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构建教育体系 明确定位学校发展
2020-10-26孙伟华
孙伟华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湾小学秉承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提出了“创造教育”的办学主张,力争使每个学生成为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基于此,我校确定了“金色童年,幸福港湾”的校园文化,沿着“我爱生活,我会生活,我创生活”的教育主线,引导师生树立以下几方面的科学理念,实现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一、构建教育体系,引领学校发展
金湾小学紧抓文化立校这一根本,凝练金湾精神,优化金湾文化,构建教育体系,引领学校走向卓越。学校以“好好学习”为校训,从“定向、定位、定调、定格”四个方面构建学校的教育体系,科学定位学校的发展。
(一)定向
定向,即明确学校的办学愿景——建设“大家”金湾,这一办学愿景可以概括为“一心、三最”。“一心”,即培養和塑造“大家心态”,这是一种相信自己、鼓励自己、超越自己的心态。“三最”,即最近发展区、最佳发展区、最好的自己,引导和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才能的最近发展区,有效促进学生充分发挥天赋和潜能,使他们逐步成为最好的自己。
(二)定位
定位,即明确学校的育人目标——美好生活的创造者。我们把学校的育人目标定位为:使学生成长为有知识、有担当、有全球化视野,能用乐观心态面对生活,具备自我约束能力的美好生活的创造者。这一育人目标的内涵是:端——举止端庄,品行端正;勤——勤奋好学,意志坚定;群——乐于共处,善于交往;勇——勇于进取,敢于担当。
(三)定调
定调,即确定学校发展战略的精神基调和工作基调。确定金湾小学的精神基调——从一做起,精诚育人;确定金湾小学的工作基调——日事日毕,日进日新。
(四)定格
定格,即明确学校的发展战略。金湾小学围绕学校的育人目标,从课程文化、组织文化、学生文化、教师文化、环境文化五个方面不断完善金湾小学文化建设基本格局,以“五个文化”的内涵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增强“五个文化”的辐射功能,不断丰厚学校的办学底蕴。
二、实施高效管理,助力学校高效运行
好学校一定要有人文、高效的管理体系。在办学理念指引下,金湾小学建立情理相谐、人文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各项工作有明确的责任制和质量标准,且能持续不断地改进,实现了从理念体系到执行系统的有效对接。
(一)形成共同的价值选择
高质量的管理应引导组织成员形成共同的价值选择。金湾小学的价值观是“敬业、爱生”,这是金湾人凝心聚力、排除万难向前走的原动力,也是金湾人进一步理解战略目标并采取具体行动的信念标尺。
何为敬业?即坚决的执行力,果敢而积极的行动,一心一意完成任务的勇气和毅力。何为爱生?即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要有为了学生甘为人梯的情怀。
细化金湾小学的价值观,对于教师而言包括一身正气、非我莫属、力出一孔、始终热爱、工匠精神、心怀感恩等;对于管理团队而言,增加格局、眼光和坚毅。(见图1)
(二)从三本好书中提炼教育精髓
管理的较高境界是使人的精神得到丰盈,进而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行动。金湾小学依托“三本好书”,提炼教育的精髓,引领学校的发展。
1.《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最重要的就是坚毅。建校的前三年,面对各种困难,我们发扬坚毅精神,向着长期的目标保持激情,即使经历挫折依然能够坚持不懈的努力。这三年来锤炼出来的意志品质,一直指引着我们前行。
2.《陶行知文集》
学校要有灵魂,要有思想的支撑。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我们办学的思想之源。我们始终用“教育为公”的理想观,“生活即教育”的办学观,“以教人者教己”的师德观,“小主人教育”的育人观发展学校。依托《陶行知文集》,我校教师开始了精神的成长。这种“阅读经历”成为了金湾小学的“传统”,每年新入校的教师会在第一时间收到这本书,汲取教育智慧。
3.《这是我们的船》
让我谨此起誓:无论我所服务的是国家、军队,还是一个企业、组织、机构,我都将奉行“这是我们的船”的法则;我将把我所服务的组织视为“我的船”;我将竭尽所能贡献我的力量,主动、高效、热情地完成任务,用心去打造我自己的“船”;我将视我的上司和同事为同舟共济的团队伙伴,我们是一条船上的合作者;我将与“船”同生死、共命运;因为——这是我们的船。(迈克尔·柯雅)
这是《这是我们的船》的作者迈克尔·柯雅每次演讲的开篇语。我们把“这是我们的船”作为金湾小学的座右铭。走进金湾,每个人的命运与金湾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必须与同一条船上所有的伙伴协作,和这些人成为最好的战友;走进金湾,每个人都要站好自己的岗位,承担更多的责任,尽职尽责,尽善尽美。
(三)构建“五个一”微循环管理系统
