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青岛地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
2020-10-27王立杰谢正侠唐烽钧
王立杰 谢正侠 唐烽钧
(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山东青岛 266003)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是图书馆以有偿或无偿的方式为社会个人、企事业单位分享各种馆藏资源,提供信息服务,以满足社会各界对图书信息资源的需求的过程。国内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始由于实践成效甚微,研究方向重在对国外知名大学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成效的介绍与总结。近年,随着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纵深发展,新技术、新理念、新媒体与校地共建模式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实践不断深入,邓李君以MOOC为视角从馆藏资源、馆际合作方面提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策略[1],丁海容从创客空间视角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提出了方法[2],姜兰从建立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全方位立体咨询平台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创新[3],这些探讨结合高校实践呈现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校本模式。随着5G技术的发展,建立联盟协同发展成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重要模式,例如珠江三角洲地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京津冀区域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图书馆科技文献联盟。高校图书馆纷纷探索的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校本模式及协同发展的区域联盟模式,构成国内高校图书馆丰富的社会化服务特色。
1 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创新
图书馆服务创新是指运用新思想与新技术改善、变革现有服务流程和产品,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扩大服务范围,更新服务内容,它是图书馆继续生长与生存的关键[4]。科学研判时代方位是做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创新工作的前提。
1.1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法律规范
2018年1月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四十八条明确指出“国家支持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以及其他类型的图书馆向社会公众开放”[5]。高校图书馆建设和管理的最高规范《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教高〔2015〕14号)第四条明确规定高校图书馆要“积极参与各种资源共建共享,发挥信息资源优势和专业服务优势,为社会服务”;第三十七条强调,“图书馆应在保证校内服务和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下,发挥资源和专业服务的优势,开展面向社会用户的服务”[6]。《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64号)提出“双一流”高校建设的五个任务,包括着力推进成果转化,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增强高校创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7]。法律、规程、高校回馈社会发展要求均为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提供了政策支持及理论保障,社会化服务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
1.2 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
2015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ALA)启动了图书馆转型运动(Libraries Transform Campaign),致力于提高公众对图书馆价值、影响力和服务的认知,展示当今图书馆的变革性质,提升图书馆在数字时代的关键作用[8]。《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教高〔2015〕14号)明确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6]。高等教育“211”“985”“双一流”系列建设推动了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不再仅仅是一个借阅场所。信息化浪潮下,数字资源成为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方向,资源数字化让信息服务联动更容易实现,如文献传递、联机检索、数据库共享等。新技术成为图书馆实现智慧服务的引擎,例如云计算及云服务、电子书阅读器、RFID、新媒体技术、移动技术等助力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人力资源得以解放。用户需求的驱动促使高校图书馆加大数据情报分析,开展人才评价、学科分析、知识产权等知识服务。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为社会化服务储备了新能力与新资源。
