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名方中半夏与天南星的本草考证△

2020-10-28赵佳琛王艺涵金艳张卫彭华胜蔡秋杰李兵杨洪军张华敏詹志来

中国现代中药 2020年8期
关键词:本草炮制半夏

赵佳琛,王艺涵,金艳,张卫,彭华胜,蔡秋杰,李兵,杨洪军,张华敏,詹志来*

1.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资源中心,北京 100700;2.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700;3.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12;4.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700;5.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6.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 100700

半夏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经典中药材,药用历史悠久,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并公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包含半夏的药方即达17首之多,占首批经典名方总数的17%。其中汉代药方9首,“旋覆代赭汤”“竹叶石膏汤”“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黄连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半夏厚朴汤”“瓜蒌薤白半夏汤”“麦门冬汤”“厚朴麻黄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唐代药方1首,“温胆汤”出自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宋代药方1首,“竹茹汤”出自许叔微《普济本事方》;金代药方1首,“升阳益胃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明代药方3首,“金水六君煎”“桑白皮汤”出自张景岳《景岳全书》,“养胃汤”出自王肯堂《证治准绳》;清代药方2首,“半夏白术天麻汤”出自程国彭《医学心悟》,“藿朴夏苓汤”出自石寿棠《医原》。而在这17首含有半夏的经典名方中,半夏的炮制方法颇有争议。凡汉代《伤寒论》一书所收载的5首均标明为“洗”;宋代的“竹茹汤”则标注为“姜汁半盏,浆水一升煮耗半”;金元时期的“升阳益胃汤”则标注为“汤洗”;明代“养胃汤”则标注为“汤洗七次”。且17首经典名方绝大多数与姜同用,如汉代9首经典名方中除“竹叶石膏汤”“麦门冬汤”2首后世认为养阴功效的处方以及“瓜蒌薤白半夏汤”以外,其余几首均与生姜或干姜共用,而唐代以后的8首中除“藿朴夏苓汤”未用生姜以外,其余7首均用生姜共煎。然而,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中规定的4种半夏饮片(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均与《古代经典名方目录》原文中所规定的信息不完全一致,引发了业界的讨论。一种观点认为应当尊重古代原著,恢复采用“汤洗”的方法,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该尊重历史演变,采取与古代最接近、已被近代所延续认可的方法。关于经典名方中半夏炮制方法历史变迁的考证至今未见系统梳理。此外,关于半夏基原问题,至今商品流通中依然常见有虎掌PinellapedatisectaSchott混淆。近代以来水半夏,即为同科植物犁头尖属鞭檐犁头尖Typhoniumflagelliforme(Lodd.) Blume.的块茎,亦大量作为半夏使用。且在古代,半夏与由跋相混,而由跋与虎掌之名存在概念模糊,后者又作为天南星之别名或单独作一药材。究其原因,是半夏与由跋、天南星、虎掌这几味药材在植物形态或药材性状上较为接近,古代植物分类学尚不发达,交通、影像、书籍等传播较难,难以准确辨别,使得各地区就地取材,历代本草文献在转引过程中亦出现错引等情况,这使后世考证出现一定困难。近代以来,对这几味药材的基原分别进行过考证[1-12],然关于炮制演变的文献则涉及较少[13-18],且历代本草中这几味药材常合并记载描述,而现代考证文献的系统相关性相对不足。因此有必要针对经典名方开发中涉及到的基原、药用部位、道地产区取样、炮制等需明确的关键信息点对此类药材进行系统的本草考证,梳理其相互关系,明确不同关键点的历史变迁过程,为经典名方的现代开发提供可行性方案。

1 名称考证

半夏之名始见于《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半夏生”,李时珍[19]817在《本草纲目》中亦引用《礼记》曰:“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也,故名。”

陈嘉谟[20]142《本草蒙筌》从半夏的功效角度出发释名为“半助柴胡以主恶寒,半助黄芩而能去热,及往来寒热皆用之,有各半之意,故因而名曰半夏云”。《本草求原》则认为是五月份半夏根已成,因“形圆而白,正当夏半,故名半夏”[21]1112。历代本草均以“半夏”作为其正名记载,尚有其他异名如:“地文”“水玉”(《神农本草经》[22]215)、“和姑”(《吴普本草》[23])、“守田”“示姑”(《名医别录》[24]242)、“蝎子草”(《植物名实图考》[25]603)等称谓。其中,陈嘉谟[20]142对“守田”的理解为:“《本经》别以守田目之者,盖缘夏半前后,人多耘莳在田,斯又指名而生意也”。 李时珍亦认为是“守田会意”,同时其认为“水玉”则是从象形而名,即“水玉因形”。

“虎掌”一名始载于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或其因根茎形状似虎掌而得名[22]230。南北朝《本草经集注》:“形似半夏,但皆大。四边有子如虎掌。”[26]373唐代《新修本草》云:“根大者如拳,小者如鸡卵,都似扁柿,四畔有圆牙,看如虎掌,故有此名。”[27]266《新修本草》记载虎掌“是由跋宿者”,由跋是虎掌新根,认为两者同为一物。但李时珍却认为“虎掌因叶形似之,非根也”。

“天南星”一名始见于唐代《本草拾遗》:“南星,主金疮,伤折,瘀血,取根碎敷伤处。生安东山谷。叶如荷,独茎,用根最良。”[28]706《日华子本草》曰:“又名鬼蒟蒻”[28]706,宋代《本草图经》曰:“一说天南星如本草所说,即虎掌也。小者名由跋,后人采用,乃别立一名尔。”[29]266明清时期本草记载中多只有天南星,以虎掌为其别名。如明代《本草蒙筌》:“《本经》载虎掌草即此,后人以天南星改称。”[20]142明代《本草纲目》曰:“虎掌因叶形似之,非根也。南星因根圆白,形如老人星状,故名南星,即虎掌也。苏颂说甚明白。宋《开宝》不当重出南星条,今并入。”[19]813李时珍认为虎掌与天南星为一物,虎掌以叶形似虎掌命名,天南星因根圆白似老人星状命名。清代《本草从新》“天南星”条下记载:“根似半夏而大,看如虎掌,故一名虎掌。”[30]83清代《植物名实图考》:“天南星,即虎掌。”[25]601

由跋始以“由跋根”之名载于魏晋《名医别录》:“主毒肿结热。”[24]237后多以由跋或由跋根见载于历代本草中,《本草经集注》[26]349《新修本草》[27]265等记载为由跋根,《本草图经》[29]266《本草品汇精要》[31]288《本草纲目》[19]816等记载为由跋。唐《新修本草》载记载虎掌“是由跋宿者”,由跋是虎掌新根,认为两者同为一物[27]266。

