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祁红”茶源调研
——浮梁昌北茶业文化遗产的现状与价值

2020-10-28王怡苹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茶业

王怡苹

(华侨大学,福建 厦门 362101)

1 昌北茶源区人文地理概述

江西浮梁县(地理坐标东经117°01′~117°42′,北纬29°09′~29°56′)北境的茶产区,是“万里茶道”中享誉国际“祁红”的核心茶源地,浮梁自古产茶,唐代以来“浮梁茶”②浮梁茶叶产区主要在浮梁北部及与安徽东至、祁门和江西省婺源毗连的广大山区。参见程沛.《解放前浮梁县茶叶生产和销售》记载:“浮梁红茶区,大部分分布于浮北的峙滩、兴田、英溪、江村、储田、经公桥、西湖、桃墅、勒功街等”;吴庄.《浮梁茶叶概况》亦载:“浮东的瑶里、白石塔、汪湖、梅岭与休宁边境均出产绿茶;浮北桃墅、西湖、茶宝山、兴田、白毛港、经公桥,与安徽的东至、祁门,出产红茶”。的产量品质均属上乘,从“地方土贡到岁贡”③参见裴汶.茶述;清康熙版.浮梁县志。,茶叶行销南北并成为著名的“边销茶”,为中国古代重要的江南茶区。从充盈的官方地方史料和家谱记载可知,历史上的“浮梁茶”产量高行销广④参见唐.刘津.婺源诸县都制置新城记.卷871;宋祁、欧阳修等撰.新唐书·食货志;唐.王敷.茶酒论;《膳夫经手录》等记载。,商贸市利缴税高⑤参见唐《元和郡县图志》(813)卷二十八的《江南道四 饶州 浮梁县》《新唐书·食货志四》;白居易的《琵琶行》;宋乐史《太平寰宇记》;《饶州府志》;清光绪九年《益闻录》等。,唐代还出于“扶贫”的考虑,将“浮梁茶”部分产区划归祁门(公元766年建县),现今的祁门县南乡和西乡境域(与今浮梁县西湖乡地理上相连),原为古浮梁最富饶的茶产区域⑥浮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浮梁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553页。(图1)。

位于祁门县南乡和西乡同一地理区位的浮梁县西湖乡(图2),自古就以茶农经济为主,延续至今的传统村落包含有①天然优质产茶山地:林内野茶和人工栽植片区;②茶叶采集与加工的遗存:人力采摘、制茶工艺,村落家户或茶庄、商号;③运输交通网络遗存:陆路人力肩挑的传统古道,水路装舟船运行的码头,为水陆双系统并行遗存。④以这些传统村落为依托,近代村内居民参与国内外的茶叶行销运营,参与者既有个体或茶贩(庄)或商号,也有集中收购加工的茶栈,还有输出商茶栈直接与口岸洋行对接,茶叶运送行销至九江和上海行销海外。以西湖乡为代表的浮梁县昌北传统茶村体系保存了自古代绿茶到近代红茶的茶业遗存,是较完整且连续不断的自然与人文交互形成的传统茶业生态村落文化景观⑦孙华.作为文化景观的历史城镇—兼谈历史城镇与传统村落和城市遗址的关系[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34(4),2019:1-6.。

图2 浮梁县西湖乡位置图(来源:作者自绘)

2 昌北近代茶业遗产的现状:以西湖乡祁红茶源地为中心

为更准确和全面地认知浮梁县昌北地区的传统茶业遗存,2019年笔者团队⑧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师生联合开展,与当地村委居民共25人等。组织了8次以浮梁县西湖乡为中心的田野调查,在四域范围初步踏勘后,深入茶业关联性物质文化遗存调查与当地茶业生产活动的非物质文化调查同步,分别在以西湖乡为中心的7个行政村范围内展开。调查的路线主要是①东面:溪—合源—大青龙、溪—西溪—勒功(祁门新安);②西面:桃墅—牛石(东至);③西北面:茶宝—枫树垄(东至);西湖乡—府前、西湖乡—柘坪。

在近100个自然村落踏勘后,择取了完整性与保存性较好的61个村落作为重点调研对象。细致梳理了村落农茶业经济社会生活形态、内外部与茶生产相关的遗迹和遗物;古茶园区域的可能范围;村内外与四境古道交通运输网络等,再结合村民口述访查,收集当地宗谱和民间资料互为印证。本文不涉及现代的建筑、道路及构建材料,近代茶业文化遗产基本情况如下。