1.3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图书馆服务创新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9]。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凯恩斯学派强调通过需求管理来调节经济周期,依靠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升来提高国民经济的供给能力,同样,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由于服务对象不同于高校群体,运用供给侧改革的理念,借助新技术采取务实的管理方式依据社会需求从服务方式、服务内容等方面精准施策,改变内容稀少、方式单一的问题,切实提升社会服务成效。
2 青岛地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现状
2.1 青岛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
青岛地区高校林立教育资源丰富,截止2020年青岛教育官网公布青岛地区现有获教育部门认可的高校25所,包括本科与高职院校,其中3所高校、4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项目,5所高校、14个学科入选省“双一流”建设项目,科教实力明显[10]。高校图书馆服务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围绕学科发展进行馆藏建设,馆藏文献资源具有与本校学科相匹配的特征,例如中国海洋大学的海洋特色文献,中国石油大学的石油石化特色文献,青岛大学的文科藏书、纺织服装类藏书和日文原版书特色,山东科技大学的煤炭行业特色文献,青岛科技大学的化学、化工、材料学特色文献等。各高校图书馆在购买学术数据库基础上,建有本校知识机构库,收录教师、专家的会议文稿、教学教案、学术成果、博硕论文等。目前,建有机构知识库的有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这些独特的文献资源,为图书馆开展专业、精准、个性化的服务提供了保障。
2.2 青岛地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模式
2.2.1 成立青岛地区图书馆联盟
高校图书馆独立为社会用户提供服务,在服务层次、服务内容、服务范围上因服务能力所限只能是有选择、有限度,单打独斗模式显然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为了提升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实力,2017年由青岛地区15家高校、3家科研院所、12家地区公共图书馆联合组成的青岛图书馆联盟宣告成立[11]。2018年3月,青岛市图书馆联盟启动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工作,2019年7月,“青岛图书馆联盟数字化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12]。数字化服务平台整合联盟成员馆资源与服务优势,提供联盟概况、参考咨询、青图U书、馆际互借、讲座展览、数字资源、协同创新七大功能板块,实现网络资源数字服务一键查询,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搭建快捷平台。
2.2.2 联盟内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内容与方式
联盟内15所高校图书馆官网显示各馆提供的社会化服务内容如表1所示。
各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采取不同形式:文献传递、科技查新、定题服务、参考咨询、科技评估采取有偿服务形式;9所高校图书馆采取办证收取押金的形式开放文献外借服务,押金额度50-200元不等,借阅数量2-4册,借阅时间1-3个月不等,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的图书馆制定了校外读者借阅规则;数字资源使用方面,图书馆内可以自由使用,校外须提供密码与账号,本校师生免费获得密码与账号,社会用户经图书馆同意后到所属高校网络中心申请账号与密码;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可以提供集体参观服务,青岛酒店管理学院可以提供特定的个性化服务。
2.3 青岛地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现状分析
青岛地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采取了开放的服务形式:借阅服务以纸质资源为主,兼顾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数据库使用,同时提供科技查新、定题服务、科技评估等有偿知识服务,服务延伸的对象趋向校友与合作社团。服务项目仍以传统内容为主,借阅开放程度有限,服务方式以社会用户上门为主。建立了地区图书馆联盟,统筹各高校资源、人才和技术优势,由于文献类型所限,馆际间互借、文献传递、数据资源使用主要是联盟内高校或科研院所用户,以提供信息挖掘、知识咨询、定题服务为主的知识服务,由于难度较大,此种服务只在少数高校图书馆开展,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嵌入社会需求相对比较低。
表1 青岛图书馆联盟高校馆提供的社会化服务
3 青岛地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需求调研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内容的拓宽、服务方式的创新必须客观准确的把握新形势下社会用户的需求。
3.1 调研问卷设计