2 基原考证

2.1 半夏及其混淆品由跋的基原考证

半夏最早的记载见于战国时期的《礼记》:“仲夏之月,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堇荣。”然而关于“半夏生”的理解诸家颇有争议,《吴普本草》《本草图经》等本草著作中则均记载“半夏二月始生苗叶”,与《礼记》记载“五月生者”有所不同,清代刘云密在其《本草述》中就对仲夏月生提出质疑:“《月令》曰:仲夏之月半夏生。历代《本草》皆言其二月生苗,验其生时,果不在夏,乃时珍不审,即谓其生当夏之半也,不同说梦哉?”[21]1097关于此间的原因可能为:1)其“五月半夏生”所指并非生叶,而是块茎等其他部位,如《本草求原》曰:“《月令》五月半夏生。言其根也。”2)目前公认《礼记》为西汉戴圣所著,戴圣为当时梁国(今河南商丘)人,中原地区仲夏之“半夏生”,或指半夏在5—6月一半的时令(即2—3月)出苗,与本草所载“二月生”基本接近。3)五月可能指的是半夏倒苗期,如《本草求原》:“半夏二月阳盛而苗生,五月一阴之时而苗枯,根乃告成。”[21]11124)亦不排除可能不同地区气候影响半夏的生长,如北方种植半夏时间较南方晚。

半夏被本草所收载最初见于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学专著,即成书于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张、咳逆肠鸣、止汗。一名地文,一名水玉。生川谷。”[22]215其功效与今半夏基本一致,但未对其原植物形态做出描述,无法推测其基原。魏《吴普本草》最早对半夏做出形态记载:“一名和姑,生微丘,或山野中。叶三三相偶,二月始生,白华圆上。”[23]其生长时期为农历二月,叶“三三相偶”以及其块茎“白华圆上”等特征均与当代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ternata(Thunb.) Breit.特征相符。《名医别录》则最早提及其产地与采收:“生槐里,五月、八月,采根暴干。”[24]242槐里为今陕西兴平一带,其采收时间与当代半夏相近,半夏受气温影响而呈现多次倒苗现象,如常见5、7、11月等,因此农历五、八月恰为倒苗之后。南北朝《本草经集注》:“槐里属扶风,今第一出青州,吴中亦有,以肉白者为佳,不厌陈久,用之皆汤洗十许过,令滑尽,不尔戟人咽喉。方中有半夏,必须生姜者,亦以制其毒故也。”[26]354陶弘景最早详细提出了半夏的道地产区及品质评价方法,“肉白者为佳,且不厌陈久”,后世形成六陈八新。除延续汉代以来的汤洗以外,明确提出“姜制其毒”的方法为后世所推崇,其后半夏历代以姜制法最为常用,此法当为仲景所用姜作为配伍减毒之发展。

唐代《新修本草》[27]264中记载半夏:“所在皆有。生泽中者,名羊眼半夏,圆白为胜。”《新修本草》进一步形象地将半夏的药材性状特征加以概括,即似羊眼而外形圆白者品质较好,该特点与今所用正品半夏完全相符。

宋代《本草图经》中对半夏的原植物形态、道地性品质等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记载:“半夏,生槐里川谷,今在处有之,以齐州者为佳。二月生苗一茎,茎端出三叶,浅绿色,颇似竹叶而光,江南者似芍药叶。根下相重生,上大下小,皮黄肉白。五月、八月内采根,以灰裹二日,汤洗暴干。一云五月采者虚小,八月采者实大。然以圆白,陈久者为佳。其平泽生者甚小,名羊眼半夏。”[29]265其采用“灰裹”的目的应为吸收表面黏液。结合其所附齐州半夏图(见图1A),可知半夏二月生苗,茎独立不分叉,茎端生三片叶,浅绿色,根茎上大下小,皮黄肉白等特征,与今之天南星科半夏P.ternata特征完全相符。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已经观察到半夏叶形变异的情况,如“竹叶”“芍药叶”等类型,现从各产区可见到多种叶型。本草记载其采收时期约为夏秋两季,其品质以圆白陈久为佳,均与今相符。其所提出的“齐州半夏”为后世所推崇,明代官修《本草品汇精要》将齐州定为道地。不少方书中半夏药材的处方用名亦明确“齐州半夏”,如宋代张杲《医说》:“治卒死刘太丞毗陵人,有邻家朱三,只有一子年三十一岁,忽然卒死,脉全无。请太丞治之。取齐州半夏细末一大豆”。

明清以来的本草著作关于半夏的形态描述,多引自《本草图经》而较少增补。此外,不少本草著作附有半夏植物图。明代《本草品汇精要》所附药图(见图1B)可见半夏生一茎,顶端叶三出,长圆状椭圆形或披针形,两头锐尖,其块茎圆球形,白色,具须根,与今之半夏P.ternata一致[32]353。该图半夏叶形明显较《本草图经》宽,当为实物写生图。明代《本草纲目》附图(见图1C)应为转绘自《本草图经》。明代《本草原始》[33]196附图(见图1D)可见半夏块茎圆球形,白色,正面光滑,背面有脐点、须根痕,注有药材性状鉴别要点:“正面光,色白;背有脐带并鬃眼圆白,陈旧者良。” 清代《植物名实图考》同样提到半夏的不同叶形变异情况:“半夏,所在皆有,有长叶、圆叶二种,同生一处,夏亦开花,如南星而小,其梢上翘似蝎尾,固始呼为蝎子草……《本草会编》谓俗以半夏性燥,多以贝母代之,不知痰火上攻,昏溃口噤,自非半夏、南星,曷可治乎?半夏一茎三叶,诸书无异词,而原图一茎一叶,前尖后歧,乃似茨姑叶。余曾遣人绘川贝母图,正与此合,岂互相舛误耶?”[25]603文字描述结合其附的2幅半夏图(见图1E1)与今之半夏P.ternata特征一致,并提出当时有以贝母充当半夏入药的现象。民国《中国药物标本图影》所附半夏图(见图1F)中,可见茎端叶三全裂,叶片长圆状椭圆形,浅绿色,有S型附属器,球形块茎,须根痕等特征与今之半夏一致[34]。

由上可知,历代半夏入药的主流基原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ternata的块茎无疑。