2.1 水系与村落形态简述

西湖乡古称“大湖”面积约164 km2,地形地貌以构造剥蚀中低山、丘陵地、沙质酸性土壤为主,森林覆盖率达91%,雨量、光照充足,海拔约600 m。乡域地形东西长如叶,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境内北部鸡冠石海拔1 063.3 m为最高点。境内小北港水促进了西湖历史村落的发展,清代《浮梁县志》卷一水目记载,“小北港水东西二源:东源水,一出梁和岭,十里至株林,又十里至高陂会叶坑水;一出叶坑,流三里至潘村,又十里至高陂会梁和岭水,合流十五里至豪岭,又十五里至苍溪会西源诸水。西源水,一出宗流坑,十里至大湖,又五里至西湾,又五里至港口会桃树岭水;一出桃树岭,十里至桃树店,又十里至状元港,又二十里至港口会宗流坑水,合流二十里至勒功□,又五里至苍溪会东源诸水。”(1里=500 m)在杨村与大北港水⑨《浮梁县志 卷一 水》载“北有大北港水 出祁门历山,至到(倒)湖入浮境。”汇流后,流入鄱阳湖。这一记载,反映了茶贸经济发展的地理水文因素(图3)。

村落主要经济为“农茶并举”的水稻种植和茶业。稻作一年一到二季,收成后田内种油菜花取籽榨菜油;茶叶以春茶为主多手采,夏秋也产茶。居家旁兼种蔬菜养禽畜,农闲时采油茶籽榨油(秋季为主)、伐树与竹、种菇等副业并行增加收入;现在主要推行“茶树、油茶树套种”。村落类型有以下几种形式。

(1)集村9个(蓝色圆点):乡政府、居民村委会所在地,从西向东如桃墅、府前、茶宝、西湖(乡政府所在)、荻滩、溪、小江、西溪、高溪等,茶贸居住形态可以溪村说明。

(2)散村45个(黄色倒三角):个位数到几十户的几户人家,筑屋散住于较平坦纵谷或丘陵平缓高处,如独丘里(3户,黄姓为主)、内鼓坪(3户,汪姓为主)、四方塔(约4户,汪姓、程姓)、横石(以王、黄姓氏为主,少量姓氏为汪姓,约有三四十户人家)、四方棚(8户村民,约30人)等。经济生产大部分以茶叶为主,兼种蔬菜、养禽畜等。

(3)丘陵或河谷地的聚落7个(红色正三角):如前屋、外北⑩外北:有11栋房子,建筑风格与汪氏宗祠类似,由灰瓦顶和白墙构成,墙下方为砖墙,未涂白漆,多数砖块已被青苔覆盖,较高的房屋保存较完好,目视矮棚瓦顶有不同程度的破损,木构建筑已倒塌。另外杨树塘、施家培、鸟屎坪也因为地质关系,现为废弃村落。目前已废弃,大、小青龙坑(约20户)以做高山茶为主等,完全以茶业经济为主要生活收入来源。

图3 西湖乡传统村落形态分布图(来源:王怡苹、蔡诗雨绘制)

2.2 村落农茶业生态景观

村落选址为背山靠水,以河两岸及宗祠为中心向外发展,具有较明确的边界和较清晰的布局。河流环抱的地区内建筑密集、巷道狭窄、场地院落不多,村的头尾有水口亭、风水林,农田环绕村边,茶园位于丘陵与山林之中。村中多以汪氏为主姓,有些村落除总祠外还有汪姓各股分祠,如桃墅。宗祠内部或外部设有戏台、私塾,为村中婚丧喜庆及民俗活动举行地点,也是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如溪(图4)。自然与人文结合较好。

图4 溪村内沿河与老街居住空间分布形态(来源:郑启蔚摄影、王怡苹制图)

2.2.1 宗祠建筑

总祠面阔约13 m、进深约31 m。门厅三开间二层,宽约6.5 m,为前廊后戏台的布局。戏台在入门上层,下方架空中间留约1.5 m高、2 m宽门道,进入者需弯身入内,起致敬先人之效。戏台层天花板中间有方形藻井天花,村委介绍为古代“官帽”形制。后接宽约9 m的前天井,天井内现放置防火用的两口大型水缸,东西两侧各有宽0.4 m宽的排水沟。正堂挂有“叙堂”横匾,宽约9.5 m,匾额下挂有越国公⑪汪华(唐朝越国公汪公大帝),字国辅,又字英发。徽州歙县(今属绩溪县)汪村人。北宋吴育著:《唐越国汪公传》。像及仁一公画像。面向画像右侧挂有1902年刻文的“行仁大年”横匾,上款为“钦命四品衔翰林院编修 南书房行走江西全省提督学院 吴□□为”,下款是“职员汪辅宸八旬上寿立 龙飞光绪贰拾有捌年岁轮壬寅仲冬月中□谷旦”。正堂后为长约6 m、宽约1 m的二天井,连接享堂挂有宽约5 m的“敬爱堂” 横匾。享堂正中供开基先祖,两侧陈列汪氏祖先牌位,村委特别说明左侧是男性的牌位,右侧为女性的牌位,前设供桌。

