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实验教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

2020-10-26时峰

成长 2020年11期
关键词:生物效率实验

时峰

摘 要:教育改革背景下,新型理念的涌现为教学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从本质上分析,生物这门课程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若是教师仅仅重视理论教学,未能利用实验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必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将简要分析目前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并重点探究了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实验 生物 效率 策略

1 目前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

1.1 课堂教学思维固定

尽管,现如今探究式教学已经深入人心,但通过调查可发现以探究式小组合作为主,课堂教学质量仍然无法得到保障。主要体现为在短时间内,学生学习兴趣高涨,但探究的内容极为相似,不过一会学生的积极性大大降低,整个课堂又变得枯燥无味。归根结底,导致以上现象的主要因素为课堂教学思维固定,教师仅从表面上改变了教学手段,但却并未打破思维定式。

1.2 教学形式化较严重

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为验证原理,再现生物现象。初中生物涉及到不同类型的实验,通过展开趣味实验,可帮助学生更为深入且全面地理解生物知识。但目前,相当一部分生物实验课堂上,教师仅仅以简单地演示为主,演示完成之后根本没有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究的时间,导致学生只能粗略地认识实验步骤,不能将实验结果与问题一一对应,更谈不上验证实验原理。此外,有的教师要求学生按照演示步骤进行模仿练习,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也缺乏自主思考,显然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2 新形势下依托生物实验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

2.1 打破思维禁锢,丰富教学课堂

教育改革背景下,不同学科教学形式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生物课程具有明显的实践性,但受到定式思维的影响,有的教师仍旧习惯以注入式教学为主,未能有效展开实验教学,仅将实验视为理论教学的“副产品”,这种情况下教学效率必然难以提升。为了进一步打造生物高效课堂,现如今教师必须打破思维禁锢,从多个角度出发优化教学形式,强调学生的自主思考以及个性发展,将更多的元素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丰富、完善教学课堂。同时,新时期教师应与时俱进,把握新课改的各项要求,根据教学实际来调整教学流程,侧重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另外,生物实验教学最主要的演示,若是演示做好了,学生可对实验内容有一定的把握,这样才能在此基础上展开探究与分析,吸收并内化课程知识。以“发酵现象”为例,课堂上教师借助微课视频将实验完整地演示一篇,演示完成后鼓励学生分组讨论,结合教材来细致划分实验步骤。接下来,各组完成实验,选用现有的材料,自行配置不同等份的原料,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下来。每组学生实验现象类似但不完全相同,教师可要求每组指派代表来展示实验成果,之后根据学生的表现统一总结与归纳。通过这样的方式,可最大限度丰富生物教学课堂,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

2.2 设置趣味实验,保持学生兴趣

分析初中生个性特点后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对趣味实验的探究欲望极高,若是在实验中增添趣味元素以及生活元素,必然可保持学生的兴趣,也可使得教学效率大大提升。具体教学课堂上,教师首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把握他们的兴趣偏好,实现情境构设,带领学生进入到情景当中,以多样化元素来引导学生,帮助他们串联生物知识,逐渐形成完整的认知框架。以“光合作用”教学为例,课堂上教师先从生活层面出发设置问题“同学们,生活中有多种多样的植物,你们认为那些植物可进行光合作用?”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展开分析与思考,提出树木、小草、花朵等等。接下来,教师继续引导“那你们知道这些植物长什么样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学生仔细回想,各抒己见。为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教师设置趣味小实验,准备材料小苏打、菠菜叶、洗洁精等等,先配置0.1%小苏打溶液,在加入适量洗洁精,缓慢搅拌,避免出现气泡。取适量大小的菠菜叶,近期放在注射器当中,加入配置好的溶液,观察叶片在溶液中的状态为上浮,此时排除注射器中的空气,形成真空环境,静止几秒,反复操作,直至叶片下沉,此时叶片小孔间空气全部排除。最后,将叶片放置在装有小苏打溶液的杯子当中,用台灯直射杯子,过了一会发现原本沉在杯底的叶片慢慢漂浮上来。针对这一实验现象,教师可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从实验现象出发推导实验原理,把握每一个步骤,提炼出其中的关键点,这样可最大限度保持学生的兴趣,也能够提升教学质量。

2.3 拓展生物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不能局限在有限的课堂中,还应向课外拓展,满足学生的探究需求,使学生感知生物课程的真正魅力。例如,教师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置趣味课外实践活动,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者合作探究完成生物实验,并将过程记录下来。在设置课外实践作业时,为了避免出现超出学生能力范围、难调动学生积极性等问题,教师必须综合考虑学生的能力以及兴趣,延伸有限的生物课堂教学。例如,讲解“绿色植物”时,教师设置这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在学校或者小区周边,采集不同的植物,将其制作成标本,查阅相关资料,做好数据标注。这样一个简单的课外生物实践活动,可同步增强学生的观察与动手能力。除此以外,教师将生物实验延伸至家庭,以“细胞基本结构”教學为例,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显微镜展开细致的观察,掌握相关知识,布置家庭小实验:在碗中打一个生鸡蛋,先仔细观察卵黄膜,再将其戳破,记录变化情况,将其与细胞膜类比,得出一定的结论。通过这样的课外实验活动与小实验,可拓展生物课堂,也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3 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依托生物实验提高课堂效率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流趋势,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必须把握目前实验教学现存问题,并从打破思维禁锢、丰富教学课堂,设置趣味实验、保持学生兴趣,拓展生物课堂、提升教学质量等多个方面做起,探索行之有效的策略,引导学生展开高效的实验探究,全面确保教学质量与效率,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彭国华. 注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J]. 学周刊,2020(19):89-90.

[2] 张昆.注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J]. 现代交际,2016(21):224.

猜你喜欢

生物效率实验
“慢”过程 “高”效率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第12话 完美生物
生物趣多多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最酷的太空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