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省旅游经济对区域经济平衡效果分析

2020-10-27李志远夏赞才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经济区差距湖南省

李志远,夏赞才

(湖南师范大学 旅游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0 引言

旅游业作为重要的第三产业,具有强大的经济效应,在增加地区收入水平、带动相关行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而区域经济与旅游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已成为普遍现象.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下,旅游经济的发展能否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旅游经济发展的差异变化对区域经济平衡性影响的效果有何不同?对此问题的深入探讨既能丰富旅游差异与区域经济相关关系的研究,为旅游发展的经济功能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提供理论依据,也能为制定合理的旅游发展规划、实行具有针对性的旅游方针政策,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旅游经济与区域经济关系的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从国内外既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影响、区域旅游经济差异、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这三个方面.在研究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影响方面,George Lafferty等[1]从旅游产业集群的角度论述了旅游发展对区域经济的作用;赵兴军[2]探讨了全国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按照时间纬度将其分为高增长阶段、平稳增长阶段、中速增长阶段;张炜等[3]运用线性、非线性、面板Granger因果关系从国家和省级两个层面对旅游产业、区域经济增长、城镇化水平进行检验,表明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周志宏[4]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和空间计量模型,以中部地区为研究对象,得出旅游产业可以通过自身直接的收入效应带动经济增长,也可以通过乘数效应扩大经济增长效应的重要结论.在研究区域旅游经济差异方面,Cevat Tosun[5]和John M Bryden[6]等指出旅游业发展能促进经济发展,但由于基础设施、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区域旅游经济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孙盼盼等[7]采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探究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汪德根等[8]运用二阶段嵌套泰尔系数分解方法分析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格局,并得出旅游资源禀赋、交通可达性、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格局分布的主要原因;宣国富[9]则通过构建省际旅游规模分布的指标,借助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入境旅游规模结构的省际差异及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在研究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上,吴旭[10]、周蕾[11]、李田[12]、刘丽娟[13]基于不同视角,通过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关建议;孙军[14]采取面板数据模型来估计各因素如何影响各省旅游,得出旅游已经具备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区域经济出现收敛且具备稳健性的结论.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旅游经济与区域经济关系的研究在不断深入且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有关旅游经济对区域经济平衡效果的研究相对薄弱,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因此,本文以湖南省14个市州作为研究对象,引入收敛理论判断旅游经济内部差距的变化情况,借助集对分析方法具体判断旅游经济对平衡区域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并提出相应对策帮助湖南省更好地借助旅游业的发展缩小各地的经济差距.

1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1.1 湖南省旅游经济与区域经济概况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钟灵毓秀,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形成了“一个中心、一个龙头、四大领域板块”的旅游发展格局.湖南省坚持走高质量经济发展道路,注重不同地区经济的统筹发展,形成长株潭(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大湘西(张家界市、湘西自治州、怀化市、邵阳市)、泛湘南(衡阳市、永州市、郴州市、娄底市)、环洞庭湖(常德市、岳阳市、益阳市)四大经济区.

从旅游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湖南省旅游业发展整体呈现快速攀登态势,根据《湖南省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相关数据显示,仅2018年一年,湖南省旅游总收入达到8 355.8亿元,同比增长达到16.49%,旅游创汇达15.2亿美元;接待游客总人次达到7.53亿人次,同比增长12.5%.共有31家单位入选两个批次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数量居全国首位.但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旅游经济发展差距较大,长沙市旅游经济发展突出,而娄底市、湘西自治州、益阳市等旅游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以2017年的数据为例,长沙市旅游经济收入与娄底市旅游经济收入相差6倍以上.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湖南省各市经济整体发展平稳,但彼此之间差距较大.无论从国民经济总收入还是人均国民经济收入的角度,长沙市都处于绝对领先位置,株洲市和湘潭市经济发展仅次于长沙市,形成长株潭经济商圈,而湖南省泛湘南经济区、大湘西经济区发展相对落后.

1.2 数据来源

选取湖南省2008—2017年14个市州的GDP、地区人均GDP、地区旅游总收入、地区人均旅游收入、接待游客总人次作为数据样本进行计算,数据来源于2009—2018年《湖南统计年鉴》、2008—2017年《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各市州相关的统计公报.

2 研究方法

2.1 σ收敛

σ收敛主要是用于分析经济发展的收敛性,该方法在衡量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学者将其应用于旅游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上,结合王淑新等[15]学者的相关研究,将σ收敛定义为湖南省各地区人均旅游收入的离差随时间的推移而趋于减小的过程,其计算公式如下:

(1)

式中,σt表示湖南省N个市在t时期的离差,Yit表示湖南省i市在t时期的旅游总收入,Pit表示湖南省i市在t时期旅游接待总人数.当σt+1<σt时,表明旅游经济增长具有σ收敛,反之则不具备σ收敛;离差值越大表明旅游经济内部差距越大,离差值越小表明旅游经济内部差距越小.

