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词里的秋天

2020-10-27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0年39期
关键词:秋景萧萧西风

秋,自古便是文人墨客争相吟诵的对象。在秋日暖阳里,在冷雨连绵中;在落木萧萧间,在晴空碧蓝里;秋季,万物多彩,也多情。伴随着秋天散发出的那抹沁人心脾的芳香,让我们走进古诗词,去感受、探索那浓浓的秋意。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唐】刘禹锡《秋词·其一》

解读: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我言”说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朝”是诗人对秋景最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因为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北宋】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解读:湛湛蓝天,嵌着朵朵湛青的碧云;茫茫大地,铺满片片枯萎的黄叶。无边的秋色绵延伸展,汇进流动不已的江水;浩渺波光的江面,笼罩着寒意凄清的烟雾,一片空濛,一派青翠。

这幅巨景,物象典型,境界宏大,画笔难描,因而不同凡响。“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眼前的秋景触发了词人心中的忧思,于是“物皆动我之情怀”;同时,心中的忧思情化成眼前的秋景,于是,“物皆著我之色彩”。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清】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解读:“谁念西风独自凉”,从季节变换的感受发端。值此深秋之际,若在往日,妻子便会催词人添加衣裳,以免着凉。但今年此时,词人已经与妻子阴阳两隔,她再也不能来为词人铺床叠被、嘘寒问暖了。这句反问的答案尽在不言中,混合了期待与失望的矛盾情绪。开篇“西风”奠定了整首词哀伤的基调。“萧萧黄叶”是秋天的典型景象。在秋风下,枯黄的树叶纷纷扬扬地通过窗户飘进屋内,给词人心头更添一层秋意。他站在空荡荡的屋中,任夕阳斜射在身上,把身影拖得很长很长。

到这里,词句所列出的意向仿佛推向了一個定格镜头,凄凉的景物衬托着词人凄凉的回忆,长久地锲入读者的脑海,并为之深深感动。

猜你喜欢

秋景萧萧西风
摄影·美好安徽
古道西风(水彩)
The Swimming Pig
废园
秋渐浓,分付西风此夜凉
秋景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
画秋天,写秋景
羊艾茶园秋景
竹子萧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