本文采取问卷形式调研青岛地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需求,在梳理汇总社会用户与高校图书馆服务交流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各高校图书馆网站对用户使用常见问题的解答、电话访谈青岛地区高校图书馆同仁的基础上,设计了青岛地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需求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基本信息,第二部分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包括使用原因、遇到的问题、建议与意见三个方面,共设计27个问题。2019年11月通过百度问卷星、青岛市图书馆联盟两种渠道发放问卷,截止2020年3月30日收到有效回复523份,其中普通用户356份,企事业用户167份。需说明的是,523份问卷相比于青岛社会群体数量而言稍显薄弱,但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民众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需求现状,调研结果具有代表性。
3.2 调研结果分析
社会用户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都表示极大的期待,92%被调研用户认为高校图书馆有社会化服务的必要与能力。青岛市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需求调研情况如表2所示。
由表2汇总调研需求可见,文献借阅与继续教育需求排名第一、第二,说明普通社会用户对于高校图书馆的使用很大一部分仍停留在传统服务层面,继续学习教育需求显示对高校图书馆有使用需求的仍为曾使用者(毕业生),专业性的学习资料、空间环境是需求的主要原因, 说明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没有明显扩大。阅读、文化的培养与熏陶成为需求说明社会公众渴望享用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强烈意愿,不满足于对于信息资源的量化一般性要求,需要高校图书馆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与专业性的指导。企事业集团用户需求具有明显的实用性特征,如需要高校图书馆提供信息检索技能讲座、专利知识指导、商贸往来法律法规等,呈现对高校图书馆高端知识服务的需要。
表2 青岛市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需求调研情况
社会化服务遇到的问题显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纸版与数字资源使用设置诸多限制、手续繁琐,降低了用户使用体验;专业讲座、信息素养、阅读推广活动仍停留在高校内部,外宣服务不到位,用户对高校图书馆的深层次服务了解不多;科技查新、定题服务等有偿服务处于用户上门诉求状态,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缺乏积极性。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事业单位之间,对彼此的资源、服务共知很少,部分专业资源合作停留在电话联系、共同举办活动、信函往来等层面,文献信息共享程度有限。
4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青岛地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
驻青高校既有职业院校,又有省属高校以及教育部属“双一流”高校,针对各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社会化服务现状、社会需求的调研,发现高校图书馆资源分布不均,信息资源与服务能力层次不同,社会化服务有共识建有联盟机制,社会化服务需求迫切,但是社会化服务成效不足,究其原因,国家政策、规范虽已出台,而实际工作仍存有服务的结构性困境,无法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特长,需要针对社会需求从宏观管理与微观举措层面进行改革,精准施策,充分发挥“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人力资源优势,带动整个群体的社会化服务。
4.1 加强宏观管理夯实服务基础
社会化服务作为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一种延伸,需要隶属高校与地方政府资金与政策的支持,从宏观层面为高校图书馆从协同合作、资源建设、提升用户体验、馆员培养、宣传推介等方面提供支撑与保障,提升服务成效。
4.1.1 内争支持外强协同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不是图书馆个体行为,需要从全校层面协调处理好校内师生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平衡。高校需充分认识到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是高校回馈社会价值重要体现,是承担部分公共文化责任,是履行应有的教育职能,客观评估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对校内用户冲击,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建立高校内的协同合作机制,图书馆获得高校对社会化服务的资金、政策、舆情的支持,破除社会化服务的后顾之忧。
2008年,中国图书馆学会正式发布的行业宣言《图书馆服务宣言》明确指出:各地区、各类型图书馆加强协调与合作,开展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促进全社会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13]。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搭建与社会文化职能机构的协同合作平台,以资金、项目、组织的方式从宏观层面加大支持力度,例如高校图书馆与政府信息中心、企事业服务机构,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情报服务中心,高校图书馆与社区文化合作等,让高校图书馆获得资源共享、专业指导、服务间的认同,提升社会化服务的能力。多元、丰富的文献资源,有力的服务组合,便利的使用手段,无疑会从整个层面提升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成效。
4.1.2 用户驱动采购助力资源保障建设
