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业国资监管信息化建设及演进路线研究
2020-10-29易佳丽
易佳丽
1 背景
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导下,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企业信息化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中央企业逐步认识到国资监管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结合国资国企改革,紧紧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以信息化助力国资监管职能转变。同时,面对“管企业”到“管资本”的新定位,中央企业也愈发重视加强集团总部管控能力及效率,打造精干高效的价值型集团总部,进一步提升集团总部监督、管理能力。因此,迫切需要搭建中央企业国资监管系统平台,借助大数据技术整合信息资源,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息化监管体系,持续优化监管方式,对重大国有资产流动等关键环节实施实时监控、动态监管,确保国有资本投到哪里、监管就延伸到哪里,确保企业内部国资监管工作到位,同时满足国资委各项监管要求。
2 国资监管系统建设基础
2.1 数据管控体系
搭建国资监管系统,首先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数据管控体系,将企业各级部门都纳入到数据标准管理、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安全管理中来。通过明确各方职责、规范管理行为和管理成果,推进企业数据的管理与使用的良性循环。数据管控体系的建立,也会推动集团数据标准的建立和一致化,改善数据质量,提升数据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并最终为企业管理决策带来强有力的支撑。
2.2 ERP 系统
国资监管系统业务数据重要来源——ERP 系统,作为生产企业的核心运营管控系统,搭建高度集成的业财一体化平台,实现从核算型财务向管理型财务的转变,实现“强财务”管控;标准化了业务以及管理流程,促进了业务规范化,提升了业务效率;强化了集团管控,促进了风险防范,将以往事后风险管控提升至事中监控以及事前判断分析。为实现国资监管系统搭建了坚实的基础。
2.3 数据采集体系
建立完整的数据采集体系,在未实现ERP 覆盖的企业中,采集体系将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覆盖集团会计报表、合并报表、管理报表、业务报表、劳资报表,费用预算报表及产权与资产评估报表等功能模块,实现具备完善的各类报表数据运算,审核,上报,查询,输出能功能,通过中间库及二级部署形成完备的接口体系,形成各类接口报表业务方案贯穿集团统一口径管理组织架构的全级次财务信息集中采集管理平台。
3 中央企业国资监管系统建设方案
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起覆盖战略规划、投资管理、财务管理、科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安全环保、审计监督等核心管理领域的中央企业国资监管体系。通过关键指标体系设计,依托涵盖标准、质量、安全的数据管控体系,横向打通各核心管理领域,纵向覆盖集团所属企业,使数据在集团充分共享、充分挖掘,通过数据分析放大数据价值,形成全覆盖、无死角、科学高效的监管体系,实现对各级所属企业的统一管理与运营监控,同时支撑国资委对国有资产的高效管控以及有效监督。中央企业国资监管系统总体架构图如图1 所示。
图1 中央企业国资监管系统总体架构图
3.1 国资监管应用
国资监管子应用包括战略及投资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党建管理、全面风险管理、审计监督管理、科技管理、健康安全环保管理、采购管理等多个子应用系统。用于向不同职能部门用户提供各类国资监管信息。
3.2 核心运营应用
核心运营应用涵盖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的主业,以SAP ERP 业财一体化平台为主,为国资监管子应用系统提供生产、业务数据来源。
3.3 基础支撑应用
基础支撑应用包括协同办公、用户管理及安全认证、数据标准管理、数据质量管理、数据资产管理等。统一身份认证与用户权限基础应用,以及完善的数据管控体系,全方位支撑国资监管子应用及核心运营应用。
3.4 数据共享交换中心
数据共享中心承载了企业中所有国资监管应用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并打造企业级信息资源目录,保障数据质量和受控、合理,推进数据资源的高效利用。并实现与国资委统一数据交换平台的数据接入,打通数据壁垒,实现数据汇聚、共享交换,成为大数据枢纽。
3.5 基础设施管理