宗祠墙体皆为青砖“万字斗”墙,墙面刷白,柱头和梁架装饰有斗拱和木雕,部分结构绘有彩画。宗祠建有围墙,院内立有同治六年(1867)《严禁赌博》碑一,旗杆石墩三座,两墩面刻“举人”,一墩刻“庚午科”等,经比对当地石碑遗存“溪境内做造江村上下二渡石桥碑“乾隆三十三年戊子岁”的书体及刻字技法,应为“乾隆十五年(1750)庚午科举”所留。

图5 溪汪氏总祠平面图与文化遗存介绍(来源:蔡诗雨绘制、郑启蔚摄影、王怡苹制图)

另按家谱记载和村境全图,潘溪村内应还有崇义堂、崇本堂、崇升堂3个汪氏分祠,原为村内上、中、下3股,据访谈资料,这些分祠于新中国成立后改为生产队办公所用,20世纪80年代初分给个人后遭到拆除。

(2)桃墅村宗祠遗址:该村原有6座宗祠,其中五股祠堂连同“苦菜公”大宅、桃墅汪宅为明代建筑,已于1984年迁建至“景德镇陶瓷民俗博物馆-明园”⑫资料来源:www.jdztcms.com/shownews.hb?id=294明园:共有7栋明代世俗建筑,由夏田闾门、五股祠堂、桃墅汪宅、汪柏故居、“苦菜公”大宅、金达故居、汪柏弟宅7栋明代建筑组成。以浮梁北部古村落的坐落方式而进行布局,形成了明代世俗建筑群,故以“明园”命名。“明园”系2013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汪氏五股祠堂原祠堂整体建筑“其后寝已废”,建筑构建描述可见网页介绍以及《景德镇市志略》第十四编《名胜古迹》,1988年,214-215页。内。按照家谱记载结合口述访谈,可知现存三股宗祠遗址坐标是29°48′51.12″N,117°7′2.85″E,其他宗祠仅有位置而无遗迹⑬由汪本黄先生(1947,景德镇师范学校毕业)提供口述及陪同村内定位。。已无遗迹的宗祠原址坐标:总祠117°7′0.28″E,29°48′47.64″N;一股祠堂117 °6 ′54.42 ″E,,29 °48 ′48.66 ″N;二股祠堂117 °6 ′58.78 ″E,29 °48 ′46.04 ″N;四股祠堂117°7′2.61″E,29°48′48.91″N;五股祠堂117°7′1.52″E,29°48′45.56″N。

其他村落的汪氏宗祠情况是:府前村原村口有汪氏宗祠,后因河流改道冲毁,于现在村口新盖了 “汪王庙”(越国公)与祖祠合并一起祭祀,右侧有“观音庙”,旁边山丘设有“钟鼓楼”。外北村新修建了一座汪氏总祠。茶宝村也有一座近年新修的汪氏宗祠。

至于汪姓以外的宗祠,油榨里现存一座余氏宗祠,建筑构建保存完整,但未妥善管理周遭环境,显得破旧。建筑为三开间二进,前院有空地,门后两侧是二层高台,现为堆积木柴和杂物的空间,一侧高台下备有3口寿材,为村里老人应急备用。内侧正门上方有匾额,上面匾文模糊不清。享堂前前有天井,入堂木门被杂物堆积无法进入。院落杂草中有4块石墩可能是梁柱的位置。正面房顶铺设波浪板,目前成为村中仓库。荻滩原有闵氏祠堂(现辟为菜园),村口留有一座天灯和一座石碑,刻字字迹模糊,勉强可辨“乾隆”字样。倒流坞有黄氏宗祠、西湖原有多座夏氏宗祠,皆已毁。

2.2.2 民居建筑

西湖乡内的传统民居建筑,有石条或垒石房体,或以石条或垒石为地基上建以木构、土坯或砖筑房等几种形态(图6)。以家谱记载考证(汪澈、汪华、仁一公等),汪氏为主的村落形成于明代、清代兴旺,一直延续至今。民居建筑主体多坐北朝南,平面布局基本为中轴对称。目前所见,可分为无天井式小型独立住宅、有天井布局及三开间一进加天井布局3类。天井的尺寸和比例取决于建筑的形制和规模,如溪村内较常见的天井的长宽比一般为1:2至2:3,小天井一般为1:3到1:4的横长方形⑭主要根据溪村汪和根委员提供的2009年《江西省浮梁县溪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中村内保留了40余处老建筑的测绘资料归纳。。基本空间模式,以当中为堂屋加天井两侧为厢房,主房外部建筑或依地形在其一侧设有陪屋,作为厨房、厕所和储藏室使用。门前多有影壁或前院,目前只见一户院内设有水塘⑮为溪村的汪均信宅。据对房主和其他村民的访谈,说明这一处院落是村内大户人家供子弟读书所用的书房、学墅。。

