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单独招生专业潜能测试的研究
2020-10-29张立琼李巧巧
张立琼 李巧巧
摘要:本文主要探究高职院校单独招生选拔机制,助力于高职院校选拔优秀人才。研究过程中,从专业潜能测试现状切入,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其职业潜能测试中存在问题及原因,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单独招生;专业潜能测试;研究
单独招生改革成效明显,是高职院校招生的主要渠道。此类考试通常以职业测试的方式,测试学生的多项能力,实施卓有成效,彰显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但是仍有不足之处,需要不断探索。
一、我区单独招生的现状
2009年,我校在全区率先实施单独招生试点工作,之后,我区高职院校广泛推广、全面施行,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我区教育主管部门向“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模式方向改革与发展,并取得了成功经验。当前,我区的高职单招测试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文化素质考核采用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职业技能考核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一是标准化答题卡模式的职业适应性测试;二是面试或笔试模式的职业适应性测试;三是综合素质测试十专业潜能测试相结合的职业适应性测试。
二、对职业技能评价方式改革模式的实践
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是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化选拔机制的途径,经过十几年对职业技能测试的不断探索,我校初步形成符合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求,体现我校专业特色的考试招生模式。
(一)专业潜能测试的实践历程
2009年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率先在我区开展了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试点工作,单招测试采取用计算机答题模式进行综合测试。2013年开展了专业潜能测试的试点,并在2014年向所有专业全面铺开。期间,对如何科学有效开展专业潜能测试、如何解决职业技能考评模式出现的弊端等方面,加大了研究探索的力度。
(二)专业潜能测试现状、存在问题、产生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
1.现状
专业潜能测试以充分发挥考生的职业潜在能力,挖掘专业认知、职业倾向、专业学习基础、专业技能基础、专业才艺、思维反应、素养气质、形象个性等,利于学校选择和培养适合专业的应用型人才。我校主动对接地方产业、企业,与企业产教融合,以现代学徒制订单班形式培养人才,实现招生与招工合体,提高学校扩招工作的吸引力。
2.存在问题、产生原因
高职院校的教育任务就是培养适应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单独招生的生源占据生源数量的半壁江山,而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则是选拔出可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
一是文科类专业考试科目与内容如何体现技能型人才选拔的需要。部分文科类专业以短短几分钟的面试形式,考察和考核考生是否具备相应的职业倾向、职业基本素养等都可能不够深入。且面试环节的主观意识强,如何体现面试的公平性、公正性也是一个难题。
二是在高职院校的本质是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以国家经济需求为指导、地方经济需要为导向。专业潜能测试必须适应企业的需求、满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标准,而学校的教学虽也是紧贴市场,但还存在一些距离。
三是学生对职业规划还不够明晰,尤其是对同科类的专业区分度还不够了解,而我校单招录取的前提是必须参加該专业的专业潜能测试。因此部分学生对同科类的相近专业还有盲目性,不利于学生的选择。
3.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是大胆探索如何进一步提高考核内容与方法的科学性,促进技能测试更加体现职业性;研究如何突出高职办学特色的专业潜能测试内容,促进选拔出符合自身培养要求的相应人才,进一步提升招生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二是探索如何根据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紧密联系企业,深入思考如何使“专业潜能测试”能够真正考出学生的“技能,;按照服务地方经济的理念,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共同制定考核内容、共同实施选拔考核,将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和专业来设置考核体系,构建一个具有地方经济特色的分专业职业测试体系。
三是要针对没有学习过任何相关技术的普通高中生分析研究如何挖掘考察其潜在的技能水平。
四是探索分专业大类的专业潜能测试模式,探索分专业大类的理论依据、实施原则、深刻内涵、本质特点、实施路径及操作对策等,促进在有限的考核时间内,快速选拔出符合专业大类有关要求的学生。
五是尝试根据广西各行业的需求,结合各高职学校的专业特色和师资力量,将优质资源集中起来,逐步考虑组建高职院校同类专业技能考核成绩互认,方便考生就近参加技能考核,同时即节约资源,也减轻考生考试负担。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面对市场需求与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在单独招生专业潜能测试中,应当与需求端变化相结合,从考核内容、方式、企业需求、测试模式、资源等方面出发,解决现有存在的专业潜能测试问题。并根据自身情况,对测试内容加以调整,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周东黎.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学生培养模式创新[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
[2]朱静.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03).
作者简介
张立琼(1982-),女,侗族,广西鹿寨人,助教,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高职院校招生与就业。
李巧巧(1982-),女,汉族,江西人,中级,硕士,研究方向:思政。
基金: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广西考试招生和教学研究专项课题《高职院校单独招生专业潜能测试的研究一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研究成果(编号:2018ZJY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