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性研究

2020-10-28王晓东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5期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新时代

王晓东

摘  要:社会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政策制度的不断落实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带来了福音。群众文化活动一直是人民群众在工作之余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的重要文化形式,构成了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部分,更是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影响。在新时代下,如何更好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创新新型活动开展方式,对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水平有着积极意义。本文通过对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意义、常见的开展形式及特征展开分析,探索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策略供各位借鉴一二。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新时代;创新性研究

群众文化活是群众通过自我开发、自我参与来进行的自我娱乐的活动,已成为新时代下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体现了一个地区、一个时期群众的独特文化内涵。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活动,是对“文化强国”、“文化兴国”的具体落实,对提高群众精神文化水平有积极意义,也能切实反映一个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在新时代背景下,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形式、内容、途径等都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需要我们以新观点来进行分析与把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活动创新。

一、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意义

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能够让一个地区的群众形成高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群众活动的形式将该地区的群众组织起来,通过共同完成这一活动能够增强凝聚力。而群众文化活动的表现形式是多样性的,这就使得几乎每个群众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文化形式来实现自我娱乐的目的,通过群体行为能够很好地将个人从娱乐活动中获得的感受放大,让其更愿意参与到群众活动中,增强向心力。

有利于构建和谐绿色的社会环境。群众愿意参与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工作、挣钱养家等各方面的生活压力下有了一个表达自我的情感宣泄口。比如参加歌舞活动,能够用肢体、表情等与音乐、节奏一同律动,在音乐和律动中让身心得到放松,能够很好地让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得到舒缓,减少激烈反应的出现次数。通过群众文化活动中与其他邻居、同事的共同参与,也增进了彼此的理解,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大家在一个融洽和谐的氛围中一同娱乐,大大减少了邻里之间、陌生人之间的摩擦和冲突。同时通过群众文化活动还能让群众保持积极、热情的生活态度,能够推动自身在生活和工作方面的持续进步,激发更多的正能量等。都有利于构建和谐绿色的社会环境。

有利于发展精神文明教育。当今社会中存在部分群众职业之余只是待在家刷手机、上网冲浪、打游戏、打网络麻将等现象,精神文明发展极度匮乏。同时较少锻炼不利于身体健康;与他人交流较少,在社交能力和適应社会能力方面有待增强。而参与群众文化活动,却能让群众将身心都投入到娱乐活动中去,愉悦身心增强幸福感的同时,还接触到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娱乐内容。此外许多地区的群众文化活动时由于社区、乡镇根据中央发展文化教育的指示而开展的,群众参与文化活动能够将这些精神得到落实,引导群众的精神文明不断向前发展,同时借助群众的力量也能更加顺利地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二、常见的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形式及特征

新时代背景下群众文化活动呈现出了更加多样的特征。

首先是形式丰富多样。常见的群众文化活动包括众所周知的“广场舞”,此外还包括各地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比如东北的“扭秧歌”、逢年过节的划龙舟、舞狮舞龙和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各企业公司员工团建;以及当地政府部门组织的文化宣传活动、文化节、艺术节等形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尤其是疫情期间还出现了许多人通过“云视频”的形式开展的在线歌友会等线上娱乐形式。

其次是非常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比如内蒙古“那达慕”节的男子摔跤活动,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火把节”等。又比如“扭秧歌”、“话剧小品”等,都是当地群众根据民族历史、文化和当地风土人情而发展起来的群众文化活动。

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哪一种群众文化活动,都蕴含着积极向上、热情生活、勇敢挑战、努力奋斗的精神内涵,都对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激发更多生活、工作正能量,激发群众更强烈的民族、国家情感有着正向的积极影响。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呈现出线上线下结合的特点。如今随着电子设备、科学技术、网络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形式也从完全线下走向了线上线下结合的发展方向。主要还是以线下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娱乐为主,线上文化也充分发挥了网络便捷的优势,许多组织文化活动的部门都会提前利用网络对活动、涉及的政策进行宣传。在具体活动的开展中也会利用网络投屏、在线点歌等方式来让群众的文化活动拥有更好的技术和资源支撑,保证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新时代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策略

一般群众文化活动难以得到顺利开展的根本原因主要是活动没有受到群众的欢迎导致参与人数较少,并且配合度不高导致的。具体就受到配套设施、群众热情、宣传力度、有无新意等因素的制约。

