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视角下初中教育管理与德育的融合发展研究

2020-10-29张明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1期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策略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教育教学管理中师生沟通的重要性也逐渐显现出来。师生间有效的沟通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从而促进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在初中教育教学中,要重视师生沟通。鉴于此,本文对以人为本视角下初中教育管理与德育的融合发展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德育;中学生;以人為本;策略

引言

初中是一个特殊的生理时期,学生开始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变化很大,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对以后的成长会造成不良的影响。虽然初中生的叛逆心理属于这个时期特有的反应,但也不能放任自流。广大教师应该把德育贯穿在整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去,实现素质教育的长远目标。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一方面,现代教育与传统教学理念的区别在于学生的地位不同,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校制定的所有管理制度都要以学生为主,教育工作者也要以学生为服务对象。教师更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例如,有的学生文科素质好,背诵能力很强;有的学生逻辑思维活跃,喜欢独立思考、独立探索,对于这样的不同情况,教师要因人而异,让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都能发挥各自的学习特长,制定不同层级的教学计划,让每个学生都得到综合的发展。另一方面,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也是教学管理和德育相结合的最好契机,真正把育人和教书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二、交流方向要贴近学生实际,重视情感交流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是很重要的。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和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多加强和学生间的沟通、交流,交流的方向要贴近学生实际,增强学生的熟悉感和亲切感,从而更积极地融人到交流互动过程中来。当然,除了学习方面的交流外,情感交流也是很关键的,这样,才更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进他们的情感。因此,教师在平时要多关心学生、鼓励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同时,教师也可以定期进行家访,对学生的实际状况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从而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促进教育教学事业发展。

三、提高人员选拔标准,加大对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力度

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教育部门对德育教育教学任务和教育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德育教育教学工作者作为德育教学活动的实践者和执行者,其自身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具有直接影响。为此要想从根本上改善教育教学现状,一方面,教育机构在进行人员选拔过程中,需将专业能力、综合素养和计算机操作水平全面纳入考核范围,确保聘用人员的能力和素养满足教育部门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选拔标准。另一方面,教育机构还需从根本上提高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度,除了要构建科学完善的培训体系外,还要定期组织教师的德育教育活动,鼓励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和教学方法的分享,从而在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同时,为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四、把德育渗透到每个学科

有一些初中教师认为道德教育是思想品德教师要做的事情,与其他学科无关。所以教师都围绕自己所教的学科进行教学,根本不去关注德育,这种教育观念是不正确的,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而且每个学科都渗透着德育的内涵,绝不是思想品德教育单独的任务。由此,学校各学科教师必须达成共识,担负起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每个学科里都渗透德育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形成道德情操。例如,语文教师不仅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还要借助朗读比赛和一些课外活动进行德育;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数学的历史和数学家的故事来进行德育渗透;地理教师可以利用环境、自然等方面知识对学生进行德育。

五、善于用真诚打开学生心扉

对教师来说,只有用真诚的态度和学生进行沟通,才能让学生放下心中的顾虑和对教师的“恐惧”,与教师节进行真诚的沟通交流,阐述自身的想法和观点。在与学生沟通时,真诚是很关键的。班主任不能认为学生年级小,尚不成熟就没有隐私,从而不尊重他们,直接当着其他同学的面批评他们等等。若是这样做学生就永远不可能和教师进行真诚交流,甚至会厌恶、憎恨教师,也不会喜欢教师所上的课程,更不用说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课堂教学质量了。因此,教师要善于用真诚打开学生心扉。如,我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由于父母关系不好,平时有什么事情她都不敢和他们讲,这使得她每天心事重重,失去了这个年龄段应有快乐,当班主任了解到小学这一状况之后,不善于和其他同学交流,于是我与这名同学进行了交流,通过关心的话语,让学生慢慢打开了自己的心扉,在得到了她的同意后,我与她父母进行了联系,将孩子最真实的想法告知了父母。通过谈话,这名学生的父母会定期和孩子见面,至此以后从她脸上又重新看到了笑容,并且学习的自觉性更高了,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了,学生成绩也得到了逐步提高。

结束语

初中教育从其学段来讲,历来有“豆腐腰”之说。作为一个人成长的关键阶段,对整个教育体系建设和学生的终身发展影响巨大。在中国进入新时代、立德树人成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的大背景下,初中学校亟需一支长于教书育人的优秀教师队伍,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这其中,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骨干队伍建设尤其重要。因为,德育是一切教育之首,德育在诸育中又是最具魅力的,它彰显的是人的向善之心,它展示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美丽人生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曲春艳.德育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黑龙江科学,2019,10(23):110-111.

[2]  黄磊.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的思考[J].当代教研论丛,2019(12):102.

[3]  杨林.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探讨[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44-46.

[4]  张天娥.初中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78.

[5]  刘玉红.现代初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研究[J].华夏教师,2019(32):96.

作者简介:张明(1967-),男,山东泰安,汉族,中级职称,本科,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中学生德育策略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Passage Four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