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络腧穴治疗咳嗽的配伍规律研究进展
2020-10-27李玲彭晓鹏杨云霞钱锐
李玲 彭晓鹏 杨云霞 钱锐
摘要: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咳吐痰液而言,是最常见的肺系疾病症状。腧穴是五脏六腑的经气血在体表的转输、输注之处,也是预防和诊治疾病的敏感点和反应点,可调整五脏六腑功能、预防和诊治疾病的作用。作为一种高效方便、安全可靠、适于临床推广应用的外治方法,尤其在肺系疾病之中,对咳嗽、咯痰等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通过检索近10年相关文献,对针灸腧穴治疗咳嗽的相关内容进行相关分析、归纳、总结,期望为针灸腧穴治疗咳嗽方面提供相关依据。
关键词:咳嗽;腧穴;配伍规律
中图分类号:R25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0)09-0084-04
咳嗽是常见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是由于内因外感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所致,是现代医学中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疾病的常见症状。频繁剧烈的咳嗽会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社交活动造成严重影响。正如清·怀抱奇《古今医彻》:“咳嗽,微疾也,连绵不已,则又痼疾也,夫岂容渺视哉。”药物治疗咳嗽是常法,但中医外治特别是使用针灸敷贴等方法,选用特定经络腧穴进行治疗也越来越多的用于临床,是配合药物治疗,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治法之一,现将近10年针灸腧穴治疗咳嗽的配伍规律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腧穴取穴规律及配伍的文献研究
周思远等[2]手工检索《中华大典·医药卫生典·医学分典·针灸推拿总部》所收录的清代及清代以前的针灸治疗咳嗽的条文共159条,得出针灸治疗咳嗽的规律:十四经穴均有选穴,但肺经、心经、肾经、肝经、任脉腧穴的选用比例较大,其中手太阴肺经的腧穴选取比例最高,这与《灵枢·经脉》记载手太阴肺经“上膈属肺”,“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喝”等经络理论是相一致的;选穴遍及胸背部和四肢部腧穴,但以任脉、督脉、膀胱经、胃经的胸背部腧穴为主,尤以肺俞、膻中、风门、天突、乳根5 穴的使用频率最高;特定穴在治疗中采用较多,尤以输穴、合穴、经穴、背俞穴、八会穴为主。于洋[3]调查和筛选了自1949年至今针灸治疗咳嗽的相关文献处方321条,并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发现腧穴以肺俞、列缺、大椎、风门、天突等出现频次最多;经脉以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太阴肺经为主;腧穴配伍以肺俞、列缺为最多。得出针灸治疗咳嗽腧穴首选肺俞的结论。张俊茶等[4]检索 1987-2016年针灸治疗感冒后咳嗽相关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 57篇,从腧穴选用来看,使用频次较高的为背部膀胱经腧穴,也表明其中肺俞穴使用最多。于尚多等[5]、王盼盼等[6]检索相关文献,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在所属经脉穴位选择上穴位使用频次前5位分别为肺俞、天突、膻中、定喘、膈俞,其中肺俞使用频次最高。以腰背部的膀胱经穴为主,穴位类型以背俞穴为主。这些研究说明针灸治疗咳嗽选经前三位多为手太阴肺经、足太阳膀胱经和足阳明胃经,使用穴位频次较高的是肺俞、天突、膻中、定喘、膈俞、风门、乳根、列缺、大椎等。
2 腧穴取穴规律及配伍的临床研究
腧穴配伍的方法有很多,于洋等[3]研究期刊类文献中,针灸治疗咳嗽在腧穴优选方面体现了局部选穴、远端选穴、特定穴选穴及循经选穴的规律,其中分析发现各种配伍所占比例为局远配伍54.74%,局部配伍22.36%,远端配伍11.42%,前后配伍11.47%。张莘等[1]采用现代计算机与数据挖掘技术对近1949-2011年来比较穴位贴敷疗法对不同疾病的治疗效果,发现治疗咳嗽选穴以近部选穴为主。腧穴配伍本身要达到的就是发挥腧穴间的协同作用,实现增加临床疗效的目标。
2.1 局远配伍 局、远是以病变位置为中心,相对病灶而言的局部和远端。局远配伍,既体现了腧穴的近治作用,又体现了腧穴的远治作用,二者配伍,可有效强化腧穴间的协同作用。局远配伍自古既有,《灵枢·官针》“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腧也。”说明了局远配伍的意义。《灵枢·四时气》“腹中肠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肠,刺肓之原、巨虚上廉、三里”。也是局远配伍治疗气逆的说明,包括哮喘、咳嗽等。黄珍梅等[7]研究通过按摩丰隆、肺俞穴有助于肺胀患者排痰,减少住院患者发生坠积性肺炎的风险。陈庆昭等[8]远红外止咳贴贴敷涌泉穴联合肺俞穴配合常规疗法治疗小儿咳嗽,两穴相和起到金水相生,补肾固肺,引导上逆之气下降以归元的作用,有效率为92.00%。林红霞等[9]通过研究大黄穴位贴敷天突、丰隆治疗痰热郁肺咳嗽,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00%,临床疗效显著。朱晓婷等[10]运用肺胃相关理论指导选取鱼际、尺泽、列缺、足三里、丰隆、肺俞等穴位针刺治疗咳嗽变应性哮喘,总有效率为92.50%,兼顾了足阳明胃经和手太阴肺经、足太阳膀胱经的经气调节,多途径治疗。
