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2020-10-29方金燕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
方金燕(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
我国每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在大幅的增加,近几年的毕业生数量已经达到近千万,这就使得社会需要比较多的就业岗位才能满足要求,所以就业难成为高校毕业生面临的重要难题,也是社会的热点话题。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要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比如设置就业指导科,让学生有正确的就业观;组织进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有较强职业规划能力;积极开展实践培训和学习,重视岗位技能的培训等,这些措施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从数据统计分析发现,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在逐步地上升。但是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就业竞争力较弱、就业质量比较差等都是突出的问题。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应该深入到市场中展开调研和分析,了解市场需求,能够和企业联合设置实训基地,能够进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就业质量水平的提升。
■ 提升应届高职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调查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落后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依然采用的是传统落后的方式,岗位培训的效果比较差,无法满足当前的社会发展需要。有些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也没有考虑到实际需要,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不清晰,并未结合时代的发展做出调整,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成都比较差,落后于市场的发展,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导致就业能力较弱。
(二)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综合实训条件很差
高职院校有些教师的理论教学能力比较高,但是没有具体的工作经验,生产环境掌握严重不足,自我动手能力很差,不具备双师资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历史比较短,很多院校都是从中专院校升格而来的,财政拨款比较少,所以实训、实习的设施比较差,导致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很差。
(三)就业指导不到位,缺乏企业的参与
1.就业指导人员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较低
首先,很多高职院校就没有设置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就业指导教学主要是辅导员或者思政课老师来进行,实际经验比较少,教学环节中无法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来进行,课堂也比较枯燥乏味,效果比较差。其次,就业指导课是在专业课之外的,和专业课程的联系并不紧密,学生会觉得和自己有明显的距离。最后,就业指导课中过度的关注应聘技巧,造成学生的误解,仅仅重视面试,而非职业技能的提升方面。
2.就业指导中缺乏企业参与
虽然有些高职院校也在全面的重视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熏陶和感染,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但是并且和企业文化实现融合,导致学生认为自己要远比企业有一定的优越感,无法真正的面对社会竞争压力,对于企业的实际情况了解也比较少,所以在进入到企业工作时会有强烈的不适感。
■ 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新途径
高职院校的教学环节,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要将就业指导作为重要教学内容来进行,就是将就业能力的培养作为课程体系的一部分来进行,要重视高职人才培养方面的教育,能够保证企业、学校、教师都要参与到其中,能够形成更加完善的教育机制,提高就业教育的总体效果。
(一)校企合作建设和岗位能力一致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要调整教学方法和思路,能够主动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实际需要,要积极的展开和企业的合作,积极落实各项实训课程,将教学的方式从课堂直接转移到车间内,能够更好的促进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为学生的实际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校企合作是目前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这是以实际工作需要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方式,建设更加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体系。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和该行业领域的专家展开交流与合作,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能够促进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能够做好课程改革,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第一,需要建设各个专业的职业岗位群,能够做好岗位需求的正面分析,了解职业能力的规划和要求,能够满足学生和企业成长的发展需要,要不断落实教学任务;第二,将职业资格作为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设定必要的教学标准以及教学大纲,并且逐步的完成各项教学任务,能够达到学生的能力提升要求;第三,通过典型工作任务作为载体,能够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以及企业需求的背景,然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任务和标准,落实科学的教学实施方案,以更好的保证各项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满足当前的高职院校就业能力和素质提升的需要。
(二)校企合作,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步伐
当前的高职院校教师总体水平比较低,这也极大的现状了高职教育的发展,导致教学效果比较差,无法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培养,这是当前高职院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其一,企业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员一般工作都比较繁忙,根本没有时间进入到学校参与教学活动,很多只能在晚上或者周六日,时间难以固定,高职学生也不愿意参与到学习中;其二,企业对于院校教师去挂职锻炼的积极性比较差,教师在进入到企业之后,无法真正的进入到工作岗位中进行锻炼。因此,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和发展。从就业角度分析,高职院校需要和企业实现深度的融合,能够促进“双师型”师资团队的建设,能够促进总体的浇水水平的提升,要让教师深入到一线中学习实践操作,真正的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三)校企合作,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促进学生职业能力提升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注重生产性和仿真性
高职院校所设置的实验室、实训基地应该符合实际的生产需要,这是和其他的科研院校存在着明显区别的,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主要目标就是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所以要和企业的岗位实际情况是一致的,同时还需要渗透企业文化,让学生有一种在企业工作的感觉,能够有效的模仿实际操作,以便于促进自身的实践能力培养和提升,为今后的岗位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深化校企合作,学校内、外实训基地要联合进行
无论是校内实训基地还是校外实习岗位,其设置的主要目的都是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这是非常重要多目标,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和企业取得联系,能够在校外建设相应的实训场地,并且将一些实践的课程移动到企业车间中开展教学,能够更好的让学生感受一线生产的环境,能够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之下学习专业技能的知识。此外,企业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培训和实习的需要,制定出相应的生产计划,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也不会影响正常生产任务,甚至可以获取更多优质的员工资源,能够更好的促进自身企业的发展,和学生实践能力提升达到双赢的局面。
■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已经逐步的形成大众教育的局面。很多高校开始连续多年的扩招,政府投入却没有相应的增加,所以院校的就业教育比较差,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严重不足,也无法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校企合作,形成完善的岗位培训工作体系,能够让高职院校学生可以参与到岗位工作中,能够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不仅可以给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基础,也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这也是当前高职教育的重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