2.2 集对分析

2.2.1 集对分析概念

集对分析是赵克勤等提出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16],该方法是把事物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作为确定、不确定系统进行分析,包括“同联系”“反联系”“异联系”三种联系.前两种联系称为确定性联系,分别从同一度和对立度进行划分;第三种联系称为不确定性联系.用联系度uA-B来表示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公式如下:

(2)

式中:N表示两个集合中集的特性总数.S表示同一性特性数.F表示不确定性特性数.P则表示对立性特性数.i表示差异不确定性系数,取值范围为[-1,1],当|i|越接近于1,则表明两个集合确定性越强;当i越接近于0,则表明两个集合越具有不确定性.j表示对立度系数,通常设为-1.为了简便计算,通常将式(2)简写为:

uA-B=a+bi+cj.

(3)

按照集对方法的思想,要分析湖南省旅游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平衡效果,可以建立湖南省14个市州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经济水平之间的集对uA-B,选取湖南省2008—2017年这十年的人均GDP和人均旅游收入的数据进行分析.

2.2.2 集对分析过程

1)分年份将湖南省14个市州的人均GDP由高到低排序,分为高经济发展地区和低经济发展地区,即人均GDP位序1~7位的城市为高经济发展地区,人均GDP位序8~14位的城市为低经济发展地区;同理,将这14个市州的人均旅游收入也进行排序.

2)判断这14个市州的人均旅游收入与人均GDP之间的序列关系.序列关系的计算从高经济发展地区和低经济发展地区两个角度分开进行.

3)从高经济发展地区角度来看,若人均旅游收入的位序与人均GDP的位序相差范围在一位之内,则表明旅游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平衡效果是不显著的,两个集合之间为“异联系”;若人均旅游收入的位序比人均GDP的位序高两位及以上,旅游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平衡效果为扩大,即不具有平衡效果,两个集合之间为“反联系”;若人均旅游收入的位序比人均GDP的位序低两位及以上,旅游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平衡效果为缩小,即具有平衡效果,两个集合之间为“同联系”.

4)从低经济发展地区角度来看,若人均旅游收入的位序与人均GDP的位序相差范围在一位之内,则表明旅游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平衡效果是不显著的,两个集合之间为“异联系”;若人均旅游收入的位序比人均GDP的位序高两位及以上,则表明旅游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平衡效果为缩小,即具有平衡效果,两个集合之间为“同联系”;若人均旅游收入的位序比人均GDP的位序低两位及以上,旅游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平衡效果为扩大,即不具有平衡效果,两个集合之间为“反联系”.

5)将高经济发展地区与低经济发展地区的“同”“反”“异”联系对应相加,根据式(3)开展计算,为了尽可能规避不确定系数的影响,在计算时将不确定系数取值为0.

2.2.3 集对结果说明与分析

当uA-B=0时,表明旅游经济对区域经济的作用很小,既没有平衡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没有拉大区域经济的发展差距;当uA-B<0时,表明旅游经济拉大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差距,值越小,所拉开的发展差距就越大;当uA-B>0时,表明旅游经济具有平衡区域经济的作用,值越大,所发挥的平衡作用就越显著.

3 σ收敛结果分析

3.1 湖南省整体σ收敛特征分析

从湖南省整体来看,2008—2017年旅游经济整体呈现出较为明显的σ收敛趋势,结果见图1.σ值从2008年的0.259降至2017年的0.185,表明湖南省旅游经济的差距整体在不断缩小.湖南省2016年σ值突然升高,形成“翘尾”现象,主要是受到特殊政策的影响,即湖南省“全域旅游基地”工作的开展使得部分经济发达、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吸引更多游客,致使旅游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拉大了地区间的差距.

3.2 四大经济区σ收敛特征分析

从湖南省四大经济区来看,四大经济区的变化趋势有所差异.环洞庭湖经济区2009—2010年、2011—2016年σ值都出现增长,仅有3年σ值下降,因此,可判断其整体呈现发散趋势,表明环洞庭湖经济区旅游经济的内部差距出现多年扩大现象;大湘西经济区σ值具有较大起伏,在2009—2010年呈现快速收敛趋势,2010—2011年、2015—2016年又出现较大程度的发散现象,旅游经济的内部差距呈现出不稳定的变化状态;长株潭经济区和泛湘南经济区整体呈现收敛趋势,长株潭经济区收敛效果最好,泛湘南经济区次之,因此,湖南省四大经济区的σ收敛效果为:长株潭经济区>泛湘南经济区>大湘西经济区>环洞庭湖经济区.

