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科普工作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2020-10-27王娜

中国科技纵横 2020年10期
关键词:思考与建议交通运输

王娜

摘 要:通过对交通运输行业科普工作存在的问题简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交通运输科普工作开展的思考与建议,包括完善科普顶层设计,指导行业科普发展;出台行业科普政策,保障科普工作实施;健全科普机制体制,理顺科普工作体系;加大科普经费投入,设立科普专项资金;建设高端科普团队,确保科普与时俱进;促进科研科普融合,激发科普工作热情;设立科普研究项目,加强科普研讨学习。

关键词:交通运输;科普发展;思考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X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20)10-0222-02

0 引言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先行官”,交通运输行业科普工作是支撑交通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但因科普工作起步较晚、普及面较窄、社会影响力较弱,科普资源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这与交通运输行业科普机制体制建设有很大关系。因此,应结合交通运输行业特点,提出适合交通运输行业科普工作的发展思路。

1 思考与建议

交通运输行业亟需通过完善科普顶层设计、出台行业科普政策、健全科普机制体制、加大科普经费投入、建设高端科普团队、促进科研科普融合、设立科普研究项目等措施,对交通行业科普工作发展进行全局性规划设计。

1.1 完善科普顶层设计,指导行业科普发展

科普工作的开展必须依托一套完善的顶层科普规划或顶层设计。我国的科普工作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依据开展各级单位根据《纲要》目标以及《纲要》5年规划的任务要求开展各行业的科普工作,《纲要》从多个方面设计了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方法和步骤,对科学普及具有重要意义。但《纲要》是宏观性的文件,针对交通运输行业来讲,需要对其进行更具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2019年1月16日,交通运输部李小鹏部长主持召开部务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强交通运输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指导意见》,我国交通运输科普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这也是交通运输部下发的首个科普政策文件。该指导意见是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交通运输科普工作的总体纲领,旨在阐明开展交通运输科普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确定交通运输科普工作的目标,提出实现目标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针对交通运输重点需求,以重点科普项目和重点人员科普工作为主要抓手,针对科普基地、资源开发、媒体传播、人才队伍、社会动员等方面提出系统要求和意见,加强交通运输行业科普工作的开展。

交通运输行业科普指导意见更加契合交通行业科普工作的需要,能够集合更广泛的力量。明确的工作重点、完善的机制体制、健全的保障措施为交通运输行业科普工作的发展提供保障,为行业科学知识的有效传播提供条件。

1.2 出台行业科普政策,保障科普工作实施

交通运输行业科学技术底蕴雄厚,知识储备丰富,且我国交通运输技术水平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想要将大量的科学技术知识有效的向社会公众传递,需要出台有力的政策,为行业科普机构保驾护航,为科普工作提供方向。

交通运输行业科普政策应包括根据当前科普重点制定的科普工作短期实施方案;针对当前科普工作要求、内容、活动等方面出台相应意见或通知政策文件,保障任务和活动的顺利完成;出台交通运输行业科普奖惩办法,提高行业科研单位和科普相关单位、科研人员和科普工作者的科普积极性;制定其他科普相关政策。

出台的交通运输行业科普相关政策,应鼓励原创,加强原创和特色产品的引导;鼓励创新,加强科普模式的创新;鼓励融合,支持多种科普方式的融合和共同发展;鼓励成效,大力褒奖成效突出的科普优秀单位。

科普政策的出台有利于引导行业单位和行业工作者积极投身科普工作,能够使交通运输行业开发和吸引更多的科普资源,使科普工作更具成效。

1.3健全科普机制体制,理顺科普工作体系

目前,有33家部委已加入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国内优秀的行业科普均在部委层面设有相应的科普機构,各科普机构的主要任务是制定科普规划、发布科普政策、组织筹办各类科普活动,并与行业内上下级单位科普部门进行工作衔接,与行业外单位科普部门交流协作,共同开展工作。

交通运输部2019年加入了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建议交通运输行业主管部门与各部委共享平台和资源,群策群力,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的科普工作成效;设立相应科普机构,交通运输行业学会等设立承接机构,一岗双责。交通运输行业主管部门可以整合资源,成立交通运输行业科普工作联席会,进行非定期的会议协商、协同会议机制,完善各级部门体制。部、省、市建立各层科普部门纵向工作机制,提倡信息流转机制,多维度支持科普改进,加强行业内科普机构的交流沟通;建立与其他行业科普部门的横向交流,促进行业间科普工作的协作。多层面支持科普工作的开展,形成平台共建、资源共享的大交通科普环境,促进交通运输科普工作的蓬勃发展。

