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返本开新:历史论文题的理解与应对

2020-10-27甘成质张学强

中学历史教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评析论文试题

甘成质 张学强

2019年全国新课标历史1卷[1]论文题的材料选自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的序言文字[2],其设问方式既似曾相识,又回应当下的国情。换言之,每年论文题都有将考试、选拔和教育功能渗透其中,“重点考查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3],落实历史教育立德树人的要求。基于这样的认识,本人尝试从论文题材料的形式和特点、论文题设问的特点和要求、论文题应对策略和规范等方面进行分析,寻找试题变化的轨迹和共性,以求新知。

一、论文题材料的形式和特点

2010—2019年的历史论文题材料形式多样,包括文字、图片、目录、公式、表格、文学作品、序言等类型。试题材料渗透历史核心素养,考查学生提取、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一,论文题材料都渗透时空观念。2014年目录的解读、2019年评析钱穆《国史大纲》序言皆是典型真题。如2014年考查学生回到中国大陆20世纪60年代的历史时空,2019年要求学生回到中国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时期,考查的素养要求基本一致。因此,一旦学生理解此点,有利于理清解题思路,发现问题的本质。

第二,论文题材料都存在较大的解释空间。以2017和2019年试题为例,2017年试题至少有10个参考答案;2019年论文试题的参考答案也多达8个(广东阅卷)。这充分体现了试题的开放性和创新性。

第三,论文题材料都存在某种内在关联,且历年试题都有体现。以2011和2014年试题为例。2011年试题把西方崛起的历史与其他地区历史关联起来。2014年暗含当今历史教材与60年代历史教材的区别,考查历史时空和历史解释等历史核心素养。实际上,古今对比、中外关联、横向联系、纵向演变等关联方式在论文题中多有考查。

第四,论文题材料都体现某些史观。以2011年和2019年为例,如2011年试题涉及全球史观,2019年论文题某种程度上凸显历史唯物主义的合理性。如果学生认识到材料中蕴含的史观,那么,有利于升华论文的结论(附:2011-2019年试题涉及的史观,如下表1)。

二、论文题设问的特点和要求

若仔细对比近十年的论文题设问,试题考查要求相当明确,呈现以下几大特征:

第一,设问的方式体现相似性和延续性。2011、2012、2018、2019年论文题侧重“评”“评价”或“评析”。尤其是2019年某种程度上是2012年论文题的回归、延续和创新。“回归”2012年的设问方式“评析”,“延续”2012年材料选取的学术性。“创新”在于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2013年与2017年论文题都涉及“提取信息”。2014、2015、2016年论文题要求的“说明”探讨“阐释”在某种程度上有解释的意思,但2014年延续了2013年“说明”类型,因此,2013至2016年考查的内核具有一致性。基于上文分析,近观十年论文题的设问方式基本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评”“评价”“评析”等题型;第二种是“提取信息说明类”题型;第三种是“探讨”“阐释”等历史解释类题型。具体情况如下表2。

从表2中,近十年设问方式有其内在延续,因此,论文题考查学生的要求和方向是清晰的。

第二,设问的作答要求非常明确。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请查看2011—2019年的试题作答要求(略)。稍加整理,有四点值得关注:其一,“观点明确”一直贯以其中。“观点明确”是允许学生对历史问题有不同观点,但必须表达清楚。其二,“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最基本的一项的能力和素养要求。这是客观评价历史事物的基本方法。其三,“逻辑清晰”是在行文中做到语言流畅、逻辑严密,紧扣观点。其四,“提炼升华”是将论文题的结论进行升华。在某种程度上,结论的提炼和升华可反映出学生的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

第三,设问的方式重在考查学科能力和历史核心素养。上文已分析,论文题设问方式大概有三种类型。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知识概括”的能力和“歷史解释”的素养,试题可谓“万变不离其宗”,即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是高考考查的主旋律。

总而言之,若学生能认识并熟悉这些作答要求,并将这些要求渗透在作答过程中,那么,就相当于加了一道“保险杠”,偏离题意的概率会大大降低,论证也会更有说服力。

三、论文题应对策略和规范

(一)试题的模仿与变形

众所周知,论文题考查能力要求比较高。学生经常抓不住其要领。为了解决这种问题,笔者尝试改变训练的方式和理念,对论文题进行模仿与变形。下文将围绕2014年试题(论文题)加以说明。

