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农业信息化服务 提升为农服务水平

2020-10-26韩若兰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29期
关键词:农业

韩若兰

摘 要 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在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开始积极探索农业信息化的途径,并着手建立农业信息服务组织,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也遇到了不少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本文深入分析这些经验和问题,为构建我国农业信息综合服务体系,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服务;为农服务水平

引言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化、智能化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一场新的技术革命风暴席卷而来,颠覆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在因特网进入传统产业的同时,农业生产的发展也面临着信息化改革和逐步创新的过程。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信息化改革的发展必将给中国农业带来质的飞跃。

1推进农业信息化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農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不断发展过程中,信息在农业管理中的运用不再只是局限于独立的农业经济活动,或是单个农业成产经营环节,更多是向一体化服务体系发展。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不断结合,可以促进农业种植、加工、科研等各个环节相互紧密联系,实现多方面的协作,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这种背景下,促进了农业经活动的管理和决策全面改革,提高了农业生产竞争力。但是在由于在思想、技术方面存在不足,在推进农业信息化服务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对农业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目前有些领导对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建立还不够了解,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有效地构建农业信息化体系。实际工作中,农业信息化建设,实现了便农服务,对于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具有重要价值。但是,许多农业信息化工作者由于认识不足,认为用电脑打字、上网等都是信息化,对农业的发展没有起到实际的作用,农业信息化建设积极性不高,投入力度不够,资金、技术、设备、人员等都严重不足,不利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2)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机制建设不高完善。目前,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机制建设还不够完善,农业信息服务网站建设还不够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中心的信息化设备还不够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法规、建设机制等方面还不够完善,这个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农业信息化体系的形成[1]。

(3)农业信息化人才欠缺。当前农业信息服务人员多为非专业人员,有些甚至是兼职人员,他们只能简单收集、整理和发布农业信息,并不能对农产品的生产、供求等进行全面的预测和分析,有效地利用信息化手段建设农业信息服务业,导致信息化人才严重短缺,农业信息服务机构难以有效运行。

2推进农业信息化服务,提升为农服务水平的策略

在三网融合背景下,因特网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围绕因特网构建面向农村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将对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产生积极作用。实践证明,网络在农村的应用价值越来越突出,这也为加快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

(1)提高思想认识。为更好地推进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配合,把基层农业信息化工作纳入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确保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的领导、责任、经费等各项保障措施的落实,推动农业信息化工作有效开展。另外,相关部分还要有效建立农业信息化小组,完善农业信息化制度体系,促进农业信息化服务工作高效率、高质量地开展。还有,各有关部门要把农业信息化工作细化,加大机构、人员和经费投入,保障农业信息化工作能够顺利展开。

(2)完善农业部网站管理。农业政府公开工作展开,要进一步完善农业部网站管理办法、信息发布规范、网站与信息系统的应急处理预案等,强化网站与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实际工作中,只有制定健全日常的网站监测机制,才能有效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因此,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相应的实施细则,确保网站建设与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效加强网站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增强集群效应,形成完整的政务服务网。同时,要在农业部门网站上同步转载《国务院信息》和一些重要的涉农政策信息,方便公众获取相关农业信息,投稿政府公布的实际效率。

(3)建立完善的农业信息化网络体系。推进农业信息化服务过程中,建设完善的农业信息化网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建立农村信息传输地面卫星发射站,发射站将视频、音频和文本信息发送到亚太2R卫星,其中文字和图片信息需制成图文电视信息,再发送亚太2R卫星。文本、图片和其他类型的互联网信息,由独立运作的网站制作并发送到互联网。通过卫星接收设备,每个地区都可以将视频、音频、图文和电视信息下载到该地区的基站系统中,然后恢复正常后发送给用户管理设备。用户管理装置负责各路原始讯号经过统一加扰后,再转换为一路讯号送到节目发射端,由发射端发射微波,覆盖接收区域。终端用户通过无线收发装置或 PC机,通过无线调制解调器,登录到网络上,主动获取乡村信息。各接收地区的农户通过户外天线接收视频、音频、图文电视等形式的农村信息信号,并向经系统授权的用户提供无线接收设备。

(4)提高农业信息化人员综合素质。一是要加强服务机构建设,明确管理职责,有效落实岗位责任制建设,不断提高信息化机构人员工实际水平,推动信息化服务队伍建设。二是要把培养信息技术人才作为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科学有效地进行信息技术服务人员的培训,在相关院校有效建设农业信息化技术服务能力培养基地,为培养高素质型农业服务人才提供支撑,对农业信息化人员思想、素质、技能进行全面性培养,有效解决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过程中,高素质人才短缺问题。三是要提高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际需要,增强基层农业信息工作者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应用能力[2]。

3结束语

真正实现农村信息化的关键在于信息化技术和引导信息化未来发展的服务平台。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应该积极实现农村信息化建设,开发信息化服务平台,为广大农民朋友走上致富之路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刘君.推进农业信息化服务 提升为农服务水平[J].农家科技旬刊,2016(2):37.

[2] 程恵艳.围绕服务三农 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C].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天津:中国气象学会,2015:1-4.

猜你喜欢

农业
呕心沥血,奉献山西农业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农业技术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作用研究
简析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张北“未来农业”
2019年农业农村部展会计划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周末逛逛莱比锡农业展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