民居以穿斗式木结构居多,高度一般为1~2层,第二层多不住人⑯通过外观判断二层可能为居住空间,又被称“小姐楼”,从建筑背面看到二层目前封闭了通向外部的门洞,因限制目前未调查测绘。,外围护结构与木构架相分离,墙体多以石砌为基础⑰村民在重建房屋时,会直接使用原有的石砌基础部分,溪村内就有较多此类实例,如汪新平宅、汪世平宅、李其平宅等。,上部由砖墙或土坯砖砌成空斗墙,可分为“升字斗”和“万字斗”⑱升字斗、万字斗,都是当地村民对砌墙方式的称呼。其中:升字斗又称铁皮斗或铁北斗,即只用顺砖、眠砖和斗砖,不用丁砖,是最基本的砌法;万字斗则使用丁砖,使得墙体结构更加稳固,据实地勘查,万字斗墙一般用在宗祠等重要建筑或较为讲究的民居中。另外,在当地村民的描述中,万字斗墙还可根据其丁砖分布于不同位置分为“大万字”和“小万字”两种。两种。外墙面多满涂白灰,施有墨画。部分建筑门窗、入口、柱础以及构架露明处装饰精美的砖雕、石雕和木雕;在边间转角处,会立砌一二块1~1.5 m高、边棱抹斜的长方体石条。屋顶形式,有天井的住宅为四水或三水归堂式;无天井的以两面坡为主。一般正立面的外墙垂直竖立至檐口高度,集村的民居山墙为高出屋架的风火墙作户间分割,并做逐层叠落、阶梯式的马头墙形式;散村的民居多直接为硬山或悬山顶。大门一般在正面中间,殷实的民居于门上做门头、门罩或门楼,大门多为双开实木板门,宽度在1~1.5 m之间。民居外墙开窗较为普遍,一般在正立面左右两厢及二层对应的位置都开有矩形窗口,用以采光。一层窗上多设置挑檐,二层窗口直接开敞不封闭,当地人将其称之为“户口”⑲晾晒的功用:普遍做法从窗两侧的墙中伸出两根竹竿,上置大竹盘,用以晒稻谷、茶籽、咸菜等,当地人称为“晒排”或“晒盘”。,正门上方有时也开一个矩形窗,用以弥补采光的不足。

图6 汪小英宅平面图与现存样貌(来源:蔡诗雨绘制、拍摄)

由于地质灾害等原因,西湖乡域内山区的有些村落已被废弃,成为了村落遗址,这些遗址中有些建筑遗迹也值得关注(图7)。一是木结构建筑遗迹,以外北村(坐标29°53′33.92″N,117° 7′40.93″E)、枫树垄(坐标29°53′57.71″N,117° 6′58.59″E)两地较多。外北村的建筑内部梁柱多被移走,仅剩1 m左右的砖墙,结构完整的建筑只有5~6座。枫树垄有4座废弃的木构建筑遗存,可以辨别出明显建物边界有2座,分别为11.2 m×9 m和11 m×9.6 m。其中1座尚保留有正立面墙壁,残高约5 m,根据立面开窗情况判断,其建筑平面应为三开间,一堂四房布局。二是石结构建筑遗迹,位于青龙坑茶山上汪宪权⑳汪宪权,男,48岁,青龙坑人,现从事茶叶生意,开设一间茶叶加工厂。家老石屋(坐标29°55′24.21″N,117°12′48.38″E)、茶宝岭古道途中两处路边垒石建筑遗迹(坐标29°53′24.4″N,117°7′1.58″E和 29°53′39.1″N,117°6′31.82″E)为代表。汪宪权家、茶宝岭古道㉑据《大岭碑记》记载,“众姓乐输买受土名:南坑口程姓门前大小全业□牵连二□计弓二□二分五厘,此□以贴中间亭烧茶之资,永远存照。工师陶炎贵造”。的遗存为居址,另一处当地居民称其为“石亭子”,是以前茶叶运送途中供人歇脚休息场所。3处遗迹只存石墙,残高0.4~2.7 m,屋顶及其他结构均不存。盖房石材都经过挑选,筑墙工法是内外缘以较大平整的石块采长边向外错缝,砌出平直的内外表面,内部以泥土和小石块填充,在基础和转角处用平、大的石块垒砌。

图7 西湖乡建筑类型(来源:郑启蔚绘制)

