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4讲 运动和力专题复习

2020-10-27雷瑞芬

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支持力平衡力重力

雷瑞芬

力学在物理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运动和力是同学们学习“压强”“浮力”“简单机械”等内容所必需的预备性知识,由于这部分知识来源于人们生产和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所以同学们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应该经历感知、描述、测量、计算、推理等过程,以达到逐步深化的目的.运动和力知识在近几年的中招考试中平均占比15%.同学们在复习这个专题时应注意:有些概念和结论比较抽象,与同学们的常识相悖,学习时要认清这些误区,

第1节 机械运动

重点考点

在自然界里,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在各种各样的运动中,机械运动最普遍、最简单,同学们也最熟悉.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有: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机械运动、参照物、速度和平均速度,机械运动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是后续学习乃至学习其他科学课程的基础.速度及平均速度的计算跟声现象结合起来可以出回声测距离的计算题.这一块在中考试卷中所占比例小,填空题往往有一道关于参照物的试题,计算题的某一问会涉及平均速度的计算.

中考常见题型

例1 (2019.山西)小明同学到南美洲游学,见到一种外表酷似微型西瓜的野生水果,其独特的迷你造型和清爽的口感令人称奇.图1是迷你“西瓜”与一元硬币放在一起的对比照.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该迷你“西瓜”的直径约为( ).

A.2 mm B.2 cm C.6 mm D.6 cm

思路分析:此题考查同学们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利用生活经验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即可.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在2 cm左右,由图知,迷你“西瓜”与一元硬币的直径差不多,所以在2 cm左右.选B.

第2节 不同性质的力

重点考点

初中阶段学习的力有弹力、重力、摩擦力,而压力、拉力、推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填空题通常涉及对力的作用效果的考查.作图题里通常都有一道力的作图题,摩擦力主要与二力平衡结合考查,以选择题和实验题为主.

中考常见题型

例2 (2019.安徽)如图2所示,用细线将小钢球悬挂起来,让其在竖直平面内左右摆动,忽略空气阻力,在图上画出小钢球摆动到B点所受力的示意图.

思路分析:小钢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沿绳向上的拉力F,过球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沿绳子斜向上的拉力F即可.

答案:如图3所示,

第3节 牛顿第一定律和二力平衡

重点考点

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指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是力与运动乃至整个初高中物理课程的基础.而牛顿第一定律引出的惯性知识是中考的难点,多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物体不受力的情况是理想状况,而现实世界中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由此引出物体在受力平衡时的运动情况,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这个知识点是中考重点,主要考查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以及判断某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还是相互作用力,这也是易错易混点,一般在选择题中考查,

中考常见题型

例3 (2019.淮安)足球进校园推进了足球的发展,运动员将静止的足球踢飞,说明力可以____;足球落地后会继续向前滚动,是因为足球具有 ____ ,当足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____(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

思路分析: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其运动状态改变,这是力的作用效果之一,足球离开脚后便不受运动员对其力的作用,但是落地后还可继续滚动,表明足球具有惯性,在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下,足球静止,表明其受力平衡,这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惯性平衡力

小结: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在于平衡力作用于同一物体,而相互作用力作用于不同的物体.

例4 (2019.安徽)如图4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图中分别给出了A、B的受力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2与GA、F1两个力的合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F1与F3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GA与F2是一对平衡力

D.F2与F1是一对平衡力

思路分析:以A为研究对象,A物块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受力平衡,GA 、F1兩个力的合力方向向下,合力的大小GA+FI=F2,则可知F2与GA、F1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均作用在物块A上,所以是一对平衡力,GA与F2的大小不等,所以GA与F2不是一对平衡力,F2与F1也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C、D均错.B对A有向下的压力F1,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对B有向上的支持力F3,所以F1与F3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B正确.选B.

猜你喜欢

支持力平衡力重力
疯狂过山车——重力是什么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辨析
仰斜式重力挡土墙稳定计算复核
平衡力好,可以保命
对下滑物块的给力分析
重力异常向上延拓中Poisson积分离散化方法比较
人的内力做功问题的分析与探讨
2010年高考海南卷物理第5题答案的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