2014年试题考查的“抗日战争”的时空范围是“八年抗战”,但现在的提法是“十四年抗战”。按当今的提法,抗日战争的时空发生巨大变化,学生的认识和试题答案将也相应发生变化。因此,2014年论文试题非常典型,体现了历史事物的评价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深刻体现了论文题的开放性。此外,2014年试题非常适合改编。按照2011—2019年全国Ⅰ卷试题的样式将2014年试题进行变形,将得到9个仿真高考试题。具体如下(仿真试题的作答要求与真题一致,鉴于篇幅,作答要求省略):

1. 评上述目录的观点。

2. 根据上述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共抗战“中流砥柱观”。

3. 提取上述目录中的两项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4.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

5. 根据上述目录及所学知识,对“抗战胜利=爱国心×(中共+国民党+民主党派+社会人士)”这个公式进行探讨。

6. 结合所学及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全民族抗战”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7. 下文为两份海峡两岸学者编写的不同中学教材目录。从两份目录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8. 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目录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现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9. 评析目录中的观点(任意一章或整体),得出结论。

通过仿真训练的方式,让学生直接体验试题的变化。一方面了解高考真题涉及的知识点和历史核心素养,另一方面理解高考真题的命题方式和意图,寻求能力、素养、方法结合的路径。

(二)试题作答的规范与思路

在高考阅卷中,行文格式规范十分重要,一般三段式。但学生在作答过程中,常常出现答非所问、扣题不紧、错字连篇、格式混乱、段落不清、序号不明、有头无尾等现象,这里不一一赘述,下文将集中探讨论文题总结的问题。

在现实考试中,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总结论文。针对这个问题,本人一般从史观、本质、影响、启示等四个方面入手,运用数学学科组合C(4,2),至少有6种写法收尾(如下表3),即在总结时,运用其中的两种就可将主题上升一个新层次,如下表3:

任何一个历史论文题,不管形式怎么变,至少有六种写法。当然,这并不是把试题矮化为呆板的应试,而是增加试题写作完整的可能性。此外,在总结时,若学生考虑到历史五大核心素养,那么,总结的方式可能有10种路径(C(5,2))。这种总结方式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然而,历史事物的发展是多样的和复杂的,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历史事物,上述的做法仅供参考。

因此,在平时教学中,高仿真训练和掌握解题方法是学生备考的必修课。

四、教学启示

从上文分析得知,历年高考论文真题给当下备考有一定的启示:

第一,历年试题具有相当高的稳定性。教学中引导学生熟悉历年试题的类型和变化,学会举一反三。

第二,制定和落实论文题的作答规范。如前文所述,历年试题都有明确的作答要求。那么,在尊重学生学科思维、学科能力和学科创新的基础上,明确基本规范要求。

第三,培养学生历史叙事的能力。历年试题的作答要求史论结合的原则,而这与学生历史叙事的能力紧密相连。那么,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培养学生历史叙事的能力,学会把历史问题解释清楚。

第四,引导学生区分教材结论与历史事实。史家桑兵认为今人认识问题往往脱离材料的时空位置及联系,用后出外来的架构系统条理裁量史事,把后人的认识当成历史的事实[4]。因此,在教学中,尽量将教材结论和历史事实区分开来,让学生在新情境、新材料中敢于打破教材结论的束缚,敢于提出新观点。

第五,培养学生运用历史五大核心素养的能力。在教学中,以唯物史观作指导,将时空观念落实到课堂中的問题,在坚持史料实证的基础上,以问题教学为抓手,让学生深入历史情境,对历史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即在问题驱动和历史情境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第六,教师广泛而专业的阅读是应对试题变化的保障。近十年论文题时常涉及大学学术问题。而教材受篇幅和时代等因素的束缚,无法涵盖当今流行的学术热点问题。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渗透与中学教学相关的学术性观点,可能会提升历史课堂的深刻性。

再一次翻开历年试题,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钱穆先生讲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那么,让我们多翻翻教材、试题和书籍,返本开新,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历史的温情总是让我们充满惊喜。

【注释】

[1]从2013年起,课标卷开始分Ⅰ卷和Ⅱ卷,2016年以来,加了Ⅲ卷,文中所提试题全为Ⅰ卷。需要说明的是2011、2012年课标卷未分卷,故作特殊处理。

[2]钱穆:《国史大纲》(修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序言。

[3]教育部考试中心:《深化考试内容改革 凸显学科育人功能——2019年高考历史试题评析》,《中国考试》2019年第7期,第29页。

[4]桑兵:《倾听历史:从史料史观之分到史论之合》,《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第67页。

猜你喜欢

评析论文试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一道三角函数题的多种解法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