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律风险与防范
2020-10-29张树鑫张贵阳
张树鑫 张贵阳
摘 要:作为一项规范市场行为的工具,企业的业务开展逐渐依赖合同的履行,然而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风险,也开始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不断涌现。若是从单一的每个具体风险出发,则会发现其出现的类型与时间是多种多样的。这便需要企业从自身的业务特点与操作流程出发,分条缕析地总结出自己的业务特点,以及以往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风险点在何处。如此找准薄弱地带,才能有针对性地改进与防范。
关键词:合同管理;法律风险;产生原因;防范措施
引言
企业为确保自身稳定有序可持续发展得以良好实现,就应该针对合同管理过程中隐藏的法律风险进行充分明确和认知,同时基于相应切实可行防范措施的应用来有效化解和规避合同法律风险问题,借此来保障企业合同最大化利益得以实现的同时,有效降低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基于合同有效管理实效性的发挥,充分全面的维护企业实际利益、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在进行合同管理和法律风险防范的过程中,应以自身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如此才能保障合同管理更具针对性,才能促使合同管理实效性充分发挥。
1加强企业合同履行风险防范的意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生存早已摆脱旧日的熟人社会。但是随着人口、资本的流动,企业发展至今早已摆脱了依赖熟人建立起来的商业网络,加之现在出现的互联网企业,借助互联网的强大沟通作用,大大缩小了空间上的局限,可以说,企业的经营面向的人群已经是十分陌生的客户群体。陌生的群体彼此之间缺乏信任基础,为了保障双方的诚信履约,便需要法律以合同的形式加以规范。只有充分利用好合同的约束与规范作用,才能让企业在履行合同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减少失信的可能。
2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風险产生的原因
2.1企业的法律意识薄弱
如上述所提到的,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越来越成熟,所以很多企业只看到眼前的经济利益,盲目追求高速发展、经济利润的提升以及经营成本的下降,而针对于企业内部的法律风险防控部门却有所疏忽,甚至部分企业根本就没有设立相应的法律事务岗位,在企业内部没有一个专业法律顾问去专门解决法律风险问题,这样淡薄的法律意识导致企业并不能够重视和警惕相关的法律风险,从而让风险由此发生。企业内部没有专门的法律人才,再加上淡薄的法律意识,其在签订合同过程中极易出现不可控的法律风险,当合同履行过程中也不能够及时弥补合同中存在的法律漏洞时,企业会面临更大的经济损失。同时淡薄的法律意识还会引发企业其他的经营危机。
2.2合同的动态管理不受重视
我国的企业合同管理有一个鲜明的特征——静态管理,而且大部分的企业在进行合同管理时还会出现只进行静态管理,而忽视动态管理的现象。也就是说,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将精力和人才放在了合同的拟定、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上,却不够重视合同履行的情况。其实在企业合同管理的过程中,也会因为客观因素或条件发生变化对整个合同最终的履行产生直接影响。
2.3合同管理模式得不到更新
其中合同管理模式也是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载体之一。在我国,很多企业的合同管理模式有待完善,不够科学严谨的管理工作会阻碍合同效用的发挥,导致合同执行不彻底、合同监督力度不够等问题产生,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还有部分企业将合同制定的工作和合同管理的工作相混合,使合同制定部门同时接手合同的管理,导致合同内相关条款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得不到二次督查,不能够从法律角度出发,及时发现企业合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防范法律风险。
3企业合同管理中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3.1不断完善合同基础事务管理制度
纵观企业发展全过程,为了将相应决策转变为现实,同时将企业预期风险防范目标给予良好实现,完善的激励制度以及约束制度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完善的激励制度以及约束制度能够更好的调动合同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同时也能对合同管理人员在合同管理行为方面的规范起到良好的作用,为合同管理质量和效率给予保障。基于此,企业针对合同基础事务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应从管理人员方面考虑,围绕管理人员实际情况和需求以及合同管理工作需要等将完善的激励制度和约束制度建立起来,为合同管理制度完善和合同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奠定良好基础。企业合同内容中相互关系的涉及往往都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存在,因此为了对合同管理制度有效性给予良好保障,就需要对合同管理制度的过程性以及全面性给予充足保证,将任一细致且基础事务等都融入其中,如此才能为合同管理全过程提供保障。
3.2针对合同审查制度加强健全建设
针对合同审查制度加强健全建设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保准来判断合同审查制度的严格与否,即是否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合同审查、是否全面且科学审查了合同的内容和形式等,在此基础上明确审查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和改进,保障合同审查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立足于客观角度来说,只能对问题进行直接反映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审查活动的开展,并且借助审查活动的开展还能够为后续的合同管理优化改进提供可参考意见,相应的也能为合同管理工作优化改进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给予一定保障。特别是针对于一些较长周期的合同以及对物资进出口有所涉及的合同来说,这种合同的复杂性较强,为避免合同法律风险的出现,更应该从合同管理力度方面不断加强。
3.3动态化进行企业合同全过程管理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推动着企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相应的企业合同管理工作量和难度以及复杂程度等也逐渐加大,相应在企业合同管理中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存在法律风险因素。企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因企业面临的外部法律环境变化、战略方向变化以及业务经营范围变化等因素影响,也会使得企业整体的法律风险以及合同管理方面的法律风险种类和形式等也会产生更多的变化,面对这种动态化的法律风险,企业就需要针对合同管理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形式,如此才能确保及时有效的应对风险。基于此,合同合同管理工作开展时,管理工作在以法律风险为核心开展的情况下,应对动态化管理原则做到严格遵循,同时在合同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贯彻落实,确保合同管理作用和价值得以最大化发挥,为企业合同管理全过程法律风险有效且全面防范给予保障。
3.4聘请法律顾问全面跟踪合同签订
企业合同管理往往会密切联系相应的法律法规等内容,因此在合同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开展识别以及规避合同法律风险工作时,仅以非法律专业一般员工为依靠的背景下很难保障企业合同管理的实效性全面发挥。因此,为确保有效规避企业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就需要企业对专业法律顾问有效聘请,进而由专业的法律顾问来担任企业合同管理过程中的法律事务以及问题的负责人。从更具体的角度来说,也就是由聘请的专业律师来负责企业合同签订前以及签订中和履行过程中、合同纠纷时等多个环节的法律问题,进而为企业将存在于合同管理过程中法律风险问题的及时有效发现提供帮助,将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现象给予有效避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同管理对于整个企业的生存发展来说都具有重大的影响,企业要想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就要从合同管理和企业法律风险识别的要义出发,以此为相关依据提出相应的合同管理法律风险和识别措施,增强企业的法律意识、建立健全的合同管理体系、聘请专业法律顾问以及实施动态管理等,使得企业能够找出合同管理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并针对风险提出切实可行的规避和化解措施,从而保障企业合同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符荣刚.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识别与控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4).
[2] 马珩.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识别与控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8).
ly'>. 浅析钢材的内部缺陷及其对热处理工艺和性能的影响[J]. 热处理,2011(02):78-82.
[2] 尹小年. 钢材的内部缺陷及其对热处理工艺和性能的影响探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000(024):139-139.
[3] 林高用,郑小燕. 热处理工艺对H13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 热加工工艺,2007(04):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