2.2 局部配伍 局部配伍体现了腧穴的近治作用,临床治咳多以肺俞穴为主,是“腧穴所在,主治所在”规律的体现。焦胡莹[11]研究中药肺俞穴贴敷应用于小儿肺炎喘嗽中效果明显,有效率为93.33%,可快速减轻相关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为预后提供保障。古丽等[12]研究中藥肺俞、定喘穴位贴敷配合热奄包外敷治疗肺脾气虚型小儿咳嗽,治疗观察组有效率为86.00%,高于对照组的74.00%,疗效确切。袁军等[13]背部特定肺俞、定喘、肺底腧穴拔罐治疗感染后咳嗽发现呼吸道疾病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郭亦男等[14]以定喘、肺俞、膈腧拔罐治疗发作期小儿哮咳60例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6.70%,咳嗽缓解及消失时间也明显缩短。李淑玲等[15]选取背腧穴(肺俞、肾俞、脾俞)进行针刺治疗可有效治疗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有效率91.70%,为对临床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亦可以选取三穴行拔罐治疗,王芳玲等[16]研究发现背俞穴拔罐治疗小儿外感咳漱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效率为90.00%。高国胜等[17]选取肺俞、风门、大椎、脾俞穴位行拔罐治疗感染后咳嗽,总有效率为97.60%,咳嗽缓解时间、消失时间均明显降低。如梁志娟等[18]研究肺俞、大椎、定喘、肾俞、脾俞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注射乌体林斯能够改善气道炎症,能够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2.3 远端配伍 远端配伍体现了“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规律的反应。尤其是位于四肢肘膝以下的穴位,远治作用尤为突出。李雪青等[19]研究结果显示,选取肺胃经脉尺泽、天枢、丰隆穴、鱼际、孔最、足三里及列缺等穴治疗,总有效率为 86.70%优于对照组,表明了肺胃同治在治疗感染后咳嗽的重要性,进一步论证了“聚于胃,关于肺”的理论。
2.4 前后配伍 前后配伍是以腹背线为分界线,将胸腹部腧穴和腰背部腧穴配个使用的一种方法。腰背部为阳,胸腹为阴,前后配伍,调和阴阳,使机体从阴阳失衡向阴阳平衡的状态转化,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蒲应炎[20]等研究中药结合肺俞、天突穴位敷贴治疗外感久咳临床总有效率为 94.55 %,与西医治疗相辅相成,协同缓解临床症状。刘相朝等[21]研究治疗外感咳嗽,在基础治疗上咳喘膏敷贴天突、双肺俞,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 93.50%。马树怀[22]研究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为主,依照“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理论,进行治疗,连续3年贴治肺俞、天突、定喘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如王晓芳等[23]远红外咳喘化痰贴敷贴肺俞、天突、神阙穴位治疗小儿肺炎,在改善小儿咳嗽,平喘化痰等临床症状方面疗效显著。智勇[24]研究天灸治疗支气管哮喘,优化药物处方和穴位组合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穴位处方肺俞、风口、定喘组对中医证状气短喘息、胸闷的改善程度要优于穴位处方天突、大椎、膏育、肾俞组,在改善咳嗽、咯疲、乏力、畏风自汗、血清ECP值及ACT评分上。如刘红颖[25]用化疾止咳贴穴位贴敷肺俞、天突、大椎、膻中佐治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疾多症,总有效率为96.70%,可明显改善咳嗽、咯疾及肺部鸣音。赵莉等[26]研究在基础治疗上辅以肺俞、天突、定喘、脾俞、膻中穴拔罐治疗小儿痰湿阻肺型咳嗽,总有效率为100.00%,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发生呼吸道疾病次数。如赵莉[27]以肺俞、天突、定喘、脾俞、膻中穴、肺底拔罐治疗治疗小儿痰湿蕴肺型咳嗽,总有效率为 98.00%,疗效较好。
2.5 综合辨证 杨晓颖[28]经过经络诊察在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发现结节,选取太渊、合谷,肺俞、大肠俞、中府、天枢相关腧穴进行埋针治疗治疗咳嗽取得很好的效果,总有效率为80.40%。赵朝庭[19]等选取肺俞、身柱、尺泽、天突、膻中穴行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抗感染后咳嗽,总有效率为90.00%。临床上疾病多复杂,常辨证加减穴位,如辨证分型为肾不纳气型,选择太溪穴;肝火型选择太冲穴,痰湿型选择太白穴,肺脾两虚型选择太渊穴等。或者按兼证加减穴位,如咳嗽剧烈伴有呕吐或痰多加中脘;咽喉痒加照海;鼻塞加大椎;肺部听诊湿罗音较重加中府穴,兼脾阳虚加气海、太溪;兼肺气虚加足三里;兼痰热者加尺泽;兼自汗加阴郄;兼哮喘加百劳;兼咯痰不爽、咽喉干燥、头晕耳鸣加三陰交[29]。气虚明显者可加气海穴;肾虚不纳明显者可加肾俞穴;痰多者可加丰隆穴;气喘明显者可加定喘等穴[30]。另配以八脉交会穴之列缺、照海两穴,《八脉交会八穴歌》中指出:“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两穴相配加强宣肺止咳之效。
3 小结
综上所述,刺激经络腧穴是治疗咳嗽的重要方法。从文献中可以看出,肺俞穴作为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的腧穴,因其内应肺脏,是肺气转输、输注之处,为治疗肺脏疾病的重要腧穴。《针灸甲乙经》说:“肺气热,呼吸不得卧,上气呕沫,喘气相追逐,胸满胁膺急,息难,……,肺俞主之”。故临床腧穴配伍均以肺俞穴作为主穴,再通过辨证论治进行一定穴位的优化配伍,可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周思远,兰蕾,吴巧凤,等.针灸治疗咳嗽的古代文献分析与评价[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2):741-742.