“情·知教学理论”提出者冷冉先生说,一所好的学校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自身生长的能力、同化的能力、向心的能力。学校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机体,如何实现“三力”?金湾小学构建“五个一微循环管理系统”,即一个章程,明确学校依章治校的总纲;一个制度,制定由工作标准、岗位职责、管理流程组成的工作机制;一个评价,提炼由六大版块、三十条细则组成的《学校管理计划书》;一个规划,制定学校的发展战略,明确学校的发展蓝图和行动纲领;一个特色,积极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用“行知”作为旗帜,创一所品牌学校。
金湾小学建校三年,通过自身的“内生式”改进,唤醒自我发展意愿,培育自我改进能力;通过战略管理,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教师平均教龄三年,他们“有活力”“肯弯腰”“愿流汗”。第一现场、第一时间、第一手资料……正是如此的躬身入局,才实现了学校的一个个第一次。
三、加强课程建设,实现育人目标
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载体,也是实现育人目标的载体。我们把金湾小学的课程称之为“顶天立地”。“顶天”,是清楚要培养什么人,将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国家颁布的核心素养相对接,聚焦面向学生未来发展的八大核心素养,做好全面设计的校本化表达;“立地”,是研究怎样培养人,构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课程体系,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切的课程,助力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一)课程目标:“十好”
我校明确提出“美好生活的创造者”育人追求,结合育人目标,将学校课程目标制定为“十好”,即一生好习惯、一流好品格、一种好思维、一个好兴趣、一身好体格、一笔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一项好才艺、一门好外语。
“十好”课程目标注重学生个人发展与适应社会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将出发点和归宿点落在“学生发展”这一根本上,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求。以“十好”为目标设置的课程使学生在学习结构化知识和形成能力的同时,体验学习的内在快乐和生命价值。
(二)课程模型:“5-2-6模型”
基于课程目标,我们提出和规划了“行知课程”,即“5-2-6课程模型”。在理念层面,我们把握课程规划内涵,明确价值取向;在行动层面,重视课程结构优化,统整课程内容,体现特色化、精细化、个性化。同时,确保课程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群体化走向个性化,实现课程规划可持续发展。
“5-2-6课程模型”中,5,即五大课程领域:健康与生活、艺术与审美、思维与科创、道德与公益、语言与人文;2,即两种方式:必修课程、选修课程;6,即六大平台:自主管理、自主选择、自主展示、自主提高、自主实践、个性化问题解决。
益智课程、非洲鼓、小提琴、拉丁舞、排球、足球、围棋、书法、水彩画、口才、一年级习惯课程……这些课程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但都能让儿童“欣于所欲,乐得于己”。通过各种各样的课程,学生越来越能够探索自己的可能性,越来越能够明确自己的选择。
四、构建德育模式,探索文化育人
德育的根本任务是“实现人的文化启蒙”,启迪善良。我们以“快乐做主人”育人模式,从规则养成、情感熏陶和价值引领三个层面探索文化育人,培养学生做学习的小主人,做生活的小主人,做集体的小主人。
(一)“八礼”涵养品行
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树立规矩意识,健康快乐成长,“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至为重要。根据金湾小学学生“七个积极行为养成的要求”,我们将学生一天在校的要求提炼为“金湾学生八礼”——容礼(形象礼)、上学礼、集会礼、两操礼、课间礼、用餐礼、课堂礼、放学礼。
我们以放学、用餐、集会、出门等学生一天学习生活的七个场景为切入口,采取童谣或口令,将良好习惯分解为具体的行为动作要求,通过反复训练最终促成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容礼”为例(发必理、面必洁、衣必整、容必善,头须正、肩须平、胸须宽、背须直),就是让学生每天从正衣冠、端容颜这样的细节开始,约束自己的言行。
(二)“每月一事”铸就品格
金湾小学一直践行朱永新的“新教育实验”。新教育实验主张要教给学生享用一生的东西。哪些是学生一生中最有用的东西?答案是良好的品格。如何养成良好的品格?应从一件件小事做起。金湾小学把抽象的“素养”变成能够外显、可以培养的“习惯”,变成具体的“每月一事”,即每个月选择一个主题,如节俭、守规、环保、公益、勤劳、审美、健身、友善、好学、感恩、自信、自省等,把这些主题细化为具体的行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品格。