2.3 茶业文化遗存案例—溪村

溪村以茶业遗存保存较好且呈现动态持续的特征㉒据溪村《汪氏宗谱》记载,“溪村包括青龙坑、葛坪山、金家山”,是自然环境优质的茶产区。。目前村内有300余户㉓据汪和根委员提供的数据,村内户籍人口410户,有房户籍人口300余户。,人口1 000余人。村落选址位于北高南低的丘陵缓坡上,据访谈㉔汪兰芬(男,1931年生)曾祖父为“汪辅宸”;汪柳庆(男,1933年生)。及实地调查与1916年重修的《汪氏宗谱》㉕溪《汪氏宗谱》,民国五年(1916年)重修。第五卷内“溪阳基全图”(图8)比对,村落总体布局与民初时变化不大,在东南和西面一样,以河流为界,村落空间平面呈椭圆叶形,东西长约350 m,南北宽约230 m,总面积约5.6万m2。村内宗祠择高地建筑,环村边缘平缓处多辟为田地,丘陵处为产茶区,并有自然林延续至茶宝、勒功、新安诸村。村内水源以北面两道溪水汇合流于村西侧,另一道从东面新安方向流至村南再与北面水源合流,转向西南流出为小北港流域。村东侧有水塘和一片树林,当地村民多说此处为溪的发迹水口林㉖根据采访口述,对于水口的位置说法不一,有说是在现村正东方向的三角形水塘处,其周边的树林为水口林(家谱内蟾山与碧池映月处),林东还有新修的水口亭;也有老人说水口在老街东南口去上坑方向的“天灯”附近,推测这种说法的不一致应该与村口位置的变化有关。,扩村选址为风水中典型的“枕山、环水、面屏”的空间模式。村内东部及村外西南部各保存有汪氏祖坟一处,分别为清同治年间墓㉗访谈中,村民一般认为这一处祖坟属于汪氏先祖应潮公,以纪念他从歙县汪氏老家中用计带回族谱的事迹,故而将其葬于村内。,及?溪汪氏始祖仁一公墓㉘该坟为民国年间重修。。村外东南侧的田中有一处村民在原址重建的“天灯”,为保护村落及出门经商或远游者不受妖邪侵害。

村内多条南北向街道(大弄里、小弄里、武举巷等)与主干老街相连,成为村落的主要交通网络,沿路设计有4条排水沟并行㉙据现场勘测和访谈,村中主要的南北向排水沟现基本为暗沟,流水先沿东西向排水汇入纵沟后,从北向南排至南面河流中。,在主干的每一级坡地有东西方向石阶巷弄分布,与民国五年(1916年)图所示布局基本一致。据当地耆老口述,商铺分布在宽为1~1.2 m的青石板老街上,原“球场”到“汪氏宗祠”南北向的大弄里,依次连接了汪氏宗祠、戏台和广场、村卫生所等村中主要公共建筑;目前在东西向老街两侧的老民居,沿街多是窄开间、大进深的联排建筑,保存传统到近现代的茶业与商业经济生产模式,呈现出典型民居兼茶业经营形态特征。对外商业交通为青云桥向东铺着青石板路的老街,东端出村经过天灯、㉚““为绿的异体字,“竹庵”建国后曾作为村小学的使用,后来被废弃拆除。竹庵遗址等,后沿社湖坑水的老土路继续向南,往上坑到新安方向。

在潘溪村内,最值得关注的是作为茶业商铺的民居老屋。根据村委会提供的2019年“溪老房屋信息登记表”27户(图9),结合家谱和实地调查印证,村内2座清代民居(登记者为汪小英、汪元芬)为县文物保护单位,而登记编号24号“明代”民居保存完好仍非文保单位(需再查证)。老屋登记者多为人民公社时重新分配房产后的持有人,并非原建者的后代,建筑人文历史仍需再考证。至于这些老屋的功能,访谈耆老可知,都为居家、商铺和制茶工坊的混合用途,从建筑材料和做法可以判断,这些民居老屋的年代约为清朝及民国时期。

