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发达国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研究与借鉴
2020-10-28程培岩刘淑芳王丽娟张香兰
程培岩,刘淑芳,王丽娟,张香兰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6)
一、背景
《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6—2017》显示,我国创新指数全球排名从2005年的第25位提升到了第17位。创新指数评价指标中,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96.8万件,占世界总量的52.1%;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26.3万件,占世界总量的37.5%,两个指标都超越了日本,居世界第一位[1]。而且,研究与试验发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经费投入强度突破2%,总额居世界第二位。《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R&D经费支出19657亿元,比上年增长11.6%。截至2018年底,有效专利838.1万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160.2万件。2018年有41.2万项签订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7697亿元,比上年增长31.8%。”[2]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科研投入力度居世界前列,同时,创新能力的提升也是显著的。
2018年我国高校获得的授权发明专利的数量为79961件,约占2018年所有授权发明专利数量的18%,仅次于企业获得的授权发明专利数量[3]。2019年,中国通过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体系的申请量首次超过美国,全球前50教育机构中,中国有14所高校上榜[4]。从数量上可以看到,我国高校创新成果显著,但是面临的问题是专利的转化比例不高。《2019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境内高校有效专利的产业化率只有3.7%,相比企业产业化率45.2%,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5]。通过数据可以知道,我国高校的科研成果在产业界的受欢迎程度较低,产、学、研之间是不协调的。从创新能力第一集团的国家来看,美国、日本、英国、德国高校的创新教育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由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引导的产学研合作成果显著,值得我们研究学习。
二、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一)美国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三维一体”模式
美国高校对于创业领域的研究比较深入。1947年哈佛商学院率先为MBA学生开设了创业课程,1968年百森商学院首次推出本科生创业方向,到2006年有超过500所高校建立了创业主修或辅修专业。随着创业教育研究的深入,更多的高校把创新教育融入创业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创新创业的领军人才。比如被誉为“硅谷心脏”的斯坦福大学,苹果、谷歌、惠普、雅虎、思科、甲骨文等著名的科技公司都是斯坦福的学生和校友创建的。美国高校提倡学校的科学研究要面向社会需求,主张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贯穿创新创业教育。很多高校通过设置创新创业课程、科研平台校友共建以及服务社会等多维度的努力,形成 “三维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6]。图1即为美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三维结构。
图1 美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三维结构图
1.创新创业教学。一是专业知识和企业实践融合。美国高校拥有高水平的师资团队,教师理论与实践能力并重为创新创业教学提供了重要保障。而且,大学聘请优秀校友、企业家和工程师为学生授课,这些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外教师,以接地气的实践案例引导学生有效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二是创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融合。美国高校的创业课程体系,注重专业知识和创业知识的融合,以专业知识为基础进行创业教育。比如,斯坦福大学的工学院通过技术创业项目(Stanford Technology Venture Program,STVP)构建了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专业和创业教育融合的课程。STVP围绕科技创业,设置跨学科课程,针对本科生、研究生不同的需求,设计了不同层次的课程,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采取多样化的授课方式给学生提供帮助。
2.科研平台支撑创业研究。创业研究平台以校友资源为核心,面向社会需求开展科学研究。高校创业研究中心面向有兴趣创新创业的毕业生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他们根据各自关注的领域组建创业小组,定期进行交流和分享。通过这个平台,教授能及时了解校友在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这些问题为导向和校友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同时,如果学生的创业思路比较完整,就可申请与教师、企业家进行沟通交流,平台的强大支持能力和丰富的资源也可以直接帮助学生解决创业中碰到的困惑。科研平台面向社会需求的创业研究成果落地可行,吸引到更多优秀的校友加入平台,而校友“传帮带”的良好传统也给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如此循环形成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创业生态系统。
