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女家庭儿童与多子女家庭儿童参与体育活动对比研究
——以苏北五市为例*

2020-10-27徐云亮

体育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辅导班独生子女体育赛事

徐云亮

(宿迁学院体育部,江苏 宿迁 223800)

家庭体育教育对于少年儿童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家庭体育教育的影响是伴随孩子终身的,与学校体育教育相比,家庭体育教育更具有连续性和持久性[1]。如何更好地开展家庭体育教育是教育者和家庭永恒的议题。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家庭都有着不一样的背景和发展历程,呈现独特性。面对家庭的独特性,提出有效的教育策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任何一个教育策略和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可能需要很多策略和方法一起应用才能起到改进、完善家庭体育教育的效果,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去探索和思考。本文对苏北地区独生子女家庭儿童和多子女家庭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其存在的特点与差距,为社会、学校、家庭提供现实依据,同时提出相关的建议,希望能对家庭体育教育起到助益作用。本研究以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向苏北五市3-6年级独生子女家庭儿童和多子女家庭儿童各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其中,回收独生子女家庭儿童有效问卷476份,回收多子女家庭儿童有效问卷458份。

1 独生子女家庭儿童与多子女家庭儿童参与体育活动频率对比

表1 苏北五市独生子女家庭儿童与多子女家庭儿童每周参与体育活动次数调查情况

对独生子女家庭儿童与多子女家庭儿童每周参与体育活动次数的调查结果见表1。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学校每周都安排有体育课,因此独生子女家庭儿童和多子女家庭儿童每周都有参加体育活动。其中,每周参加1次体育活动的独生子女家庭儿童有24人,占独生子女家庭儿童总人数的5.04%;多子女家庭儿童有75人,占多子女家庭儿童总人数的16.38%。每周参加2-3次体育活动的独生子女家庭儿童有183人,占独生子女家庭儿童总人数的38.45%;多子女家庭儿童有211人,占多子女家庭儿童总人数的46.07%。每周参加体育活动不少于4次的独生子女家庭儿童有269人,占独生子女家庭儿童总人数的56.51%;多子女家庭儿童有172人,占多子女家庭儿童总人数的37.55%。由此可见,独生子女家庭儿童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高于多子女家庭儿童。经访谈得知,独生子女家庭儿童享受集中的家庭体育教育资源,而多子女家庭儿童体育享受的家庭体育教育资源分散不均。

2 独生子女家庭儿童与多子女家庭儿童参与体育活动项目对比

对独生子女家庭儿童与多子女家庭儿童参与体育活动项目的调查结果见表2。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的体育项目中,除了体育游戏之外,独生子女家庭儿童参与其余体育项目的比例均高于多子女家庭儿童,尤其是“大球类”“散手、跆拳道等”“踢毽子”“游泳”等项目。而在“体育游戏”项目中,多子女家庭儿童人数远远高于独生子女家庭儿童,这是因为多子女家庭儿童不用出去找别的孩子玩,在家就可以和兄弟姐妹做体育游戏了。

表2 苏北五市独生子女家庭儿童与多子女家庭儿童参与体育活动项目调查情况

3 独生子女家庭儿童与多子女家庭儿童报体育辅导班情况对比

表3 苏北五市独生子女家庭儿童与多子女家庭儿童报体育辅导班情况

如表3所示,独生子女家庭儿童报体育辅导班的有323人,占独生子女家庭儿童总人数的67.86%;多子女家庭儿童报体育辅导班的有107人,占多子女家庭儿童总人数的23.36%,二者存在明显差异。经访谈得知,大部分多子女家庭儿童来自农村,没有报体育辅导班的主要原因:①家离城镇或者街道太远,家附近没有体育辅导机构。②家庭经济原因。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进行体育辅导课程。