在近代国际商贸发展的驱动下,村内以亲缘关系或合股方式经营茶庄、开办商号,如“复隆昌”,专营村内茶业也兼营其他地区输入的少量商货(如香烟和海外的罐头、食品等)。这次访调中仅在溪发现一座明确有商号的遗存“益元祥”(汪飞鹏),桃墅、府前、茶宝、西湖等村目前还没有发现类似的建筑遗存。不过,根据家谱、《景德镇市志》和“皖赣红茶总运销处—浮梁茶业商号”档案的留存(该档案破损内页中有 “英兴成、贞元祥、美利馨、源春祥”的记载),结合当地口述资料,并与溪文史工作者、村委会在2017年梳理出的溪历史上24家茶号的“潘溪茶号信息登记表”(图9)互相印证㉛表中的“复太昌”为重复,不确定是否存在。,可确定于清末设立的商号有11家,如利同昌—汪如镜、京源祥—汪兰珍、复隆昌—汪抟鹏、利昌—汪锦辉、允禾祥—汪光照、英兴成—汪国英和美利鑫等。以汪辅宸㉜根据汪氏宗祠1902年“行仁大年”横匾,下款“职员汪辅宸八旬上寿立”,应在1821或1822年出生。家族为例,他创立了新玉昌,后人并未继承该商号的名称,又新创商号名;其曾孙汪兰芬(生于1931年),4代人共设立了3个商号(图10)。另如汪飞鹏、汪抟鹏兄弟也是各自创设商号,但又互相支持结盟经营海外贸易。这种商业经营模式是具有风险分散、避税(让商号购买“救国公债”),不同商号商誉与资产负债归零(不因家族而继承),资金快速调度不集中,减少货物屯量并方便营运行销不同的区域(上海、广州、浔汉)。除了村内的茶庄和商号外,溪村还创办了直接与口岸洋行对接经营茶叶外销的中间商“茶栈”㉝鸦片战争以前,当地茶庄可以将所制好的茶运往如上海、广州等之行商处,以便转卖给贸易公司。在南京条约以后,行商制度废止,各洋行则在中国对外贸易通商口岸分设支店,并派买办深入重要茶产区直接收购。买办有自营事业者,即在口岸或茶产区域设立茶栈直接设立制茶工厂,成为直接与洋行贸易者,“茶栈”在近代中国输出茶贸的经济活动位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恒记茶栈”。

图9 “溪老房屋信息登记表”与“溪茶号信息登记表”(来源:村委会提供)

图10 汪辅宸家族与创营商号(来源:王怡苹绘制)

现存商号建筑遗存—潘溪村的“益元祥”(坐标29°52′23.03″N,117°13′3.54″E)(图11),是在民居建筑基础上改造的“前店后堂”的平面布局。建筑为三开间三层穿斗式木结构,内部空间分割较少,总面阔约10 m,总进深约11 m,砖墙抹灰,正面大门上方门楣“益元祥”浮贴字体已剥落,但从露出的砖体痕迹仍可以辨识茶铺名号。砖墙为“升字斗”,一层前堂早期为收购茶叶所用,一侧为柜台和账房;另一侧为储藏或居住所用。据现屋主的口述和建筑遗存的调查,建筑内部为了满足现代居住需求经过较大的改造,一层平面内分割出前后堂和三间厢房,楼梯仍在建筑后墙位于后堂正中,后墙原有通向汪子和住宅的门被封闭;二层无分割,现为仓储;三层的阁楼目前用途不明。据溪村民口述描述,在村内茶叶贸易最盛时期,这类商铺民居结合的茶庄或商号为“一条龙“作业,同时为茶叶加工作坊。益元祥是较为基础的一种,大的茶庄或商号兼作坊的建筑多盖两至三进天井。

图11 商号“益元祥”平面图与建筑遗存(来源:蔡诗雨绘制、王怡苹供图)

2.4 茶叶运销交通网络与相关遗存㉞茶业运销交通网络为调研共用资料,另有专文作研究。

浮梁县昌北山区的野生茶丛及野生油茶树多在未开垦或荒废的山林区域。如以溪村、合源村到大青龙坑划一分界,其西面多人工栽植区茶园,东面多野生茶丛。其中桃墅—牛石—东至、茶宝—枫树垄—马坑多见野生油茶树;东面的溪—勒功—新安路线,荒山野林中多见半乔木(树高为1~3 m)野茶丛,野茶树的树冠高,从古至今都只能手采无法机采,制作出的茶质、味俱佳,故价位高。采集后的茶叶贩售的形态有3种:第一种是茶庄或商号收购村民采集的鲜叶或粗制后的毛茶,村民不负责终端制作。第二种是村民采集后直接自制成红茶、绿茶、青茶等㉟不同时期市场需求,以不同工艺制作茶叶,如工夫红茶、剑茶、清新绿茶、毛尖等。自行贩售;或由茶庄或商号收购后,由制茶贩售给收茶叶的茶商或茶栈。第三种是村内商户(商号或茶栈)“一条龙”的茶业经营,即自有或包种茶园,雇人种植采摘,迎合市场需求制茶和包装,人力运送茶包到码头,装船运送至口岸,最后与洋行交易;这些环节都由商号和茶栈一并完成。茶叶贸易促进了乡村的繁荣,也促进了茶叶运销交通网络的建设。土路或石板路,如桃墅、溪的村口外和茶宝六一桥北面、溪山林中的道路。入山道路土径为多,部分斜坡路段人工垒石为梯,或铺设石板为梯。目前村内主道路和联外县道已拓宽并硬化,不在本文中描述范畴。茶业运送利用村内外的陆路,或再接水运的网路。

