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部地区旅游经济与交通耦合协调互动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

2020-10-28李嘉瑞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耦合度耦合河南省

李嘉瑞,何 勋

(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旅游与会展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2.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政府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0)

0 引言

我国旅游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快速发展,旅游经济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持续上升,多地重点发展旅游业作为本地经济的优势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1-2].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业联系密切,对旅游业持续发展起重要作用[3]24.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20年中国将进入高铁时代,“四纵四横”高铁主干网络将初步建成[4],交通系统的不断完善对旅游经济和旅游效应的显性表达将更为明显,基于此,研究旅游经济与交通间内在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对未来城市发展具有现实性意义.

国外对旅游交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者出行行为、交通对旅游业发展影响、旅游交通规划、旅游者与旅游地社区居民间的交互行为等方面[3]24-25.Javier Gutiérrez等[5]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聚焦于高铁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Stewart等[6]研究分析了交通对旅游者空间行为的影响;Prideaux[7]对旅游发展与交通的深层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距离、交通进入成本和目的地竞争力对二者关系产生作用.国内许多学者对旅游交通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孙有望、李云清[8]从多个角度论述了交通在旅游中的重要地位,以上海市为案例地,对其交通旅游线路设计提出策划方案;张兴平等[9]利用GIS系统分析了杭州市区各景点的通达度,并对旅游交通和游客出行间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提出优化对策.该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旅游交通现状分析和提出未来规划建议方面.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更多学者开始从不同视角、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对旅游和交通的深层关系进行研究.殷平[10]、汪德根[11]分别选取了郑西高铁和京沪高铁进行研究,分析了高铁开通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汪德根认为高铁效应主要表现为马太效应、过滤效应、扩散效应和叠加效应等特征;陈晓[12]和王永明[13]86-90分别利用模糊数学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大连市和西安市的城市交通与旅游发展进行了定量分析.还有学者选择不同区域进行研究,杨仲元、卢松[14]选择皖南旅游区具体研究交通发展对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余菲菲等[15]1116-1122选取了池州市为代表的小尺度空间范围来研究旅游经济与交通的相互关系.综上所述,早期有关旅游与交通间的研究多以定性研究为主,后期逐步从定性过渡到定量,且多与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进行结合,但相对来说有关两大系统间耦合协调度的相关研究还稍显单薄,对影响二者之间耦合协调度的关键因素仍需深入研究,尤其是针对中部地区的实证研究案例较少.基于此,本文选取中部地区的河南省为案例地,对2014—2018年该省的旅游交通系统与旅游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互动状况进行研究,以期对中部地区的旅游经济和交通协调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既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又是人流物流信息流集合交换中心,现已被国务院批复为《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核心发展区域.中原城市群建设对拉动中部地区发展意义深远,其范围包括了5省30座地级市,仅河南省便有18个城市包含其中;《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还明确要求以郑州市为中心,引领中原城市群发展.河南省作为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是著名的旅游大省,其旅游收入已经成为河南省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旅游经济与交通的发展对河南省的发展和中原城市群的建设起重要作用,政策的扶持、良好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也必将有利于河南省旅游经济和交通业的快速发展.

1.2 旅游经济与交通系统耦合机理

耦合源起于物理学,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或运动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断协同的现象[16]263.耦合度则主要度量系统间的依赖程度,是对系统间关联程度的度量,其耦合性越强,表明联系越多.但耦合度只能反映系统间相互作用程度的大小,不能反映各系统的水平,因而引入耦合协调度,用以测量系统间相互作用中良性耦合程度的大小和协调状况的好坏,从而表征各功能之间是在高水平上相互促进还是在低水平上相互制约[17].

旅游业作为一项综合性产业,与其他行业关联甚广.交通运输业作为旅游业发展联系最密切的行业之一,其发展程度与旅游经济具有显著的耦合性特征.首先,国家在进行经济建设时大力完善交通系统,交通通达性的改善极大地提高了各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带来了大量的旅游流,而游客日益增多也将对旅游目的地的住宿、餐饮、导游服务等其他服务活动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而推动该地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旅游产业集群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推动旅游经济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旅游目的地交通系统的发展对旅游经济起到推动作用.旅游经济的发展对旅游目的地交通系统的完善与提升同样起重要作用.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交通的基础建设,交通工具的数量、效率、舒适度、安全性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满足游客的需求吸引更多旅游流的到访.除此之外,旅游活动涉及众多环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将持续增大该地对各项物资的需求,也无形中带动了物流与贸易等产业的发展[18].

