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胚胎性肿瘤二例
2020-10-27唐文英曾珍吴应行李文富张体江
唐文英, 曾珍, 吴应行, 李文富, 张体江
图1 男,18岁,椎管内胚胎性肿瘤。a) 矢状面T2WI示病灶呈稍长T2信号; b)矢状面T1WI示病灶呈长T1信号,上下端短T1信号(箭); c) 矢状面T1WI增强扫描示不均匀强化; d) 肿瘤细胞排列密集,多呈小圆形,核大深染,胞质较少(HE ×100); e) 免疫组化:CD99阳性。
病例资料病例1,男,18岁,因双下肢麻木伴疼痛1个月,大小便障碍2周入院。查体:腰5棘突压痛、叩击痛,双侧胫骨结节以远皮肤感觉减退。实验室检查无特殊。MRI平扫加增强:腰1-骶3椎管稍扩大,其内充满条状长T1、稍长T2信号,长11.2 cm,病变上下端见小片状短T1信号,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图1a、b、c)。
手术所见:腰4-骶3水平椎管内硬膜下见2个上下相连类圆柱形肿物,上方肿瘤直径1 cm,长6 cm,边界较清,下方肿瘤直径1 cm,长9 cm,边界不清,马尾神经受侵,内含透明白色胶冻状粘液。病理检查:镜下见肿瘤细胞排列密集,多呈小圆形,核大深染,胞质较少。免疫组化:Vimentin(+);CD99(+);Syn (小灶+);CgA(-);CK(-);EMA(-); S100(-); Ki-67(40%+)。特殊染色:PAS(+/-)。病理诊断:椎管内胚胎性肿瘤(图1d、e)。
图2 男,4岁,椎管内胚胎性肿瘤。肿瘤位于脊髓两侧呈“夹心”样(箭)生长,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病例2,男,4岁,因双下肢疼痛乏力10 d入院。查体:腹壁反射、双膝反射减弱,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减弱。实验室检查无特殊。术后1个月MRI示肿瘤位于脊髓两侧呈“夹心”样生长,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图2)。
手术所见:肿瘤位于胸11至腰1水平椎管内硬膜外,以胸12及腰1为中心向上下及通过椎间孔向脊柱旁蔓延发展,分叶状,膨胀性生长,包裹脊髓及神经根,并与神经根粘连,肿瘤组织呈暗红色,质脆,血运丰富。病理诊断:椎管内胚胎性肿瘤。
讨论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性肿瘤(embryonal tumor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WHO Ⅳ级,好于儿童和青少年。2007年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CNS胚胎性肿瘤包括3大类: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AT/RT)、髓母细胞瘤和cPNET。2016年WHO中枢神经系统(CNS)分类将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删除,现称为胚胎性肿瘤或根据基因进一步细分[1]。本文胚胎性肿瘤特指2007版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的cPNET。原发于椎管内胚胎性肿瘤临床罕见,可发生在脊柱任何水平,以胸腰椎为主,也有报道称腰骶段椎管内最常见,临床表现与受累部位及肿瘤浸润程度相关,无特征性症状[2-4]。椎管内胚胎性肿瘤具有局部侵袭性,局部复发常见,外科手术无法完全切除病灶,术后复发率达90%以上[2,5]。
影像表现:椎管内胚胎性肿瘤多发生于硬膜外,亦见于髓内及髓外硬膜下[6]。发生于胸段者常位于脊髓两侧或后方,较少累及脊髓前方,呈“夹心”或“半包围状”生长,病灶可压迫致脊髓水肿,胸腰段水平病灶常沿椎间孔向外生长,在椎旁或附件区形成肿块[3]。CT表现为不规则等或稍低密度肿块,钙化少见,MRI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增强扫描呈中等或明显强化,可见小坏死或囊变区。本组病例1肿瘤位于腰骶段椎管内硬膜下,其内见斑片状长T2信号,结合手术记录分析其原因可能与肿瘤侵犯导致马尾神经变性有关。病例2肿瘤位于胸腰段髓外硬膜外、脊髓两侧呈“夹心”样生长,术后短期复发,与文献报道一致。
发生于椎管内胚胎性肿瘤主要与神经鞘瘤、脊膜瘤、淋巴瘤、转移瘤鉴别,神经鞘瘤与脊膜瘤均好发于髓外硬膜下,二者发病年龄明显高于胚胎性肿瘤,神经鞘瘤常呈孤立结节状延及硬膜内外呈哑铃状,易囊变。脊膜瘤体积较小,通常不累及椎间孔向外生长,可见硬膜尾征。淋巴瘤与其影像表现较为相似,鉴别困难,淋巴瘤常呈扁平状包绕脊髓生长,此征象有助于鉴别[7]。转移瘤好发于中老年,多有原发病灶,多发椎体或附件受累。
儿童或青少年椎管内占位“夹心”或“半包围”状生长,沿椎间孔向外生长,MRI增强扫描中度或明显强化,需考虑本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