图13 二渡桥与《造桥碑记》(来源:郑启蔚供图)

2.4.1 乡村内部交通的古道及桥梁

村内主要陆路交通的道路早期以1~2 m宽的土路为主,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主要道路多采用青石板或鹅卵石铺路。联通村外道路多为0.8~1.4 m宽

2.4.2 茶叶外运的主要路线

昌北西湖乡一带的茶叶产品主要外销至武汉和上海。由于前往方向和出发地的不同,当时茶商也就选取不同的路线和道路。不同方向路线由两条:一条是前往安徽东至方向;另一条是前往安徽新安方向,每个方向都有不同的古道。这里只记录浮梁县昌北区域内的古道情况。

2.4.2.1 前往安徽东至方向

(1)起点为桃墅村的古道。桃墅村运输古道以牛石村为起点,到东至县交界处的石桥为终点。古道有青石板铺路,大体呈东南—西北走向。境内起点桃墅村坐标为29°49′55.20″N,117°5′41.56″E,终点坐标为29°50′42.69″N,117°5′5.44″E,海拔185~365 m。其路线是桃墅村—牛石村—青石板路—分界桥—老屋村,古道全长约2.1 km,路面最窄处为0.8 m、最宽处为1.8 m。

(2)起点为茶宝村的古道。从茶宝村出发有两条路径:向东北为坦里—施家培—杨树塘—枫树笼、枫树沟,此段为土路,长约2.6 km,沿途有土地公庙和观音庙;从六一桥向北为曹下—枫树笼、枫树沟,此段铺设青石板路,长约2.6 km,沿途发现石亭(茶棚)遗址一座,修路石碑两座,即《修路碑记》和《大岭碑记》㊳《修路碑记》石碑坐标为 29°53′21.25″N,117°8′3.89″E;《大岭碑记》石碑坐标29°53′13.11″N,117°7′27.86″E。。两条路在枫树沟会合后至王家村,进入安徽东至县境内。两段古道大体呈东南—西北走向,以茶宝为起点,坐标为29°53′9.15″N,117°8′19.34″E,终点坐标为省县分界河道29°54′39.77″N,117°5′28.89″E,海拔135~630 m。该茶叶运送古道全长约7.8 km,古道保存较好的路段约5.2 km,路面最窄处为0.8 m、最宽处为1.6 m(图14)。

图14 茶宝村两条茶业行销路线与相关遗存位置(来源:郑启蔚、王怡苹绘制)

《修路碑记》位于六一桥西,内容是募捐修路的功德碑,碑面风化程度严重,从可以判断的刻字看,碑文主要记载了修路捐款人及捐款金额等内容,落款是“大清乾隆十七年(1752)□□…”。据此可知,这条道路的开辟年代不晚于此年。《大岭碑记》位于石亭子遗址,石碑字迹清楚,内容是众人和茶栈乐输修路缘由、捐款人姓名与金额、发起者、刻碑者、买土地造茶亭让往来商贾工人方便运送及立碑刻文纪年(1925年)等。由此可知:形成如今石板路及沿路设施的年代。

2.4.2.2 前往安徽新安方向

图15 溪到新安茶业行销路线与相关遗存位置(来源:郑启蔚、王怡苹绘制)

2.4.2.3 其他村落的茶业销运路线

浮梁昌北区域内的茶农一般都将茶叶先贩售予乡内茶商,再由茶商销运至安徽等地;也有自行出售和销运的。区域内其他村茶叶外运的路线如下。

狄滩、油榨里:两条路到安徽,一条经小马坑,另一条经跑马岗。清代到民国时期的路线是从荻滩—长湾岭—宋皇庵(安徽)—黄泥坑—东至,都是土路;以后是自行车或小六轮车拉到新安,路线是荻滩—溪—西溪—良禾口—新安。茶庄收购茶叶由闵家祠堂的走水路运到上海,路线是从西湖走到西湾,再从西湾走到经公桥,运送到港口村上船,从水路到上海等地。

江家坞:新中国成立前的售茶路线是江家坞—岭上—打叉杆—刘家—小马坑—黄道庵。青茶卖到马坑,路线为从跑马岗过去。这条路线在20世纪90年代前都是土路,没有铺石板。

西风腰:民国时期从跑马岗到安徽东至,销售红茶的道路都是土路,没有石板。该村茶农也多将茶叶卖给溪村的茶商,售茶的徒步路线是田边—金家山—黄本—溪茶庄。

倒流坞:民国时期运茶的路线为安徽—马坑—东至—安庆(上船)—上海。

合源:有人上门收茶,制成红茶后拿到经公桥贩售。

独丘里:早期将红茶挑到安庆卖,路线从独丘里上去1 km到达跑马岗,翻过跑马岗5 km左右到马坑,再从马坑到安庆,然后上船从水路运出。基本上一次挑去50 kg,回来还会买点油盐等用品。