[2]于洋.基于期刊类文献数据挖掘针灸治疗咳嗽的腧穴优选与配伍规律谱研究[D].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2017.
[3]张俊茶,邢亚情,刘君,等.近30年针灸治疗感冒后咳嗽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6,31(3):62-64.
[4]于尚多,孙玮辰,王富春.基于现代文献探讨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慢性咳嗽选穴及用药规律[J].吉林中医药,2018,38(3):249-252.
[5]王盼盼,尹伟豪,时晨,等.基于数据挖掘分析穴位贴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选穴规律[J].山东中医杂志,2019,38(7):657-661.
[6]张莘,张选平,贾春生,等.基于数据挖掘的穴位贴敷疗法运用特点研究[J].针刺研究,2012,37(5):416-421.
[7]黄珍梅,游秋烟,黄津津.按摩丰隆、肺俞穴在肺胀患者咳嗽咳痰的应用效果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23):28-29.
[8]陈庆昭,陈家鑫,邓新霞.涌泉穴联合肺俞穴敷贴治疗小儿咳嗽20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7):99-100.
[9]林红霞,茹茵茵,梁祖燕.酒调大黄穴位贴敷在痰热郁肺型咳嗽的护理效果观察[J].黑龙江医药,2017,30(2):371-372.
[10]朱晓婷,张磊,张妍,等.运用肺胃相关理论指导针刺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12):20-22.
[11]焦胡莹.中药肺俞穴贴敷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6):18-19.
[12]古丽玲,龙晓燕,唐荣妹,等.中药穴位贴敷配合热奄包外敷治疗肺脾气虚型小儿咳嗽的疗效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2):150-152.
[13]袁军,陈畅,高国胜,等.背部特定腧穴拔罐治疗小儿痰湿阻肺型感染后咳嗽疗效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7,32(6):42-45.
[14]郭亦男,周秀玲.腧穴拔罐治疗小儿哮咳(发作期)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5):268-269.
[15]李淑玲,马春,杨丽华.小续命汤配合针刺背俞穴治疗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24):41-43.
[16]王芳玲,马小允,宋哲,等.背俞穴拔罐治疗小儿外感咳嗽32例[J].河南中医,2015,35(11):2844-2845.
[17]高国胜,张素钊.背腧穴拔罐治疗感染后咳嗽42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2):47-48.
[18]梁志娟.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注射乌体林斯对OVA诱导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和高反应性的影响[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7.
[19]李雪青,石志敏.从肺胃论治针刺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3):211-213.
[20]蒲应炎,潘佩光,周俊亮,等.中药结合穴位敷贴治疗外感久咳临床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8):52-53.
[21]刘相朝,姜攀,莫大,等.麻杏石甘汤合咳喘膏贴敷治疗小儿外感咳嗽200例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6,32(11):16-17.
[22]馬树怀.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J].中国民间疗法,2015,23(3):27.
[23]王晓芳,张映辉,谢锐填.远红外咳喘化痰贴穴位贴敷对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9):45-46.
[24]智勇.天灸治疗支气管哮喘:优化药物处方和穴位组合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D].新疆:新疆医科大学,2015.
[25]刘红颖.止咳贴佐治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4):166-167.
[26]赵莉,冯世军,陈英芳,等.背部俞穴拔罐治疗小儿痰湿蕴肺型咳嗽50例临床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7,2(3):125-126.
[27]赵莉.肺俞穴拔罐治疗小儿痰湿蕴肺型咳嗽50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26(8):104-106.
[28]杨晓颖.经络诊察法配合穴位埋针治疗慢性咳嗽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8):3-5.
[29]徐新毅,周洵,刘炜,等.止咳平喘膏穴位敷贴配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6例临床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5,27(2):38-40.
[30]钱卫斌,张伟,卢绪香,等.浅谈三伏穴位贴敷疗法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J].湖南中医杂志,2011,27(5):102-103.
(收稿日期:20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