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和鼻息肉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10-27卢俊
卢俊
(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 蒙自 661199)
鼻窦炎、鼻息肉为耳鼻喉科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多因病毒或细菌入侵鼻窦导致感染,诱发鼻黏膜损伤所致。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多伴有鼻塞、流涕、头痛等症状,甚至可能对患者的嗅觉产生影响。临床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法较多,传统疗法以非手术疗法为主,虽有一定效果,但并不理想。鼻腔开放手术创伤较大,而且对患者嗅觉改善效果也并不十分显著[1-2]。近年来我国医疗技术水平有明显提高,鼻内镜手术日益成熟,为探析该疗法应用于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以及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了此次研究,纳入2017 年1 月—2019 年3 月间收治的84 例鼻窦炎、鼻息肉病患为对象,进行分组治疗,并做以下分析和总结。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7 年1 月—2019 年3 月间入院治疗的84 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分为两组,42 例设为对照组实施鼻腔开放手术治疗,另42例设为观察组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25 例为男性,17 例为女性;患者年龄:23 ~67 岁,平均年龄为(55.4±2.1)岁。观察组:26 例为男性,16 例为女性;患者年龄:21 ~68 岁,平均年龄为(55.5±2.7)岁。对比差异不显著(P >0.05),提示研究试验可行。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鼻腔开放手术治疗,从上唇龈沟交界位置做手术切口,观察患者病变情况,依据具体情况将病变组织切除,并进行筛窦开放处理,实施常规上颌窦根治术,术后依据常规方法进行抗感染治疗。
观察组则采取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前做好相关检查,患者采取仰卧体位,麻醉后在直视下进行增生息肉切除处理,剥离、切除钩突,将上颌窦开口上的钩突尾端组织切除,开放上颌窦开口,若患者窦口黏膜有水肿或粘连表现则应适当扩大窦口,对筛泡、额隐窝进行切除,清除病变组织,并开放蝶窦、筛窦以及额窦,保留筛窦黏膜。术后接受常规抗感染治疗。
统计患者的相关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住院时间、用药治疗情况、治疗依从性、吸烟、饮酒、鼻腔粘连、有无变应性鼻炎、有无复发、NRS 疼痛评分、Lund-Mackay 鼻窦CT 评分、Lund-Kennedy 鼻内镜评分。
1.3 观察指标
①并发症发生几率。②嗅觉功能评分:采用CCCRC 嗅觉功能测试评分系统进行评价并对比[3]。③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 分析疗效影响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 检验,P <0.05 证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嗅觉功能的对比
术前嗅觉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对比显观察组嗅觉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嗅觉功能的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嗅觉功能的对比(,分)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4 周观察组 42 2.64±0.13 4.48±0.27对照组 42 2.63±0.17 3.65±0.21 t-0.303 15.726 P-0.763 0.000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统计并比较两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几率,观察组鼻腔粘连发生率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对照组显著更低(P <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的对比(例)
2.3 影响因素分析
病情完全控制=1,病情为控制或部分控制=0,以患者相关资料为自变量,通过单因素Logistic 分析发现,病程(P=0.038,OR=1.473,95%CI=1.052 ~2.139)、NRS 评 分(P=0.006,OR=1.911,95%CI=1.212 ~3.017)、合并变应性鼻炎(P=0.000,OR=8.124,95%CI=3.127 ~21.336)、CT 评分(P=0.031,OR=1.828,95%CI=1.057 ~2.099)、鼻内镜评分(P=0.003,OR=1.505,95%CI=1.151 ~2.103)、治疗依从性(P=0.038,OR=1.115,95%CI=1.026~1.294)、疾病分型(P=0.002,OR=7.252,95%CI=3.135 ~15.923)为临床治疗效果相关因素。经多因素结果显示,影响疗效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合并变应性鼻炎(P=0.001,OR=10.335,95%CI=4.818 ~19.743)、治疗依从性差(P=0.000,OR=1.250,95%CI=1.139 ~1.477)、鼻窦CT 评分>1 分(P=0.014,OR=1.817,95%CI=1.142 ~2.969)。
3.讨论
鼻窦炎、鼻息肉是常见疾病,该疾病会导致鼻腔、鼻窦黏膜、黏膜下组织甚至骨质增生丶鼻息肉形成等,导致鼻腔受阻影响呼吸。鼻窦炎、鼻息肉的主要表现为鼻塞、头痛、流涕,甚至可能导致嗅觉消退、消失。发病后若患者未能及时有效治疗则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身体健康[4]。以往临床治疗该疾病主要以药物保守疗法以及手术治疗为主,药物疗法虽无创,但疗效较差。鼻腔开放手术虽疗效相对较好,但属于有创性治疗,会为患者带来一定痛苦,另外开放手术后并发症几率较高,影响疗效。鼻内镜手术可在直视下完成鼻腔内病灶的清除工作,手术视野清晰,且不会为患者带来较大创伤,有利于保留鼻黏膜结构以及鼻腔功能[5]。此次研究结果也显示,接受鼻内镜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更低,仅为4.8%。比较术前嗅觉功能差异无意义,术后4 周对比则显示观察组更佳,可见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效果更为理想。但调查发现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效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病程、NRS 评分、合并变应性鼻炎、鼻内镜评分、治疗依从性、疾病分型均为临床治疗效果相关因素。有研究发现Ⅰ型、Ⅱ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使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效果优于Ⅲ型。并且本次研究经多因素结果显示,合并变应性鼻炎、治疗依从性差、鼻窦CT 评分>1 分为影响疗效的主要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使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嗅觉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但治疗效果会受到疾病分型、术者操作水平以及术后药物使用情况等因素的影响,临床应予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