1.3 旅游经济与交通系统评价模型构建

1.3.1 熵值赋权法

熵值赋权法作为一种客观赋权的方法,利用各项指标所包含的原始信息,通过各指标的指标值变异程度确认提供信息量的大小,从而决定指标权重[19].某项指标的差异越大,熵值越小,其信息的效用值越大,权重越大[20].

首先,为确保表征不同属性各特征之间有可比性,采用极差法对数据做无量纲化处理,再计算指标权重,同时对所有数据进行非负化处理,所用公式为:

(1)

其次,对所得指标做比重变换,然后计算指标的熵值.公式分别为:

(2)

(3)

计算各指标权重,公式如下:

(4)

式中,sij为第i年份的第j项指标值的权重,hj、αj、wj分别为第j项评价指标的熵值、差异系数和权重.

1.3.2 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等级划分

要对两系统间的耦合度进行测算,首先需要计算各个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公式如下:

(5)

两个系统的耦合度一般采用以下模型进行计算.其中,耦合度C的取值范围为0~1,C越接近1,表示各系统间的耦合度越大;C越接近0,表示各系统间的耦合度越小,各序参量处于无关且无序发展的状态.

(6)

式中,u1、u2分别代表各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

再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进一步评测旅游经济系统与交通系统间的协调发展程度.

(7)

T=αu1+βu2,

(8)

式中:D为耦合协调度;T为旅游经济和交通系统的综合协调指数;α、β为待定系数,此处借鉴高楠等[21]研究成果,认为旅游经济的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交通系统不是唯一驱动力,因此取α=0.6,β=0.4.

为反映旅游经济与交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在耦合协调等级和评定标准上参考廖重斌[22]的研究成果,具体评价标准见图1.

1.4 旅游经济与交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旅游经济与交通系统是两个非线性的复杂系统,因此需要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分析方法,指标选取也要综合考虑动态性和数据的可得性.参考已有文献的评价指标体系[13]88[15]1117[16]265,基于河南省现有发展状况构建了旅游经济与交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表1).其中,反映旅游经济的指标共7项,反映交通系统的指标共10项.所有旅游经济数据和交通数据都来源于2015—2019年《河南统计年鉴》,并以各年河南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相关数据作为必要补充.

表1 旅游经济-交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2 研究分析

利用上述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出2014—2018年河南省的旅游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数(u1)、交通系统综合评价指数(u2)、耦合度C和耦合协调度值D,并进行了相应的等级划分(见表2,图2).

表2 河南省旅游经济与交通综合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等级划分

2.1 旅游经济系统与交通系统发展水平

从表2可以看出2014—2018年河南省旅游经济综合发展水平(u1)与交通系统综合发展水平(u2)基本处于稳步提升状态,整体发展态势较好.对河南省两系统的综合评价值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867,有较强的相关性,说明河南省的旅游经济与交通发展存在耦合互动的发展关系.

