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亿的烂摊子要追责,更要好好整改
2020-10-28沈慎
沈慎
最近一部长达22分钟的纪录片,把位于贵州省黔南的独山县再次推上风口浪尖。视频中独山县各种夸张、烂尾的建筑令人叹为观止,短短几年花掉400亿元的消息也成为热议话题。
7月14日,独山县在官方网站发布文章回应相关问题称,针对此前因盲目举债、乱铺摊子遗留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烂尾工程问题,该县新一任领导班子正在切实推进问题整改。
事实上,这并不是独山县第一次受到舆论关注。此前独山县就因为债务达到400亿引发媒体关注。2019年8月,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通报了一则“黔南州独山县委原书记潘志立被开除党籍和公职”的消息,据媒体披露,为了政绩,潘志立不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罔顾独山县每年财政收入不足10个亿的实际,盲目举债近2亿元打造“天下第一水司楼” “世界最高琉璃陶建筑”等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为了政绩不惜疯狂举债,对党中央三令五申充耳不闻,与地方发展实际严重脱节,最终身陷囹圄,这样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独山县的烂尾楼,令人痛心。近年来,从贫困县斥巨资“造门”,到浮夸“造景”,类似这样不顾实际盲目上项目、铺摊子、“打肿脸充胖子”的现象并非个例,群众对此深恶痛绝。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这样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屡禁不止?根源在于个别领导干部扭曲的权力观、错误的政绩观。一些党政干部走马上任后,想干出点成绩,可以理解。但一旦重显绩不重潜绩,重包装不重实效,把“从人民利益出发”变成“从个人形象出发”,一心只想出彩出头,甚至不惜“大手笔”打造上级可视范围内的项目工程,就容易滑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窠臼。
当年独山县的主政者势必会受到党纪国法严惩,但给地方经济造成多大伤害,给党和国家造成多大损失,恐怕也是难以估量的。独山县及时回应舆论关切,展现了直面问题的勇气,但从反馈情况来看,一些回应过于笼统,距离人们的期待显然还存在不少差距。比如这些烂尾工程是如何形成的?当年举债的400亿元如何偿还?通过续建、缓建、转建和压缩建设规模等方式分类分批推进整改,会不会造成新的“窟窿”?这些关键信息的缺失,折射出相关单位在推进整改上,还需下更大力气。新官不能不理旧账,出了事,要追责到底,更要及时整改。一任一个政策不行,对于老百姓反映强烈的“旧账”,必须咬定目标不放松,一抓到底。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干事创业一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做工作自觉从人民利益出发,决不能为了树立个人形象,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从“独山县如何烧掉400亿”一事,各地党政干部也不妨扪心自问、举一反三,是否存在脱离实际、自行其是的情况,是否有为了个人政绩、漠视群众利益的现象?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任务更重、要求更高、时间紧迫。在这样的背景下,惠民生、促改革、谋发展,更离不开一个实字,唯有苦干实干,方能创造更多经得起检验的实绩。
对现在的独山县而言,当务之急,已經不是探讨造成工程烂尾的责任在谁,而是想一想如何更好整改、尽可能减少损失。这或许是个不小的难题,但回避不了,也不能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