冷冉先生主张教育内容和手段必须与个性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分阶段有层次的。我们按照递进关系把“每月一事”的主题细化为低、中、高三个层次,以一件件小事为基础,螺旋式上升,引导学生反复锤炼,最终养成良好习惯,形成相应的品格。如“节俭”主题,分别确定低、中、高三个层次主题内容:节约、节制、俭朴。低学段主题内容——让我们学会吃饭;中学段的主题内容——让我们在约定时间玩游戏;高学段主题内容——让我们学会爱惜旧物。
(三)“向应班”铸就品牌
学习什么样的人,崇拜什么样的人,他将来就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关向应,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从金普走出去的英雄,是家乡人学习的楷模。金湾小学以“五个一”为载体开展“创建向应班”活动,让学生寻向应足迹、读向应传记、讲向应故事、学向应言行;像向应爷爷那样,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祖国,做一个了不起的中国人。
“做美好生活的创造者”正在成为金湾小学每一名学生的自觉追求。在这里,学生有权支配自己的课余时间,唱歌、舞蹈、打球、制作、阅读等等任由选择;在这里,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平等地和老师同伴展开讨论;在这里,学生经常走进社区、走进大自然,了解民风民情,感受本土、异域文化……在这里,学生的天性得到释放,童年时代的美好回忆将伴随他们度过一生。
五、注重队伍建设,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T”是金湾教师素养的理想画像。T的“一横”,代表金湾教师需要具备的“高位均衡”综合能力;“一竖”,代表教师的个性发展。每位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天赋,发展某方面的能力,成为某领域的专家。金湾小学全力支持教师的成长,既能从教师需要具备的“高位均衡”综合能力给予支持,又能帮助教师提高学术和专业水平。金湾小学希望每位教师来到这里,都能获得能力,开阔眼界。
(一)创设阅读与研究的氛围
新教育实验倡导把“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和“专业发展共同体”作为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基于此,金湾小学先后为教师提供《陶行知文集》《窗边的小豆豆》《给加西亚的信》《活法》《第五十六号教室》《这是我们的船》等书籍,教师通过读书丰富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水平。除此之外,学校每学期汇编教师案例反思集、读书心得等材料,供教师学习参考。厚厚的文章记录教师的心得和感悟,凝聚教师的教育智慧。
走研究之路,完成教师的自我建构,是提高教师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为此,金湾小学以课题组、年级组和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四有”校本研修活动,即有主题、有目标、有方法、有积淀。同時,学校还成立了“孙贵和名师工作室”“奚加林名师工作室”,以“名师工程”带动“青蓝工程”;以新教师“入格”培养、中青年教师“升格”培养和骨干教师的“风格”培养为抓手,引领不同层面的教师确立发展目标,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帮助教师制定专业成长规划
一个人有没有目标,生活的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金湾小学开展了“教师专业发展自我设计行动”,帮助教师梳理现状、制定发展方向。与自我设计书相对应,学校定期下发对照表,指导教师回顾近阶段做了什么、成效如何、原因在哪里,读了什么书、有哪些收获,正在研究什么问题、怎么做。
这种做法,一方面强化了教师的目标意识,使教师重视努力的过程,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另一方面使教师学会自我管理,在记录自己成长轨迹的同时形成完整的《教师档案袋》。长此以往,教师从被动走向主动,从他律走向自律,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真正实现了成长。
(三)为教师提供发展途径
金湾小学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很多途径,包括“洗脑子”——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知识,进行自学与讨论,个人谈学习心得体会,撰写论文;“结对子”——抓备课、听课与评课;“压担子”——多给青年教师提供锻炼的机会;“搭台子”——开展教学评比。
只有为每位教师赋能、让合作与协同随时发生,才能发挥教师的潜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现今的金湾小学,人人“爱成长”、做最好的自己已成为一种常态。英国著名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说:“我永远没有长大,我永远都在生长。”金湾小学的教师就是这样全力以赴行走在行知的路上,为每个学生创造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