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在大学生创新教育中的价值探讨

2020-10-26陆旦宏胡霞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29期
关键词:创新实践创新意识互联网

陆旦宏 胡霞

摘 要 伴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不同于课程授课,大学生创新教育活动有其独特的要求,完全基于传统的教学资源开展创新教育有较大的局限性。随着互联网及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互联网资源的丰富性、开放性有助于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互联网对于高校创新教育的影响将是长远和深刻的。

关键词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教育;创新意识;创新实践

引言

近年,我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互联网+”等重大战略,教育部于2017年提出了“新工科”理念,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目前各高等院校都在积极推进大学生的创新教育,通过创新课程设置、创新平台打造、创新师资配置、创新资金的支持等帮助学生树立创新精神,建立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创新的培养是内生的,学校提供的创新课程、平台和资金只是提供了创新的可能性,学生要真正掌握创新的内涵和本质,需要至少走完一次创新活动的全流程,即包括创新知识的储备、创新构想的开发和过滤、创新概念的设计、创新价值的分析、创新雏形的开发和测试、市场及商业化。这一流程中,仅仅依靠学校的内部资源的使用或者是拓展完全是不够的,而中国社会蓬勃发展中的互联网和互联网经济为其提供了充分资源[1],合理使用和发挥这些资源将为大学生创新教育提供充沛的助力。

1互联网有助于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目前,专业教师的引导在大学生创新活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这种模式虽然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状态并获得较为丰富的成果,但在一定程度上,部分创新活动容易沦为教师科研的一部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得不到充分培养。为此高校普遍开设了创新教育的相关课程,通过此类课程,强化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并将其与专业教师引导下的创新活动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在此类课程和活动中,部分学生仍然容易被动地陷入从动地位,主动性不足,进而影响了该部分学生创新的热情。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创新教育中主动创新的教育往往成为重点。但受限于学生自身专业知识的积累,创新视野的局限、个人的兴趣爱好,其在创新过程存在对创新性、可行性、技术路线、创新价值的整合不足,进而影响整个创新活动的效果。专业创新指导老师的介入有助于上述问题的整合,但过早过于深入的辅助又背离了主动创新的初衷。

近年随着互联网事业的发展,网络资源多样性,丰富性的特点对于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着深刻的影响。网络上各类产品和成果的介绍和评测、短视频和朋友圈中新奇事物的展示均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这些事物与学生的兴趣或专业相近时,往往会被收藏和思考,进而与创新意识共振。在创新课程和指导教师的辅导下,发挥互联网资源丰富、前沿和高效的特点,引导学生从互联网中吸收,凝练和升华创新对象,将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有助于大学生进行主动创新,回归创新教育的本质。

2互联网有助于创新实践的高效开展

大学生创新实践是创新教育中重要的一环,这是将设想转换为实现的环节,缺少这一环节,整个创新活动就成为空中楼阁。创新实践在各高校中开展得较为充沛,但仍存在资源、效率和创新性等问题,互联网资源的介入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价值。

首先,互联网可以弥补创新资源不足的问题。大学生创新活动中需要各类资料和资源,尤其是创新活动中可能涉及独特的元件或零件。对于繁复和独特的需求,高校和传统的市场是无法完全满足的,而互联网的全球化和自由互联的特性,可以为此提供丰富的资源,包括无形的思想和有形的设备器件等。其次,互联网可以提升创新活动的效率。对于理工科类的创新活动,在元器件等创新要素的获取方面,互联网存在着天然的优势,其在选择的多样性、经济性上存在天然的优势。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购市场,高校一直走在社会的前列[2],中国成熟的快递业加上发达的网购平台,能够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保证了创新要素获取的多样性和快速性。随着以快递和网购为特征的互联网经济的日渐发达,从事理工类创新活动的大学生在获取零件和加工服务方面,正快速和急剧地从传统市场向互联网市场转变,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间,近乎100%的创新活动采购行为都在互联网上实现。对于技术较为复杂的创新活动,创新往往是基于前人成果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其实现过程中往往涉及多类基础支持技术或设备的运用,为每一个基础支持技术进行开发往往是不可行和低效的,合理使用现有的成熟和先进技术,可以使团队在繁杂的技术研究工作中更多地聚焦于创新本身。较之传统的市场,互联网在上述工作中也具有极大的优势,它能够保证团队高效地理解和判断基础支持技术的先进性、经济性以及可及性。另外,互联网在创新成果的展示和转化方面日益成为重要的平台。互联网的交互性、持续性和全球性,使其在创新成果的转化方面具有独特价值。通过论坛、短视频、博客、朋友圈等互联网平台,学生创新团队可以以近乎免费的方式广泛高效地展示创新成果。借助专门的成果发布平台,创新团队也可以进行专业的和针对性的推广。广泛的宣传和推广,可以有效地提高成果转化的成功率,促进学生创新团队不断改进,深化对创新本質地把握,并促进创业实践的展开。

3结束语

创新已经成为当代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如何高效地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当代大学生是中国高校面对的重要课题。中国的互联网和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可以为高校创新教育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提供独特和关键的帮助。充分发挥互联网资源的丰富、开放、易获取等优势,将其与高校现有的师资、数据库、实验室等资源深度整合,高效集聚融合创新教育所需要素,对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 270(2):74-77.

[2] 李婧.大学生校园快递中心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5):245.

作者简介

陆旦宏(1978-),江苏泰州人;学历:博士,职称:副教授,现就职单位: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创新实践创新意识互联网
浅析班组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