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国际比较研究
2020-10-28陈耀华
秦 芳,陈耀华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行的第17届会议上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将遗产根据其价值类型分为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1984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出增设文化景观遗产类型的要求,强调保护由于自然要素与文化要素相互作用而共同构成的独特景观,其中乡村文化景观受到特别的关注[1]。1992年10月,在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次会议上,“文化景观”概念被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采纳,并相应修订了世界遗产的评价标准。“文化景观”类型的增加体现出人与土地、自然长期互动的结果(傅朝卿,2005)[2]。其中,乡村文化景观作为文化景观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朴素的生态伦理和生态智慧、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土地利用和村落空间布局等代表了农业有机进化的持续性景观,是“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
截至2019年12月,《世界遗产名录》中共收录了1 121项世界遗产,含文化景观有149项。其中,乡村文化景观有30项,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亚洲和非洲,其中欧洲占主导,有17项;种植作物包括葡萄、咖啡、龙舌兰等经济作物和水稻等粮食作物。从类型上主要分为3类,包括由于人类对特殊土地及自然资源利用而造就的人类聚落形态或景观样式,与人类社会持续演进相关并在有机演化的社会形态中扮演重要作用的产业经济模式,以及表征人类社会对土地持续利用的农业种植、田园经济等仍然是有机进化景观的重要类型[3],如本文探讨的是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
1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概况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申报遗产区范围内包含5片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的古茶林和分布其中的9个传统村落(4个傣族村寨、5个布朗族村寨),以及古茶林之间的3片分隔防护林,面积7 167.89 hm2。缓冲区面积11 927.85 hm2,分布有傣族、佤族、哈尼族等5个村寨。最晚在公元10世纪①景迈山缅寺残碑记载了傣历377年(公元1015年)建盖总佛寺的故事,说明此时已经有大量布朗族先民居住于此。但关于布朗族和傣族迁至景迈山的确切时间仍需进一步研究。,布朗族先民迁徙至景迈山,发现并驯化栽培茶树,并与傣族等世居民族一起,历经千余年共同保护与发展形成了这一林茶互生、人地共荣的古茶林文化景观(图1~图3)。其特殊的茶林种植维护技术、茶叶加工技术以及因地制宜的土地利用技术和村寨建设技术、独特的宗教信仰和茶文化,蕴含着优良的生态伦理和生态智慧,体现出稳定的生态系统和独特的茶林景观,使其有别于世界上众多规模化台地茶种植园,成为原始森林农业和传统茶种植的典范,对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4]。
图1 景迈山云海与朝霞(来源:陈耀华摄)
图2 景迈山大平掌古茶林(来源:陈耀华摄)
图3 景迈山传统村落—翁基布朗族村寨(来源:陈耀华摄)
2012年11月,景迈山古茶林因其价值符合遗产标准(III、V、VI)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同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确定中国云南普洱古茶林与茶文化系统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2013年,景迈山古茶林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国际茶业委员会确认为“世界茶源”;并被中国农业部列为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为了说明景迈山古茶林的价值特点,下面笔者将从与国际类似农业遗产比较、与国际著名茶园比较、与中国著名茶园比较和与云南著名茶园比较这4个层次展开分析。
2 与国际类似农业遗产比较
自1992年文化景观类别设立以来,其中持续演进的景观占据主导,这一类别中反映人类聚落景观或特殊土地利用相关的景观始终保持强劲势头。与葡萄种植、酿酒相关的景观在1999—2007年间连续提名登录,形成了欧洲葡萄庄园文化景观系列。近年来亚洲水稻梯田、南美种植园等农业生产型景观则逐渐成为焦点(李晓黎,韩锋 2015)[3]。
为了开展与类似主题的世界农业文化景观的对比分析,选取30项乡村文化景观中与景迈山古茶林相似的15项经济作物种植类为主题的世界遗产和4项粮食种植类为主题的梯田景观进行对比,如表1、表2所示。