关于历代提及的半夏混淆品亦有多种,最早南北朝《雷公炮炙论》:“勿误用白傍子,真似半夏,只是咬着微酸,不入药用”[35],所提及的“白傍子”今已不可考。其后,唐代《新修本草》中记载了由跋:“然江南者,大乃径寸,南人特重之,顷来互相用,功状殊异。问南人,说苗乃是由跋,陶注云:虎掌极似半夏,注由跋乃说鸢尾,于此注中似说由跋,三事混淆,陶竟不识。”[27]265可见,江南等地唐代时便有形状较半夏大的由跋做半夏用,且其苗称之为“由跋”。关于由跋最早的出处当为《名医别录》,然仅仅记载了其主治 “主毒肿结热”[24]237,因此无法推测其当时的基原。陶弘景[26]349最早做了注解:“本出始兴,今都下亦种之。状如乌翣而布地,花紫色,根似附子。苦酒摩涂肿,亦效。不入余药。” “始兴”在今广东省韶关市境内,“都下”当指陶弘景所在的南京一带,可见当时由跋就已经人工栽培了。其提到的形态似“乌翣”的植物显然不是天南星科,而应是鸢尾属植物。《新修本草》在由跋根项下亦认为陶弘景所言的是鸢尾:“寻陶所注,乃是鸢尾根,即鸢头也”[27]265。《新修本草》认为当时的由跋是江南一带作半夏用的一种形态相似的植物:“由跋,今南人以为半夏,顿尔乖越,非唯不识半夏,亦不知由跋与鸢尾也”[27]265,因此《新修本草》谓陶弘景是“三事混淆,陶竟不识”。从“大乃径寸”来看,可能为虎掌P.pedatisecta的幼年块茎,因其还未生子芽,故与半夏形态相似。今安国等地依然种植较广,习称“虎掌”,且在当地栽培历史十分悠久。《本草图经》记载“今冀州人菜园中种之,亦呼为天南星”[29]266,可见该品种最晚在宋代就被普遍种植了。至今安国一带将虎掌P.pedatisecta的幼年块茎作半夏,而成熟形如虎掌的作天南星。究其原因为P.pedatisecta幼年期亦为三片叶,与半夏十分相似。

唐代《本草拾遗》提出由跋的形态:“由跋苗高一、二尺,似蒟蒻,根如鸡卵,生林下,所谓由跋也。”从其“似蒟蒻”的特征推测或为天南星科磨芋属Amorphophallus植物,谢宗万[11]考证认为其基原为磨芋A.rivieriDurieu.。

五代时韩保升《蜀本图经》[28]649记载由跋的形态为“春抽一茎,茎端直八九叶,根圆扁而肉白。”[28]649该描述较简单,然“八九叶”的特点与虎掌P.pedatisecta或多种天南星属植物相近。宋代苏颂[29]265《本草图经》在半夏条内将前人关于由跋的描述加以汇总:“又由跋绝类半夏,而苗高近一、二尺许,根如鸡卵大,多生林下,或云即虎掌之小者,足以相乱。”《本草图经》将陈藏器所提出的“似蒟蒻”删除,可见不赞成磨芋属的植物为由跋,提出由跋为虎掌P.pedatisecta幼年时期的可能,并指出其作为半夏的混淆品入药的现象。

明清以来,对由跋的形态描述多引自陈藏器,亦有附图,如《本草品汇精要》所附由跋图可见块茎圆大,与半夏相似[32]351。单叶放射状分裂,裂片披针形,为天南星科植物特征,类似一把伞南星Arisaemaerubescens(Wall.) Schott.。

李时珍[19]813,816在《本草纲目》虎掌与天南星条下记载:“大者为虎掌、南星,小者为由跋,乃一种也。”又在由跋条下记载:“时珍曰:此即天南星之小者,其气未足,不堪服食,故医方罕用,惟重八、九钱至一两余者,气足乃佳。正如附子之侧子,不如附子之义也。”认为虎掌、天南星、由跋乃是同物异名,由跋为幼年时期。其附图较简陋,可见块茎类圆形,无法具体确定是哪一物种。其叶顶端三全裂,每一裂片又分成三小裂,近现代学者对该植物形态的考证存在较大争议。谢宗万[11]认为此处由跋即是虎掌之幼小者,胡世林[3]也持此观点,并阐述理由为:虎掌种子发芽后幼苗曾有单叶、三叶的阶段,且块茎还未长出子块茎,故与半夏十分相似。但《本草纲目》所附图与虎掌植物特征相去较远,又有学者就该图提出反对其为虎掌幼苗的观点,认为虎掌无论单叶、三叶还是成熟期,均与所附药图特征不符。天南星属与半夏属植物中没有与该附图特征相符的物种,而磨芋属Amorphophallusblume与之叶片分裂特征相近[10]。

《植物名实图考》中对由跋的记载为:“由跋,《本经》下品。《蜀本草》一茎八九叶,最晰。俗皆呼小南星,别是一种,非南星之新根也。陈藏器所述不误。”[25]602认为由跋不同于虎掌或天南星,是另一种药材。其附图(见图1E2)可见单叶放射状分裂,叶片卵状披针形,与天南星属多种植物相近,但又与天南星药材明确区分开。谢宗万[11]认为该图与滇南星ArisaemayunnanenseS. Buehet性状接近。《中药大辞典》中记载“小南星”的基原为A.ringens(Thunb.) Schott.,即为普陀南星,其生双叶或单叶,叶片3全裂的特征与半夏相近,符合历代本草中半夏由跋极为相似的记载[36]。但《中国植物志》中记载普陀南星裂片的性状、大小、颜色均与半夏有所差别[37]155。

注:A.《本草图经》所附齐州半夏图;B.《中华大典》引《本草品汇精要》所附图(1.齐州半夏,2.由跋);C.《本草纲目》所附图(1.半夏,2.由跋);D.《本草原始》所附半夏图;E.《植物名实图考》所附图(1.半夏,2.由跋);F.《中国药物标本图影》所附半夏图。图1 不同历史时期本草所附半夏与由跋图

综上所述,考证历代本草,认为古代半夏入药的主流基原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ternata的块茎,尚有虎掌、由跋、贝母等混作半夏入药。由跋因其古代文献文字及附图描述记载较少且不一,大概有天南星科磨芋属(Amorphophallus)植物磨芋AmorphophallusrivieriDurieu.、虎掌P.pedatisecta的幼年块茎、一把伞南星Arisaemaerubescens、滇南星A.yunnanense等多种混淆品。此外,近代以来由于资源、经济效益等因素影响,曾大量栽培天南星科犁头尖属鞭檐犁头尖T.flagelliforme,取其块茎作为半夏药材,名为水半夏,至今部分地区仍在使用。水半夏无半夏降逆止呕之功,且毒性较大,故应对该现象予以纠正。

2.2 天南星与虎掌的基原考证

天南星一名最早见于唐代《本草拾遗》,多数本草认为天南星即为早期的虎掌。自有天南星以来,虎掌在出处方中逐步减少,直至不再使用。而关于虎掌基原则多数认为是由跋成熟或者多年生者。