4 独生子女家庭儿童与多子女家庭儿童观看体育活动或体育赛事情况对比

这里所指的“观看”包括通过电视、网络和现场等途径进行的观看。对独生子女家庭儿童与多子女家庭儿童观看体育活动或体育赛事情况的调查结果见4。调查结果显示,独生子女家庭儿童经常观看体育活动或体育赛事的有174人,占独生子女家庭儿童总人数的36.55%;多子女家庭儿童经常观看的有51人,占多子女家庭儿童总人数的11.14%。独生子女家庭儿童偶尔看观看体育活动或体育赛事的有239人,占独生子女家庭儿童总人数的50.21%;多子女家庭儿童偶尔观看的有260人,占多子女家庭儿童总人数的56.77%。独生子女家庭儿童从不观看体育活动或体育赛事的只有63人,占独生子女家庭儿童总人数的13.24%;多子女家庭儿童从不观的高达147人,占总人数的32.10%。由此可见,独生子女家庭儿童观看体育活动或体育赛事的频率远远高于多子女家庭儿童。经访谈得知原因如下:①多子女家庭没有观看体育活动或体育赛事的氛围;②多子女家庭儿童把更多的课余时间用于看动画片或玩体育游戏。

表4 苏北五市独生子女家庭儿童与多子女家庭儿童观看体育活动或体育赛事项目情况

5 结论

(1)独生子女家庭儿童享受集中的家庭体育教育资源,而多子女家庭儿童体育享受的家庭体育教育资源分散不均。独生子女家庭儿童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高于多子女家庭儿童,多子女家庭儿童每周参加体育活动次数大部分集中在2-3次,独生子女家庭儿童每周参加体育活动次数主要集中在4次及以上。

(2)在调查的体育项目中,除了体育游戏之外,独生子女家庭儿童参与其余体育项目的比例均高于多子女家庭儿童,尤其是“大球类”“散手、跆拳道等”“踢毽子”“游泳”等项目。而在“体育游戏项目”中,多子女家庭儿童远远高于独生子女家庭儿童,这是因为多子女家庭孩子不用出去找别的孩子玩,在家就可以和兄弟姐妹做体育游戏了。

(3)独生子女家庭儿童报体育辅导班的人数远远高于多子女家庭儿童。大部分多子女家庭儿童没有报体育辅导班的主要原因:①家离城镇或者街道太远,家附近没有体育辅导机构。②家庭经济原因。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进行体育辅导课程。

(4)独生子女家庭儿童观看体育活动或体育赛事的频率明显高于多子女家庭儿童。通过访谈得知原因如下:①多子女家庭没有观看体育活动或体育赛事的氛围;②多子女家庭儿童把更多的课余时间用于看动画片或玩体育游戏。

6 建议

(1)家长、学校为独生子女创设与同伴交往的环境与机会。家长余暇时间多带孩子到小区里、公园里、体育场与其他孩子一起参加体育活动,培养孩子团队合作能力。同伴交往对于独生子女儿童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表明,同伴交往能够弥补独生子女因缺少兄弟姐妹间的亲情而存在的缺陷。

(2)关注家庭教育。对农村多子女家庭儿童来说,监护权的缺失会对孩子的人格发展、社会化和道德发展带来影响[2]。父母外出打工要“三思而后行”,多考虑孩子的教育问题,孩子的前途比金钱更重要。父母都外出打工的,如果条件允许,可让孩子在打工地接受义务教育,尽量能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在外打工的父母一定要及时了解子女近况,定期“温馨对话”。

(3)健全农村学校教育。农村学校成为替代父母缺席、弥补留守儿童教育不足的主要教育场所,尤其是寄宿制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村学校应多开展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体育生活。

(4)加强乡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建设球类场馆,设立健身活动中心,配备社会体育指导人员,确保农村体育工作有序开展。

(5)多子女家庭要重视对子女的教育。父母在工作之余,要尽可能抽时间陪伴孩子们成长,与孩子们一起参加体育活动,如跑步、打球、游泳等,这不仅能开阔孩子们的视野,还能增长他们的知识,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为开发他们的智力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3]。

猜你喜欢

辅导班独生子女体育赛事
基于“三次售卖理论”我国体育赛事营销模式研究
体育赛事项目管理对体育赛事形象及其管理的影响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校外辅导班对学生学业影响调查分析
没完没了的辅导班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政协委员提议独生子女带薪休假照顾父母
课外辅导班安排也是一门学问
辅导班:是奇迹还是谎言?
畅聊体育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