健全的科普机制体制能够统一协调分散的科普资源,能够更加高效地管理和推广行业科普,能够加强与其他行业科普单位协作交流,有利于科普工作的开展。

1.4 加大科普经费投入,设立科普专项资金

科普工作是公益性的工作,交通行业目前还没有科普专项经费或其他形式的科普经费支持,要想科普工作发展迅速、产品丰富、活动多样、成绩斐然,必然要增加科普经费投入。

建议交通运输行业设立科普专项资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行业内的科普工作单位或部门提供支持;允许社会资金以合规的方式进入行业作为科普资金,如企业资金、捐赠、指定性活动的经费等。在总体经费的保障下,设立科普资金池,供各单位申请科普资金;科普资金可根据各单位相关科普建设内容进行差别化分配;完善相关科普激励收支管理办法。

交通运输行业科学知识先进,并贴近群众生活,科普资源可挖掘性强。在科普经费支持下,加上各个单位的人才、智力和资源优势,能保证科普工作的顺利进行,也能调动科普单位和部门的主观能动性,科普工作必然会更加有声有色。

1.5 建设高端科普团队,确保科普与时俱进

科学普及工作者所组成的团队应该是走在科学技术最前沿的团队,需要掌握行业内的先进科学技术,灵活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建立起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传播广泛的科学普及系统。目前,交通运输行业内的科学普及团队存在诸多问题,如科普人员数量不足,科学家参与科普的积极性不高,科普基地讲解人员素质较差等。

交通运输行业应组织各级单位,加强科普人员团队建设,定期组织培训,组织高级科研人员和行业科学家对科普人员进行专项讲座,提高其综合素质;传达不同时期的科普工作方向和重点,制定详细的奖惩措施,调动科研人员的科普工作积极性。设立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大力推进科学传播工作,不断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科普服务水平和社会影响力。力求培养出“高素质、懂科学、会传播、能科普”的优秀科学普及工作人员。建立科普团队监管制度,包括团队评价、监督、退出机制,并实现奖惩制度。为交通运输行业科普优秀骨干提供更高平台、更多机会,调动科普工作积极性。

1.6 促进科研科普融合,激发科普工作热情

交通运输行业知识储量丰富,科普潜力大,这就要求行业要在输出技术的同时,把交通运输知识普及给人民群众。

最新的科技成果以及研究方向都掌握的科研人员手中,调动他们的参与不仅能够将最新成果科普给公众,提升民族自豪感,更能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做贡献。大多数科研人员都很少参加科普工作。需要政府能够在保障科研人员研究的同时,鼓励他们做科普大行动的传播者、科研成果的转化者和科技创新的助推者,创造条件引导他们积极投身到科普中来。

中国公路学会在2019年度科学技术奖中增加了科普类奖项,交通行业的其他科技奖项中也应陆续增加科普内容。申报奖项的同时,也要将该项目以通俗易懂的科普语言表述出来,作为奖项申报的一项必备内容。各地应加大行業科普经费投入并制定相关政策,统筹考虑和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科普工作。工程建设项目、科技项目安排一定比例的建设经费或科研费用用于科普工作。加强科普经费使用情况的绩效评价,确保经费使用效果。

在交通运输行业内促进科普科研的融合,能够使科普专家队伍将更加强大,科普知识生产速度更加迅捷,科学普及范围更加广泛。

1.7 设立科普研究项目,加强科普研讨学习

科普理论研究是科普的基础性工作,与科普实践相辅相成,应具有前瞻性、导向性。随着科学普及受关注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科学传播方式的更新和发展,部分行业对新型科学普及理论、方法和机制等方面开展了研究。目前环境行业针对科普传播设立了一系列科普研究项目,如:2010年的环保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关键技术与示范研究项目、2015年的环境科学传播途径及其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应急中应用研究项目;气象行业开展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创建要求研究;其他行业也参与了相应的行业科普研究项目。

交通运输行业也应设立科普研究项目,包括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科普基地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科普传播能力、公民交通运输科学素质评价指标、交通运输行业科普五年发展规划等方面研究,以便更有效地指导交通运输行业科普工作的开展。

科普项目的研究一方面能够拓宽交通运输行业科普思路,创新行业科普方法,提升行业对科普工作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为接下来更好地开展科普工作打下基础。

2 结语

交通运输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经济和科技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并且与公众息息相关。推进交通运输行业普及科技知识有利于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促进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双创”良好环境,有力推动“四个交通”发展。因此,应从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角度出发,充分了解从国家到地方,从交通运输行业内到其他行业,从传统的实体科普到新兴的网络科普的科学技术普及现状,提出交通运输行业科普体系建设的思路和建议,推动科普重点工作的实施,为交通运输行业科普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思考与建议交通运输
新时期深入推进家庭文明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以潍坊滨海区为例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公路交通运输节能降耗经济分析研究
关于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