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赫哲族旅游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0-10-27王萌阴燕云
王萌 阴燕云
[摘 要] 赫哲族作为我国人口数量不多的少数民族,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文化。该民族曾经在日本侵略者的摧残下几乎灭亡,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获得新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黑龙江一带建立起具有赫哲民族特色的旅游产业。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加,当地就业人数在不断增加,基础建设也在不断完善。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从乘数效应、集群效应和辐射效应角度分析,认为赫哲族旅游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有利影响。
[关键词] 赫哲族;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影响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15. 072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0)15- 0170- 02
0 前 言
我国赫哲族人居住在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交汇构成的三江平原一带,一直以来以渔猎为生。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赫哲族人口有5 354人,主要聚居在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乡、饶河县等地。近几年受生态环境的影响,渔猎资源逐渐减少,赫哲族人民不得不将生活重心转移,以环保生态为中心,探索新的发展方式。21世纪初开始创办赫哲族旅游产业,,在政府扶持下,此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不但提升人均收入,更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1 赫哲族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形式
资源是旅游行业发展的基础,其中品种、数量、规模等因素,可决定区域旅游發展的水平与质量。赫哲族人民聚居地风景宜人,景色美丽,且位于三江流域附近,有大量的自然景观,如森林、水面、草原与湿地等,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与传统艺术,具有赫哲族民族特色,很有旅游价值。20世纪60年代,一曲《乌苏里船歌》将赫哲族带入大众视野,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赫哲族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每年都有大批的游客到此地观光。为了满足游客旅游的需求,赫哲族所在区域政府也将发展旅游业列入未来发展规划,着重打造赫哲民族旅游产业品牌,发展民族特色旅游,此促进旅游行业快速发展。近几年赫哲民族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如下。
1.1 游客数量逐年增多
最初到赫哲民族地区的外来人员,多为国内外研究人员或者专家学者来此工作,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旅游观光者。但是随着赫哲族在国内外知名度的增加,旅游行业宣传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政府加大投资力度,不断完善当地硬件设施,增加旅游项目,游客的数量逐年递增。特别是春季到夏季时节,因为赫哲民族所在区域位于中国北方,夏季不但风景宜人,且天气凉爽,所以深受南方游客喜欢。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入夏以来,仅街津口地区的赫哲民族文化村,每天接待游客就超过千人,鼎盛时期高达5 000人左右。
1.2 设施建设多样化
当前旅游行业的发展,不再是单一资源的利用,而是全面发展,从游客衣食住行体验到风景区的建设,都需要加大力度。当地政府利用国家拨款与社会筹集资金,在同江市投资1500万元,建设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赫哲民族文化村,规模为国家3A旅游景区,内部包含赫哲族特色展览馆,展览并销售具有赫哲族民族特点的商品,如民间工艺服饰、渔猎雕塑、鱼皮服饰、鱼皮工艺品[1]。室外参观景点有原始地窖、文化广场、森林木屋等。后来旅游区工作人员还将原来捕鱼的渔船改造为游船,将传统的树屋改造成餐厅或者旅馆,将森林打造成天然的“氧吧”,类似的举措还有很多。如结合旅客在旅游过程中的购物需求,旅游区建立了专门的纪念品商店,销售鱼皮、鱼骨和桦皮工艺品等旅游纪念品。八岔乡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国家自然保护区中物种多样的动植物资源、平原湿地生态系统等,在创建旅游文化村的时候,建设了展览室、博物馆、多功能厅以及动植物养殖基地等关旅游设施,建设了森林浴场、沙滩浴场、赫哲族民居风情园、天鹅湖等自然、人文景观。四排赫哲乡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为衬托,快速建立起赫哲族旅游风景区。游客在观光的时候,不但可以欣赏美丽的景色,还能体验赫哲族古老的传统文化。
1.3 赫哲族旅游行业就业人数不断增加
赫哲族一直以来以捕鱼猎兽为生,随着旅游行业的逐渐兴起,很多渔民积极加入旅游行业,从2008年到2018年,赫哲族旅游产业变业人数平均每年递增3.6%,截至2018年年末,仅同江市街津口乡,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人数已经达到全乡人数的40%,并有近百户农民专职从事旅游服务工作。其中从事娱乐餐饮服务的有40多家,销售旅游纪念品的有50多家,从事其他服务工作的有近20家。赫哲族旅游景区所在区域居民的经济收入也呈上升趋势,可见旅游业对当地居民经济收收的提升有重要影响,已经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型产业。
1.4 旅游路线更加精细化