(一)完善配套设施,加大宣传力度

在新时代下要创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可借助现有的一切政策支持、技术资源和设备来完善活动的配套设施,让群众在文化活动中能够拥有更加健全、充分的体验。比如在举办某一社区的家庭歌手大赛时,活动组织者首先就要根据参与人数保证有充足的场地比如临时借用某小区篮球场甚至借用某个公园的开阔区域等。然后要考虑到比赛场地的搭建、是否需要LED屏幕、必要的宣传海报、比赛当天的天气预报等情况。更要保证基本的音箱、话筒、连接线等语音设备完好。这些都是基本的设备。而在创新上,则可结合网络技术手段,请专业人士在比赛现场将选手表现投放到LED屏或白色幕布上,或者现场发起微博话题比如“XX社区家庭歌手大赛”并投屏,让现场观众具备更好的互动条件;抽奖活动的抽奖箱或软件的制作等等都要提前考虑,并在彩排环节进行最后的完善。

在宣传方面,除了传统的线下地推、海报展示、宣传栏以外,还可结合线上宣传手段,请专人制作形式丰富的公众号、制作搞笑却有内涵的活动宣传视频等,内容的呈现形式要力求字数少、语言与形式充满趣味、还能直白地表现主题。让群众能够轻易地把握活动中心,并且被趣味性引发好奇心愿意参与到活动中来。

(二)迎合兴趣,激发参与热情

首先需要活动组织者切实下到基层,去与当地的大部分群众进行近距离且深入的交流,通过访谈、有奖调查、观察等形式切实了解当地群众的文化娱乐倾向,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对这些文化倾向加以总结,然后结合当地具体条件进行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比如有些地区的群众有下班后出门散步的习惯,就可组织一场小区为单位的半小时内的跑步比赛,将竞技精神融入到每一户家庭中,激发人们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

群众文化活动是为了让群众通过自娱实现自乐,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因此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必须具有此意义,而不是盲目、形式化地敷衍。所以可结合先进的政策精神和技术来开展,让活动有意义。比如开展“光盘行动”,首先从对政策进行了落实,并且立意上许多群众就能认识到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从心理上就比较容易接受。然后除了督促群众在食堂、家庭中实行“光盘行动”之外,还要结合一定的奖励机制让其更有动力参与到活动中。此外,对于行为的评估,则可让各个家庭用短视频软件录制光盘行动的视频在活动群内进行分享。最后不但要评选出光盘行动落实最好的群众,还要评选出视频呈现形式最具趣味性的群众。而评选的方式也可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抽奖系统,比如简单的PPT自动抽奖、复杂的专业抽奖软件的制作等。通过信息技术、政策精神的融入,以及趣味性活動形式的开展都能让群众产生较强的新奇感,增强趣味性,能让群众更加主动积极参与到其中。

(三)重视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的结合

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历史文化现象,对提高群众文化水平、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活动的具体内容与形式呈现上,也应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将流行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让群众眼前一亮,拉近“遥远”、“悠久”的传统文化与当下群众真实生活的距离,在互动中完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向更高层次上发展。

比如社区可将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广场舞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来开展,最好是以比赛的形式。从参与的群众的服装道具的选择上、从活动场地的文化氛围上、从广场舞歌曲的类型上都可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许多女性舞者对于古典舞、古典音乐这种能更好地体现女性气质、韵味等各方面魅力的形式非常欢迎,同时也满足了其在公众场合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愿望。又比如在群众参加划龙舟活动前,在网上将参与的龙舟队伍名字列出举办网络投票活动。然后在比赛现场播放富有动感的流行音乐来激发船员的动力,并给围观群众发放粉丝牌分别选择一个队伍予以支持,最后对获胜队伍和支持的粉丝分别发放奖励等。既实现了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的紧密结合,又激发了群众更强的参与热情。

结语

新时代群众文化活动呈现出形式更加多样、民族性、地域性、线上线下融合等特征,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进一步呈现。活动组织者要根据这些特征,切实深入了解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以符合其需求的内容与形式,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先进的网络科学技术,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等方式来激发群众更高的参与热情,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周毅弘.探析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戏剧之家,2020(21):214.

[2]  王学娟.基于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创新的有效性探究[J].大众文艺,2020(13):10-11.

猜你喜欢

群众文化活动新时代
论如何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植根乡村沃土 群文之花绽放
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文化思路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浅谈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群众文化活动对少年儿童的影响
浅谈如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