虎掌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苦,温。主心痛,寒热结气,积聚伏梁,伤筋痿拘缓,利水道。”[22]230魏晋时期《名医别录》记载其:“微寒,有大毒。除阴下湿,风眩。生汉中山谷及冤句。二月、八月采,阴干。”[24]258汉中为今陕西西南部、汉江北岸一带,冤句为今山东省荷泽,今均有虎掌、天南星等药材分布。《神农本草经》与《名医别录》均未提及虎掌原植物形态,难以确定当时所用之基原。

南北朝时期,陶弘景[26]373在其著作《本草经集注》中首次对虎掌进行形态描述:“近道亦有。形似半夏,但皆大。四边有子如虎掌。今用多破之或三、四片尔。方药亦不正用也。”古代本草中对半夏的描述多为“白华圆上”,可知陶弘景所载虎掌根茎形态与之类似,但更大,且四边有子似虎掌。与半夏属植物虎掌P.pedatisecta的形态 “块茎近圆球形,直径可达4厘米……块茎四旁常生若干小球茎”[37]203极为相似,因此推测其所载虎掌即为P.pedatisecta。

唐代《新修本草》虎掌条下明确提出为多年生的由跋,其记载道:“此药是由跋宿者。其苗一茎,茎头一叶,枝丫夹茎。根大者如拳,小者如鸡卵,都似扁柿,四畔有圆牙,看如虎掌,故有此名。其由跋是新根,犹大于半夏二、三倍,但四畔无子牙尔。陶云虎掌似半夏,也即由跋,以由跋为半夏,释由跋苗全说鸢尾。南人至今犹用由跋为半夏也。”[27]266《新修本草》中对虎掌的形态描述更加详细,与虎掌P.pedatisecta完全相符。

唐代《本草拾遗》中首次以天南星之名收入本草:“天南星,主金疮,伤折,瘀血,取根碎敷伤处。生安东山谷。叶如荷,独茎,用根最良。”[28]706对其形态描述为独茎,叶如荷,说明其单生一叶,叶柄长的特征。荷叶为圆形放射状,《中国植物志》记载天南星科植物“叶单1或少数……叶片全缘时多为箭形、戟形,或掌状、鸟足状、羽状或放射状分裂。”[37]1不能确定其具体为何种基原。有学者考证其为一把伞南星Arisaemaerubescens[7],也有学者因其产地安东(今属辽宁)现代无一把伞南星分布而不同意该观点[8],故该结论仍待考证。唐代出现的天南星所载功效更像是一种跌打损伤药,与后世天南星祛风痰的功效相去甚远,加之植物形态亦差别较大,与虎掌原本并非一物,而有可能为鬼臼属八角莲Dysosmaversipellis(Hance) M. Cheng ex Ying之类。这点或可从宋代《本草图经》的江州虎掌图得到印证。宋《开宝本草》首次将天南星单列成条,作为一个新药材处理:“生平泽,处处有之,叶似蒻叶,根如芋,二月、八月采之。”[38]其性状接近天南星属植物,但描述简单,具体基原无法确定。

宋代《本草图经》将虎掌与天南星分列在不同条下,说明宋代亦认为两者不同。其对虎掌各时期形态做出十分详尽的描述:“虎掌,生汉中山谷及冤句,今河北州郡亦有之。初生根如豆大,渐长大似半夏而扁,累年者其根圆及寸,大者如鸡卵。周回生圆芽二、三枚,或五、六枚。三月、四月生苗,高尺余。独茎上有叶如爪,五、六出分布,尖而圆。一窠生七、八茎,时出一茎作穗,直上如鼠尾。中生一叶如匙,裹茎作房,旁开一口,上下尖。中有花,微青褐色。结实如麻子大,熟即白色,自落布地,一子生一窠。九月苗残取根,以汤入器中,渍五、七日,汤冷乃易。日换三、四遍,洗去涎,曝干用之。或再火炮。今冀州人菜园中种之,亦呼为天南星。江州有一种草,叶大如掌,面青背紫,四畔有芽如虎掌,生三、五叶为一本,冬青。治心痛寒热积气,不结花实,与此名同,故附见之。”[29]266其根茎“周回生圆芽”“独茎有叶如爪,五、六出分布,尖而圆”“一窠生七、八茎”“直上如鼠尾”“裹茎作房”等分别对应《中国植物志》中对虎掌“块茎四旁常生若干小球茎”“叶片鸟足状分裂,裂片6-11,披针形,渐尖”“叶1~3或更多,叶柄淡绿色,长20~70厘米”“花序柄长20~50厘米,直立”“下部具鞘”等性状,故可以确定《本草图经》中记载的虎掌即为现代虎掌P.pedatisecta[37]204。《本草图经》又记载当时冀州已有种植,并称作“天南星”,说明此时已有虎掌的种植,且与天南星有混用入药的现象。其所附药图(见图2A)中,冀州虎掌形态明显与虎掌相符,江州虎掌文字记载及附图均与天南星科植物特征不符,有学者考证其为“江州虎掌”,是一年生的八角莲Dysosnaversipellis(Hance) M. Cheng ex Ying或六角莲D.pleiantha(Hance) Woodson.[7]。

《本草图经》中对天南星的描述则为:“《本经》不载所出州土,云生平泽,今处处有之。二月生苗,似荷梗,茎高一尺以来。叶如蒟蒻,两枝相抱。五月开花似蛇头,黄色。七月结子作穗似石榴子,红色。根似芋而圆,二月、八月采根,亦与蒟蒻根相类,人多误采。茎斑花紫是蒟蒻。”[29]266其“似荷梗,茎高一尺”“叶如蒟蒻”“开花似蛇头,黄色”“结子作穗似石榴子,红色”“根似芋而圆”等文字描述及所附滁州天南星图(见图2A)与当代异叶天南星ArisaemaheterophyllumBI.在《中国植物志》[37]157中描述相符,其所附江宁府南星药图特征则与前文所述虎掌相符。说明此时已有虎掌与天南星两种药材混用入药的现象。《本草图经》对这一现象也有记载,并提出由跋与天南星为不同生长阶段的同物异名:“今天南星大者四边皆有子,采时尽削去之。一说天南星如本草所说,即虎掌也。小者名由跋,后人采用,乃别立一名尔。”又记载了其易与半夏、蒟蒻、鬼芋等药材相混:“又陈藏器云:半夏高一、二尺,由跋高一、二寸,此正误相反言也。今由跋苗高一、二尺,茎似蒟蒻而无斑,根如鸡卵。半夏高一、二寸,亦有盈尺者,根如小指正圆也。江南吴中又有白蒟蒻,亦曰鬼芋,根都似天南星,生下平泽极多。皆杂采以为天南星,了不可辨。市中所收,往往是也。但天南星小,柔腻肌细,炮之易裂,差可辨尔。”其所言“蒟蒻”“鬼芋”者,在《中国植物志》中均指磨芋属蒻头AmorphophallusrivieriDurieu。《本草图经》言明天南星是唐代出现的药材,古方记载中只有虎掌:“古方多用虎掌,不言天南星。天南星近出唐世,中风痰毒方中多用之。”

