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实用型防护罩在喉癌气管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2020-10-27于凤青刘桂梅陈冬兰欧子苗
于凤青,刘桂梅,陈冬兰,欧子苗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南宁530021)
喉癌是指来源于喉黏膜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呼吸道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5.7%~7.6%[1]。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目前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方式主要分为喉部分切除术和喉全切除术,无论采用何种手术方式,患者无一例外需要行气管造口[2-3]。气管造口后患者排痰能力下降,同时气管口直接与外界相通,丧失了上呼吸道天然防御屏障和加温加湿作用,易引起痰液结痂致气管切开管腔堵塞,影响患者呼吸[4-5]。传统的护理方法是在气管切开口处覆盖单层或双层生理盐水纱布并保持湿润在位,将氧气管折叠成“U”形放入气管套管内再用胶布固定好。喉癌气管造口患者因肿瘤部位和手术部位的特殊性,痰液等分泌物较多,刺激性咳嗽和咳痰频繁,覆盖的纱布极易脱落或移位,痰液喷溅,不仅污染病服、床帘增加更换护理工作量,影响病房整洁[6]。痰液会喷溅到医护人员或陪护人员的身上,痰沫漂浮于空气中,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增加患者心理负担。痰液使得胶布湿润失去粘性,氧气管易脱落,更换置入增加护理工作量。喉癌气管造口患者的痰液等分泌物特别多,咳嗽咳痰频繁有时来不及或疲于擦拭,气管造口周围皮肤易潮湿,影响患者舒适。为此,我科研制一款环保实用型气管造口防护罩,应用于喉癌气管造口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我院行气管造口的喉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确诊喉癌并行气管造口术患者;患者或家属理解并愿意使用防护罩者;有理解能力,愿意接受调查者。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的心、肝、肺及其他系统疾病者;精神障碍,认知障碍者。按单双月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35~81(56.60±5.10)岁;肿瘤部位:声门上型20例,声门型27例,声门下型3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7~74(57.40±4.80)岁;肿瘤部位:声门上型22例,声门型24例,声门下型4例。两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护理、体位护理、管道护理、心理护理和口腔护理等。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在气切口上覆盖双层生理盐水纱布,并保持纱布湿润在位,氧气管折叠成“U”形再用胶布固定好,固定于套管口内。实验组将防护罩套于气管套管口上,利用系带的魔术贴调整好长度固定于颈部,氧气管插入罩体左右两侧中的任一个氧气管插孔中固定好,防护罩视其污染程度随时更换。防护罩包括罩体、系带和收纳袋3个部件,以原生木浆纸为原材料。罩体为一上窄下宽的圆柱形中空体,罩体高度为4.6 cm,下部开口直径5.0 cm,上部开口直径为3.5 cm,连接印有“加油、你真棒”等图案字样的收纳袋,罩体下部两侧边缘各有一根系带,系带末端连有魔术贴。罩体朝上的一面左右两侧各打有一个直径为2 mm的氧气管插孔和多个直径为4 mm的透气孔,朝下的一面不打孔(见图1)。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周围环境清洁度: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被褥等被痰液污染的范围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度,分为Ⅰ、Ⅱ、Ⅲ度。Ⅰ度:痰液污染范围已超出床单元,如天花板等;Ⅱ度:痰液污染范围不超过床单元;Ⅲ度:痰液污染范围不超过患者头颈部以上。②比较两组患者气管造口周围皮肤红肿发生率、氧气管脱落率、24 h内气管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时间。③比较两组患者对气管造口护理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周围环境清洁度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周围环境清洁度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皮肤红肿发生率、氧气管脱落率、潮湿时间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皮肤红肿发生率、氧气管脱落率、潮湿时间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对气管造口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气管造口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气管造口是抢救呼吸道不畅危重患者的紧急有效措施,也是喉癌患者术中的常见选择。此类患者抵抗力低下,加之术后空气直接进入气管,易造成呼吸道感染而危及生命。因此气管造口的护理非常重要。传统护理方法是在套管口上覆盖单层或双层的盐水纱布,将氧气管末端折叠成“U”形放入气管套管内,再用胶布固定于套管外。但莫梦燕等[7]认为,湿纱布直接覆盖套管口,影响通气面积,不利于患者呼吸。胶布被痰液湿润后失去对氧气管的固定作用,氧气管易脱落移位,造成一段时间内的缺氧。且氧气管质地轻,患者咳嗽时也经常会把氧管咳出套管外,反复重新更换并置入不仅增加护理工作量,也增加耗材和患者经济负担。将环保实用型防护罩套在气管造口上,再氧气管插入防护罩的插孔中用胶布在罩体外部固定好,罩体内壁涂有隔水膜,防水,杜绝痰液湿润胶布而防止氧气管脱落,除非患者躁动拉扯防护罩基本不会发生防护罩被移开的现象,进一步保障吸氧疗效[8]。韩云飞等[9]研究发现,使用防护罩使得进入气管和肺部的空气更加干净安全,能增加罩内氧气浓度,提高血氧饱和度,而防护罩的侧孔保证呼出气体的排除,防止二氧化碳潴留[10]。连接有收纳袋的防护罩,增加了罩内面积,呼出的气体可在罩内停留一段时间,形成维持一定温湿度的空间,使患者吸入的氧气自动能加温而湿化,而气道湿化能够降低肺部感染率,因此防护罩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11-12]。
喉癌患者术后存在自身的特点,如术后早期自主活动较好,术后即可恢复自主呼吸,纱布在患者咳嗽、翻身时极易脱落而失去防护作用,增加了异物掉入气管的风险[13-14]。纱布掉落后,痰液四处飞溅,近则污染病服、被褥,增加工作量,远可喷射到天花板又难以清理,久之起霉渍影响病房清洁。有时会喷射到医护人员或家庭陪人甚至同室病友身上,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或招人嫌弃,引起患者内疚感。防护罩能有效阻止痰液无目的的喷发,收集并存储一定量的痰液,大大缩少了污染的范围,降低了感染概率,提高了病房的周围环境清洁度。防护罩用两根系带固定于颈部,通过系带的魔术贴自由调节长度以适合不同的患者使用,能较好地保护气管防止异物掉入。喉癌气管造口患者痰液等分泌物较单纯气管切开患者多,咳嗽、咳痰特别频繁致部分患者来不及或懒于擦拭,痰液残留致造口周围皮肤潮湿,不仅影响患者舒适,也会影响切口愈合,使用防护罩的患者,痰液被收集并储存于罩内,造口周围皮肤可更持久的维持干燥清爽。防护罩取材于原生木浆,材质轻,内壁涂有隔水膜,防水,无味,便于携带,适应于喉癌术后下床活动的患者,用后焚烧即可,绿色低碳利于环保,患者使用后感到满意。
综上所述,喉癌气管造口患者使用环保实用型防护罩后,周围环境清洁度得到提高,氧气管脱出率降低,吸氧疗效好,造口周围皮肤干燥,患者满意,且防护罩成本低廉,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