表1 与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经济作物类农业景观的比较
续表1
续表1
表2 与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高海拔山地农业景观比较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景迈山古茶林在一系列对比因子上均极具自身特色,符合世界遗产要求的突出普遍价值。
第一,人地关系极具典范。30个乡村文化景观所符合的登录标准中,标准V所占比例最高,占总数的34%。这集中反映了在乡村文化景观这一遗产类型中,人地关系、土地利用是这类遗产的核心价值要素。但各大洲的土地利用又各有特点:欧洲葡萄园多以梯田景观形式呈现,葡萄的种植与葡萄酒的加工、销售在空间上彼此独立,功能上彼此联系;部分南美咖啡园有林下种植的传统,咖啡园位于坡地上,山顶是城镇,体现了欧洲模式与美洲当地文化的融合。景迈山古茶林则因其因地制宜的土地平面利用技术和垂直利用技术,成为原始的森林农业土地利用的典范;同时,景迈山村寨的选址、布局和传统民居,体现了自然和文化融合的村镇建设技术,成为山地人居环境的典范;其人地互动亦成就了当地独特的以“和”为核心的茶文化,不仅保持了当地社会经济长期的稳定和进步,对当今人类多文化共存也具有启示意义。
第二,种植类型填补空白。四大洲遗产的种植作物各有特色:欧洲以葡萄园为主,亚洲以水稻梯田为典型代表,美洲以咖啡、龙舌兰、烟草等经济作物为主,非洲没有特色代表作物。而茶作为人类最主要的饮料之一,由茶衍生的文化对人类文明具有重要的影响。但以茶为主题的文化景观目前尚未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普洱景迈山古茶林历史悠久,它不仅是野生茶树被人类发现、栽培并大规模种植的重要实例,还具有独特的林下种植技术,平面和垂直立体的土地利用结构以及衍生出的独特宗教信仰体系和传统知识体系,可填补世界遗产名录中茶主题文化景观类型的空白,具有重要代表性意义。
第三,运作机理独具特色。目前世界遗产名录中高海拔山地农业景观均为梯田景观,对梯田景观而言,山顶的水源林异常重要,通过水系统布局与管理,保障梯田灌溉;景迈山古茶林水系统管理独具特色,由于不需要灌溉,其森林最重要的是涵养水源、隔离病虫害和保护林下茶小环境的作用。
第四,种植技术独一无二。梯田的关键技术是上游水源林的保护、水系灌溉技术和稻作种植技术;而景迈山古茶林的关键技术在于林间、林下种植技术,森林的整体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的整体保护。
第五,宗教文化永续传承。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多倾向于保护水源林和水的管理;景迈山古茶林传统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茶祖崇拜信仰代代传承,不仅规范了世居民族的行为准则,更对世居民族的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提升了世居民族对古茶林保护的集体认同和行为自觉,从而有效保障了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千年传承。
第六,可持续生命力发展旺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稻作梯田居住地的人口有减少的趋势,遗产真实性受到一定威胁;而景迈山古茶林因为完好的生态系统和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3 与国际著名茶园比较
茶是世界上人类利用历史最为悠久的品饮植物之一,也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当今全世界正式进行产业化生产茶叶的国家,主要分布在北纬45°以南和南纬34°以北的亚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和欧洲5大洲。其中以亚洲产茶最多,占全世界总产量的78.7%。亚洲的主要茶产国有中国、印度、斯里兰卡、日本、印度尼西亚等,中国周边的老挝、缅甸等也有部分茶园分布。我们选取具有代表性茶园开展对比分析(表3)。
表3 景迈山古茶林与国际著名茶园比较
续表3
通过与国际著名茶园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景迈山古茶林“古”和“林”的特色:①从种植规模和加工方式上,大部分茶园均为世界著名的大规模人工栽培茶园,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也是世界主要的茶叶产地;而景迈山独特的林间开垦和林下种植技术,更好地利用森林的生物多样性维护茶林的生态安全,体现出独特的生态智慧和生态技术,明显有别于国际上其他台地茶种植园。②种植加工上,传统的手工制茶技术至今还在使用。③在功能和景观上,国际茶园均为标准化、规整化茶园或梯田茶园景象;而景迈山古茶林兼具生活、经济、文化多重功能,是自然与文化的高度融合的结果,呈现出森林、茶园、村落一体化的复合文化景观特征,是全球大规模农场化种茶以前传统林下茶种植方式的典型代表。④管理与经营方式上,有别于国际茶园生产销售于一体,标准化、科学化以及机械化的管理;景迈山较为原始的生态化维护也不同于诸多茶场的现代化农场式管理,始终以家庭为单位展开生产经营为主,一直传承至今。⑤宗教和文化传承上,茶祖崇拜在当地传承上千年,茶叶在当地世居民族的生产生活中起到关键作用。
