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与社区协同共育的研究趋势与热点分析
——基于CiteSpace(2005—2020年)数据的可视化分析

2020-10-29

教育观察 2020年28期
关键词:共育标签协同

赵 靓

(海口市港湾幼儿园,海南海口,570000)

2010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2016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强调,幼儿园要从所在的社区实际出发,将社会、文化和环境等因素与幼儿园教育紧密结合,因地制宜地开展活动,实现幼儿园与社区共同发展。幼儿园、社区协同共育不仅有助于发挥教育整体功能,促进幼儿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推动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国际化进程。本文立足于幼儿园与社区长期协同共育的美好愿景,借助CiteSpace软件,对2005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时间段范围内中国知网(CNKI)(以下简称知网)上刊登的相关文献进行搜集与量化分析。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工具

CiteSpace可视化软件是陈朝梅教授在信息时代开发的可视化工具。本文选择2005—2020年的时间切片,每一年为一个时区,选取每个时区的前50个高频节点,阈值(c,cc,ccv)分别设置为(2,2,20),(4,3,20),(3,3,20)。修剪选定的路径查找器,修剪合并的网络和修剪切片的网络。节点类型选择作者、机构或者关键词,进一步分析该研究领域不同阶段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文借助CiteSpace绘制了近15年来幼儿园与社区协同共育领域的知识图谱,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该领域研究发展的历史,并通过深入阅读含突变性关键词的相关文献,对主要研究方向与研究趋势进行总结和梳理。

(二)数据来源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幼儿园与社区的互动大致历经四个阶段,2006年至今是协同共育的初步发展时期[1]。本文以“社区”“社会资源”为关键词,对学前教育领域知网数据库收录的文献进行检索。截至2020年1月1日,知网查询显示结果共有1940篇符合要求。本研究根据摘要对文献进行筛选,并以 refworks 格式进行保存,在保证文献唯一性,作者、摘要全面性的基础上最终获得相关文献共计823篇。

二、研究结果

本文将搜集到的文献作者、机构、发表时间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到研究成果的时间分布、主要代表人物与合作网络,并对幼儿园与社区协同共育领域的已有研究进行整体概括。此外,借助CiteSpace软件对搜集到的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对该领域的研究趋势进行总结。

(一) 幼儿园与社区协同共育领域研究的总体情况

1.时间分布

图1 CNKI 数据库检索文章合集

根据CiteSpace的时间切片,获得每一年期刊发表数量归纳形成图1,从中可看出近15年来该领域的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14—2015年、2017—2019年这两个时间段的文章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这主要归因于宏观政策的指导与引领。2013年、2016年,教育部相继对《规程》进行修订,进一步完善其中的政策规章。修订后的《规程》从多个角度挖掘和整合资源,促进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共同开展学前教育社区协同共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弱化幼儿园托幼服务的功能,增强幼儿园指导家庭教育、利用社区资源的能力。幼儿园的角色由“服务”转变为“指导”,由“支持”转变为“利用”。总体而言,幼儿园与社区协同共育这一领域已经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广泛认识。[1]

(二)作者、机构分布

作者、机构网络图谱可以展现某一研究领域学者群体之间的社会网络合作关系。本研究通过组织合作网络分析,了解目前该领域相关研究的理论饱和度,运用 CiteSpace 绘制研究合作图2,节点大小表示发文数量,连线明显程度代表合作强度。从图2(见文末二维码)可看出,研究主体主要集中于师范类院校,也有一些幼儿园积极尝试将园所与社区合作的经验进行总结提升。东北师范大学发文量在高校研究主体中排名第一,但是院校之间的合作关系较弱,网络整体密度为0.0024,这表明研究机构主体较为分散,跨学校、跨区域的研究网络尚未形成。

表1 核心作者与发文量较高的作者统计表

从表1中的作者发文量以及发文时间可看出,华东师范大学的学者李生兰在推动幼儿园与社区协同共育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主要将一些发达国家的协同共育经验与我国学前教育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为我国幼儿园与社区协同共育开展节日活动、自然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借鉴。东北师范大学的学者王小英以及于冬青也作为近年来该领域发文数量较多且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研究者,研究内容涵盖日本的协同共育经验,前者侧重于研究该领域上层制度的建构,后者侧重于本土的协同共育真实现状、有效策略的研究。还有一些非师范类高校的研究者,如常州工学院的学者张建波,将幼儿园与社区协同发展早期教育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武夷学院的学者陈兴华从协同共育促进幼小衔接的方面提出自己的理论观点。不同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为推进我国幼儿园与社区协同共育领域的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

(三)研究进展

1.关键词共现图

本研究运用CiteSpace生成关键词可视化图谱,并应用LLR算法提取的关键词、聚类词获得关键词共现图(图3),自动形成10类聚类标签,每个聚类代表了信息生命周期领域的一个研究方向。这10类聚类标签表明该领域近15年的主要研究内容,Silhouette 取值范围[-1, 1],越接近 1 则说明聚类内节点的主题关联性越强,[2]聚类标签0—9的S值均为0.9以上,说明聚类内节点同质性较好。

图3 幼儿园与社区协同共育领域关键词共现图

根据聚类规模对标签进行排序,各聚类标签所包含的具体关键词见表2,从中可以看出,幼儿园与社区协同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幼儿营造全社会共育的良好氛围(标签0),主要强调幼儿与社区邻里以及社区各种环境的相互交织与连接对于学前儿童发展互动影响的重要性,双方协同共育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生活经验(标签1),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表2 关键词聚类分析表