从旅游经济发展状况来看,2014—2018年河南省旅游经济发展迅速,由2014年的最低值0.010增长到2018年的最高值1.000,说明河南省旅游得到了飞速发展,旅游经济快速增长,特别是2017—2018年,旅游经济发展出现一次明显的飞跃,旅游经济的综合评价值也由0.676增长至1.000,涨幅为47.9%.为深入探究河南省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对入境旅游人数、国内旅游人数两项指标进行数据获取与分析.首先,对入境旅游人数指标进一步分析.从入境游客构成来看,港澳台游客占比较多,2014—2018年平均占比36.7%,是河南省入境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入境旅游总人数与总收入来看,2015年河南省入境旅游人数约占旅游总人数的0.517%,旅游外汇收入约占旅游总收入的1.151%,均为最高值,但2018年两项占比分别为0.40%和0.87%,均为最低值,入境旅游发展呈现倒退趋势.因此,如何扭转入境旅游现有状况是河南省发展旅游经济亟待解决的事情.其次,对国内旅游人数指标分别从游客构成、出游时长和旅游人均消费进一步分析.从游客构成上看,河南省主要接待游客仍为省内游客,但省外游客的占比也在逐年增加,由2014年的24.9%增加到2018年的37.2%,其中,2016—2017年的增长速度最快;从出游时长上看,选择一日游的游客总数依然庞大,2015年国内一日游游客数占全年国内旅游人数的49.0%,2018年占比有所下降,为35.8%;从旅游人均消费来看,国内旅客到访河南省人均花费在700~800元,2017年最低,不足700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河南省旅游产品开发力度不足,旅游产品的品质化、多元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因此,如何提升服务质量,促进产品多元化,以吸引省外游客,延长旅客逗留时间和人均消费,是河南省发展旅游经济要考虑的第二个问题.

从交通发展状况来看,河南省的交通发展水平2018年增至0.688,5年间涨幅达156.7%,说明河南省的交通系统不断完善,交通对旅游的支撑作用也不断增强.图3显示,2015—2016年河南省交通综合评价指数出现反向增长,但2016年后恢复平稳发展.这是因为2015年河南省正在加快构建“米”字形高速铁路网,郑万铁路、郑合铁路、郑太铁路、郑济铁路、郑徐铁路先后通过国家发改委批复并开工建设,铁路网的不断完善,使河南省交通发展得到进一步提升.从2014—2018年各具体指标的发展状况来看,公路旅客周转量、公路旅客运输总量在持续下降,有关铁路客运和航空客运的各项指标则持续上升,说明随着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公路正在被逐步弱化,人们更愿意选择快速、便捷、舒适的铁路和航空.总之,河南省的旅游经济系统与交通系统在2014—2018年间均处于良性发展状态.

2.2 旅游经济系统与交通系统耦合协调度

从表2和图2可以观察到,河南省在2014—2018年间两系统耦合度迅速提升,且自2015年开始保持在高耦合水平状态;两系统间耦合协调度也在稳步提升,耦合等级逐步由中度失调过渡到优质协调状态,说明旅游经济与交通已处于高水平上相互促进的发展状态.为进一步论证两系统间的关联程度,对其综合评价值进行回归分析,得模拟方程:y=2.042 2x-0.535 6,相关系数为r=0.866 9,说明交通系统综合评价值每变动1个单位,旅游经济系统综合评价值相应变动2.042 2,两系统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且互动效果明显,见图3.

根据河南省两系统的耦合发展状况来看,系统间的耦合度不断提升,从 2014年的0.372提高到2018年的0.983,尤其是2014—2015年发展迅速,耦合度提升了150%,达到高耦合状态,这主要是因为“一带一路”的建设,增强了旅游与交通的发展动力.2014年8月,国务院明确指出要通过建设“一带一路”推动旅游一体化;次年,河南省也出台相关政策,明确了“两通道一枢纽”的倡议布局,并提出了旅游建设目标.至此,旅游经济系统与交通系统间的联系越来越多,相互作用程度不断提高,但耦合度难以表现系统间良性耦合程度的大小和协调状况,需要通过耦合协调度进一步测量.

根据河南省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来看,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稳步提升,2014—2015年发展稍快,符合耦合度发展状况但整体作用不够明显.根据发展状况进一步将其分为2014—2016年的转型阶段和2017—2018年的提升阶段.在转型阶段河南省旅游经济和交通系统彼此间协调关系并不稳定,耦合协调度相对较差.2016年后,由于《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等政策扶持,使得旅游经济和交通系统快速发展,两系统间的协同效应也相应增强.依据旅游经济和交通系统各自发展水平的不同,再进一步划分为交通发展滞后型(u1>u2)、旅游经济发展滞后型(u1

为进一步研究影响河南省交通发展的制约因素,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对交通系统所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以获得各个指标对交通系统的动态影响与制约关系.将交通系统综合发展评价值作为参考数列,交通系统相关指标作为比较数列,计算结果发现,铁路里程与河南省交通系统发展水平联系最为紧密,其次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除这两项指标外,其余指标的关联系数均落在0.5~0.6之间,相互差别不大,其中航线指标关联系数相对最小,说明航空交通对河南省的交通系统作用不及公路和铁路交通,较为完善的公路和铁路交通网极大地方便了省内游客的旅游往来,对旅游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河南省应持续增强公路铁路交通的建设,同时加快航空交通的发展,提升其与旅游经济发展的耦合协同效应.

