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褐马鸡的分布
2020-10-27杨向明
杨向明
(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交城,030510)
褐马鸡(Crossoptilonmantchuricum)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雉类,古籍中称为鹖[1],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前仅分布于山西、河北、北京和陕西,其中,山西是其主要分布省份[2]。分布是一个珍稀物种生态生物学研究和保护工作基础,山西省对褐马鸡虽有一些研究和综述[3-6],但其分布的确切状况、分布区面积等不详。2014—2019年间,结合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对其分布现状做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工作区及方法
1.1 工作区
1.1.1 吕梁山地
吕梁山地为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区划的山西省7个地理单元之一,包括吕梁山脉及其西部直到黄河的广大地区(112°52′—110°22′E,39°24′—35°38′N),行政区域涉及7个市的43个县(市)。有芦芽山、黑茶山、庞泉沟、五鹿山4个以保护褐马鸡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1.2 太岳山林区
太岳山林区(111°39′—112°30′E,36°16′—37°06′N),行政区域涉及3个市7县(市),有灵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1.3 五台山林区
五台山林区(112°45′—113°56′E,38°9′—39°23′N),调查主要以繁峙县宽滩林场为中心,该地是褐马鸡再引入区。
1.2 方法
根据褐马鸡生态、生物学习性,采用查阅文献、访问和野外调查相结合,以取得有效空间分布点位为基本方法,在以下不同调查区域各有不同。
(1)国家级保护区:以5个褐马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作为重点区域,每个区域开展冬季和夏季2次调查,每1万hm2面积布设10—20条5 km样线,采用样线法调查,如遇见褐马鸡实体或听到鸣声,以及观察到褐马鸡的啄痕、羽毛、粪便、足印等,均以GPS定位,记录为有效空间分布点位。
(2)省级保护区:查询1993—2005年间省级保护区建区资料,以县域为单位,取有褐马鸡分布的每个保护区的森林中心作为一处有效分布点位。
(3)二调样区:“吕梁山地”地理单元包括505个10 km×10 km正方形抽样区域,在其中均匀抽取57个样区,每个样区在冬季和夏季分别完成11条5 km样线,筛选样线上褐马鸡分布点位。
(4)一般分布区:指国家级和省级保护区、二调样区之外的其他区域。依靠专业技术人员实地考察、访问调查等,扩大资料来源。使用Google Earth,对分布信息近似落图,该方法一般只收集距离大于30 km的分布点作为有效空间分布点位,距离在30 km内的分布点不做重复记录。
分布区面积计算:以空间有效分布点位信息为基础,依据褐马鸡生存依赖森林的习性,结合卫星影像图、山西省国有林区的森林资源分布图等,使用Arc GIS软件,绘制其分布区范围,统计分布区内国有林场森林面积,作为分布区面积。
2 结果
2014—2019年,调查收集褐马鸡点位349处,包括芦芽山、黑茶山、庞泉沟、五鹿山、灵空山5个国家级保护区,完成样线184条,调查里程993 km,记录褐马鸡点位219处;对省级自然保护区建区的资料进行查阅,有11个保护区有褐马鸡分布,确定分布点位12处(薛公岭2处);吕梁山地二调样区57个,13个样区发现有褐马鸡,记录点位59处;吕梁山地和太岳山林区的一般分布区调查,分别记录点位28和31处。目前山西省褐马鸡分布于吕梁山地和太岳山林区2个独立区域(表1,图1)。
2.1 吕梁山地