3.创新创业社会服务。美国高校特别重视创新创业的社会服务。比如百森商学院的普瑞斯—百森伙伴项目以研讨会的形式指导全球的学生。麻省理工学院聘用的实践型教授在坚持内部研究的同时为社会企业、客户提供智力和技术等咨询与服务[7]。斯坦福大学以世界范围的教育、环境、贫困以及其他社会问题为关注点,提供社会创业执行计划(Executive Program in Social Entrepreneurship,EPSE)和非营利组织领导者执行计划(Executive Program for Nonprofit Leaders,EPNL)[6],以此开展社会创新项目,培养社会事业的领导者。还有以推动企业创新为目标的LEAD项目,提供为期一年的培训活动,从而使学员开拓创新思维,以创新的方式方法去运用知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这一系列项目的开展和实施,为全球的创新创业者提供了最优质的学习渠道,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创新创业。
(二)日本的政府政策保障和高校多层次产学研创新创业模式
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GDP增速放慢的20年,国家的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其中创新发展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政府主导高校和企业联合创新。如图2所示,日本产学研政策体系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经过20年的发展,日本产学研教育成果显著,创新领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图2 日本产学研政策体系
1.政府出台法规和长期指导计划,为高校和企业间的产学研合作保驾护航。日本政府依据《科技基本法》出台五年计划,解决各时期紧迫的问题。比如第四次《科技基本计划(2011—2015) 》强调大学—工业联合实验室政策;第五次《科技基本计划(2016—2020)》通过促进“超级智能社会”和扩大产业、学术界和政府之间的伙伴关系,引导日本成为“世界上最适合创新的国家”。通过加强产业界、学术界和政府之间的知识网络,建立新的开放创新中心,促进他们之间的合作。
产业集群计划在2001年启动,旨在通过当地企业利用大学和其他研究机构的种子开展新技术驱动的业务,提高日本的竞争力。该计划由三个阶段组成,时间跨度从2001年至2020年。从协同合作、企业管理和创业创新改革,到注重产业集群的财务独立和自主成长,每个阶段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知识集群计划是在知识优势和产业高度集中的地区,以地方政府的集群规划为基础,由大学或其他公共研究机构、企业和其他相关实体参与制定的。该方案旨在促进大学—企业—政府联合开展研究,促进研究成果的传播和专利的转化。另外,2007年安倍政府启动一项名为“创新25”的长期战略,旨在支持创新网络的形成,时间跨度到2025年。
2.顶层设计产学研业务合作及推广。
顶层设计一:第一个层面是从2001年开始的产学官合作首脑会议[8]。会议每年举行一次,围绕强化推进产学研合作,由企业界、大学、科研机构和各级政府机构首脑站在各自的立场交换意见,并将这些意见反映在政府的具体政策制定上。第二个层面是从2002年开始的产学研合作推进会议,由第一线的科研工作者和管理者参与,针对具体课题进行对话协商、信息交流和成果展示,并对优秀者进行表彰。从业务层面进行研究成果的社会还原,使大学创造的科技成果运用到社会,产生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顶层设计二:开放的共同研究中心[8]。研究中心向全社会开放,为研究者提供研究场所和研究条件,并开展技术研修、技术咨询和提供研究信息等服务。同一课题由各行各业专业人员共同研究,打破国立与私立、大学与产业、政府与民间的壁垒,共同开发,共同享有研究成果。比如2002年建立的北海道大学研究与商业园区,由北海道地区的地方政府机构、金融、经济界和学术机构合作开展,旨在利用大学和其他学术机构的知识产权,开发创新技术和产品,创建新的商业企业,为激发北海道的经济活力做出了贡献。
顶层设计三: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的合作,将大学的研究能力和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结合起来。通常大学接受民间机构的研究人员和研究经费,大学教授和民间的研究者以对等的立场,根据合同共同研究,大学负担设备的维护费用,民间企业负担直接的研究经费,成果由国家和民间共享[8]。学术方面由至少一名教授或副教授和一名学术研究人员组成,企业方面由一名企业研究人员、博士后等组成。大学研究人员与资助企业的研究人员地位平等,共同努力,并在确定研究议程和管理决定方面相互协商。知识产权和研究成果在一定期限内归双方共同所有,经过双方同意才能将研究成果用于商业化。各行各业针对同一课题,短时间内共同研究,攻关课题,尽快产生研究成果。
顶层设计四:举办大学科研成果展览会。2004年开始,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将各自拥有的最尖端、最前沿的技术向产业界宣传[8],搭建实现产学研一体的平台。
顶层设计五:日本从2004年开始,国立大学法人化,确立高校的使命就是教学、研究和研究成果社会转化[8]。教学、科研是高校的基本任务,而研究成果社会转化是高校的社会责任。为此,各高校就研究成果转化采取了各种办法。比如大阪大学研究中心的创业孵化司,2011年开始引入风险投资,组建附属机构,在再生医学、癌症治疗、早期诊断、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信息通信技术和大数据以及节能等领域对学校师生研究项目进行孵化,并制定了全球科技创业和商业化创业教育方案,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同时,成立了知识产权部,部长由副校长担任,负责知识产权政策建立等。
(三)英国高校的联合开发创业课程体系以及与企业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英国在国家政策层面重视和引导创新创业教育,在整个社会形成了多种创新创业协会、中心、科技园、企业孵化中心,各类组织合力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灵活而广阔的空间。
1.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英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内驱力主要是政治力量,政府出台政策给予大力支持,创业教育遵循一条自上而下的发展道路。政府出台的科技创新政策、知识产权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创业政策、鼓励大学变革和创新的教育政策与新的工业福利政策等,形成了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9]。同时,英国创业教育的大部分资金来自政府,教育与技能部、贸易工业部、财政部和首相办公室四个部门为创业教育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由于政策和资金支持而形成的创业氛围,不仅帮助创业者更好、更快地实现创业梦想,而且也为创业教育提供动能,使创业教育进入可持续的良性发展道路。
