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10-27马超
马超
(张掖市甘州区人民医院 甘肃 张掖 734000)
牙周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口腔疾病,是由于局部因素而导致的牙周组织慢性炎症,多发于35 岁以上的群体当中[1],常伴有一定程度的牙龈出血、牙周袋、口臭等症状,部分患者甚至出现牙周溢脓、牙齿松动以及牙列不齐等不良状况,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牙齿美观及口腔健康[2]。因此,临床在牙周炎的治疗中,常以正畸治疗来促进患者牙列及咬合的恢复状况。但据临床调查显示,牙周炎患者在进行单一的正畸治疗时,其正畸压力往往较小,从而导致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够理想[3]。在此,为了更好的完善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本文对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可供临床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8 年5 月—2019 年5 月收治的90 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为45 例。对照组中,男性26 例,女性19 例;年龄(38.5±4.5)岁。观察组中,男性25 例,女性20 例;年龄(38.7±4.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 >0.05。
纳入标准:(1)均经过X 线及口腔检查确诊为牙周炎患者;(2)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1)存在其他口腔疾病或牙齿缺失的患者;(2)哺乳期及孕期患者;(3)配合度较差以及无法完成全程治疗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单一的正畸治疗,根据其检查结果为其制定适合的正畸治疗方案,均使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治疗,结合生物力学原理将患者拥挤错位的牙齿重新排齐,并确保患者的口腔咬合能力,治疗周期为14 ~24 个月。
观察组患者则在正畸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牙周序列治疗,首先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以及根面平整术等牙周序列治疗,必要时可开展牙龈刮治,并配合相应的药物治疗(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凝胶,1 次/周),治疗时间为30 ~90d。完成牙周序列治疗后,检查并明确其处于静止期后开展正畸治疗。若其炎症尚未得有效控制,则需强化其口腔护理,待牙周组织吸收的静止期恢复时,再行正畸治疗,正畸方案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治愈(症状基本消失,指标正常)、显效(症状明显缓解,指标趋于正常)、有效(症状略有改善,指标恢复幅度明显)、无效(症状及指标均无改善情况甚至恶化)。(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指标,包括临床牙周附着丧失(CAL)、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以及牙周探诊深度(PD)。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20.0 统计处理,文中计数与计量资料分别采用χ2检验及t 检验进行对比,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观察组牙周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例)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指标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LI、BI、PD 及CAL 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指标的对比(,n=4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指标的对比(,n=45)
组名 对照组 观察组 t P PLI 1.5±0.2 1.1±0.2 9.487 0.001 BI 1.9±0.2 1.4±0.3 9.303 0.001 PD(mm) 3.2±0.5 2.1±0.6 9.449 0.001 CAL(mm) 3.0±0.4 2.1±0.5 9.429 0.001
3.讨论
牙周炎作为一种常见口腔疾病,其与牙石、菌斑、创伤性咬合以及口腔卫生等因素存在较为直接的关联[4],严重情况下还会引发牙周袋、牙周溢脓以及牙齿松动等不良情况,若不及时诊治,极可能导致牙齿缺失等一系列口腔疾病[5],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
正畸治疗是以力学矫正为基础的牙齿矫正方式,可有效解除畸形,改善牙齿的咀嚼功能及美观度[5]。而对于牙周炎患者而言,其牙齿上菌斑往往较多,牙齿松动状况也较为严重,因此其咬合功能通常存在一定的异常,加大了正畸治疗的难度,导致部分治疗效果不够理想[6]。对此,建议在进行正畸治疗前,开展适当的牙周序列治疗,来有效控制炎症及菌斑的发展,以加快牙周炎的康复。
本文结果,采取牙周序列治疗及正畸的牙周炎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大于单一正畸治疗的患者,且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指标也显著更为理想。由此可知,将牙周序列治疗应用于牙周炎患者的正畸治疗中,可有效提高其临床疗效,对控制炎症、改善牙周健康指标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