明代《本草蒙筌》中仅有天南星条下记载,其对天南星的形态描述与《本草图经》基本一致,可推测其为天南星ArisaemaheterophyllumBI.。又将它与易混乱的药材鬼蒟蒻从茎花颜色、大小、质地等方面作出区别:“《本经》载虎掌草即此,后人以天南星改称。亦与鬼蒟蒻相侔,每逢冬月间误采。殊不知蒟蒻茎斑花紫,根极大肌粗;南星茎青花黄,根略小肌细。炮之易裂,得此才真。”[20]陈嘉谟所云“鬼蒟蒻”者即为《本草图经》之“蒟蒻”,现代考证其基原为磨芋属植物Amorphophallusrivieri。

明代李时珍认为虎掌与天南星为同一药物,将两者归并,从而造成后代2种药材的混乱。李时珍[19]813在其著作《本草纲目》中将虎掌与天南星列为一条,又说由跋是其同物异名而小者:“虎掌因叶形似之,非根也。南星因根圆白,形如老人星状,故名南星,即虎掌也。苏颂说甚明白。宋《开宝本草》不当重出南星条,今并入……大者为虎掌、南星,小者为由跋,乃一种也。今俗又言大者为鬼臼,小者为南星,殊为谬误。”李时珍认为虎掌并非根部形态似虎掌而得名,而是因叶形得名,该说法有些牵强,虎掌叶为鸟踞状分裂,披针形,并不似虎掌形。其附图(见图2C)较为简陋,但可见佛焰苞喉部开阔,肉穗花序与佛焰苞分离,果如石榴子,又有文字描述“根圆白,形如老人星状”,与当代异叶天南星Arisaemaheterophyllum更为接近。亦有学者考证认为其与虎掌P.pedatisecta更为接近[7-8]。其后多数本草引用李时珍之说,只保留天南星条,虎掌逐渐不再列入。

明代《本草原始》仅载有天南星一条,对其生境及形态描述与《本草图经》基本一致,其所附药图(见图2D)中可见天南星独生一叶,如鸟踞状分裂,根圆形,佛焰苞与花穗不相分离,结合其文字描述,可确定为A.heterophyllum[33]230。又明确指出与虎掌是2种不同的药材:“是虎掌,非南星也。然南星多生南方,根圆如星,故以名之。”其又“天南星”条下附虎掌的相关描述为:“虎掌根、蒟蒻根均似天南星,人杂采以为天南星,淆卖了不可辨。火炮易裂着是南星,炮之不裂者是虎掌蒟蒻也。”其所附虎掌药图中可见花穗与佛焰苞分离,为虎掌P.pedatisecta的特征。可见此时虎掌被逐步分列,侧重使用天南星,虎掌仅作为别名或者混淆品存在。

明清时期本草中多从此说,以虎掌、天南星为一物,仅记载天南星一条。如《本草崇原》:“《本经》之虎掌,今人谓之天南星,处处平泽有之”[39]198;《本草从新》:“天南星……根似半夏而大,看如虎掌,故一名虎掌”[30]83;《本草求真》:“根似半夏。看如虎掌者良”[40]等。

清代《植物名实图考》:“天南星,本经下品。昔人皆以南星、蒻头,往往误采,不可不辨。江西荒阜废圃,率多南星,湖南长沙产南星,俗呼蛇芋;衡山产蒻头,俗呼磨芋,亦曰鬼芋。滇南圃中,蒻头林立,南星绝少,药肆所用,皆由跋也。由跋自是一种,唐本草谓南星是由跋宿根所剩,验之亦殊不然。而南星与蒻头,根虽类。茎、叶、花、实绝不相同,半夏、由跋,花似南星,而皆三叶,由跋又有六七叶者,俗皆呼小南星。但南星生叶,亦有两种,一种叶抱如环,一种周围生叶,长如芍药。开花有如海芋者,即图经所云:花似蛇头,黄色。一种开花有长稍寸余,结实作红蓝色,大如石榴子,又似玉蜀黍形而稍微齐。明王佐诗:君看天南星,处处入本草;夫何生海南,而能济饥饱?盖误以蒻头为南星也。”[25]601《植物名实图考》又有一条“天南星即虎掌”记载:“天南星,《本经》下品。江西、湖、广山坡废圃多有之。俗呼蛇芋,与蒟蒻相类,惟叶初生相抱如环、开花顶上有长梢寸余为异,不仅以茎之有斑、无斑可辨。”

《植物名实图考》中认为天南星即虎掌,但明确提出由跋为另一种不同的植物。且提出了天南星与蒻头的区分不可仅凭古代文献记载的“茎之有斑、无斑”,还要看其茎、叶、花、实的不同之处。其所附4幅药图(见图2E)中,图E1佛焰苞漏斗形,喉部边缘外卷,附属器纤细,至喉外,叶抱如环,特征与异叶天南星A.heterophyllum相近;图E4与一把伞南星A.erubescens完全相符。图E2、E3块茎分别与半夏属虎掌、天南星属植物相近,但叶、花穗等特征相去较远。有学者考证认为其属于磨芋属Amorphophallus植物[9,13]。

民国《中国药物标本图影》仅中有“天南星”条(见图2F),其所附块茎药材有小块茎旁生,为虎掌P.pedatisecta的特征[34]。原植物标本可见叶片披针形,侧裂片依次变短小,为异叶天南星A.heterophyllum特征,说明此时天南星与虎掌仍作混用。

民国《本草药品实地之观察》仅载有天南星一条:“名见《开宝》《纲目》列于毒草类,与《本经·下品》之虎掌合并之。关于本草之考察,牧野氏云:‘《本经》之虎掌,即《开宝》之天南星,考定其原植物为A.heterophyllumBI.。’若从苏颂之说,分别虎掌与天南星为二种植物,则吾国本草上之虎掌,决非日本产之A.ThunbergiiBI.也。又苏颂所言之天南星者,与日本之AmorphophalluskiusianaMakinox相类,或即本属植物之一种也。《植考》之天南星,亦为Arisaema属之一种;盖同属植物之可呼为天南星甚多。例如:ArisaematatarinowiiSchott.等皆是也。”[1]59

