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新高考卷Ⅰ

2020-10-28

中学生阅读·高中·高考 2020年10期
关键词:防疫距离抗疫

(适用地区:山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

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学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

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消杀,送菜购药,缓解燃眉之急;医学专家实时在线,科学指导,增强抗疫信心;快速员顶风冒雨,在城市、乡村奔波;司机夜以继日,保障物资运输;教师坚守岗位,网上传道授业;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传递温情和力量。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闫会才

题目要求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这里的“主题”,其实是话题的意思,当然这个话题比较具体。话题作文,在本世纪初的高考中曾经风行一时,现在似乎已成为过去式。但无论是话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都是作文命题的一种形式,没有优劣之分。

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仔细分析,这是一道关系型话题作文。要写好这道题目,首先要搞清楚“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的关系。这需要我们去分析材料。

材料分三段。第二段中说“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这里的“距离”,是指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第三段中说“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这里的“联系”,是指人们思想上的联系、心理上的联系、生活上的联系等。抓住了第二段、第三段中这两个关键句,我们就能够知道:在空间上,人们之间有距离,但不意味着人们在心理上、思想上有距离;相反,可能意味着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密切了,心理上、思想上距离更近了。明白了这些,再来谈“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就能够谈透彻。

需要注意的是,题目要求谈“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这就告诉我们,写作文时要立足于疫情这个背景,要举抗疫中的例子;引用的名言语录,要尽量是抗疫中模范人物的言论。具体举哪些方面的例子,材料第二段、第三段给了很好的提示,可以据此选材。

邓文光

这道题的写作要求很明确,就是谈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防控隔离与联系。既要看到为了防控,居家隔离等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的各种现实情况,更要看到距离之中的温情、奉献和团结,看到党与人民之间、干部与群众之间、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亲人朋友之间乃至陌生人之间更加紧密的联系。“距离”是表象,“联系”才是核心和本质。

在写作时,首先,要点出新冠肺炎疫情及防控隔离的种种现象,布设文章的大背景,并重点展现“疫情中的距离”。接着,要充分表现距离中的种种联系。还需要深入探析为什么要拉开距离,以及为什么能如此迅速、成功地拉开距离。更要探究“联系”的价值和意义。在分析中,还可以适当做一些国内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情况的对比分析,让文章更有深度。

疫情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疫情也让人与人的心贴得更近。写作这个主题,就是要让考生认识疫情中的人情,感受困境中的同心互助,感受中国力量,从而传递中国声音。

方青稚

这又是一道直接面对社会热点的作文题。这道作文题,提示我们的教育教学要关注时事,关注社会,紧扣时代脉搏,将重大的社会生活事件当作教材,有机融入教学。

题目明确要求:“请综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综合以上材料”,意味着不能对材料熟视无睹。写作时要以疫情中的材料、可敬的逆行者等为主要论据,相信经历了漫长疫情的考生一定有话可说。

这同时也是一道关系型话题作文。材料第二段说“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这里的“距离”,指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材料第三段說“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这里的“联系”,应该是人们思想上、心理上的联系。据此,可明确写作的主旨:距离远了是表象,联系更紧了才是本质,只有密切联系、精诚团结方能战胜疫情。定语“疫情中”,表示写作时不能脱离疫情中的人和事。

当然,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并不意味着只能谈疫情,如果能从“疫情中”延伸到“生活中”“社会中”,会更有深度。不过,这个延伸要把握好度,点到为止,若延伸太远,会有偏题之嫌。

猜你喜欢

防疫距离抗疫
“画”说抗疫
“豪华防疫包”
防疫宣传
防疫宣传
团结抗疫
抗疫中的“中国制造”
抗疫作品展
俄罗斯的防疫“宅”假期
距离美
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