图4 日本宇治茶园(来源:SHIMIZU Shigeatsu,2019茶文化景观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
4 与中国著名茶园比较
中国作为产茶大国,茶叶的产量与种类均居于世界首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我国18个产茶省、市、区茶园面积共计4316万亩(1 亩≈666.67 m2),且多年来呈逐年增长发展态势,当年干毛茶产量227.8万t[5]。根据行政区划、地理区位和茶树茶叶品种不同,茶产区可以划分为西南、华南、江南和江北4大茶区。其中景迈山所在的西南茶区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6]。选择均具有千年以上种植历史的安化茶园、西湖龙井茶园、雅安蒙顶山茶园以及武夷山茶园与景迈山古茶林进行比较(表4)。
表4 景迈山与4种名优茶景观代表对比
上述产茶区均是中国名茶的代表。由于茶树喜欢湿润温暖、富含紫外线的气候特征,所谓“高山云雾出好茶”,造就了我国名优茶产区皆具有“高山”“邻水”特征。景迈山所在地区为亚热带山地立体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4°C,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热同季,干湿季分明,利于茶多酚、氨基酸、叶绿素形成,而纤维素不易形成,茶叶能较长时间保持鲜嫩。同时,特殊的地形、对流条件和气温分层现象,使海拔1 000~1 200 m的景迈山南朗河、南门河峡谷经常形成大规模云海,每年出现云海的天数在180天左右,保证了这一地带的气候湿润尤其是旱季,形成了十分适宜茶树生长的局地小气候。这些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为普洱茶的生长提供了天时地利的条件。
图5 福建武夷山茶园(来源:陈耀华摄)
与其他茶产区的半乔木型、灌木型不同,景迈山古茶林为乔木型茶树。由于茶树生长喜欢漫射光,景迈山古茶林保留了传统的“林下种植”方式,“茶在森林中,村在茶林中”的整体景观也不同于台地茶园,其独特的林间和林下种植技术、村寨建设技术,最小限度干扰自然,是具有原始森林农业特征的传统茶种植模式的代表。
此外,从宗教文化角度来看,多数茶产区位于传统汉族聚居区域,在长期儒家文化主导下蕴含着非常深厚的区域历史文化背景,其中一些文化甚至对中国社会产生过重要影响,如武夷山的朱子理学。景迈山地处偏僻的西南边境,区域文化以世居民族文化为主,但景迈山的茶祖,无论是布朗族的帕哎冷,还是傣族的召糯腊,都是他们自己的部落祖先和首领,他们爱护茶园的遗训,对当地世居民族的价值观、日常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古茶林的保护与传承影响深远。
5 与云南著名茶园比较
西南茶区作为我国最古老的茶区,云南省茶叶种植面积广、规模大,是普洱茶的主产地,唐代《蛮书》中已经记载银城界诸山产茶。因此这些古茶山均有悠久的历史,尤其在清代普洱茶作为贡茶以后达到鼎盛。包括有澜沧江以东的攸乐、革登、倚邦、曼砖、莽枝、易武等传统普洱茶产地,以及澜沧江以西的南糯、南峤、勐宋、景迈、布朗、巴达等茶山(图6)。
图6 普洱古茶山分布位置示意图(来源: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文本,2019)
这些普洱茶古茶山至今仍保存有规模较大的古茶林,均有悠久种植历史、林间林下种植技术。同时都是世界茶叶重要的源头和产地,历史上也都具有丰富的茶文化,是云南普洱茶生产具有悠久历史的活态遗产的见证,也是独特而沉积深厚的茶文化的载体。很多古茶山还有丰富的加工、贸易、运输遗迹。与他们相比,景迈山“森林-古茶林-村落”的空间关系真实传承至今,特殊的宗教信仰尤其是茶祖信仰完整保存,并维系了人与茶紧密的精神联系,传统村落保存完好。因此,景迈山古茶林是云南诸多古茶山的一种独特代表和模式。
6 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比可知,以悠久种植历史、特殊种植技术以及森林生态系统造就的“古”“茶”和“林”是景迈山古茶林的3大外部特征,而丰富的民族文化以及和谐的人地关系则是其明显区别于世界其他诸多茶园的文化内涵。保存完好的景迈山古茶林,反映了世居民族长期生产、生活中所积累的生态智慧,从而成为原始森林农业开发和传统茶种植的模式和典范。它独特的“森林-古茶林-村落”的空间结构呈现出生产、生活功能主导下的景观空间,是和谐的山地人居环境的典范。与天然林相似的茶林生态系统、特殊的茶祖信仰以及世居民族文化,创造了宜居的山地人居环境,促进了古茶林的千年传承和茶山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当今世界仍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因而具有突出普遍价值。
景迈山古茶林作为有机演进类型的持续性景观,始终处于不断发展演化中,外部社会经济环境、人口用地变化、城镇化与农业冲突等均构成对遗产价值的威胁,因此需要各级政府、专家、社区居民、投资者等多方利益的协调协同,在严格保护、合理利用遗产资源的基础上,加强文化景观本底价值研究,积极申报茶文化景观世界遗产,根据景迈山遗产价值确定政策目标,制定管理规划并开展动态监测,维护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实现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