注:A.《本草图经》所附虎掌与天南星图(1.冀州虎掌,2.江州虎掌,3.滁州天南星,4.江宁府南星);B.《本草品汇精要》所附图(1.冀州虎掌,2.江州虎掌,3.滁州天南星,4.江宁府天南星);C.《本草纲目》所附虎掌及天南星图;D.《本草原始》所附图(1.天南星,2.虎掌);E.《植物名实图考》所附天南星图;F.《中国药物标本图影》所附天南星图。图2 不同历史时期本草所附虎掌与天南星图

现代部分文献如《中国药材学》[41]《中华本草》[42]504等将仍将P.pedatisecta作为天南星药材来源之一,但多数文献记载天南星的来源为天南星Arisaemaerubescens、异叶天南星A.heterophyllum和东北天南星A.amurenseMaxim.3种,而将虎掌P.pedatisecta作为药材虎掌南星的来源。

《中国药典》中规定天南星的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erubescens、异叶天南星A.heterophyllum或东北天南星A.amurense的干燥块茎[43]57。

综上所述,唐代之前本草中仅载有“虎掌”,其基原为半夏属虎掌P.pedatisecta。唐代起出现“天南星”的相关记载,然与后代天南星功效不同,可能为小檗科鬼臼属植物。宋时期本草将虎掌与天南星分项而列,虎掌基原仍为虎掌P.pedatisecta,天南星则演变为天南星科植物,主流基原为异叶天南星A.heterophyllum,但出现与虎掌作同种药材入药的现象,且存在蒻头Amorphophallusrivieri等混淆品。明清时期自李时珍将天南星与虎掌视为同物以来,其后多数本草学家基本认可并延续,而不再用虎掌之名。现代已将虎掌与天南星的来源作出明确区分,但仍存在虎掌当作天南星入药的现象。因此,历代本草记载中虎掌的基原为半夏属虎掌P.pedatisecta,天南星的主流基原为天南星属异叶天南星Arisaemaheterophyllum、天南星A.erubescens,虎掌P.pedatisecta。东北天南星A.amurenseMaxim.是近代以来才作为天南星入药,可能与东北地区新开发的产区有关。当前天南星药材商品主流依然以P.pedatisecta为主。

3 道地性考证

3.1 半夏的道地性考证

根据历代本草记载,半夏历代推崇山东齐州,一直延续至清朝,近代以来形成另一道地产区,湖北荆州一带,习称“荆半夏”。民国后半夏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生产,主要产区为湖北、四川、安徽、浙江等地。其历代品质评价均以圆白陈久者为佳,道地性变迁信息见表1。

表1 不同历史时期半夏道地性变迁信息

续表3

3.2 天南星及虎掌的道地性考证

历代本草最初记载虎掌生于陕西、山东,江苏一带,后河北成为其道地产区,明清时期本草中不再以虎掌之名记载。天南星之名最早出现于唐代,记载其产地为安东,即今辽宁地区,然此时期基原不明。宋代及之后本草中记载天南星皆处处有之(见表2)。

4 采收加工炮制考证

4.1 半夏的采收加工炮制考证

历代本草文献记载半夏的采收时期大多为农历五月、八月,与现代夏秋两季的采收时期一致。历代本草记载半夏“采根”,结合所附药图可确定药用部位为其块茎。

关于经典名方中半夏的加工炮制情况,《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17首包含半夏的药方中,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的5首处方中半夏均标注“洗”,而《金匮要略》中的4首则未标明。后金李东垣“升阳益胃汤”,明代王肯堂“养胃汤”均标明半夏“汤洗”,宋代许叔微“竹茹汤”标注“姜汁半盏,浆水一升煮耗半”,剩余药方未标注。可见历代药方中多标注半夏“洗”或“汤洗”,且绝大部分经典名方与姜配伍使用。而现代则多与《中国药典》所规定的饮片一致,主要为“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4种,其中明确规定生半夏需炮制后方可内服使用。因此,开发此类经典名方时应遵循原文标注方法或是尊重历史演变存在争议,需对半夏的历代炮制加工进行系统考证,以明确其发展脉络,得出合理的炮制方式。

半夏的毒副作用古代早已被发现并采取了相应的减毒措施,最早期主要采用热水的处理方法,如汉代出土的《武威汉代医简》中记载半夏就以水煮的方法炮制:“半夏毋咀,洎水斗六升,炊令六沸。”“毋咀”即完整个子药材不经过切制等处理,意在对半夏表面的黏液进行去除。秦汉时期《黄帝内经》[49]中的半夏秫米汤,“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其中治半夏可能为最早的半夏炮制品,但其具体炮制方法未详细描述。明代李中梓仅解释其应为炮制品:“治半夏,犹言制过半夏也。” 汉代张仲景《金匮玉函经》[50]中提到:“凡半夏不咀,以汤洗数十度,令水清滑尽,洗不熟有毒也。” 该方法与《武威汉代医简》十分相似,也是用不经破碎的完整药材,将用水略煮改成热水即“汤”洗,要求“水清滑尽”,而且强调“洗不熟有毒”。其所谓“滑”的物质,即现代研究认为的半夏表面的黏液物质。从组织构造上看,半夏块茎的外层有多列木栓细胞。部分木栓细胞中含有黏液物质,草酸钙针晶成束含于黏液细胞中,且针晶束的结构较为特殊,如具有特殊的针尖状末端、针晶表面有凹槽和倒刺、附带某些毒蛋白(如凝集素蛋白),使得其不经处理时易引发咽喉等部位的炎性刺激。因此通过反复的热水处理,充分去除其表面的针晶束,避免不良反应。张仲景使用半夏时多以“洗”注明其炮制要求。相近历史时期的《名医别录》中最早将“生令人吐,熟令人下。用之,汤洗令滑尽”的处理要求纳入本草。“生令人吐”恐即其对咽喉部所产生的强烈刺激,而“熟令人下”则说明经过热处理使其熟后则可下咽,具体使其“熟”的操作便是“汤洗令滑尽”,与张仲景所述方法完全一致。可见早期热水处理是半夏的主要处理方法。至于汤洗的次数,不同的本草或方书要求也不同,有5遍、7遍、10遍,或言净洗、汤泡、汤浸洗等,但目的则相同。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仲景往往以生姜配伍半夏使用,且大多比例相当。《药对》中已有半夏畏生姜的记载:“射干为之使,恶皂荚,畏雄黄、生姜、干姜、秦皮、龟甲,反乌头。”[28]645“相畏”出自《神农本草经》,后世总结其为药物之间的互相抑制作用,药物毒性或不良反应能被另一种药物消减之意。可见生姜能降低半夏的不良反应,这也是仲景将其配伍使用的原因,后世凡用半夏的处方往往加姜亦是源于此。正是基于此实践,逐步衍生出姜直接作为辅料来对半夏进行炮制的方法,如晋代刘涓子[51]所著《刘涓子鬼遗方》中记载:“半夏(三两,汤洗七遍,生姜浸一宿熬过)”,这或为最早关于姜制的记载。南北草《本草经集注》序录及正文中分别记载:“半夏有毒,用之必须生姜,此是取其所畏,以相制耳”“方中有半夏,必须生姜者,亦以制其毒故也。”[26]11唐代《药性论》:“汤淋十遍去涎方尽,其毒以生姜等分制而用之。”[28]645此后生姜制半夏成为历代医家公认的炮制方法,如宋代陈衍[21]1080《宝庆本草折衷》中所言:“半夏以生姜制其毒,乃法之常。” 元代王好古[21]1081《汤液本草》“生,令人吐;熟,令人下。用之汤洗去滑令尽。用生姜等分制用,能消痰涎,开胃健脾。”可见半夏在热水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为了姜制,并成为历代医家所认可的最主流的炮制方法,姜制是可考最早的半夏加辅料炮制工艺。针对生姜杀半夏的功效机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生姜中的姜辣素类成分能抑制 COX-2、PGE2、TNF-α、NO、MDA的生成,减轻半夏毒针晶所致的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半夏的刺激性。同时生姜能够增强半夏温化痰饮、降逆止呕的功效,明清时期医家对其协同功效多有探讨,如明代《药性粗评》、清代《得配本草》《本草求真》中均记载半夏加入生姜共制可治用于治疗寒痰。从历史演变脉络看,半夏与生姜配伍以减毒增效早有基础。