基础设施管理部分,搭建企业云平台,涵盖Iaas、Saas、Paas 三部分服务能力。为多个应用提供云服务,实现资源利用率高效,资源配比合理,集约化效益明显,高稳定性的云化资源池,支撑其上三大中台:技术中台、数据中台、业务中台。
3.6 运行维护管理
运行维护管理部分,以高自动化程度的运维为建设方向,包括devops 开发平台、设备监控平台、自动化运维平台、集中日志平台等多套运维专用平台。通过整合、梳理IT 服务与业务组织,提升IT支持服务能力,实现用户端到端的IT 服务。
3.7 信息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管理涵盖:信息安全管控体系,实现可防可控可追溯的管理矩阵;信息安全运营体系,主要包括安全运营中心,保障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御能力;安全技术体系,包括态势感知、终端管控、工控安全、数据库加密、数据库安全审计系统等。
4 中央企业国资监管系统演进路线
4.1 第一阶段:整合资源,搭建平台
业务层面,重在构建起覆盖战略规划、投资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等核心管理领域的国资监管分析体系,实现企业业务及管理数据的集成,规范指标口径,使数据在集团充分共享、充分挖掘。支撑集团总部各职能部门管理需求,及上级单位监管需求,同时兼顾下属直管企业高优先级的监管分析需求。
技术层面,搭建企业大数据共享中心,建立国资监管基础平台。基于高度集成的ERP 业财一体化平台,数据采集交换平台等,采用系统抽取加上手工填报的方式,获取数据来源。通过商业智能信息化手段实现对上述各类经营管控信息的检索、统计、分析与挖掘,实现各管理子应用的统一的顶层设计。搭建企业信息安全管控体系,实现可防可控可追溯的管理矩阵。
数据管控体系层面,构建集团层面数据管控体系。建立管控流程,实现数据标准、质量与安全的规范化管理;设计数据质量考核指标,并建立数据管控考核与评价机制。数据标准化平台建成,为各应用提供相关接口。
4.2 第二阶段:横向到边,深化应用
业务层面,打造横向到边的中央企业国资监管体系。在原有核心管理领域监管分析体系之上,将纪检监察、党建管理、安全环保、内控审计、科技管理、法律信息等纳入到原有监管体系中。打通各职能条线的监督壁垒,提升数据共享力度。并按照企业业务体系的业务贡献程度和信息化成熟度,分阶段建设,构建直管企业的国资监管分析体系,同时兼顾集团职能部分监管分析应用的优化与提升。
技术层面,始终以监管业务需求为驱动,分期分批逐步完善丰富技术体系建设。逐步推广ERP 业财一体化平台在直管企业的覆盖范围,作为企业大数据中心的重要数据来源,提升系统抽取数据比例,降低手工录入数据指标数量。企业大数据中心扩容,深化完善企业监管数据模型。打造企业数据中台,在原有大数据平台基础上,汇聚整合跨域数据,提供封装松散耦合的数据服务,以更高效的方式提供给各子应用并展现给用。搭建信息安全运营体系,落地信息安全技术体系,保障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御能力。
数据管控体系扩展深入到直管企业层面,数据管控范围扩展深化,随着国资监管系统的数据源增加,相关系统也随之纳入数据管控范围。数据管控组织体系机制扩展深化,包括数据认责、数据管控流程、数据管控政策、数据管控考核与评价机制的扩展深化。数据标准化平台功能的深化优化,支持流程的自动化、考评与考核的自动化和数据标准管理的自动化。
4.3 第三阶段:纵向到底,智慧监管
业务层面,重在打造纵向到底的中央企业国资监管体系。持续优化完善中央企业国资监管分析框架,按照企业的业务体系,全面建设建成各下属直管企业的国资监管分析体系,同时兼顾集团职能监管分析应用的持续优化与提升。使企业国资监管系统平台惠及全集团各级企业管理人员,切实实现监管无盲区,全面提高监管效能。
技术层面,进一步优化、整合企业级数据模型,进一步优化与完善技术架构。扩展数据源,全面推进ERP 业财一体化平台在所有直管企业的落地,同时丰富和优化ETL 架构,使国资监管系统平台能够实时自动获取业务数据,进一步降低手工填报比例。完善优化企业数据中台,打造技术中台、业务中心,通过对业务的积累和沉淀,分析数据价值、探索场景,生产更多的数据、技术服务,打破各子应用之间壁垒,避免重复建设,通过统一服务接口,提升运营效率,为系统前台减负。搭建高稳定性的云化资源池,实现资源利用率高效,资源配比合理。持续优化完善信息安全技术体系。
数据管控层面,持续深化优化企业数据管控体系。提升元数据的数据质量,深化元数据分析及应用,整合数据资产目录,实现数据资源的语义化。利用技术手段,实现跨部门、跨系统的数据质量问题的监测与预警,并持续验证与跟踪数据质量问题的解决,进一步强化数据的质量管控。并不断完善信息安全管控体系的建设,实现可防可控可追溯。
5 总结
在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指导下,无论是中央企业内部国资监管工作的需要,还是上级监管单位国资委的监管需要,都对中央企业在建设国资监管信息系统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中央企业国资监管信息化建设所需的基础入手,提出国资监管系统平台建设方案,并分三阶段从业务、技术、数据管控三方面研究相关系统平台的建设演进路线,为相关企业建设国资监管系统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