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机制构建

2020-10-28张宝贤唐古力

市场周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数字经济发展

张宝贤,唐古力,刘 亚

(无锡太湖学院会计学院,江苏无锡214064)

一、 问题的提出

2020 年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经济界会议时发表重要讲话:“要加快构建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新兴战略产业体系,形成更多增长点,增长极。”2020 年初,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新冠疫情期间,在线服务、网上购物发挥了重要作用,要全面推进‘互联网+’业务,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2020 年5 月,全国两会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应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 应用。 2020 年7 月,中小企业数字经济全球论坛在北京举办。 论坛主题是:数字经济挑战与机遇——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分论坛主旨分别是:开放数据——释放新要素原生动力;合作共生——平台组织新实践;开放生态——实现包容赋能新融合;构建平台——数字技术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消除鸿沟——破解数字经济治理新问题;精益创业——数字经济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新模式。 截至2020 年8 月,滴滴核心科技战略“AI 改变交通”已携手行业合作伙伴与交通管理部门在全国20 多个城市落地了2500 个左右智慧红绿灯,能够基于滴滴平台实时交通数据,实现交通状态动态测量,使得全国平均拥堵率下降了15%。

可见,数据作为虚拟化生产要素,不仅改变了传统社会活动规律,也给社会治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理论界、实务界已认识到数字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新引擎。 我国数字经济总量占GDP 比重已经超过1/3,就业岗位占总就业人数超过1/4。 然而,较少的学者关注保证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动能如何构建,当前传统动能机制如何破解。 文章以破解传统动能、构建全新动能为突破口,希望对理论界、实务界有所启发。

二、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动能不足表现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但省际及省内不同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较为明显。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在数字经济体量、社会渗透度、数字人才拥有量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比如,长三角地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数字经济总体规模较大,且占GDP 的比重较高,上海数字经济占比已超50%,江苏、浙江占比超40%,安徽占比不到30%。

(一)顶层设计不利,主动作为欠缺

首先,数据作为一种虚拟化生产要素,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规律,对全社会治理提出了重大挑战。 社会关系与社会活动虚拟化引起了一系列政策失效,比如利率工具失效。 其次,每项资产均可数据化,彼此互联成为独立的微型经济,可以在线分享数据,这就需要更分散、更安全的数据存储。 计算机和网络服务成为新时期最重要、最基本的配套设施。 但当前基础设施尚未达到此项要求。 再次,新时代数字经济发展对行业监管、标准规范提出了较大挑战,面临技术与行业双重监管问题。 但目前针对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新兴领域相关标准仍需一定积累。 未来需要结合应用场景,制定明确的行业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 最后,对边缘计算与数字孪生等新型数字经济形态,尚缺少法律法规。 边缘计算,使数据在本地处理,减少了云端传输,能够实现快速数据分析,提高应用场景。 数字孪生促使物理生产与数字制造互联互通,帮助实现数据分析,优化全局。

(二)共享观念不强,小工意识普遍

如果数据缺少共享共通,会影响社会发展。 首先,数据孤岛会毁掉数据的真正价值。 当前,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地区92%的企业存在信息孤岛。 虽然政府掌握了企业大量数据信息,但各政府部门之间数据缺少共享,甚至还出现无法获取数据时,只能向阿里巴巴、腾讯购买数据的现象。 其次,“数据是石油”的谬论驱动数据争夺战,催生了“数据中心是互联网粮仓”的笑话。 数据作为生产资料要素,需要跨实体、跨区域、跨业态流通,算法透明,隐私救济,数据才能迸发勃勃生机,流通次数越多,附加交易主体的标签就会越多,数据才能实现保值增值。

(三)基础设施不全,地区发展失衡

首先,全产业链数据化不断加强。 互联网的兴起催生了数字经济。 当前企业数字化改造整体表现是“以消费端为主,以产业端为辅”的特点。 企业各自为政的现象较多,低层重复建设,传统产业转型遭遇瓶颈,数据产业不健全,经济畅通上存在诸多困难与不足。 其次,数字经济供给方技术能力不足。 各平台企业在疫情期间均面临前述问题,需求方数字化应用能力较弱,尤其是中老年群体不能灵活运用数字产品。 最后,地区间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数字鸿沟逐步加剧了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地区为引领,数字经济已呈现三驾马车的局面,中西部地区仍需努力。

(四)数字人才缺乏,产权保护欠缺

比如,从数字人才分布看,上海优势较为明显,综合竞争能力较强,分布也较为均衡,江浙一带数字人才主要集中于苏州、南京、无锡、杭州、宁波等城市,安徽省数字人才偏少,且主要集中于合肥。 从行业来看,人才主要集中于信息通讯、信息安全领域,而制造业、零售业、交通业、物流业、房地产业、建筑业都偏少。