3.3 旅游经济σ收敛的时间特征

从时间变化来看,各地区的变化趋势都有不同程度波动.除长株潭经济区之外,其他三大经济区都在2016年出现σ值快速升高的现象,也造成湖南省在2016年σ值突然升高;环洞庭湖经济区2011—2016年σ值不断增加,旅游发展扩大了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其他三大经济区虽整体呈现σ收敛趋势,但部分年份σ值相较上一年也出现增大现象,其中,长株潭经济区在2013年、2015年,泛湘南经济区在2010年、2012年、2016年,大湘西经济区在2011年、2013年、2016年σ值都出现上升的情况,表明这几年该地区内部旅游经济差异呈扩大趋势.

4 集对方法结果分析

结合湖南省2008—2017年人均GDP与人均旅游收入的相关数据,利用集对分析方法对湖南省14个市州旅游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平衡效果进行分析.首先对湖南省14个地级市2008—2017年旅游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的集合关系进行判断,得出的结果如表1所示,通过公式分别对湖南省整体及四大经济区进行集对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1 湖南省各市州2008—2017年集对关系结果

表2 湖南省及四大经济区2008—2017年集对分析结果

4.1 湖南省各市州集对分析结果

从各市州来看,除益阳市外,各市州的“同联系”都多于“反联系”,这表明2008—2017年这十年湖南省各市州的旅游经济对当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挥了积极作用,缩小了经济差距;张家界市、湘西自治州、湘潭市十年间全是“同联系”;益阳市、永州市、衡阳市、娄底市存在“反联系”,其中,益阳市仅有2011年存在“同联系”,其他9年皆为“反联系”或“异联系”,这表明益阳市的旅游经济没有起到平衡区域经济的作用,还存在扩大区域经济差异的现象,这是造成环洞庭湖经济区旅游经济平衡区域经济效果最差的根本原因.

4.2 湖南省及四大经济区集对分析结果

从湖南省整体及四大经济区的角度来看,集对分析结果除泛湘南经济区2017年小于0之外,其他经济区都在0及0以上,证实了湖南省的旅游经济在平衡区域经济差距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中大湘西经济区集对分析结果整体的值最为稳定,也最趋近于1,表明大湘西经济区旅游经济在平衡地区经济差距的效果上所起的积极作用最大;长株潭经济区效果稍弱,环洞庭湖经济区效果次之;泛湘南经济区数值起伏较大,还出现过负值的年份(2017年).表明环洞庭湖经济区、泛湘南经济区旅游经济在发挥对区域经济的平衡作用方面是不稳定的.

4.3 湖南省集对分析结果的时间变化

从集对分析结果来看,在时间上可以将湖南省的平衡结果分为两部分:“优质平衡阶段”(2008—2015年)、“效果衰退阶段”(2016—2017年).整体上,旅游经济对湖南省区域经济平衡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2016年开始陷入低谷,长株潭、泛湘南等经济区平衡效果都出现下降,也导致湖南省整体的平衡效果在2016年明显下滑.尤其是2017年湖南省整体的集对分析值为0,表明湖南省旅游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平衡作用不明显.2017年泛湘南经济区集对分析结果为负值,说明旅游经济扩大了泛湘南经济区的区域经济差距.

5 结论

借助σ收敛与集对分析方法对湖南省旅游经济平衡区域经济差距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σ收敛方法与集对分析方法有力地论证出旅游经济在平衡区域经济差距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集对分析方法选择人均GDP与人均旅游收入进行比较,能够更为直接地对旅游经济与区域经济进行比较;而σ收敛方法则是选取人均旅游收入与旅游总人数这两大指标,更侧重于从旅游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尽管不如集对分析方法那样直观,但该理论较为成熟且考虑了时间特性.这两种方法切入的角度不同,导致σ收敛方法与集对分析方法得出的结果略有差异,但整体上二者得出的结果一致,即湖南省和四大经济区旅游经济的发展缩小了湖南省区域经济的差距,两个方法各有特点.