3 结论

旅游经济系统与交通系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研究河南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可以通过研究该区域内旅游经济与交通两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实现.选取中部地区的河南省为研究对象,对其2014—2018年旅游经济系统和交通系统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分析,为中部城市旅游发展状况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2014—2018年河南省旅游经济系统和交通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两系统间存在明显的耦合互动发展关系,且两者间耦合互动明显,耦合协调度逐年提升,整体发展状态较好.整体上看,河南省旅游经济系统发展较快,发展速度优于交通系统,但入境游客和国内游客的相关指标也反映出河南省在旅游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交通发展存在一定的短板制约了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其中,航空对河南省交通系统发展的作用较弱,公路、铁路交通起较强推动作用.

4 发展建议

4.1 加快入境旅游业务发展

入境旅游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目前中原城市群的旅游外汇收入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等其他国家级城市群相差甚远.而作为中原城市群建设主体的河南省,其入境旅游与其他旅游大省相比也处于劣势,旅游外汇收入在全国31个省份中排名靠后,因此加快入境旅游业务的发展是河南省旅游业快速提升的重要抓手,同时借由入境旅游业务的提升可进一步建设中原城市群国际形象,为其他业务发展打开国际窗口.在具体入境旅游业务打造中,要注意深度挖掘国际游客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开发,及时对旅游产品进行更新换代.在旅游营销方面,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入境旅游市场营销,拓宽国际旅游市场推广渠道,对各地优势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打造特点鲜明的中原城市群旅游形象.

4.2 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抓住中原城市群建设机遇,对旅游空间结构、旅游产品结构、旅游客源结构进行优化.在旅游空间结构方面,既要做强郑州大都市旅游圈,也要着重构建跨区域旅游协作圈,促进河南省各市旅游联动发展;在旅游产品结构方面,积极打造精品景区,以提升景区品质和品牌影响力,同时要加快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打造度假旅游产业集群,提升游客消费水平;在旅游客源结构方面,进一步加强对长三角、京津冀等客源市场的开发,吸引省外游客入豫旅游,也可发挥高铁的旅游带动作用,开发旅游特色专列,在吸引游客的同时,通过延长产业链、提升服务质量等手段将游客留在河南,延长游客平均逗留天数.

4.3 加快完善整体交通布局

交通发展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将对旅游业发展起制约作用.相比于陆路交通网的快速发展,河南省空中交通网的发展较为滞后,国际航线的开发不够充足,也是导致国际客源较少的原因之一,除了进一步强化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的国际旅游集散功能,开拓国际航线和支线机场建设,对有条件的区域也可开发低空旅游线路,不断完善河南省整体交通布局.除外部交通外,城市交通建设也同等重要.河南省各市也要不断完善旅游公共交通,增强游客旅游的便捷性,提升外部交通和内部交通的耦合协调性.

4.4 提高旅游和交通两大部门协同合作能力

提高部门间协同合作能力是提高旅游与交通两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的重要举措.一方面,旅游部门在旅游线路的开发和设计中应积极寻求与交通部门的合作,在原有交通网络的基础上合理开发,探求多方意见;另一方面,交通部门也要加强对旅游流的有效监控,建立完善的旅游流反馈系统,发挥对旅游系统的良性互动效应.

猜你喜欢

耦合度耦合河南省
基于增强注意力的耦合协同过滤推荐方法
送伞
双速感应电机绕组耦合度研究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复杂线束在双BCI耦合下的终端响应机理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基于磁耦合的高效水下非接触式通信方法研究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合并高校耦合度测评模型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