资源是图书馆开展一切服务的基础,美国图书馆协会对馆藏发展政策的定义是“明确图书馆现有藏书的范围和性质,以及进一步发展藏书资源的计划,精心设计各相关主题领域中现实藏书的深度和广度,阐述围绕某些目标的选书原则和选书标准及知识自由的规定性文件”[14]。高校图书馆在资源采购方面偏向学术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各学科资源,非专业科普性读物显得比较少,电子资源优先保障校内师生开展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的数字文献需求,特别是对国内外论文数据库的需求,这种资源结构与社会用户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需要考虑社会用户的需求,制定与社会化服务相适应的馆藏建设发展政策,让更多的用户参与选书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图书馆广泛采取需求驱动采购(PDA)模式,并且不断简化读者荐购方式,例如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2019年对学校师生推出了“书易得”读者直购平台[15]。推动更多高校图书馆PDA文献采购模式,继续深化诸如“书易得”之类的文献采选方式,开通部分社会用户权限,实现馆藏资源科学化、多元化,馆藏资源所需即所购,为社会化服务提供保障。
4.1.3 新技术提升用户体验
ISO9241-210标准定义的用户体验为“个人对某个已经使用过或有使用欲的某一件商品和系统的感受”[16]。图书馆的用户体验是指图书馆用户在获得图书信息资源,使用图书馆应用的技术和接受馆内信息服务期间所得到的使用感受和心理感受[17]。由此可见用户体验具有明显主观性。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大力发展自助借还、自助复印、自主学习空间、VR,从智能到智慧的服务进展也印证了增强用户体验度的服务理念。通过调研可知,目前青岛地区用户校外访问高校数字资源采用VPN与IP认证方式,存在一校一规则,使用手续复杂,部分资源由于技术、网速原因无法访问,也严重限制了使用者的范围。为提升资源共享率,国内比较成功的模式是上海高校图书馆界的资源共享,采取联合认证访问方式,只需通过对使用者的身份认证,既能实现对信息资源安全使用的监督,又能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单点登录访问数字资源,认证的访问者还可以共享上海高校自建的联合选修课件。联合认证访问数字资源模式,就是典型的通过运用网络技术与先进的设施,提升用户使用图书馆感受的例子。
4.1.4 加强复合型馆员培养
供给侧改革元素包括人力资源,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中复合型馆员培养是提供优质服务的关键,需要从馆员职业精神、职业素养、业务能力三个方面加强培养与引导。图书馆员进行社会化服务需具备的素养与能力如图1所示。
图1 图书馆员社会化服务需具备的素养与能力
《图书馆服务宣言》提出图书馆对全社会普遍开放、维护读者权利、平等服务和消除数字鸿沟的理念[13]。随着校地共建模式的深化,服务社会是高校的责任,作为学校的公共学术服务部门,高校图书馆具有与公共图书馆一致的平等、共享、自由的价值理念及公开、公益开展社会化服务的职责,社会化服务责无旁贷。加强全体馆员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平等意识的引导,从学校发展、地方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社会化服务的意义和作用,社会化服务成为份内工作职责。图书馆制定社会化服务的标准,将其纳入工作评价体系,激发馆员服务积极性。
美国图书馆协会(ALA)报告指出,大学图书馆需要聘用具有数据挖掘、网络开发等21世纪新技能的专业人员,最有竞争力的是具有较强数字或者技术背景的专家[18]。馆员需要具备信息捕捉与数据分析之类的业务能力,社会化服务不同于校内服务,还需要具有沟通表达、设计宣传的职业素养。充分运用联盟内部属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带动优势,制定馆员培训共享机制,围绕图书馆基础知识与技术应用、读者工作与信息素养教育、文献资源建设与馆藏发展、信息服务与参考咨询等开展学习与交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突破馆际空间、时间、地域限制,以联盟方式共建、共享,打造一支驻青高校图书馆界社会化服务团队。
4.1.5 加强社会化服务宣传推介
研究与实践表明,有效的推广策略能够快速消除用户对图书馆传统、单一的印象,达到提高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率的目的。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2016-2017热点与领域评选显示2017年图书馆市场营销与推广比2016年增长了35.99%[19],足见图书馆营销的普遍性与重要性。营销不仅是宣传推广活动,还包括满足用户需求、构建与用户群体合作关系、持续性用户交互等内容。高校图书馆重视对本校师生的宣传推广,但是面向社会推介自身的信息比较少,这也来源于高校社会化服务一直被视为高校图书馆职能的延伸而非主流业务,随着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必须重视自身服务的外向宣传,除了传统方式外,利用新媒体、移动平台,公众号,抖音等进行宣传的同时,高校图书馆还应借助公共图书馆宣传平台与政府的文旅平台,扩大对图书馆服务的宣传推介工作,多种渠道、多种方式,通过讲好“高校与图书馆的故事”,让用户了解高校图书馆服务的进展,提升社会化服务成效。
4.2 微观精准施策打造社会化服务新业态
获得地方政府政策、财政支持的高校图书馆应该积极融入地方发展,依据社会公众需求与地方发展的实际,发挥高校图书馆的公共学术服务优势,分层精准施策,提升文化服务的学术性,打造服务新业态。
4.2.1 提升阅读推广专业性
阅读推广是公共图书馆服务读者的一项重要内容,阅读推广不止是对优秀图书的宣传和推广,也包含对阅读方法的推广运用,高校图书馆的加盟对传统的阅读推广进行专业提升,不仅有益学术传承,而且能够发挥文化教育职能。随着书籍数量的增加,精读与泛读之间存有选择,读者不可能阅尽所有书籍,需要文献工具的帮助。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专业知识渗透到阅读推广,从而实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目的,例如搭建读者和图书之间桥梁的书目就包含目录学知识,传统的传播渠道和现代传媒技术相结合,打破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的界限,数字目录学是研究信息环境下的数字资源与网络书目情报工作,解决数字资源的组织与开发利用等问题[20],目录学侧重对数字文献导读的研究,将数字导读与传统导读方法相结合,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与其衍生的师资资源开展网络推荐书目,建立针对阅读推广的书目数据库,通过互动共享平台打破阅读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向读者提供书目检索和阅读指导,营造引领数字化阅读学习环境,提升阅读推广的专业性。