幼儿园与社区协同共育是双方互动交流的体现,涉及幼儿园、社区组织等众多参与者,社区作为政府社会管理的基层代表,应该承担社区学前教育的主体责任(标签2)。[3]将学前儿童置于终身教育的体系下,0—3岁婴幼儿的教育水平直接与我国社会生活的建设发展紧密相连。实现0—6岁教育社区化,大力发展社区学前教育成为现阶段幼儿园与社区组织面临的主要任务(标签6、8)。幼儿园作为专业的教育机构,在协同共育方面应发挥出核心引导力。幼儿园、社区协同共育不仅有助于发挥教育整体功能、促进幼儿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推动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国际化进程。教师在协同共育的过程中也得到了促进自身与社区协调沟通,整合社区教育资源的能力(标签3、9)。现阶段,幼儿园主要通过开发社区教育资源,邀请社区人力资源参与活动,利用社区物力资源,整合社区文化资源,从而实现协同共育(标签5)。幼儿园开发自然资源以及公园等社区社会物质资源,可以为幼儿提供免费的且比较宽敞的游戏场地,以及丰富的运动器械,促进幼儿肢体运动能力的发展(标签4)。[4]幼儿园与社区协同,也有助于为幼儿营造和谐统一的教育环境,帮助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顺利实现幼小衔接的过渡(标签7)。

2.研究热点趋势

高频关键词是该领域研究热点的集中体现,关键词的突发度是一定时间段范围内研究热点的反映。本文通过对“幼儿园与社区协同共育”领域关键词突发度的分析,有助于研究者把握研究的最新动态与趋势。凸显的强度越高,表明围绕该关键词的发文量越多,为该领域研究热点。

图4的图谱反映出“教师”是幼儿园与社区协同共育这一研究领域引用频次最高的关键词,这表明,在发挥幼儿园主体地位时,幼儿教师是协同共育中具体的实施者、连接者,而幼儿教师自身关于协同教育的认知程度也会影响协同共育的实际效果。位列第十五位的关键词为“环境”,其出现于公开发表文献的时间为2006年。临近时间的热点关键词为2005年的“发展”以及2007年的“幼儿发展”,反映了这一时间段内幼儿园与社区协同共育的研究热点是幼儿园利用社区资源打造三位一体的共育环境,并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社区对幼儿教育的价值取向探究上。从关键词突发度持续时长的角度看,“早期教育”“社区学前教育”关键词的研究持续时长为5年,结合前文中的聚类标签,可看出此类关键词对学前教育的实践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从而成为一段时期内的研究的聚焦点。从宏观政策支持角度,2016年颁布的《规程》中提出,幼儿园与社区协同共育开展讲座,从而帮助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图4 2005—2020年领域研究热点关键词突发度图谱(前15项)

图5是对近3年来研究关键词的汇总。与图4相比可看出,早期教育、社区学前教育已经由研究阶段热点转化为协同共育领域的一项研究主题,其关键词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而重新界定,但核心内涵依旧是借助幼儿园与社区组织的专业力量,满足日益扩大的早期教育的市场需求。不同时间段的关键词表述具有差异性,但都是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从2017年凸显的关键词“农村”可以看出,幼儿园与社区协同共育的范围不仅仅是城市社区,也包括农村社区,凸显出利用协同共育实现教育公平这一研究趋势。“家园合作”与“课程游戏化”两个关键词反映出,在协同共育的途径上,近年来相关研究更加强调幼儿园将社区教育资源与园所课程结合起来,保障协同共育的有效性。2018年凸显的“社会资源”“区域活动”以及“幼儿体育”等关键词则进一步表明,该领域的研究更加细化协同共育的措施,开发利用广义范畴的社区社会教育资源,将社区资源与区域游戏、体育活动结合起来,家长则作为幼儿园与社区协同的重要纽带。2019年至今的研究热点关键词为“托育服务”“社会工作”与“本土资源”,说明现阶段的研究已经逐渐从协同中的资源与教育相整合转化为幼儿园为社区服务,从资源利用到资源共享,并凸显地域特色。

图5 2017—2020年领域研究热点关键词突发度图谱

三、结论

随着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倡导,幼儿园与社区协同共育领域的研究已经引起越来越多学前教育领域和社区教育领域学者的重视。近五年来,该领域研究的发文数量更是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研究主体既包括高校学者也有一线教育工作者,高校学者从经验借鉴、愿景规划的角度提出协同共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实际的协同共育提供理论指导,一线教育工作者则立足于协同共育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遇到的实际困难发表独到的见解。协同共育的研究主题涉及协同共育的途径,如体育活动、区域活动、亲子活动、主题活动;协同共育的价值涉及幼儿发展、园本课程、社区工作、全纳教育等方面。研究的内容逐渐从发达国家经验借鉴转向根据本区域的特性协同共育,这说明学者已经逐渐意识到幼儿园与社区协同共育的特殊之处在于社区以及社区所蕴含的教育资源具有不平衡地域性。各个社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区教育资源也具有不同的特色,不同园所与社区协同共育时应结合地域特色,适应地域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的优势,扬长避短。如何在特殊性的基础上获得用于指导幼儿园与社区协同共育的普遍性指导策略将成为研究的主题之一。此外,幼儿园与社区协同共育是双方教育资源共享的过程,因此,幼儿园服务社区的早期教育、社区服务幼儿园的社区教育资源开发为未来的研究方向。双方协同共育过程中的互动行为,如互动目的、协作关系也将成为研究的方向之一。现阶段,国内该领域的研究主要理论基础为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如何运用人类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如理性选择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作为研究视角对双方的协同共育展开分析,即从社会学视角对协同共育展开研究也是未来研究的方向之一。

延伸出版:图2 幼儿园与社区协同共育领域作者、机构合作图谱

猜你喜欢

共育标签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无惧标签 Alfa Romeo Giulia 200HP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不害怕撕掉标签的人,都活出了真正的漂亮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