范家:民国时期,制茶包装后,运到桃树、林脚下、杨梅岭、东至,行销上海。

上述的茶叶运销交通网络,在西湖乡各自然村之间,因茶叶生产和茶业运销之间的关联,茶叶的生产和销运的交通路线彼此交错,构成了密集道路网络,这些道路和桥梁绝大多数至今仍在沿用。根据前述石碑记载的碑文可知:当地存有劝众造桥修路的良善风俗;商用的交通路线是大家共用的,至少在乾隆年间以来就一直存在;茶宝到东至全以青石㊵调研测量青石板尺寸:长为85~100 cm、宽为43~50 cm、高为11~13 cm。铺路的时间最晚在1925年完工。这个时代,正是从绿茶贸易转向红茶贸易,且红茶国际贸易兴盛的时代,往来这些道路的商贸行人很多,遇到梅雨季节,茶宝山“曲折回环,势如鸟道”的泥路陡滑,负重运茶相当艰难。故这一时期修路铺石以利商贾行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2.5 家谱中的“茶业”记载及其相关遗存

2.5.1 家谱中的茶业信息

2.5.2 相关文化遗产

(1)民俗信仰与古木群:属于日常生活信仰分为祖先与名人的祭祀。在居住、生产及外出工作、通商的交通道路上,祈求安全、丰收、发财等愿望体现在“庙、庵、寺”的建筑与结合社会生活和经济的参拜行为上。现在茶宝经坦里至杨树塘、枫树垄一线,有以观音为主祀及“石头“为土地神的村庙,杨家坪有建筑于山壁的观音庙,在杨树下与范家的村口分路处有原址新建的寺庙。保存遗迹的还有外北的莲花庵,湾中万古庵的“方丈墓碑”。仅存位置的如溪的金家殿、 竹庵等。在西湖乡自然生态保有古木群和保护林区如溪楠木群、合源枫木古树群、西溪区古树群等是村落重要的风水林或村口标志,目前设有现代保护碑。

(2)茶叶制作工艺的传承:西湖乡的茶生产以小农家庭为主,从茶叶摘采(鲜叶)到初制(毛茶),均是以家庭经济为主的手工业制作;村内设立茶庄、商号后出现了中小规模的再制或精制;在当地茶栈设立后,出现了大中规模作坊出品的精制成品茶。传统制茶的揉捻方法在“祁红”区主要以足揉为主,需要耗费较大量的人力、物力。出于卫生方面的考量,祁门茶业改良场于1934年开始采用手摇揉捻机代替传统的手揉和足揉。是否可在卫生条件改善后继续沿用手工制茶的方式,以保持当地传统红茶制茶工艺的非物质文化延续,是可以考虑的一种产业策略。

3 结论:昌北茶业遗产的价值

浮梁县祁红茶业遗存的主要年代在清代至民国时期,中间尽管有发展低谷,但传统茶业一直延续,直到1930年后才逐渐衰落。该区域的传统茶业跨越中国内销茶扩展到外销茶、绿茶发展到红茶的两个阶段,体现出近代红茶茶源遗产体系连续不断的活态和动态状态,是中国古代茶业向近代茶业转变历史进程的见证。

昌北西湖乡域的集村、散村、丘陵聚落的村落形态,因“茶”形成通达密集的生产与商业交通网络,与茶业相关的宗祠、寺庙、古道、古桥、茶亭、碑刻、家谱、茶庄、商号、民间信俗和传说、制茶用具和工艺等,这些不可移动、可移动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上千年来在自然生态状况下存在的野茶源、古树群等,构成的复合生态人文系统,成为一个茶业要素完整的遗产体系,是江南茶产区保存了完整性和原真性的茶业文化景观。

武夷山—鄱阳湖平原是“万里茶道”线性文化遗产茶源的主要起点之一,浮梁昌北是优质茶叶核心产区,其时空范围和遗产构成都是典型“万里茶道”茶源地的内容,属于“万里茶道”起点阶段不可多得的实物例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认识其存在意义和遗产价值,可以丰富“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内容。

猜你喜欢

茶业
返乡,闯出茶业一片天
林秀娟 茶业“双师”
晚清时期日本对华茶国际市场的侵夺
民国时期皖南屯溪镇茶业概况
茶业中的徽商精神
将乐县茶叶生产现状、问题及对策
基于经济下滑期茶业公司营销手段研究
八马茶业的IPO之囧
海峡两岸茶博会开幕
陕西省茶业协会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