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景区经过详细的规划,在近年来分别创建了钓鱼台、得勒乞滩等五条旅游线路。且四排乡还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建设了风景游、边境游与生态游等几条常见的线路[2]。结合赫哲族居民的分布情况,饶河县还开辟了饶河旅游区,跨越了多条旅游线路,充分为游客展示了当地的文化特色。
2 赫哲族旅游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2.1 从乘数效应分析影响
乘数效应是一种宏观经济效应,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赫哲族旅游产业的收入变化,影响相关部门的收入,也就是说,旅游产业收入越多,就越快推动其他部门的发展。赫哲族旅游产业在近几年发展中,乘数效应不断升高,对服务行业、生产行业甚至渔猎产业都有带动作用。赫哲民族旅游业收入增长一个单位,相关产业增长4~4.5个单位。例如赫哲地区在没有开发旅游业的时候,渔业经济收入占整体的21%,2004年,单一渔业收入占比已经降到4%左右。2005-2007年赫哲族旅游产业发展迅速,餐饮业也不断发展,借此带动渔业发展。2007年度同江市街津口乡赫哲族旅游产业一共接待游客12万人,旅游收入360万元,带动渔业发展,2007年同江市街津口乡渔业经济总收入为60万元,占整体经济收入的6.2%,比2004年上升20%。另外,赫哲族旅游产业在发展中增加投资,建设旅游设施,在将来的一段时间,旅游产业的收入会更多,相关产业经济也会持续增长。
赫哲族旅游行业经济收入的乘数效应分析,可从两方面进行。第一,探究当地旅游经济体系中转手消费的旅游消费金额,如转手消费金额大,则代表乘数大。第二,分析当地旅游产业收入的消费情况,金额越大、次数越多,则代表乘数越大。旅游乘数因为单一的度量指标,就能形象地反映出旅游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在此之前使用次数较多[3]。但是随着赫哲族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这种乘数只是大概反映旅游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内容单一,不能全面反映赫哲族旅游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还会因为漏损效应,导致旅游乘数数值与真实值有一定的偏离,导致实际经济效益比预期低。
2.2 通过集群效应促进经济发展
赫哲族旅游产业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与该产业的相关行业集聚有很大关系,其他相关产业中,有的可促进赫哲族旅游产业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些传统产业则推动旅游经济的增长。可见赫哲族旅游产业集聚效应,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集聚效应,指包括赫哲族旅游产业在内的多种产业合作,经济发展上,产生“1+1>2”的效果,并以此吸引更多产业向旅游行业发展,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从空间布局和旅游产业的特点分析,赫哲族旅游产业具有典型的集聚特征,并集中于城镇中。首先,旅游产业相关企业,可最大限度地聚集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建立一定规模的经济体系。其次,赫哲族旅游产业的聚集,更加容易形成劳动力的供给市场,进而建立劳动培训机构,提升劳动力基本素质。最后,赫哲族旅游产业的集聚,容易实现本地区技能与知识的外溢,同性质企业之间可以增进交流,进而增强赫哲族旅游产业所在地区的竞争力。规模性经济指通过提升产业规模而带来的经济收益,但是此类规模的扩展不宜过快,否则就会受其他因素的限制,而产生发展弊端,进一步出现规模不经济的情况,主要包括信息传输失真、信息传递速度慢和管理方面出现问题。所以赫哲族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追求的规模经济一定要适中[4]。协同合作的时候,重点区分内部与外部的协同,即不但实现同种企业、不同种企业的互相合作,还要共享集群资源,比单一企业经济的发展更有效果;内部协同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借助相同资源而出现的整体反应。赫哲族旅游产业就是在这种空间聚集环境下,不但降低交易费用,还获得更大范围的经济效益。
2.3 赫哲族旅游产业辐射效应刺激经济增长
赫哲族旅游产业在发展中的辐射效应,可进一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不断增进当地经济结构的升级。在旅游产业发展中产生辐射效应需有一定前提,即自身经济体系中一个因素的变化,会带动另一个因素的变化,进而带动整个经济体系的变动。赫哲族旅游产业中辐射效应,可带动其他产业变动,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赫哲族旅游产业中,以风景区、餐饮、住宿、购物等部分为主,并且与交通运输行业、保险行业和金融行业有密切联系。赫哲族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但吸引附近相关产业向此聚集,还促进了一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3 结 论
综上所述,赫哲族人民,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式。随着大众对赫哲族了解的深入,赫哲族人民也找到了发展自身经济的有效方法,即创办旅游产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不但提升了赫哲族人民的生活质量,还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刘长生,董瑞甜.宏观经济运行、旅游产业发展与旅游企业绩效[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9,35(3):42-53.
[2]张敏. 中国省域旅游业创新能力時空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9.
[3]马国强. 中国旅游产业集聚、要素积累与旅游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9.
[4]王鸿昊.中国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9(4):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