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4岁幼儿绘画特点及其指导

2020-10-26王冬梅

成长 2020年11期
关键词:物体色彩绘画

王冬梅

摘 要:绘画对幼儿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思维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3—4岁的幼儿初步接触绘画活动,是幼儿绘画技能学习之始,同样也是幼儿绘画习惯的养成之初。本文采用观察法和作品收集法对3—4岁幼儿进行了自由画,模仿画和临摹画 3种不同内容的作品收集。从构图能力,构思,绘画语意和色彩四个方面分析幼儿绘画的特点,并根据以上特点对教师的指导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3—4岁幼儿 绘画 教师

幼儿绘画是幼儿美术活动的主要形式,它是幼儿用笔在纸上通过造型,设色,构图等手段,表现出一定的可视的形象的美术活动。

1 研究目的及方法

1.1 研究目的

《陈鹤琴教育文集》中写到:“绘画对于儿童是有强烈的吸引力的,没有一个儿童不喜欢画画,一个二三岁的儿童就会握着蜡笔或铅笔在纸上乱涂乱画,你若不给他适当的纸张就会在墙上乱涂的。”[1]对于幼儿来说,绘画如同游戏,音乐和舞蹈一样,是其生活的重要部分。而绘画本身对幼儿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像力和创造思维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3—4岁的幼儿初入幼儿园,初步接触绘画活动,是幼儿绘画技能学习之始,同样也是幼儿绘画习惯的养成之初。因此,了解这一阶段幼儿的绘画特点,对于教师开展美术活动,帮助幼儿快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1.2 研究方法

本论文采用作品分析和观察的方法,主要针对小班3—4岁的幼儿进行以下3种不同内容的作品收集。

1.2.1 自由绘画

教师为每位幼儿提供人手一张白纸和一套水彩笔,调动幼儿的兴趣,鼓励幼儿把自己想画的东西画出来。教师不提供师示范,也没有主题和色彩的要求,不对幼儿进行指导和干涉。告诉幼儿“想画什么都可以,但是画完的小朋友要告诉老师你所画的是什么,老师帮你们把它记下来。”

1.2.2 模仿画

教师为每位幼儿提供人手一张白纸和一套水彩笔,出示一副红色苹果的范画图示,引导幼儿把老师画的苹果模仿下来,看看哪位小朋友画的好。

1.2.3 实物临摹

绘画活动中教师把幼儿分为四人一组,为每组幼儿提供一个实物苹果,人手一张白纸和一套油画棒。引导幼儿先进行观察,鼓励幼儿画出自己所看到的苹果。

2 作品分析

通过观察和作品收集,笔者从中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图画进行分析。本论文主要从构图能力,绘画语意,构思,和色彩四个方面分析论述3—4岁幼儿绘画特点。

2.1 构图能力

构图能力指绘画者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人或局部的形象组成一个整体的能力。

观察发现,3—4岁幼儿对画中的形象不做空间安排,只是随机的把物体分布在画面上,绘画的随意性很大。画面无上下之分,更无前后之分。图1中,幼儿用绿色和红色表示草地,画面的左下方有一个绿色的太阳……可以看出这副画没有什么系统性,更无秩序,只是毫无目的的将整个空间填满。幼儿不了解物体之间有上下,前后之分,所以我们看到他把太阳画在了左下方,而火车脱离了轨道跑到了草地的中间……这时的幼儿没有空间方向上的概念,绘画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种游戏,他们更多的是满足于绘画的过程,绘画的结果对于他们来说不重要,重要的是把想画的画出来。图2是幼儿模仿教师出示的范画所画的苹果,我们可以看到幼儿无论是颜色还是轮廓线画的都是跟老师出示的很像,而且涂色也基本没有涂出轮廓。但是幼儿把苹果画在了整张纸的下方,一张白纸上只画了一个小小的苹果,没有对物体做空间安排。

处于该水平的幼儿,绘画没有形象的主次。常将物体看作是独立的个体,幼儿所表现出来的物体在空间上是孤立的,各物体之间看似没有什么联系。图3中,幼儿画的是小猫和许多的苹果。幼儿把他喜爱的小猫画在了纸张的正中间进行突出, 并且把小猫正面的主要特征体现了出来,猫的两只圆圆的眼睛,胡须,而且能够把它的毛都用蓝色的短线一根一根互不重叠的具体描绘出来。这些是凭借自己的印象画出非眼前的事物。从这副图我们还能够看到图中的苹果与猫是分离的,并且每一个苹果之间也都是相互分开的,互不重叠,遮盖。对于幼儿来说, 画面重叠或遮盖的苹果在技能上并不困难,但是他不采用这种手法,他们认为每一个图形都是独立的,应该有自己的空间,他们在绘画时,总有意无意的避免所画的图形之间相互遮盖或重叠。

2.2 绘画语意

幼儿的绘画往往是他心理的表现,是内心情绪的流露。需要幼儿自己讲述他的绘画作品,更需要成人用心去聆听他们的成果。通过观察,可以发现3—4岁的幼兒绘画往往不是真实的刻板反映,他们不仅仅是表现自己所看到的现象,而是画他们知道的或记忆的形象,并使用一种象征符号来表达。因此,对于他们的作品需要借助语言进行描述,让他来告诉你所画的是什么东西,图4中我们能看出的只是一个小人,幼儿告诉我:“这是一个小朋友在晒太阳,太热了,他快要被晒死了,想去找水可是找不到……”

