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实践分析与探讨

2020-10-26陈雪梅

神州·中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分析与探讨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陈雪梅

摘要:情感教育是以生为本理念的一种体现,在学科教学中备受关注。在日常的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情感基础,是学生们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基本语文知识,更要重视学生的内在心理环境的构建,向学生进行情感的正确激发和引导,使得教书育人真正落实在语文教学的实处,注重情感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完美的人格,鲜明的个性特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分析与探讨

前言:

语文是一门文学性极高的学科,在语文教材中包含文质兼美的佳作,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情感和作者的真实体验,包含着人性和情感,为了让学生对语文知识深层次的体验和感悟,必须抓住情感教育这条主线,让学生把握文章的脉搏,体悟作者的真谛,与作者形成感情共鸣。语文教师要在日常的生活中运用情感教育,挖掘学生的内在情感,使得学生情动于中,发之于外,在情感环境下受到熏陶,促进健康成长。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除了教授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之外,还要将深层次的情感因素发挥出来,让学生智慧情感双重提高,可见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在日常的生活中实施情感教育,强调老师在日常的生活中给予学生更多的积极情感,并且挖掘语文教学内容背后的情感因素,以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以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情感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到语文知识,达成语文教学目标,还要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二、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的价值

1、有利于提升学习兴趣

情感是每一篇语文文章的本源。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实施情感教育,学生们在学习时感受到老师的情感,能够增强学习的欲望,并且尽情地赏析和品位文章的思想性、艺术性,这就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四季之美》的学习中,老师利用课件给学生展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美好景色,使得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更加生动鲜明,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更能够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调动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

2、加深文本理解,提升学习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们不仅仅要学会简单的语文基础知识,还要去探寻文本背后的作者心路历程,只有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从作者的内心深处剖析文章,才能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领会作者的写作主旨。因此,实施情感教育,学生们会对文章有深刻的了解,提升学习能力。

3、有利于贯彻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要求把我国小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發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加强学生的道德情操教育,使得老师在日常的生活中通过语言、动作、知识的传授,拨动学生的心弦,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是学生在塑造品格,形成良好态度的过程,也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这是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的表现。

三、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培育积极情感,优化师生关系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师生关系是影响情感教育的最大因素。因此,老师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尊重关爱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感情,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以师生之间和谐友好的情感交往,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品德发展的过程。

老师在日常的生活中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差异,在平时多多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在老师的期盼和肯定中有积极向上的学习劲头。老师在日常的生活中要给予学生更多教育的温馨和人性化的关爱,与学生心贴心的交流,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们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期盼,用情感拨动学生的心弦,满足学生内心情感体验。

2、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情感因素

教科书是老师对学生进行施教的重要工具,在语文教材上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因此,老师要深入挖掘教材,用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们在知识学习中受到情感的感染,获得知识体验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爱国主义情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等等。例如:在《落花生》的学习中,让学生们感受朴实而闪亮的语言背后的做人道理,应该像花生一样朴实谦逊、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在《将相和》的学习中,让学生感受退一步海阔天空,教会学生如何与他人相处。在《牛郎织女》的学习中,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的民间故事,感受古人的智慧,增强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情感。在《示儿》的学习中感受陆游的“家祭无忘告乃翁”中深深的爱国主义情感,立足于当前的肺炎疫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从小成为爱祖国、爱社会、爱人民的中国人。在《慈母情深》 《父爱之舟》中,让学生感受亲情之美,激发他们内心的感恩之情。

3、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情感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语文教学因多媒体的融入而变得更加有滋有味,能够使得学生在多媒体教学的影响下,情绪高涨,兴趣浓厚,积极主动的学习。老师应该立足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教学中融入更多的音乐、影像、视频短片等等,将静态的语文知识变得生动起来,让文字符号变得形象栩栩如生,使得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感受作者的写作智慧,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例如:在《祖父的园子》的教学中,老师给学生播放一段短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菜园中的生机盎然,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景,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感受童年时的快乐。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态度并感受童年的美好,学会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

结束语:

情感教育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是激发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健全人格的钥匙。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注重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人间的真善美,获得更多的语文知识,情感得到熏陶和感染,人格得到完善和美化。

参考文献:

[1]刘敏.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06)

[2]安文孝.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景创设与情感教学[J].新课程(中).2019(10)

[3]刘林芳.浅谈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幻画报.2019(01)

[4]赵玉芳.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9(02)

[5]张炳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实施分析[J].名师在线.2019(04)

猜你喜欢

分析与探讨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探讨矿山提升设备工况监测及维修分析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