随着临床实践的进一步发展,自南北朝时期发展出姜制半夏以来,历代医家通过各种配伍以拓宽半夏的临床适应症,满足不同病症的需求,故半夏的炮制由早期单一的汤洗逐步扩展到运用多种辅料与半夏共制。如逐步将具有祛风、燥湿、清热等功效的白矾、皂荚、石灰、竹沥等辅料加入,发展出针对不同病症的半夏炮制品。

白矾是生姜以外较早应用于半夏炮制的辅料。白矾最早可见于北宋时期,《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新法半夏汤”中记载了姜矾同制半夏的炮制方法:“大半夏四两(汤浸洗七次,每个切作二片,用白矾末一两,沸汤浸一昼夜,漉出,别用汤洗去矾,俟干,一片切作两片,再用生姜自然汁于银盂中浸一昼夜,却于汤中炖,令姜汁干尽,以慢火焙燥,为细末,再用生姜自然汁搜成饼子,日干或焙干,炙黄勿令色焦)。”[52]又“牛黄生犀丸”一方中记载“半夏(白矾制)”。北宋另一方书《圣济总录》中则提到2种加入白矾做辅料炮制半夏的方法,为“白矾水浸七日焙干”与“白矾水煮焙”[53]。南宋《宝庆本草折衷》中对白矾制半夏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又与白矾相宜。然又有净洗薄切,瓷器贮之。每壹两,以白矾末叁钱,重铺其上,沸汤淋注,与药平满,浸一昼夜,嚼之不戟喉舌,曝为元散。”[21]1081此法与当代“清半夏”制法已十分接近。其后明清时期诸本草方书均有加入白矾、甘草共制的记载,如《本草约言》“常用亦以姜、矾、甘草煮之”[21]1088,并已发现半夏与姜矾同制可用以治疗湿痰、清水痰。现代研究表明,白矾溶液中的铝离子络合毒针晶中的草酸钙,可使其分解破坏,又白矾溶液呈酸性,可以溶解或水解毒针晶中的蛋白,此双重作用使半夏的毒性显著降低。

此外,在宋代方书中多处提及半夏曲,然无名明确的造曲工艺记录。造曲工艺最早见于明代韩懋《韩氏医通》:“痰分之病,半夏为主……然必造而为曲,以生姜自然汁、生白矾汤等分共和造曲,楮叶包裹,风干,然后入药。”此法为后代医家所认可并延续,其后的诸多本草将半夏曲转引并沿用至今。

自明代起辅料范围进一步扩大。明代《药性粗评》:“五月、八月采根,石灰水淹过二三日,洗净,又以矾汤浸过,涎尽为度,温汤洗净,漉出,暴干收贮,须陈久过性者方可用……以姜制之。”[21]1083这或为石灰作为辅料炮制半夏的首次记载。然亦有学者认为《本草图经》中提到的“采得当以灰裹二日,汤洗,暴干之”中的灰便是石灰,如此则可早至宋代。此外尚有明代《药性会元》:“又法:用滚水调石灰浸透,再用明矾、朴硝煎水,浸透,晒干,可以嚼食。”[21]1088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一种仙半夏的制法:“用大半夏一觔,石灰一觔,滚水七八盌,入盆内搅凉,澄清去渣,将半夏入盆内手搅之,日晒夜露七日足,捞出控干。用井华水洗净三四次,泡三日,每日换水三次,捞起控干。用白矾八两,皮消一觔,滚水七八盌,将矾消共入盆内搅晾温,将半夏入内浸七日,日晒夜露足,取出,清水洗三四次,泡三日,每日换水三次,取出控干。入后药,甘草、南薄荷各四两……共十四味,切片,滚水十五盌晾温,将半夏同药入盆内,泡二七日足,日晒夜露。搅之,将药取出,与半夏同白布包住,放在热炕,用器皿扣住,三炷香时,药与半夏分胎,半夏干收用。”[21]1107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石灰水的强碱性可使半夏的碳酸钙针晶结合蛋白变性,并使部分针晶絮凝,使其混凝在大量淀粉粒或黏液细胞中难以释放,从而降低其刺激性。

除上3种辅料外,加皂荚制风痰,加甘草制寒痰,加竹沥制火痰等记载在明清时期的本草中均常见,亦有较长的临床药用实践。历代本草医书文献中半夏的具体炮制相关记载见表3。

表3 不同历史时期半夏采收加工炮制方法

综上所述,半夏早期便以热水处理以减毒,同时以生姜配伍相畏使用;魏晋以来逐步发展成姜制;宋代以来逐步加入白矾、石灰等辅料,并采用发酵方法做成曲;明代进一步拓展到皂荚、竹沥等。加入姜、白矾和石灰3种辅料的炮制方法为历代主流,并延续至今则成为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4种炮制规格。

