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内在联系破解小学语文线上线下教学有效衔接难题
2020-10-26王岩李冰滢
王岩 李冰滢
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让常规的课堂教学按下了暂停键,全国各地、各级、各类学校延迟开学。教育部提出了“停课不停学”要求,线上教学暂时代替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笔者所在的教育集团是一所“一校四址”的集团化学校(下文称岐山一校教育集团),现有167个教学班,450名教职员工,8006名学生……复杂的教学环境和庞大的数据群给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如何科学地做好线下“零起点”教学,“减时不减质”地完成本学期既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已经成为疫情条件下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通过全面的调研分析,我们认真厘清“线上教学、线上辅导、线下教学”三个概念,发现它们的内在联系并将其有机结合是破解难题的关键。线上教学是沈阳市教育研究院遴选优秀教师录制的“沈阳云课”;线上辅导是班主任每天通过鸿合、腾讯、钉钉等直播平台针对当天“沈阳云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的个性化的辅导;线下教学则是复课后进行的常规课堂教学。线上辅导上承线上教学,它是针对云课教学内容的巩固和梳理;下启线下教学,它是复课后进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起点的重要参考。
一、精准定位线上教学,科学做好线上辅导
精准定位线上教学内容,是科学做好线上辅导的重要依据。根据课程内容,学校把“沈阳云课”划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类是针对统编版语文教材的新设计(如双线组元)、新板块(如习作单元、策略单元、古诗词诵读、综合性学习等)而设计的主题式课程,我们通过对相关知识的预习和梳理拉近师生与统编版语文教材的距离,如名著引读、古诗词鉴赏、专题习作、综合性学习;第二类是为做好“零起点”教学而设计的课文预习教学,学生通过预习课文基础知识,熟练应用预习方法,拉近与新课之间的距离。两大类型的“沈阳云课”都是以预习性教学为核心,立足教材,依托课标,拓展教材。
线上辅导是中间环节,向上精准对接“沈阳云课”,向下为复课后的线下教学奠定基础。针对两大类型的“沈阳云课”,学校制定了不同的集体教研模式、学情分析模式及线上辅导模式,形成了“一学、二研、三教、四评”的线上辅导工作思路,即上午,全体教师、学生一同听云课;下午,年组教师针对当日云课开展线上教研,确定辅导内容、辅导重点、辅导策略及评价模式;晚间,教师以班级为单位,利用鸿合、钉钉、腾讯会议平台开展线上辅导,并借助出口成章APP、钉钉家校本等平台展开评价。由此构建起学、研、教、评相结合的云端学习模式。
以“沈阳云课”主题习作教学《我眼中的 》为例。学校可组织教师在线收看云课后进行集体教研活动,将云课与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我的自画像》有机结合,确定当日辅导主题为“如何指导学生完成写人的文章”,进而围绕主题制定了当日的线上辅导策略及评价模式。通过线上辅导,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的内容与方法。学生独立写作片段后,教师生成在线评价,为复课后线下写作教学定好起跑线。
二、精准诊断学生学情,科学规划线下教学
(一)确定线下教学的起点
诊断学情是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充分借助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平台,精准诊断学生居家学习期间的学习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形成问题清单,年组共享。如针对“沈阳云课”第五周播放的课文预习教学,学校充分借助APP为学生免费开放《语文同步精练》,借助人工智能对学生“生字、朗读、练习”进行测评。APP中活泼的操作界面,丰富多元的闯关模式,缓解了学生对测评的焦虑情绪,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愉快闯关后,教师就可以从APP后台中调取数据进行精准诊断。
我们还借助APP开展了线上“岐山一校博文诵读古诗词大会”比赛活动,比赛内容涵盖了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古诗词,小学生各年段必背古诗词,沈阳云课中的古诗词鉴赏及学校校本教材“博文诵读”。通过人工智能评价系统进行智能排位赛,在线自动匹配系统进行“线上诗词对句、线上飞花令、线上背诵”等小游戏。在比賽的轻松氛围中全面系统地测评了全校学生对古诗词的积累与储备,大幅度提升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热情。基于人工智能的诊断方式不仅帮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对线上教学、线上辅导成果进行回顾与评价,更为确定线下教学的“起跑线”带来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二)科学规划线下教学活动
1.提高教研活动质量
复课后受疫情影响,集体教研活动仍将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校计划采取以年级组为单位的网络化教研模式,四校区划分为六个语文教研组,教学主任、教研组长分别负责集备和研讨,教研活动在腾讯会议平台进行,可直播、可回看。为保证教研质量,线上教学期间学校确定的教研主题是“如何做,线上教学与辅导才高效”。复课后结合线上教学经验,学校将把教研主题确立为“复课后,我的高效课堂这样上”。教师们通过开展科研课题,共同探索“互联网+”时代的高效课堂新模式,以科研促教学。
2.落实语文要素
对于统编版语文教材来说,教师紧抓不放的重点是“语文要素”,它既包括语文知识,也包括语文能力,还包括学习语文的方法和习惯,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抓手。在以往的教学安排中,教师通常采用“精读课文教方法,略读课文用方法”的策略来落实语文要素。如在本学期“沈阳云课”的预习性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基础知识进行了有效的训练。所以,复课后的线下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微课复习生字词+教师辅助答疑”的形式替代常规的第一课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每个单元中的一至两篇典型的精读课文作为“学篇”,其他课文作为“用篇”处理,讲用结合,让有限的课堂发挥最大的效益,以确保课时被压缩,质量不下降。
3.整合教学内容
为了按时按量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也是教师必然的选择。口语交际是线上教学的盲区,教师可以通过采用串联、整合、建构的方法,在新情境中让学生实现口语交际教学的思维生长、深度学习。如三年级下册的口语交际,第一单元为“春游去哪儿玩”,第七单元为“劝告”,第八单元为“趣味故事会”,这三者之间可以创设新情境,串联成一个 “口语交际群”。教师先明确三个口语交际的目标,然后以“劝告”为主题展开情境:“春天已经来临,春游你去哪儿玩?通过对疫情形势的分析,出游显然是不能实现的,那么你想怎样劝告那些不顾安危仍想去春游的人?既然不能去春游了,那我们是否可以在班级内开线上趣味故事会?”
总之,在非常时期做好线上线下教育的有效衔接已经成为当下小学教育领域中的关键问题,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大数据和智能软件,实现对教学过程及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通过对上述数据的全面分析,发现学生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
(责任编辑: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