2)旅游业的发展在缩小湖南省区域经济差距方面十分突出.一是湖南省旅游资源富足地区旅游发展逐步增强,最为突出的是张家界市和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人均GDP徘徊在第10位左右,但其凭借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等著名旅游景点,人均旅游经济收入多年来稳居第1位;湘西自治州人均GDP位列倒数,借助凤凰古城、芙蓉镇等景点,人均旅游收入稳居第3位,这也给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湘西自治州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有力地缩小了湘西自治州的区域经济差距.二是经济发展位居前列的地区旅游发展相对落后,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长株潭经济区,该区三个地级市位列人均GDP前3名,但除长沙市外,株洲市、湘潭市的人均旅游收入排名均不高,湘潭市人均旅游收入更是处于倒数行列,这表明株洲市、湘潭市的旅游经济没有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进一步的支撑作用,从而缩小了湖南省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与长株潭经济区的经济差距,这一过程体现了旅游经济对平衡区域经济所起的突出作用.

3)湖南省四大经济区的旅游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平衡效果存在明显差异.根据σ收敛方法的计算结果,四大经济区的平衡效果为:长株潭经济区>泛湘南经济区>大湘西经济区>环洞庭湖经济区.根据集对分析方法所得的结果,四大经济区的平衡效果为:大湘西经济区>长株潭经济区>环洞庭湖经济区>泛湘南经济区.无论是哪一种计算方法,环洞庭湖都排名落后,这主要由于益阳市经济排名较低,出现多年人均旅游收入排名低于人均收入排名的情况,这意味着旅游业的发展未能起到平衡经济的作用.同时,经济排名处于高发展的岳阳市、常德市自2013年起旅游发展能力逐步增强,旅游经济排名能够与经济排名基本持平,所起平衡效果有限.

4)旅游经济对于湖南省区域经济差距的平衡作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经济落后的湘西自治州、娄底市从2016年开始,人均旅游收入排名出现明显下滑;经济相对发达的衡阳市和湘潭市借助2016年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契机,迎来旅游发展新的突破,人均旅游收入排名上升,这一此消彼长的过程拉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距,旅游经济未能发挥对区域经济的平衡作用.随着旅游扶贫工作的开展、旅游帮扶政策的贯彻落实,有助于湖南省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借助旅游经济的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从而促进旅游经济对区域经济平衡效果的提升.

6 对策建议

第一,长株潭经济区应着重提升株洲市与湘潭市的旅游经济,缩小与长沙市的旅游发展差距.株洲市应积极开发工业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提升旅游开发层次,并进一步推广炎帝陵及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成熟的旅游品牌;湘潭市应重点打造红色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两大核心产品,并做好韶山、昭山等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工作.

第二,大湘西经济区地域偏僻,经济基础薄弱,应借助良好的资源禀赋优势,实施旅游联动开发战略,以张家界为旅游龙头,各市州联动发展,构建大湘西文化旅游带、自然风光旅游带等精品旅游线路,重点加强怀化市和邵阳市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环线交通线路的改善,并做好政策扶持工作,助推旅游业的发展.

第三,对经济相对落后的泛湘南经济区,首先应通过组织区域旅游合作研讨会、区域旅游规划专家咨询论证会等形式加强区域旅游发展的规划工作;对于娄底市、永州市两大旅游经济落后的城市,实行旅游发展政策倾斜战略,政府要给予政策与资金支持,加强酒店、高速公路、旅游景区的建设工作,提升自身的旅游造血功能,通过招商引资、产学研与旅游结合等多种形式来扩大旅游经济规模.

第四,环洞庭湖经济区地域广阔,旅游资源丰富,且具备连片开发的优势,应坚持构建“一圈四轴四组团”的旅游产业空间开发格局,充分利用好湖区资源.此外,各城市应形成独特的旅游品牌以进一步打响旅游知名度.如:岳阳市可借助“汨罗江国际龙舟节”“平江连云山漂流节”等重点打造休闲体育旅游产业;常德市应充分利用柳叶湖、桃花源等景区的厚重文化底蕴,坚持文化旅游产业的培育;益阳市作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可借助安化黑茶走茶旅融合的道路培养独特旅游品牌,并依托沅江五湖打造生态旅游产品.

借助σ收敛与集对分析方法证实湖南省旅游发展对区域经济起到了重要的平衡作用,但这一平衡作用近年来呈现衰退的趋势,对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如何进一步借助旅游业促进经济的发展是各地政府的重要课题.对于湖南省各市州旅游经济对区域经济平衡效果的计算,主要是利用面板数据所得出的结果,但旅游的发展受制于政策、区位、资源丰度等诸多方面,对此未能详细考虑;同时,本文利用集对分析方法对各市州的平衡效果计算时,公式的系数取值相同,针对各地区的不同情况,如何进一步细化计算公式不确定系数的取值是未来应该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

经济区差距湖南省
成都平原经济区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变化特征分析
湖南省军区幼儿园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多去“扳手腕”——实际是跟差距较劲
湖南省艺术创作规划审稿会
课桌和电脑的差距好大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