4.2.2 服务学习型社会
围绕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规划,青岛市通过各种机制和手段,培养、保障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包括不断引进高校与科研院所。读者需求调研显示,社会用户期望高校能提供从资源到专业指导的继续学习帮助,高校图书馆可酌情适时开放电子教学资源,为继续学习者提供专业帮助。青岛市教育“十三五”规划提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畅通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通道,为社会提供多样化终身教育服务的总体目标要求。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拥有共同的职能即促进读者的信息素养能力,培养用户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信息素养是一种快速收集、准确鉴别、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是图书馆面向读者的一项重要的传统服务。ALA出版的《资讯力量:为学习而建立伙伴关系》强调学校图书馆应充分运用社区资源,培养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时至今日该书提出的观点仍是学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发展合作服务的共同理念[21],高校图书馆将信息素养知识融入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提供MOOC、微课堂、翻转课堂、远程教学、混合教学等多种教育培训形式,将大学信息素养教育与公民信息素养教育有机结合,为公民学习信息知识提供路径。
4.2.3 深化知识加值服务地方经济
2017年1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教育部制定并颁布了《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办法》[22],知识产权是高校专利与市场对接的必经之路,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高校图书馆成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重要承担者。2017年8月青岛市颁布了《关于印发青岛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实施方案的通知》[23]。2019青岛知识产权白皮书公布,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21609件,发明专利授权量7704件;青岛大学、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分别通过高校、科研机构类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24],驻青的中国海洋大学与中国石油大学依托本校图书馆建立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并成为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之一。青岛庞大的市场需求,不断完善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高校图书馆在原有对企事业用户开展课题查新、定题服务的基础上,建立企业用户信息资源库,开展知识产权运用法律、法规知识讲座,对产品领域发展趋势动态跟踪,预测发展态势与预警情报分析,为青岛地区创新和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尊重知识产权、支持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提供知识服务保障。
4.2.4 畅通空间使用提升文化体验
美国社会学家雷·欧登伯格提出“第三空间”的理念,居住空间为第一空间,职场为第二空间,而不受功利关系限制的博物馆、图书馆、咖啡店、城市公园为第三空间[25]。作为既非居住亦非职场的第三空间的图书馆同样有这样的属性,一方面它是个人阅读、学习的空间,又是可以与人讨论交流的空间。信息时代数字图书馆到来,高校读者利用文献资源越来越不依赖于图书馆的物理空间,要求图书馆提供满足学习交流和文化活动的空间服务,催生了高校图书馆物理空间利用的反思与变革。高校图书馆纷纷重构原有馆舍资源,强调作为个体的阅读、学习场所的功能,突出舒适性、文化性。例如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内设有书画院,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内设王蒙文学馆、林少华真人图书馆等等。畅通驻青高校图书馆空间资源使用,在保证安全有序的前提下划取高校图书馆部分文化空间向社会开放,满足社会用户对文化殿堂获得文化熏陶的诉求。
5 结语
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目标是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对社会的有效配置,提高社会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对信息、教育方面的文化需求。高校图书馆行业需要加强对社会化服务的研究,增强重视程度,关注、嵌入社会化服务需求群体。本文结合驻青高校图书馆实情、已有的社会化服务态势,调研青岛地区社会公众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从供给侧改革视阈提出宏观把控、微观施策的意见与建议,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提供参考与借鉴。
猜你喜欢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