续表3

4.2 天南星及虎掌的采收加工炮制考证

历代本草文献记载虎掌及天南星的采收时期多为八月、九月,与现代秋冬两季的采收时期一致。历代本草记载虎掌及天南星多为采根,结合附图可见药用部位均为其块茎。

天南星的炮制与半夏相似,缘两者功效相近之故。其炮制始见于唐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记载了“姜汁浸一宿焙”“炮七次”“醋煮三次”“以石灰炒黄色为度”及“煨”等多种炮制工艺[55],已经涉及到加入生姜等辅料的制法。

宋代沿用加入生姜辅料、炮制、煨制等工艺,将炮制方法扩展得更加丰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也提到半夏的多种炮制方法,如“生用”“炮裂”“洗,姜制,炒”“浸洗,生姜自然汁煮软,切,焙干”“牛胆制,各五两”“碾为粉,用薄荷汁搜和为饼,炙熟”“煨”等。《圣济总录》:“水浸七日,切作片子,焙干”“酒煮切炒”等。并从唐代的单一辅料演变为多辅料共同炮制,如《小儿药证直诀》:“以姜汁小半盏同泡了,甘草三钱,剉,浸二宿,焙,再焙,姜汁尽为度。”[57]

宋代首次出现了胆汁做辅料炮制天南星的记载,有牛胆制和羊胆制2种,其中牛胆制法历代本草医书一直沿用。白矾作为辅料的记载最早也始于宋代,如《圣济总录》:“先用白矾汤洗七次,然后水煮软”“白矾水煮软”等。

明代起在沿用前代生姜、胆汁、白矾等辅料及水煮、火炮等工艺的同时,新增了姜矾共制的方法,此或为当代制天南星的基础。如《本草品汇精要》:“姜汁浸透炮过,或用白矾皂荚煮,去其毒,并晒干,用又以南星为末装入腊月牛胆内,当风处阴干入药用。”[31]287《医学入门》:“用生姜汁、白矾煮至中心无白点”[58]等。

后代本草多记载天南星加入生姜、白矾、牛胆辅料共制,汤洗、火炮等炮制工艺,并延续至今,其详细历史脉络见表4。

表4 不同历史时期虎掌及天南星采收加工炮制方法

续表4

续表4

综上所述,加入姜矾、胆汁等辅料炮制天南星的历史悠久,已经过临床验证其合理性。后续,如开发含天南星的名方时,可采用《中国药典》中与古代炮制原意最接近的“制天南星”饮片的炮制方法。

5 结语

5.1 半夏

考证历代本草所载半夏均为一茎三叶的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ternata,诸无异议,药用部位为其块茎。尚有虎掌P.pedatisecta、犁头尖T.flagelliforme、贝母、由跋等混作半夏入药的记载。其混淆品由跋的基原历来未达成统一,陶弘景最早对由跋形态做出描述,考证其为鸢尾;《新修本草》中记载的由跋则为虎掌P.pedatisecta的幼年块茎;陈藏器等提出的由跋形态与磨芋属Amorphophallus植物更为相近,明代《本草品汇精要》所附由跋图的特征接近一把伞南星Arisaemaerubescens,清代《植物名实图考》所附由跋图,谢宗万等考证认为其与滇南星A.yunnanense更为接近。根据历代本草记载,半夏历代推崇山东齐州,一直延续至清朝,近代以来形成另一道地产区,即湖北荆州一带,习称“荆半夏”,现代主要产区为湖北、四川、安徽、浙江等地。

经典名方中半夏药材有标明“洗”“汤洗”“姜汁半盏,浆水一升煮耗半”者,其炮制方法是否应遵循原著记载备受争议。考证历代文献表明,半夏秦汉时期便以热水处理以减毒,同时常用以生姜配伍相畏使用;自魏晋代以来逐步发展成姜制炮制规格;此后随着临床实践及炮制工艺的发展,宋代以来逐步加入白矾、石灰等辅料,并采用发酵方法做成曲;除此3种辅料外,加皂荚制风痰,加甘草制寒痰,加竹沥制火痰等记载在明清时期的本草中均常见,亦有较长的临床药用实践。姜制、白矾制、石灰制、制曲为半夏历代主流的炮制方法,延续至今,饮片则固定成为生、清、姜、法4种常用炮制规格。按照遵古原则,经典名方中包含的半夏应采用热水处理的生半夏,根据现代毒理学研究,生半夏内服存在临床用药安全风险,现已明确生品不做内服,而白矾水浸泡至透心的方法可以较好地控制其加工工艺。故经典名方所含的半夏药材,建议采纳与古代所用汤洗生半夏原意最接近的清半夏,具体方法则可按照《中国药典》的规定进行炮制。

5.2 天南星及虎掌

多数本草认为虎掌与天南星为一物,自唐代《本草拾遗》出现天南星一名后,虎掌成为别名,并逐渐在处方记载中减少,直至不再使用。陶弘景最早对虎掌的形态做出描述,考证其为虎掌P.pedatisecta,后代本草中对虎掌的形态描述均与P.pedatisecta接近。又有多数本草如《新修本草》《本草图经》《本草纲目》等认为虎掌与由跋是不同生长期的同物异名。唐代《本草拾遗》中首次出现天南星的记载,考证其基原为一把伞南星A.erubescens(Wall.) Schott.,但现代学者对此存在争议。宋代《本草图经》中对天南星植物形态的描述及附图则与异叶天南星A.heterophyllum及虎掌P.pedatisecta相近。后代本草所载天南星药材的主流基原亦多为此3种,并自《本草图经》起一直存在磨芋属Amorphophallusrivieri等混淆品。东北天南星Arisaemaamurense近代以来才开始出现,在《中药大辞典》《中国植物志》及历版《中国药典》中均作为天南星药材的正品来源。当前天南星药材商品主流依然以P.pedatisecta为主。天南星之名最早出现于唐代,记载其产地为安东,即今辽宁地区,然此时期基原不明。宋代及之后本草中记载天南星皆处处有之地。

天南星于夏秋季采挖块茎,其炮制与半夏相似,缘因两者功效相近之故。其炮制始见于唐代,出现生姜、石灰、醋等多种辅料及煮、炒、煨、炮等多种工艺,宋代加入了胆汁、白矾等辅料,辅料种类及工艺进一步丰富,记载也更加详细。明代在沿用前代生姜、胆汁、白矾等辅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出现了姜矾共制等工艺,并逐步发展为现在的制天南星饮片。故后续如开发天南星的经典名方时,可采用与古代炮制原意最接近的“制天南星”,并依据《中国药典》规定进行炮制。

猜你喜欢

本草炮制半夏
牵牛子的本草考证
不同温度对半夏倒苗的影响
我的梦想
分析半夏的炮制方法及其对药效的影响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
半夏入药多炮制
花开半夏 Let the flower blooming anywhere
半夏入药多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