年的考古发掘,遗址大量暴露在外,受到气候的影响,地表的石质建筑物难免受到风力,冻融,雨水等自然因素的破坏,大量的遗迹或许将面临消失的危险。因此,对遗址的保护刻不容缓。
三、三座店石城遗址保护目标研究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第十三条提到,制定保护规划需要首先确定主要的保护目标①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02年。。对于三座店石城遗址,应针对后续遗址保护工作中不同的保护对象和工作流程制定不同的保护目标。针对遗址本体进行保护,应确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区划,明确保护管理规定,使得三座店石城遗址得到日常性保养,遗址所存在的病害及潜在的危害得到治理。采取科学措施消除三座店水库建设对遗址本体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采取有效的防灾措施保护遗址本体的安全,进一步完善保护管理机构和相关规章制度。针对遗址周边环境进行保护与治理,应当采取合理的措施尽量减少三座店水库建设对遗址本体的影响,尽力保护规划区域内的空间格局、地形地貌特征,消减人为建设活动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为后续可以更好地开展考古研究活动,应在遗址规划方案中提出考古研究工作计划基本要求,通过考古勘探等工作进一步明确三座店遗址的确切分布范围及地下遗存的具体状况。同时,根据国家文物局印发的《文物建筑开放导则(试行)》,鼓励地方政府、文物部门和文物建筑管理使用单位进一步加大文物建筑开放力度,科学合理开展开放使用活动,故也应针对未来遗址的展示利用工作提出相关目标:以遗址安全为前提条件之间进行遗址的展示,建设遗址保护设施及展示设施,丰富展示内容与展示手段,创造良好的展示环境。最后,遗址未来的保护与规划也应当与当地经济发展相协调,应合理控制遗址周边的建设活动和展示浏览服务设施建设,适度调整保护区内的用地性质和道路系统,满足交通、保护管理、展示旅游等各项功能。
四、三座店石城遗址保护方式研究
三座店石城的价值和历史文化信息主要承载在三座店石城遗址地面及地下遗存,包括各类建筑遗址和三座店石城遗址的空间关系。三座店石城遗址的载体,包括依托的山体,遗址上、下部地层,对承载三座店石城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重要载体进行适当合理的保护方式研究,是三座店石城遗址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对该遗址的保护应从整体着眼,立足现状,结合先进理念与科学手段,采取合理有效的保护措施,实现真实性、完整性与可持续性的统一。
针对遗址本体内的不同部位,应采取不同的保护方式,主要为:第一,针对石质文物遗址,主要的保护方式为采取加固措施。遗址保护加固应首先考虑物理方法;如果必须实施科技保护时,应针对当地遗址的材料特性,在充分实验及论证后方可实施。第二,对遗址现存墙体、院墙、马面、基址、窑坑的风化程度、结构稳定性、土质材料特征、表面脱落、开裂、坍塌部位进行详细勘察。第三,对遗址本体内的植被进行清理,在清理植被的过程中避免对遗址造成伤害。第四,对遗址墙体基础进行防潮处理;对于坍塌、倾斜的院墙、墙体等进行支护加固。第五,对于横穿遗址本体的数条自然道进行改道,同时恢复被破损部位,恢复其原有建筑形制。第六,采用空透的铁网对遗址分布区进行围封保护。第七,对遗址本体进行现状保护,定期清理影响文物安全和风貌的因素,定期进行安全检查,避免人为干预,并制订相应的管理及保护制度,对有隐患的部分实行连续监测,记录存档,并实施相应的保护工程。
三座店石城遗址分布在洞子山山顶及南坡,紧邻三座店水库,对石城遗址载体的潜在影响很大,需尽快采取相关检测手段,采取、收集三座店水库建设及运行工程中产生的震动等数据,为判断三座店水库建设对遗址本体的影响以及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提供科学数据。
其次,还应该对遗址周边环境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控制与保护。
三座店石城遗址与周边的自然环境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为了实现三座店石城遗址的保护利用,需要对遗址周边的环境进行整体保护,需要对遗址分布区整体地势、坡度、坡向、汇水范围、落水流向、径流情况等进行勘察,确定场地排水方案,以为之后进行适度的基础设施建筑做准备。坚持统筹规划、科学治理,坚持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的原则,保护遗址现有空间序列格局,维修并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景观,控制和改善遗址保护区内的不良环境影响因素,包括道路交通、建筑设施设置、环境景观、卫生状况、空气质量等,加强环境监测。促进三座店石城遗址自然和人为环境的和谐共处,以完整地呈现石城遗址的整体性。遗址周边环境的保护。
三座店石城遗址有着丰富的建筑遗存和出土文物,对于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三座店石城遗址的保存状态和环境载体都充满着复杂性,需要前期对遗址及周边环境进行充分的勘察和调研,并对三座店石城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进行充分的研究与分析,以更加合理适当的方式来对遗址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