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网络思政工作的五个着力点
2020-10-28翟中杰
翟中杰
【摘要】新时代高校开展网络思政工作,应明确工作前提,全面理解学校网络思政工作的科学内涵;找准问题根源,充分把握学校网络思政工作的内在矛盾;拓展工作格局,著力凝聚学校网络思政工作的内在合力;优选工作方式,重点凸显学校网络思政工作的互动精髓;开展工作反思,深入探讨学校网络思政工作的未来走向。
【关键词】高校 网络思政工作 铸魂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新时代,学校网络思政工作的内外环境与过去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是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愈演愈烈,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要求高校从更高站位建构网络思政工作体系。二是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进入新一轮迭代周期,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重塑网络空间,网络思政工作模式创新势在必行。三是学校网络思政工作经过20余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已积蓄强大的革新动力。在此背景下,应找准着力点,不断推动新时代网络思政工作创新发展。
明确工作前提:全面理解学校网络思政工作的科学内涵
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学校网络思政工作的认识存在诸多偏差,其中之一便是将这一工作简单地理解为“用互联网上思政课”。例如,疫情期间,媒体对教育领域的关注点聚焦于教师在线授课,舆论关注的中心是网课的教与学。但事实上,学校网络思政工作不仅是指上好网络思政课程,它至少包含了网络思政课程、网络课程思政、网络日常思政、网络心理咨询、网络团建党建五大领域,其工作内容具有系统性与全面性,涵盖了传统思政工作所涉及的几乎全部内容。从深层内涵来看,网络思政工作不等同于“运用网络工具的思政工作”,而应站在更为宏观和广义层面,将其理解为“网络文化影响下的思政工作”或“网络环境中的思政工作”。它与传统思政工作相比,在工作主体、客体、方法、内容等方面均有差异,而非传统思政工作在方法层面的简单延伸,这也意味着网络思政工作具有自身的新矛盾与新规律。
找准问题根源:充分把握学校网络思政工作的内在矛盾
做好网络思政工作,必须找准问题根源,即明确当前网络思政工作所要化解的具体矛盾是什么。从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网络思政工作的基本情况来看,相关工作主体应重点关注如下两大矛盾,一方面,教育者的“虚拟”与“现实”社会角色间的矛盾亟待化解。对思政工作者而言,由于线上和线下的教育教学环境差别显著,两种环境中的角色定位与规范往往并不一致。做好网络思政工作要求教育者运用自己的虚拟角色开展活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角色适配错误的问题仍然存在,大量教育者仍然习惯于运用现实角色去解决网络思政工作中的问题,从而始终难以真正融入线上教育教学环境。另一方面,教育信息的价值指向一元化与网络环境价值观念多元化之间的矛盾亟待化解。虽然类似矛盾同样存在于传统思政工作中,但在网络空间内,该矛盾显得尤为突出。互联网的虚拟性、开放性使得网络环境中随处可见多元价值观信息,而且媒介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的控制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做好网络思政工作必须正视这一矛盾,既要想方设法提升大学生的抗干扰能力,又要采取措施净化学生的网络环境。
拓展工作格局:着力凝聚学校网络思政工作的内在合力
近年来,“大思政”工作理念深入人心,学校网络思政工作者同样应秉承这一理念,着力建构“大网络思政”工作格局。细言之,应大力推动前述网络思政工作五项内容的同步开展、协同开展。除上好网络思政课外,现阶段尤其不能忽视网络心理咨询、网络日常思政等工作,应力求实现各项工作内容之间的互动协同,以最大程度实现优势互补。事实上,与传统思政工作相比,网络思政工作更加需要凝聚合力。其内在原因在于,传统思政工作的主体与客体之间事实上表现为“非均势”结构,即主体(如思政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相对于客体而言,拥有多种权威和优势(如法定权威、专业权威、感召权威等),能够对客体的行为形成相对有力的约束和影响。然而,在“非面对面”的网络思政工作中,主体权威被大大削弱。例如,由于无法面对面交流,主体的制度性权威难以发挥作用,同时,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在网络环境中的“信息差”“技术差”不断缩小,甚至在特定领域,受教育者所掌握的网络信息和技术可能高于部分教育者。在此条件下,思政工作主体原有的专业权威也被显著消解。因此,只有更加重视汇聚教育合力,在“大网络思政”格局下开展多维度、多层次的实践探索,才能真正充分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进而实现教育成效的最大化。
优选工作方式:重点凸显学校网络思政工作的互动精髓
一般而言,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学校网络思政工作过程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建立并深化网络连接,进而推动教育信息及其影响有效传递的过程。其中,教学双方的网络连接能否维持与深化,关键取决于二者是否开展互动以及互动是否满足受教育者需求。但在实践过程中,部分教育者仍然按照传统理念开展工作。例如,部分思政课教师在网络教学中仍然以自我讲授为主,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要求学生能够高度自觉地在屏幕前认真听课。这样的做法只能进一步降低学生对网课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因此,思政课教师绝不能仅仅扮演“视频录制者”的角色,而应充分考虑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中的受教体验,大幅增加网络互动时间、创新网络互动方式。一方面,通过高频度互动强化课堂管理,避免学生离开屏幕;另一方面,以互动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来,增加网络思政课吸引力。同样,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咨询师以及其他教学主体也不能仅仅扮演“通知推送者”的角色,而应主动与学生开展多维度、深层次的互动,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心理与思想动态,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疏导。
开展工作反思:深入探讨学校网络思政工作的未来走向
一方面,重估价值。近年来,虽然社会各界对网络思政工作的重视度在快速提升,但部分教育者仍将其看作是一项尝试性、实验J生工作,其价值有被低估之嫌。疫情暴发以来,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下,网络思政工作被大规模、系统性、深层次地应用,网络思政临时性跃升为学校思政工作的主要形态,其教育实效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肯定。但如果据此对其价值进行评估,又难免存在高估的可能。因此,应当对其价值进行科学评估和定位,以便为今后相关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基础。事实上,传统思政与网络思政并没有明显的价值高低之分,并非简单的主次关系。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教育情境,拥有各自擅长的领域,因而具有互补价值,能共同推动学校思政工作价值的最大化。
另一方面,完善体系。一是培育专业化网络思政工作团队。人的因素一直是制约学校网络思政工作取得更大成效的主要瓶颈。长期以来,学校普遍缺乏掌握网络思政工作规律的人才,且现有的网络思政工作者大多以“单打独斗”的方式开展工作,无法真正形成教育合力。因此,思政课教师群体内部应当依照自身优势组建慕课和微课录制团队、网络直播团队、网络互动教学团队等,不同类别的网络思政工作主体可探索建立协同工作团队,以便提升其应对各类复杂教育情境的能力。二是构建学校网络思政工作应急预案体系。“变”是互联网的主题词之一,无论是网络技术、网络文化还是网络环境,都始终处在快速变化之中。学校网络思政工作同样应当适应这一客观要求,构建一套能够随时应变的应急预案体系。
责编/赵橙涔 美编/陈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