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

2020-10-26王美陶娟朱丽华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9期
关键词:效果

王美 陶娟 朱丽华

【摘 要】目的:探究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我院临床科室的护理人员,根据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实施情况将其分为两组,未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为对照组,选取50例护理人员,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为观察组,选取50例护理人员,对比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的临床操作、理论知识、护理文书情况以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与投诉情况。结果: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后,观察组的临床操作、理论知识、护理文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实施能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调动护士积极性,稳定发展临床护士,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护士分层级管理;护理管理质量;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9-290-02

临床护理在医疗服务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患者诊治的过程中,良好的护理不仅能减轻患者痛苦还能促进患者的康复[1];随着社会发展,医疗服务的不断改革,传统的常规护理管理模式难以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护理管理模式逐渐出现,为提高医院护理管理质量,为优化院内护理质量找到新机遇[2]。根据原卫生部《护士条例》和《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卫医政发【2012】30号)等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强我院护士队伍的科学管理,逐步实施护士岗位管理,调动护士积极性,稳定发展临床护士,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特制定了护理人员分层管理办法。现将该办法实施结果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我院临床科室的护理人员,根据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实施情况将其分为两组,未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为对照组,选取50例护理人员,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为观察组,选取50例护理人员。对照组成员全为女性,年龄在21-40岁,平均年龄在(32.89±3.76)岁;观察组成员全为女性,年龄在24-41岁,平均年龄在(33.58±3.54)岁。两组护理人员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护理人员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模式,通过实施护士轮班制度进行常规管理,对护理人员进行统一管理。

观察组采取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1)构建分层依据,对全院的护士的综合情况进行收集、整理,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专业技术水平、工作年限、学历、职称等要素,对护理人员进行全面评价,将护理人员分为五个层级十三个等级,即NO护士、N1(N1A、N1B、N1C)护士、N2(N2A、N2B、N2C)护士、N3(N3A、N2B、N3C)护士、N4(N4A、N4B、N4C)护士。(2)根据分层情况,对各层级护士的护理工作以及任务实施量化,保证每位护理人员均能够胜任自身工作并起到积极作用。

1.3 评价指标

对比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实施前后,两组护理人员的临床操作(满分100分)、理论知识(满分100分)、护理文书(满分100分)情况以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況及投诉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人员的临床操作、理论知识、护理文书情况比较 治疗后患者的心功能情况明显比治疗前有所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对比两组护理人员中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投诉情况 观察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护士分层管理模式是临床上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全新管理模式,该方式主要对护士进行分层次分层级,由不同层级的护士进行组合后,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3]。该方式要具体结合护士的专业水平、工作能力、学历等情况,根据分级结果不同制定出不同的工作职责;对临床护理工作以及护理责任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合理分配,与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相比更规范和科学化[4-5]。本次结果显示,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后,观察组的临床操作、理论知识、护理文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实施能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效果显著。

4 结论

综上所述,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实施能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调动护士积极性,稳定发展临床护士,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杨云云,卢蕊.多元化管理模式对军队医院聘用护士管理的应用效果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2019,29(06):697-699.

[2] 何华, 王凤玲, 侯永超,等. 分层管理模式对ICU护士心理授权及个体创新行为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 24(14):1668-1672.

[3] 封海霞,李国宏,徐翠荣,李慧敏,王颖,周雨欣.基于信息化管理分层次培训模式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9,36(08):80-82.

[4] 王雪娇,陈丽萍,孙明辉,程蓓.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量表视角下授权赋能对创伤骨科护理管理质量提升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9,40(05):570-573.

[5] 黄玉贤, 申敏. 基于专业能力进阶制度的护理人员优化层级管理模式初探[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9, 18(5):510-514.

猜你喜欢

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保湿喷雾大测评!效果最惊艳的才20块!
笑吧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创造逼真的长曝光虚化效果
四种去色效果超越传统黑白照
期末怎样复习效果好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3D—DSA与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组合练习难度大,贴近实战效果佳