2.多方共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促进产学研相结合。英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重视从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到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创新创业的有效性。创业教育体系结合校内学习和校外学习的优势,强调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图3所示为英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图3 英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在英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创业教育并不是局限在某几个学院,而是各高校之间多方共同合作的结果。各高校合作建立资源共享的课程网络,并纳入学校的整体战略规划。同时,每所大学遵循自身的办学特点,各自都有整体性的创业教育方法。英国高校还特别注重创业课程与创业研究的整合,设立了跨学科的创业研究和教学中心,以集聚创业教育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学术人员、创业家和其他具有创业教学经验的培训者,共同开发系统完整的创业课程和创业教育资源,支持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科研成果的转化和衍生企业的孵化。这样,大学生创业课程与课外培训相结合,加上各种创业资金援助的实践活动,形成了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的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英国联邦政府、地方政府、教育与培训部门支持高校发展创业教育之外,商业企业、社区团体和媒体等组织也是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有力后盾。比如英国著名企业支持的两个有影响、有成效的高校创业项目:一是壳牌技术创业项目[9]。从1986年起,英国壳牌公司起动了安置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实习的一项社会投资项目。这个项目开始为地方性计划,试点取得成功后进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二是壳牌在线支持大学生创业项目。由荷兰皇室和壳牌集团成立的壳牌基金会,从2000年6月开始,支持可持续性能源项目、可持续性发展社团项目、青年创业项目,其中青年创业项目鼓励青少年创办自己的企业,做自己的雇主。这些企业支持的创业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创新创业活动的有效性,使参与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得到质的提升。
(四)德国全球视野下产学研结合的创业教育模式
德国政府从国家战略层面高度重视和支持大学科研创新,通过确保科研自治、实施专项计划、推进产学研合作和国际合作,保持其全球创新地位[10]。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德国创业教育就在咨询公司、技术中心和德国工商总会等机构开展。20世纪90年代末,全欧洲的大学通过提供结构性课程投入到创业教育中。德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和科研创新相互作用、共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德国的创新发展。
1.政府引导、大学自治与产业协同的科研创新。政府从法律层面规定大学在科研领域拥有很大自治权,政府只通过制定相关的科技政策,对科研经费、科研发展方向和科研重点等工作予以管理,但基本不干预科研人员安排,不干预科研选题及具体事务管理。而且,政府支持建立了科技行业联盟,要求大学与产业界联合申请项目,以便于开展面向企业的应用型科研项目,促进产业界研究和高校研究协同创新。1985年修订了《高等学校总纲法》,赋予应用技术大学从事应用性科研与发展的使命,应用性科研成为应用技术大学的一项必须的或选择性的任务[11]。
德国重视国际间的合作,以全球视野开展创新科研,与西欧、北美科技发达国家合作,侧重于尖端技术合作、大型科研设施共建、青年科学家培养[12];与发展中国家科研创新合作,侧重于延揽国际尖端科技人才,促进国家间科技人才流动和技术转移。2015年德国政府发布《中国战略2015—2020》,旨在加强关键技术攻关、科学家网络建设、全球挑战应对等领域合作。
2.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协同体系。德国政府提出高校是创业者的摇篮,每年独立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应占毕业生总数的20%—30%。在政府“高校创业教育促进计划”和“生存—学术创业计划”的推动下,一部分德国大学转型为创业型大学。政府还鼓励占德国高校总数43%的应用科技大学成立应用型研究所、应用型公司、技术转让中心,与企业、科研机构紧密合作,进行广泛的科研、生产、教育和经济的联系[13]。因此,高校都很重视开展创新互动,在创业教学计划中要求有创新管理与创新技术教学,内容包括开发新产品的形态学分析、检查现有产品的属性列表法、产生新想法的头脑风暴法以及运用创意技巧帮助学生了解创意的过程和如何发展新创意等[14]。大多高校还积极推进创新活动落地,开设了支持创业活动的课程,暑期学校、案例研究、商业计划研讨会和企业模拟竞争游戏也陆续开展,以达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联系起来的目标。
3.重视跨学科创业课程体系。创业教育促使大学把重点放在实践经验、实验教学和客座讲师的参与上,德国高校高度重视跨学科创业教育,提供跨院系的选修课程和课外活动,把来自不同院系的学生联系起来,让学生有机会与投资者、支持机构建立联系,并参与商业计划竞赛。这种跨学科教学的概念可以用磁模型和光模型来描述。图4所示为跨学科创业课程体系模型。
图4 跨学科创业课程体系模型