三、 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机制构建设计

要抓住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机遇,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新基建、深化“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推进民营企业数字化,推进生活数字化,聚焦数字、安防、集成电路建设,打造“互联网+”科创高地,提升数字治理能力,加强数据安全与开放。

(一)完善顶设蓝图,明确战略定位

首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市场评价机制。 这是我党首次将数据与土地、资本等一并作为关键生产要素,显示了数字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不同。 为此,欠发达地区应抓住数字经济一体化发展机遇,努力将本地区的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整合。 其次,两化融合与数字经济协同发展。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工业化高度结合,其核心是数字经济做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 将技术、产品、业务、产业四项要素融合。 再次,应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将数字经济贯穿于整个产业,使最底端的生产要素与最顶端的产品需求完全对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这也是数字经济的精髓。 最后,推进边缘计算、泛在网等新型数字经济工具建设。 加快推进5G 技术标准、设备、终端配套设施,有力促进5G 研发与运用的产业链配套,补齐5G 以及芯片等产业短板,构建以5G 为核心的技术体系。

(二)构建共享体系,实施惠民工程

数据驱动的新型经济是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经济。 首先,倡导绿色共享主线。 对于生产周期长的产品,如果信息传导滞后,会导致产业链上游生产过剩,而数字经济时代具有数字化程度高、生产周期短的特点,不会出现明显生产过剩,会缓解能源环境压力。 其次,应将数据融入交通出行、智能家居、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社会治理之中,推动数据驱动决策的新型治理模式,普惠社会人员。 让数据流、人才流、资金流、物资流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边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水平。 再次,以“大众广泛参与、生产消费一体、碎片资源共享”为核心理念,实现个体经济快速发展。 最后,应加速形成多方参与资源共享、价值共创的新生态。 产业链全球化对企业供应链韧性、把控全产品生命周期提出了更高要求,要精确把握用户定义,实现个性化服务,精确打造管理供应链。 后疫情时代,数字经济应将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推进,数字经济应加速渗透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并且与传统产业进行深度融合,有力促进传统产业生产方式、管理方式数字化转型。

(三)打造新型基建,统筹全面发展

应充分利用好新基建带来的边际功能,布局未来发展蓝图。 首先,顺应以5G 等新基建为首的新动能,要逐渐取代传统基建,引领产业升级,带动经济增长。 以5G 为代表的新基建能够驱动互联创新,促进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化,推动社会治理数字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其次,新基建能够弥补传统基建短板,呼应产业转型升级。 再次,新基建是产业革命、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推动“两个强国”的强有力保证。 最后,新基建融合了社会治理的创新方式。 5G 在医疗、交通、社区各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治理作用,以5G 为代表的新基建与实体经济融合,可以有效提升社会生产力,全面加速行业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通过叠加大数据、云计算、边界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5G+AI”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措施与创新平台,如图1 所示。

图1 数字经济新动能构建机制设计

随着网络技术、信息系统发展运用,各类系统积累的大量原始数据需要工程师进行精密分析,除要分析数据内部蕴含的规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之外,对于数据分析的速度以及深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就使得IT 互联网厂家应不断加强数据研发、技术创新。 一方面,数据分析不再局限于结构化的历史数据,还应结合社交网络传感器采集的数据。 同时,市场竞争激烈,各大厂商应加快对数据的研发,利用智能决策技术实时分析。

(四)培养数字人才,明确数据产权

首先,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 新经济形势下,需要重视交叉学科建设,提升人员的信息化素养。 除加强专业培养之外,还要重视对企业数据保密的职业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构建全民终身学习机制,及时把握信息化社会发展脉搏。 其次,以“南北挂钩”“技术飞地”探索合作创新新模式。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因为人、财、物支持欠缺,应主动出击,大胆作为,探索“南北挂钩”“技术飞地”数字经济合作新模式,向上海、苏州、无锡、南京、杭州等发达地区寻求帮助,在合作中确保高效、共建共享共赢,体现数字经济的本质与要求。 最后,数字资产与数字货币是数字经济两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数字经济是躯体,数字金融是血脉,数字资产是核心。 数字资产是数字经济的新资产形态,数字资产发展不仅可以有效扩展数字货币的应用前景,而且还是数字货币发行的基础。

四、 结论与展望

数字经济繁荣是新旧动能转化的基石,各省应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数字产业建设,迎接产业发展重大机遇,建设数字生产新型要素。 数字经济技术快速发展,逐渐取代落后低效的生活生产方式,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不断创新,融合了新生产、新业态,数据产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产品会加速向生产生活各个领域渗透、传播、融合。 各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大数字产业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力度,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不断创新产业业态,加速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 同时,各省应抓好数字经济时代发展重大机遇,突出数据这一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要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加快成果转化,形成新的数字管理模式,催生高效数字管理技术与手段,形成中国特色的新业态新产业,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数字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答数字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数字看G20
教师发展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