该区域是山西省褐马鸡的传统分布区,文献报道包括4市28县[4,6]。从本次调查的表1可看出,褐马鸡分布包括5市32个县(市),其中,在25个县(市)调查记录到分布点位,尧都区、汾西、孝义、汾阳、静乐、神池6个县(区)[4]和稷山县[6]文献有记载。本次调查新发现洪洞、太原市的晋源区、忻府区、保德4个县(区)为新分布区,核实了大宁县[6]确实有褐马鸡的分布。
褐马鸡基本上沿吕梁山脉山脊线连续分布,集中分布于吕梁山、关帝山、黑茶山、管涔山4个省直国有林区及周边的地方林场。但是,在吉县屯里镇、文城乡的人祖山地区,大宁县三多乡、曲峨镇的二郎山地区,石楼县义牒镇团圆山地区,保德县孙家沟乡的贺家山地区这4个区域,已呈孤岛状分布。通过对分布区的制图和计算得知,分布区的面积大约为9 415 km2。
表1 山西省褐马鸡分布调查
续表1
2.2 太岳山林区
1993年以保护“油松(Pinustabuliformis)母树林”为主建立灵空山自然保护区,直到近年,有关灵空山有褐马鸡的情况才被零星报道[7-8]。作为山西省褐马鸡新分布区,从表1可看出,该区域包括3市5个县,分布集中在太岳山主脊周边的部分国有林场。通过分布区制图和计算得知,分布区面积大约为1 642 km2。
2.3 五台山林区
2000年和2010—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在宽滩林场2次开展再引入褐马鸡研究[9],通过查阅内部研究资料和对释放地附近二茄兰村民的访问,未发现有褐马鸡分布。
综合本次调查,褐马鸡分布区均为保存相对完好的暖温带天然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人为生产活动相对较少,不仅传统的高海拔地区的华北落叶松(Larixgmeliniivar.principis-rupprechtii)、云杉(Piceaasperata)林是褐马鸡的栖息地,而且山西省分布面积更广的油松林也是其主要栖息地,在森林上限的亚高山灌丛和森林边缘的灌丛地带,偶然能见到褐马鸡。褐马鸡分布最低地点是霍州市市区,海拔582 m;最高在庞泉沟保护区的云顶山,海拔为2 651 m。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褐马鸡分布点位海拔分别为五鹿山1 307—1 817 m,灵空山1 521—1 746 m,庞泉沟1 593—2 651 m,黑茶山1 722—2 182 m,芦芽山1 708—2 587 m。
3 讨论
本次调查与文献相比,吕梁山地褐马鸡分布的总体面积有所扩大,但其中的部分地区呈孤岛分布。分布区扩大现象反映在以下两方面:一是近年来在林区边缘地带,普遍出现过救助褐马鸡的事例,实质上是其种群扩散现象的反映;二是褐马鸡在山西省的关注度较高,提高了分布发现率。
太岳山林区2000年以前无褐马鸡分布报道,目前的褐马鸡是吕梁山地扩散过去的还是原来就有分布?本次调查初步分析认为是后者。太岳山林区所在的古代“上党”地区历史上就“盛产鹖鸡”。调查发现,清雍正《沁源县志》记载有褐马鸡,在20世纪80年代,沁源县外贸曾收购过褐马鸡,一些林区老技术员也反映“本来就有褐马鸡”。太岳山林区和吕梁山地分布区要经过汾河谷地,两地林区相距最近的地区为灵石县,在该县的交口乡、段纯镇、梁家墕乡目前仍然有20 km以上的地区没有很好地形成森林植被,褐马鸡是很难在这一大面积的空旷之地上实现种群扩散。
五台山林区宽滩林场作为褐马鸡再引入的实验地,2次再引入分别投放8只和27只褐马鸡,其中大部分个体当年死亡,2011年第2次再引入少数存活的个体在第2年未见明显的繁殖迹象,再引入成功与否有待进一步核实。目前,太岳山林区的褐马鸡稳定发展,为保护提供了新的希望,因为该林区南接中条山林区,东连太行山林区,只要在上述这些林区连接地带重新建立起森林植被,褐马鸡就很有可能逐步扩散,从而越过这些狭窄通道,在其历史上分布的太行山脉地区再次建立起新的种群。而吕梁山地西部的孤岛分布地区,则应加强栖息地的保护,这些干旱且森林稀少的地区,保护栖息地的意义尤其重要。
图1 山西省褐马鸡的分布区Fig.1 Distribution area of 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 in Shanxi 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