磁模型将所有创业课程集中在一个学院(中心),来自其他学院的学生都可以进行创业课程学习。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在本专业重点课程之外进行其他课程的学习。把这个模型扩大到“多磁模型”,就是多个学院(中心)进行合作。它的主要优点是来自不同学院的跨学科的学生可以走到一起,从彼此的知识中受益,如技术学院的学生可能缺乏经济知识,而商学院的学生可能缺乏技术背景,他们相互之间形成互补。光模型将所有课程分布在不同的学院,由一个外部机构管理。这个机构负责拨款,并在所有的专业上协调课程。由于来自同一个学院的所有学生都具有相同的背景知识,教授们可以更深入地研究和关注在创建企业时可能发生的挑战或问题。磁模型和光模型相结合形成的跨学科创业课程体系,使大学生既可以靠专业的深度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也可以因跨专业的广度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三、国际经验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从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的创业计划大赛开始,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2015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国内高校普遍开设了创业课程,创新创业大赛普遍展开,创新科技园区在全国各地相继落地。在不断探索中,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初见成效,由创新创业系统推动的创新成果也显著提升,创新指数全球排名为第17位。但不能否认的是,我国与世界发展前列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表现在高校产、学、研之间的不协调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不完整两个方面。
处于全球创新前列的美国、日本、英国和德国的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前面所述美国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三维一体”模式,日本的政府政策保障和高校多层次产学研创新创业模式,英国高校的联合开发创业课程体系以及与企业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德国全球视野下产学研结合的创业教育模式,各具借鉴意义。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为改进我国高校产、学、研不协调的现状,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应该从三个方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第一,建立动态的校企合作创业研究中心。2018年《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指出,要“健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同建立概念验证、孵化育成等面向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建立动态的校企合作创业研究中心,打通了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以研究中心的组织形式整合学校和企业资源,把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国际化紧密相结合,目标是开展面向全球市场、国内社会和市场需要的科学研究项目,促进企业二次创业,提升企业竞争力。图5为校企合作创业研究中心架构。
图5 校企合作创业研究中心架构
创业研究中心可以依托高校和企业来运作。由依托单位提供场所,配备行政服务人员,科研人员采取项目驱动、动态管理的方式。由企业提出明确的项目,企业和高校组成相关的科研团队入驻创业研究中心,在项目周期内进行科研活动,项目结束撤出中心。最终研究成果由企业孵化进入市场,相关案例进入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国际视野。这样,高校的科研项目有了企业的市场需求引领,创新成果市场接纳度高,可以快速落地,既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也可以激励高校科研人员,同时,产品市场化的过程是高校学生最好的学习和实践方式。
第二,多方合作建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探索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有的高校直接借鉴国外的创业教育方法、手段和课程,有的高校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了学校的特点,这些先行探索的高校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都有了比较成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比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这些高校拥有专业水平高的师资队伍和强大的校友创业圈,他们开发的课程既有理论高度又有鲜活的实践案例,是大学生学习创业的最好资源。联合这些已经有20余年创新创业教育经验的高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发成体系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辐射到全国高校,可以使各地方院校快速建立起可行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应该包括从创新思维开发、创业意识培养到创业能力提升的整个过程,以此引领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第三,重视企业牵头的大学生创业比赛活动。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活动大多以参加政府组织的创业大赛的形式开展,优秀的创业团队也可以进入学校的创业园区进行创业实践。由于名额限制,受众面积有限,而一些企业发起的大学生创业竞赛又不在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学分的认定范围,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事实上,企业支持的大学生创业竞赛有明确的市场指引,都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参与这些竞赛,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应该重视企业开展的创业大赛,通过政府支持,学校学分认定,推动大学生广泛参与,以这些创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平台,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把“双创”教育融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指明“双创”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要求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目标,产学研的结合之路任重道远。唯有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在实践中不断融通,不断改进,才能形成行之有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