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激发初中生学习美术兴趣的策略

2020-10-29张晨亮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1期
关键词:学生培养教学创新

摘  要: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激发其创新潜能,首先应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文章将对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策略进行研究,包括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构建立体化的认知情景、引导学生发现美术的艺术美丽、充分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信心。

关键词:美术兴趣;学生培养;教学创新

前言:

在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美术教育得到了应用的重视。在美术教学中不仅要讓学生掌握基础的美术知识、技能,还要培养其艺术审美能力,帮助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在此要求下,必须尽快对传统美术教学模式加以改进,从学生兴趣培养出发,构建真正意义上的生本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一、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从而释放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美术学习是一个艺术探索与发现的过程,只有让学生掌握主动权,学生才能在学习活动中体会到美术学习的乐趣。为了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应对传统教学模式及教学管理方法做出改变。同时,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设计学生喜欢的教学模式。

比如在美术欣赏课程中,学生在观看作品后会产生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应鼓励学生自由阐述观点,而不是对学生进行限制。然后再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让学生自行探讨自己提出的观点是否正确。最后再通过引导,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在这样自由自主的学习中,学生的主动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能够达到更好的教育引导效果。此外,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师还可以在学生的交流探讨过程中,通过播放舒缓的音乐、使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帮助学生放松身心,更好的投入到课堂学习过程中[1]

二、构建立体化的认知情景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多媒体工具,为学生创设立体化的认知情景,调动学习兴趣。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多媒体以及网络工具已经成为美术创造的新载体,可以对美术作品、创作过程等进行演示,改变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

比如在课前阶段,教师可以通过采用微课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课前完成基础内容的学习。在课堂上,则集中时间探讨重点问题,并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美术知识技能应用能力。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采播放相关图片、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在学生的动手实践环节,教师也可以通过设定辅助情景,让学生对绘画对象进行直观的观察,从而更容易产生联想和想象。此外,除了利用多媒体工具创设情景,教师还可以利用简单的模型教具或者生活中的事物创设情景,包括鸡蛋、核桃、树叶等。在这样立体式的情景下,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认知效率,增进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和运用[2]

三、引导学生发现美术的艺术魅力

在美术学习兴趣培养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美术的艺术魅力,是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美术学科历史悠久,形成许多不同的画派和艺术表现形式。在学习这些知识中,教师需要将美术欣赏与美术创作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美术的艺术魅力,并在实践过程中,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

比如在学习有关色彩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展示作品,或对不同色彩进行组合搭配,让学生直观认识由色彩搭配产生的艺术美感。在此情况下,学生会产生了解更多色彩知识的渴望,从而主动涉猎相关知识。在完成基础知识内容教学后,教师应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让学生通过动手进行创作,表达自己对于色彩运用的理解,同时对自身想法进行检验,掌握正确的色彩搭配方法。在此情况下,可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协调,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充分体会美术学习的快乐。以兴趣为引导,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还可能让学生在美术领域取得较高的艺术成就[3]

四、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是美术教学中的重点任务,而且与学生兴趣发展有密切关系。结合以往教学经验,想象力和创造力较强的学生,更愿意通过美术创造这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而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生,则容易将美术学习当作一种差事,而且疲于应对。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启发式提问、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在学习人物绘画时,教师给出一个人物形象,可以引导学生先通过观察,掌握人物信息。然后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围绕问题开展讨论。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把握人物情感及内心活动,从而在自己的创造过程中准确刻画出人物特点。在讨论过程中,则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在创作时更富有新意,避免出现千篇一律的情况。

五、培养学生美术学习信心

在培养学生美术学习信心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许多情况下,学生原本对美术学习比较感兴趣,但是由于自身美术知识、技能得不到提高,从未得到鼓励和肯定,导致失去美术学习的信心。针对这种问题,需要对美术教学评价方法做出改进。

以往美术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对学生作品进行评分的形式进行评价,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引导性和激励性。在美术教学方法创新的过程中,教师应采取配套的过程性评价方法,更多的关注于学生学习过程表现。在过程性评价方法的应用下,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进步表现,对学生进行肯定,及时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同时也需要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方式,更多的开展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发现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同时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相互促进作用,取长补短,更快的提升美术综合运用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是优化美术教学效果的关键措施。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把握好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善于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元素及教学活动形式,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此情况下,美术教学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贾晓东   试论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策略[J]  成才之路,2018(35):87.

[2]  袁  婷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8(18):119.

[3]  翁娟娟   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培养策略探究[J] 成才之路,2019(30):38-39.

作者简介:张晨亮(1984-9),男(汉族),陕西汉中人,学士,任职于陕西师范大学凤凰城中学,教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学生培养教学创新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高职教育服务成就学生的路径研究
基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高等数学教学研讨
中职新生英语教育之我见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
分析基于网络的高职英语教学创新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论机加工实训的综合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