从这副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认识到绘画形象与外界之间存在关系,她把图中的小朋友想象成自己,当她在向成人讲述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语言的描述更是情感的流露,显示出她在炎热的太阳底下的焦躁,渴望去找水……绘画成了幼儿概念和情感的记录,当他还不会用文字,语言进行表述时,需要通过绘画帮助他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同时也展示了幼儿对非眼前物体和事物的视觉记忆,幼儿所描绘的内容往往都是他们所熟知或与自己有某种感情的事物,即使不在眼前也能够凭借印象复制出事物的形象。

2.3 构思

构思是指创作中作者对绘画整体的思考活动,包括对表现的主题内容,形式方法的思考。

通过观察发现这一阶段的幼儿绘画属于无目的的乱笔画,反映在画面上的是杂乱的线条,缺少视觉控制的肌肉运动,或是重复的画图,并用来表示一切事物。绘画内容不是在大脑中预设好的,往往是当他拿上纸笔以后就能够随手既来,往往是动笔后构思,事先构思和随意涂抹相互穿插的。这一时期的幼儿绘画内容易转移,一形多意,易受他人影响。图5中幼儿画的是被大水困住的小女孩,从图中并没有我们想象的小孩的形象。幼儿用圆形反复的涂画,无论是大水还是水中的女孩他都是用重复的图形来表示。在开始画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想画什么,当我问她时,才边画边想的告诉我“嗯……是大水,你没看那么多水吗?”“那中间这是什么呢?”“中间?……是个小孩,她被水困住了等着警察叔叔来救他呢……”从这副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对绘画构思是不完全的,他在作画时还不会提前对绘画的主题做一个具体的安排,在绘画的整个过程中都有很随意,当你问他的时候,才通过观察作品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

2.4 色彩

这一时期的幼儿用画笔描绘事物的初期,不大考虑画笔的色彩,用什么都行,经常能得到什么颜色的画笔,画中就更多地出现什么颜色,不注意色彩的变化,一般都是单色的,偶尔换另一种颜色的笔图画。图6是小朋友自由绘画时画的满面的红色苹果。老师并没有要求幼儿用什么颜色,画什么主题。但是小朋友在整个绘画过程都在画苹果,而且都只是一种颜色。绘画从他一拿到红色水彩笔到结束都有再换过。他并没有意识还可以选择其他颜色,只是一味的把苹果画满。 但是这一阶段幼儿也会对一两种色彩产生喜爱或厌恶的情感,于是开始更多地选择自己有好感的色彩。幼儿绘画的物体不受固有色的影响,而是依据情感情绪选色。图7是在出示红苹果条件下的幼儿所画的作品,他没有因为看到桌上摆的是红色苹果就选用红色,而是选择了他喜欢的黄色和绿色,这一时期的绘画所选的色彩也反映了幼儿的情感倾向,他喜欢什么颜色就选用什么颜色。

3 指导建议

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出3—4岁幼儿绘画在构图,构思,色彩,和绘画语意上,无论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还是自由绘画中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在这样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家长、教师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幼儿心智的成长,而绘画本身对幼儿的感知能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思维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育的条件不同,可以加速或延缓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进程,教师应了解这一阶段幼儿的绘画特点进行正确的指导。因此,我主要针对教师组织绘画活动的过程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幼儿绘画的选题要生活化

《指南》中明确的提出课程的生活化,充分地表明了生活活动对于幼儿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对于3—4岁的小班幼儿受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往往对日常生活中熟悉和感兴趣的物体有绘画兴趣。因此,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应注重选题的生活化,选择幼儿生活中所熟悉和感兴趣的物体作为绘画的主题,即使是非眼前的事物也会在大脑中对物体有一个形象的记忆,容易使幼儿对绘画进行简单的构思和构图。

3.2 教师为幼儿提供充分条件,鼓励幼儿大胆绘画

对于3—4岁的幼儿初步接触绘画活动,是幼儿绘画技能学习之始,同样也是幼儿绘画习惯的养成之初。在绘画的过程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材料,为幼儿创造有利的条件,使幼儿的绘画在色彩等方面有一个充分的发挥。同时要避免单一的老师教,幼儿模仿的教学方式,多通过玩色,添画,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在构图和构思等方面能有一个自己表现和不断探索尝试的机会。

3.3 教师应能够正确的评价孩子的画

对幼儿来说画画就像大人写日记一样,他们会以自己熟悉的表现手法用点,线,圆,各式图样“记录”深刻于心的生活经验。几条简洁的线代表妈妈,圆圈代表饼干……作为教师组织一次成功的绘画活动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正确评价孩子的画。要撇开画的像不像的错误观念,鼓励幼儿大胆的表现,去“读”去“听”幼儿所画的作品,理解和尊重幼儿所说的内容。

猜你喜欢

物体色彩绘画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揭开物体沉浮的秘密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力”常考易错点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